美國拉七小弟準備獨吞月球資源?俄議員:沒有俄技術就是個笑話

2020-10-16 第一衝鋒號

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保持各種優勢確保美國霸權長期存在,乃是美國精英們的共識。據環球時報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與七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籤署《阿爾忒彌斯協議》,這七個國家分別是英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盧森堡、阿聯以及澳大利亞。加上美國的話,一共有八國將共同參與重返月球,開發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表面看,這是一個國際太空合作項目,實際上它是美國為了遏制對手打出的一張王牌。按照NASA的協議草案顯示,該協議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競爭對手幹擾破壞。另外,協議還賦予私營企業對月球礦產資源實施開採的特殊權利。

美國NASA協議草案中的「競爭對手」指的是誰呢?毫無疑問,美國旨在遏制俄羅斯這樣的航天大國與其展開競爭。要知道,俄羅斯擁有載人航天和探測火星的技術力量。但俄羅斯缺的是啟動資金,如果俄羅斯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完全可以獨自登月並開發月球資源。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美國有技術也不缺資金,其捷足先登月球,就是為了確保自己擁有巨大的太空優勢。而拉攏七個盟友,則是為了壯大聲勢,有意刺激俄羅斯。

對此,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不以為然。在他看來,美國拉攏七個盟友一起參與開發月球資源,旨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實施將非常困難。俄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也表示,NASA重返月球計劃「太以美國為中心」,俄羅斯不感興趣。可以說,俄羅斯不羨慕美國的這項計劃,也不會與美國展開所謂的太空競賽。曾在冷戰時代,前蘇聯因為與美國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而引發了解體。俄羅斯上下早已汲取了這個教訓,所以不會重蹈歷史覆轍。

俄議員聲稱,沒有俄羅斯技術,美國的月球計劃將無法實現。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著事實根據。據了解,美國的宇宙神-3和宇宙神-5運載火箭使用的是俄羅斯研製的RD-180發動機。另據俄動力機械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自1999年向美國交付了第一臺RD-180發動機以來,美國已經採購了上百臺俄制RD-180發動機。除RD-180外,俄羅斯還向美國供應RD-181發動機,該發動機將被安裝在美國Antares運載火箭上。

美國雖然擁有一流的發動機製造技術,但由於其昂貴的製造成本,使得很多製造商不敢輕易生產。而俄羅斯製造的火箭發動機物美價廉,能大大減少美國航天發射的成本。所以,離開了俄羅斯研發的發動機,美國的火箭怕是難以上天和登月。

美國拉攏七個小弟參與月球項目計劃,其實也是在向世界傳遞一個強烈信號。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在太空,美國都有能力保持霸權優勢,任何國家都不能超越美國。而那些追隨美國的國家,無非是為了配合美國,想跟在美國身後分一杯羹吃。事實上,現在的美國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進軍月球。據了解,美國疫情感染人數超過七百萬,二次疫情已經爆發,各地的騷亂越來越嚴重。對美國而言,當務之急還是應該控制疫情,平息騷亂,而不是舍本追末去開發月球。

