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親俄不過是假象?兩國關係升溫之際,德外長已準備對俄發起制裁

2020-12-05 排頭軍史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國際各國之間的關係在今年似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德俄表露出來罕見的親近,讓美方大感不滿。不過就在這兩個國家關係升溫之際,德外長卻表示已準備對俄發起制裁,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親俄不過是假象?這件事情還要從前段時間俄反對派活動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一事說起。

納瓦利內曾是俄羅斯的政府顧問,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不過他在任職期間卻做出一件讓人無法原諒的事情,那就是貪汙腐敗。於是在此之後,他就被取消了一些政治權利,不過他卻沒有因此淡化出俄羅斯政壇。就在前段時間,納瓦利內和他的支持者們一同乘坐飛機前往莫斯科,然而在飛機起飛之後沒多久,納瓦利內的身體卻出現了問題,在感到不適之後沒多久就陷入了昏迷狀態。他身邊的支持者們一致認為他是因為中毒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所以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對他的檢查也是無微不至,不過最終還是未發現他體內有任何的毒素,也沒有找出他昏迷的主要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支持者們立即將他轉到了德國的夏利特醫院進行治療。

而夏利特醫院在接收納瓦利內的兩天後就知道了他昏迷的真實原因,正是因為中毒,主要產生中毒的物質就是膽鹼酯酶抑制類物質,它會和人體內的膽鹼酯酶結合,從而導致人體不適,輕者將會頭暈嘔吐,而重者則會抽搐甚至昏迷。在檢查結果出來之後,德方就立即要求俄方就此事進行調查,並且及時作出回應。不過俄方的態度卻也非常強硬,首先俄國境內的醫院對納瓦利內進行了多次檢查,其中包括膽鹼酯酶抑制劑的檢查,結果均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如果德方不相信可以拿出雙方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和討論。

就在近日德外長再次發言稱,一旦最終發現俄政府就是對納瓦利內進行下毒的幕後黑手,那麼德將會對俄進行制裁。不過德方的這一決定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畢竟納瓦利內是俄羅斯公民,沒有德公民的身份,並且納瓦利內發生昏迷的場所也是在俄羅斯境內,和德國沒有任何關係,為何德方要幹預俄羅斯內政?不管德國打的是什麼樣的主意,俄也絕不會因此妥協,雙方陷入對峙似乎在所難免,不過這兩個國家鬧掰,最終的贏家只會是美國。

就在此前,德俄兩國就能源問題籤署了協議,並且共同開發了一個名為「北溪-2」項目,這一項目只要徹底竣工,對這兩個國家來說就是雙贏。但是對美來說,不管是兩國關係的融洽,還是俄因此獲得一定的利潤,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美一直試圖阻止這一項目的完成,不過德俄雙方的態度卻異常堅定。可以確定的是,為了破壞這兩個國家的關係,也真是愁壞了川普,但現在事情似乎將要出現轉機。

當前兩國面臨的問題是外交上的摩擦,所以雙方在納瓦利內的問題上或許還會膠著一段時間。不過天然氣管道項目則是出於兩國的經濟共識使然,所以這件事情如果想要撼動兩國之間的能源合作或許還是不太可能的。就像這段時間,德俄在白俄的問題上也是處於對立的立場,不過卻也沒有影響到北溪項目,由此可見,至少目前為止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還是非常堅定的。