相關焦點

  • 哈薩克斯坦外長批俄議員「胡說」:哈俄敏感點與民族主義碰撞
    他說:「我的意思是說,在蘇聯時期為哈薩克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劃界時,也就是後來的哈薩克斯坦的邊界,完全照顧到了哈方的利益。」「在此向哈薩克斯坦的兄弟人民表達我的心意。」但隨後,波瀾又起。在哈外交部遞交了抗議照會後,12月20日,聲援尼科諾夫的俄杜馬議員費多羅夫又在YouTube的「別爾魯辛福」頻道上拋出了「租借論」「統一論」。
  • 美國在俄周邊大搞生物實驗室,俄女議員:應調查這些實驗室
    目前尚沒有一個明確說法。但在疫情爆發之前,白宮早就關閉了美軍最大的一處生化病毒研究基地。外界質疑美國製造病毒的聲音此起彼伏。就連聯合國秘書長古雷特斯也表示,會在疫情結束後,對病毒起源地實施調查。為此,川普急忙宣布停止向聯合國下屬的世衛組織繳納會費。難道,川普在有意隱瞞什麼?比起川普的"掩耳盜鈴",美國在俄周邊建立的數個生物實驗室更令人擔憂。
  • 卸任俄駐美大使給了個說法
    俄羅斯前駐美國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新華/美聯)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陳立希)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通俄門」事件主角之一、俄羅斯前駐美國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不久前卸任回國。他5日做客「俄羅斯24」新聞頻道時澄清,他是與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可·弗林有過談話,但雙方談話是透明的,沒有「秘密」。 基斯利亞克雖已返回俄羅斯,但因牽涉「通俄門」而成為美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美國媒體在川普上任後曝出,弗林上任前曾與基斯利亞克通話,討論美國解除對俄制裁問題。
  • 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外媒稱,塔斯社援引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說,俄計劃在梅德韋傑夫總理12月訪華前起草完畢向中國提供火箭發動機的文件。
  • 俄批美媒紀錄片抹黑普京:歇斯底裡外沒有新內容
    自稱普京「粉絲」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已近兩月,俄羅斯人沒有等到制裁的取消,卻等到這樣一部片子,失望的俄媒14日對CNN惡評如潮。   這部40多分鐘的紀錄片分為「在蘇聯解體時崛起」「復仇——古老的怨恨」「謠言指控」「普京的崇拜」和「理解最有權勢的男人」五部分。描述了普京從一個克格勃探員成為「讓俄羅斯再次偉大」的政治家的過程。
  • 德親俄不過是假象?兩國關係升溫之際,德外長已準備對俄發起制裁
    不過就在這兩個國家關係升溫之際,德外長卻表示已準備對俄發起制裁,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親俄不過是假象?這件事情還要從前段時間俄反對派活動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一事說起。納瓦利內曾是俄羅斯的政府顧問,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不過他在任職期間卻做出一件讓人無法原諒的事情,那就是貪汙腐敗。於是在此之後,他就被取消了一些政治權利,不過他卻沒有因此淡化出俄羅斯政壇。
  • 俄專家:美國液化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競爭將加劇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9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總統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和蓋達爾研究所專家關於俄羅斯經濟形勢的分析報告指出,中美貿易協議對俄中兩國天然氣項目前景有影響,並加劇美國液化天然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的競爭。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
  • 抗俄神劇!美潛艇闖北極救俄總統,普京:一聽就是爛片
    文/ 七隻小狼前兩天在剛剛落幕的G20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了一次長達半個小時的媒體集體採訪,當然這和普京的年度記者會比起來頂多算是中場休息。當採訪接近尾聲普京準備離開時,一名俄羅斯記者見縫插針的問到:
  • 一邊準備接收俄制飛彈,一邊叫喊要報復美國
    美國與土耳其在有關俄制S400系統的交易問題上,產生了非常尖銳的矛盾,美國反覆警告被當作耳旁風,即便美國已經提出了制裁措施,土耳其也依然沒有讓步之意。現在土耳其一邊準備接收俄制飛彈,一邊叫喊要報復美國,其選項可不少,包括:驅逐駐土耳其的美軍。
  • NASA官員希望明年用「載人龍」拉俄太空人
    作為回報,俄將繼續用聯盟號飛船來運送美方和其它國際夥伴的太空人,只是用不著再為得到聯盟號飛船上的座位付現錢了。取而代之的是,NASA將為俄方太空人提供乘用太空探索公司「載人龍」和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船的機會。NASA載人航天部門負責人利德斯11月14日稱,該局已把一項「實施協議」報給美國國務院審批。
  • 俄媒稱「旅遊蛋糕被外人掌控」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旅遊業的發展並未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太多裨益,相關行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最多不超過5%,這一比例較之多數大國要低得多。此外,由於存在灰色地帶,部分旅遊收入未能充實國庫。
  • 傳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 美邀俄太空雷達出馬(圖)
    俄太空局局長安納託利•別爾米諾夫說,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確實存在。РТ-70雷達位於俄烏蘇里州俄,隸屬於俄太空部隊,所以最終決定權在俄國防部手中。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梁小逸報導:美國國會責成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地球免遭小行星撞擊一事要加緊與國際社會合作,特別是俄羅斯。但俄專家認為,美國意圖不會這麼簡單。
  • 國際觀察丨俄少將陣亡後,俄解密史上最強核彈視頻,美:請克制
    俄少將陣亡徹底觸犯俄羅斯底線俄羅斯和美國一直都有矛盾,當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把自己目標轉向俄羅斯,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俄羅斯一直沒有做出強勢回應,不過隨著前些日子俄羅斯少將在敘利亞被炸死,徹底觸犯了俄羅斯底線。在第二天,俄軍就對敘利亞武裝分子,進行大規模空襲,以及地面掃蕩工作,對武裝分子造成重大打擊。
  • 弗裡曼站臺,好萊塢掀反俄浪潮 專家:反映目前大眾熱衷的話題
    而現在他們中的一些人也加入了反俄羅斯的大合唱,指責莫斯科『利用黑客、推特上的水軍以及假新聞』幹擾美國大選。」20日,「今日俄羅斯」網站不無諷刺意味地報導稱,「現在連摩根·弗裡曼也跳出來了,他為美國所謂『反俄調查委員會』拍了一個兩分多鐘的宣傳片,指控莫斯科幹涉美國大選」。
  • 美「共和研究所」等兩家NGO被俄列入「不受歡迎」名單
    自1993年起,美國共和黨資深議員麥凱恩開始領導該機構,麥凱恩是著名的反俄人士。2015年,俄羅斯將麥凱恩列入了個人制裁名單,禁止其進入俄羅斯境內並在俄羅斯凍結其資產。這是對2014年烏克蘭危機期間,歐美大規模製裁俄羅斯的回應。
  • 俄叛逃特工釙中毒身亡 劇毒致命可造核武器(圖)
    但斯卡拉梅拉已否認對這名前間諜下毒,而盧戈沃伊則更是說,在和他見面時,利特維年科沒有點東西吃喝。  普京:不應被用作政治挑釁  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在赫爾辛基說,利特維年科之死是個悲劇,但用這個悲劇作為政治挑釁則更令人感到遺憾。
  • 美氣象專家稱俄氣候武器製造卡特裡娜颶風(圖)
    俄高官酒後暗示  據報導,近年來一直流傳著一種謠傳,那就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捲入了「氣候武器」的研究,當「卡特裡娜」颶風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巨大破壞後,美國人立即想起了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弗拉基米爾·日裡諾夫斯基在一次酒後引發爭議的談話,在那次談話中,日裡諾夫斯基威脅道:「我們的科學家只要輕微地改變一下地球的重力場
  • 如果發生第三次大戰,世界上哪些國家會站在美國一邊?俄:僅一國
    比如說美國,二戰後他們似乎沒有消停過,美國的不講理到處軍事行動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抱怨。但美國一直喜歡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雖然美國已經打贏了不少戰爭,但如果美國想到處橫行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始臣服於美國,無非是害怕美國的強權對他們產生威脅。其實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不滿了,只是現在還沒有到激發的時候罷了。
  • 美國太空擴軍箭在弦上,俄急欲打造月球基地,還要拉上中國一起?
    俄羅斯在航天領域一直都是雄心勃勃,其目前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在2029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此外,俄羅斯還有打造月球基地的想法。但與其雄心壯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並沒有實現這些計劃所必須的資源。因此如今來找中國商量合作事宜,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俄羅斯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