相關焦點

  • 俄外長痛批歐盟不友好行徑 德被指充當反俄「火車頭」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6日表示,俄歐關係處境複雜,其原因是歐盟一些國家的不友好行為。他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外交部聯席會議上說:「原因在於歐盟一些國家非夥伴的、往往不友好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得到整個歐盟的認可。」俄外長表示,莫斯科現在考慮的不是如何同歐盟各機構打交道,而是想弄明白,是否還值得與歐盟合作。
  • 普京將出席奧地利外長婚禮 俄媒:極具象徵意義
    俄媒稱,普京將出席一場婚禮,不在俄羅斯,也並非是為朋友的百年好合錦上添花。18日訪問德國時,他將順道前往奧地利,向即將披上嫁衣的該國外長克奈斯爾送上祝福。上述行程安排可謂史無前例,且極具象徵意義。
  • 哈薩克斯坦外長批俄議員「胡說」:哈俄敏感點與民族主義碰撞
    12日,哈外交部就此事召見了俄駐哈臨時代辦,並遞交了抗議照會。哈副外長馬拉特·瑟茲德科夫(Марат Сыздыков)稱「對俄議員的這類言論感到不解」。他還指出,一些俄羅斯政治人士頻繁地發表針對哈薩克斯坦的挑釁性言論,正在嚴重損害哈俄兩國間的盟友關係。
  • 戰略焦慮致「安全困境」 俄與西方仍問題纏身?
    2016年5月12日,美國在羅馬尼亞南部德韋塞盧空軍基地部署的反導系統宣布正式啟動,並隨時準備與北約在歐洲的反導系統接軌。  新華社發  美國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已安在俄羅斯門口,北約東擴的步伐不止;俄羅斯也相應調整其軍力部署,美俄戰機、軍艦頻頻出現「危險動作」;同時,俄歐在制裁與反制裁中繼續角力。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俄與西方是否仍將問題纏身?
  • 俄外長: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
    原標題:俄外長: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中新社莫斯科6月17日電 綜合俄媒體消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6日在莫斯科與到訪的伊朗外長扎裡夫舉行了會談。在會談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將全力維護伊核協議不受破壞。 拉夫羅夫說,在疫情形勢下,俄伊政治對話仍保持在高水平。
  • 俄德外長廣泛磋商多領域安全問題
    新華社莫斯科8月21日電(記者欒海)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1日與來訪的德國外長馬斯在莫斯科舉行會談,廣泛磋商烏克蘭東部問題、中東局勢、戰略穩定等地區及全球安全問題,並取得一定共識。據俄外交部網站21日發布的消息,在會談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拉夫羅夫介紹,他與馬斯重點討論了烏克蘭局勢和在「諾曼第模式」(即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法國四國領導人磋商)下就烏問題開展協作的前景,雙方認為應持續全面履行明斯克協議,在此基礎上解決烏克蘭東部問題。2019年4月7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約旦首都安曼出席記者會。
  • 手刃恩師、假意親美、反水一擊,揭秘默克爾的多面人生
    1、反俄:我裝的 2、親美:我裝的 3、美俄相爭:我得利 一、反俄:我裝的 無論是俄羅斯反對派納瓦爾尼中毒事件,還是白俄羅斯騷亂,都讓默克爾差點和普京撕破臉,德俄關係岌岌可危。
  • 俄對伊朗濃縮鈾儲量超上限表示遺憾並呼籲各方克制
    7月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員在伊朗進行評估後證實,該國豐度3.67%的低濃縮鈾庫存儲量已超過300公斤上限。對此,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低濃縮鈾已超過300公斤上限,伊朗當局正在「玩火」。  針對伊朗突破濃縮鈾存量上限這一事實,7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指出,這令人遺憾。俄副外長謝爾蓋?
  • 歐盟新制裁機制直指俄羅斯 或與俄前間諜中毒案有關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直】 歐盟15日決定針對化學武器擴散與使用建立新制裁機制。雖然歐盟當天沒有立刻宣布對哪些個人或是組織實施制裁,但有媒體認為,新機制與俄羅斯前間諜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中毒案有直接關係,歐盟晚些時候或將出臺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
  • 禁化武組織確認納瓦爾尼中毒後,德法擴大制裁,含俄羅斯情報官員
    在最新的一份聲明中,法國外交部表示,法國政府和德國政府準備一起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聲明稱,法國和德國一再呼籲俄羅斯澄清這起犯罪的情況以及實施者。在這種情況下,兩國外交部長認為,除了俄羅斯的責任和參與之外,毒害納瓦爾尼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法國政府和德國政府還將向其他歐盟國家提出一道制裁俄羅斯的建議。
  • 俄外長有言在先:中俄不會屈服,印受西方影響太深
    俄羅斯跟印度雖然看起來關係一般,但實際上兩國的關係非常深遠,在印度獨立以後,由於當時主要的思想是反帝反殖,因此其很自然地跟蘇聯走到了一起,蘇聯也將許多工業項目教給了印度,印度過去一度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但是隨著蘇聯瓦解以及印度自身的政治、經濟改革,導致印俄關係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 美阻撓俄歐合作天然氣項目 俄專家:美國人做不到
    來源:央視網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4號報導,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吉姆裡施透露,美國國會計劃藉助2020年國防法案叫停俄羅斯與多個歐洲國家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裡施表示,美國已將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實施制裁納入2020年國防法案。此外,裡施強調說,如果國防預算相關法案中包括制裁措施,那麼俄羅斯將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式來實施「北溪-2」項目。不過裡施也承認,美國參眾兩院尚未就該法案最終協商一致。
  • 膠州灣事件中清政府的對俄外交
    膠州灣是德國覬覦已久的軍港,①巨野教案只不過為其實現此一目標提供了藉口。膠州灣事件是繼《馬關條約》之後又一起激發中國民族情緒的事件,對晚清政治、思想的影響既深且巨。目前,學界對膠州灣事件已有一些研究,相關成果重點關注該事件與維新運動的關係,及德、俄在事件中的勾結,對於清政府針對膠州灣事件展開的對俄外交雖有所涉及,但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
  • 峰會取消,普京也不去印度了,俄外長:印度受西方侵略思想影響太深
    印度和俄羅斯是傳統的友好國家,兩國之間的密切關係從蘇聯時期就開始了,獨立以後的印度在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採取不結盟政策,在美蘇兩國之間搖擺,但由於其宿敵巴基斯坦與美國是盟友關係,因此在整個冷戰期間,印度與蘇聯的關係更近。雙方在軍事,經濟領域展開了大量的合作。
  • 分裂的北約峰會:德法支持建歐洲軍 俄趁機打楔子
    原標題:北約已淪為少數國家攫取利益的工具本報記者豐家衛剛剛落幕的北約70周年峰會分裂空前。爭吵從峰會前夕就開始,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句「北約『腦死亡』」引來美國總統川普與馬克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馬克龍之間的相互謾罵。
  • 俄格戰火一路燒到美國丹佛黨代會(圖)
    與此同時,一行來自莫斯科的使團也已抵達民主黨黨代會舉辦地,希望修補美俄關係此前產生的某些裂痕。下周,喬治亞及俄羅斯政府還打算派出代表前往明尼蘇達州的共和黨黨代會。  《紐約時報》形容,槍炮聲是沒有了,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奪取美國人的理智與情感。
  • 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
    俄德科研人員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將鈉原子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包裹」起來,比如,像三明治那樣,將鈉原子放置在兩層石墨烯之間,就可以大大提高這種鈉原子結構的電容量,進而開發出高性能的鈉電池。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究員伊利亞·切普卡索夫表示,具備鋰離子和石墨烯三層結構的鋰電池,每克電容量為828毫安時,是傳統石墨陽極鋰電池(每克372毫安時)的兩倍以上。
  • 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12日稱,俄準備與中國籤訂火箭發動機出售協議,以便從中國獲取它建造太空飛行器所需的電子元件。  報導稱,羅戈津出席了一個在中國哈爾濱舉行的博覽會,在討論俄中經濟合作前景時,他表示,俄中正尋求在航天領域的合作,而航天領域是兩國都在極力發展的領域。
  • 朝鮮擬參與俄遠東項目投資:採取俄朝韓三方合作模式
    朝鮮擬參與俄遠東項目投資:採取俄朝韓三方合作模式 澎湃新聞記者 陳秋生 2015-03-05 22:13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