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曾經少年丨紙貴科技唐凌:不服輸、不怕輸的90後,不該被定義
曾經少年,三十而立!有想法,有創新,有衝勁!更有自己的創業經驗以及管理理念。5月4日-7日,億歐公司開展主題為「曾經少年,三十而立」五四青年節專題報導,與大家一同分享創業領導者的「生活」。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90後」是叛逆、追求自我、自私、迷茫、另類的一代,大家卻往往忽略了他們勇敢、不安於現世、執著、努力拼搏、獨立性強的一面。唐凌認為:社會上很多人對「90後」群體的形象認知本質上存在一定偏差和誤解,「『90後』不該被定義,大家應該看好『90後』。」
在唐凌接觸的「90後」朋友中,有很多人都成為了網際網路新浪潮改革的一批先鋒,他們有恆心,並且勇於創新與探索、勇於打破陳規、打破生活中的條條框框。唐凌說:「90後」就像改革開放初期跳脫出體制「下海」的一些「60後」、「70後」改革先鋒一樣。
唐凌是紙貴科技創始人,作為一位「90後」創業者,他是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一代,他創業的原因也與眾多90後創業者一樣,是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
90後身上擁有四個彌足珍貴的特質:
一腔孤勇、有勇有謀、懂得感恩、有情懷
唐凌非常喜歡網際網路,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因自己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法學是文科,所以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文藝理科男」。
後來,也正是因為唐凌所學的專業,唐凌有了創立紙貴科技的想法。唐凌在校期間與幾位同學一起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微品交大」,用於原創內容分享。但在內容傳播過程中,唐凌發現大家對於原創文字內容、文學作品缺乏保護,也不太了解與尊重智慧財產權,有些公眾號看到好的內容,直接拿來即用。
於是,唐凌就有了想要創業的想法——「創立一個版權保護與維權的一站式平臺」。此時唐凌正值大三。有了想法之後,唐凌開始大力尋找合伙人,沒多久,就創立了紙貴科技的雛形。在2016年唐凌創建的平臺還得到了賈平凹等作家的大力支持。
作為「90後」創業者,唐凌用「幸運、執著、思考」這三個詞來形容自己。唐凌稱,自己是一位非常幸運的人,不僅趕上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潮流,而且還獲得了一些貴人的相助,這才讓自己在「90後」創業大軍中佔了一席之地。
「認準一件事後,要執著,在執著基礎上做到專注,著眼於自己關注的行業與領域,把它做好、做精。紙貴科技之所以能從區塊鏈企業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我們對區塊鏈行業足夠執著,大家為了把這件事做好,都在不懈努力、不顧一切地向前衝。」
所以,基於這個想法路徑,唐凌開始思考如何加深對區塊鏈行業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唐凌發現,區塊鏈技術可以在很多行業得到很好的應用,如金融、軍事、電子政務、民生等領域,於是紙貴科技便向著這些領域做業務拓展。
唐凌告訴億歐:自己創業,並沒有刻意去選擇行業,更多地是在創業的路徑當中,不斷加深自己的認知,再結合社會環境,去尋找內心思考的結果。比如在進入區塊鏈行業後,我發現它既是一個技術浪潮,又是一個「思潮」,一個思想革命,所以才要在這個行業繼續深耕。
在唐凌看來,不管是不是創業者,「90後」身上都有四個彌足珍貴的特質:第一,不服輸、不怕輸,用四個字形容就是「一腔孤勇」,孤獨的創業者。第二,有勇有謀,有膽識有謀略,懂得取捨。第三,懂得感恩,90後並不是自私、自我、不懂得回報與感恩的人,相反,他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幫助銘記於心,並且願意去回報。
第四,有情懷。「90後」所擁有的這種情懷不同於「60後」、「70後」,他們更多地是有一種家國情懷在裡面,可能有人把這種情懷理解為「自我、個人主義」,但其實「90後」更多地是想要去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去做一些改變生活的事。
年齡與經驗,不足以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障礙
對於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他們不懂得處世之道,行業積累不深,專業知識技能不紮實,工作時難免會磕磕絆絆。作為創業者,唐凌雖然在校期間創立了紙貴科技,但就真正進入社會這件事來說,他和其他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一樣,或多或少會聽到一些質疑聲。
唐凌覺得大學生比較年輕,剛進入社會的確會給人一種初出茅廬的感覺,但也正是因為年輕,所以有時也會產生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
「作為創業者,在面對投資方與合作夥伴時,若想要達到 『出其不意』的效果,就要拿出真才實幹,提出一些有創新意義的想法,特別是提一些方案時,你的想法要能夠容易且快速地去打動一個人。」
年輕、沒有社會經驗,雖然會受到些許質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卻是優勢。
唐凌表示:「長輩們非常願意幫助年輕人,尤其是有想法、有衝勁的一些年輕人。我在創業過程中就得到很多的幫助,例如國家政策的扶持,一些不相識的人給予的幫助,這些都讓紙貴更加堅定了自身的創業方向。紙貴團隊的確年輕,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優勢」。
唐凌認為,改革開放後,國家開始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第一批明星創業者,很多也沒有經驗,例如有些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一些事業單位或去做公務員,到後來「下海」去經營公司,他們也沒有管理企業的經驗,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雖然在這一波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90後』也沒有經驗,但20年後,『90後』也會像長輩們一樣,在特定的時期找到特定的方法去經營和管理公司。我們現在網際網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放在以前絕對不敢想像,因為在傳統思維中上下級關係就是上下級關係。」
網際網路時代的「扁平化管理」是區別於長輩們管理企業的最大亮點,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上下級關係與傳統的管理思維。作為「90後」管理者,唐凌並不認為自己在公司是一個老闆,更多的是和公司的夥伴們共同創造一份事業,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公司管理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經驗少肯定是『90後』的缺陷,但不一定是阻礙『90後』創業的障礙。」 唐凌表示,「90後「也會摸索出最適合自身公司發展的一套管理與經營方法。「拿紙貴來說,我作為紙貴科技的創始人,是公司的靈魂,是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的制定者,但我同時也有左膀右臂、有合伙人。」
在紙貴科技團隊結構中,年齡層次分別有「60後」、「70後」、「80後」、「90後」,共100多人,其中「90後」佔據二分之一。除此,紙貴科技還將不同年齡段的夥伴做了劃分:
「60後」,在公司主要擔任中高層管理角色,除了管理等外,還要為一些年輕夥伴提供行業經驗;70後,主要擔任的是中層管理幹部角色,以及作為各個年齡群體溝通的橋梁;「80後」、「90後」是公司的主要支柱,他們要做好一線的工作,要把握行業最新市場動態。
在唐凌看來,「90後」不僅是一家公司的中流砥柱,更是未來發展力量的資助,公司產品技術創新和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技術研發、產品定位等要由「90後」驅動。看一個公司是否有前途,更多地是看「90後」在公司的發展態勢與趨勢。
唐凌對三年後「公司與自己」的期許
在唐凌的心中,理想的管理者是「心懷天下」的人。唐凌認為,當社會上出現一些負面事件時,90後應該站出來去發揮自己的價值,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技術和產品,或做一些能夠服務於國家的事情。
例如,紙貴科技在面對一些外交事件時,就提出要把「中國智慧輸出到海外」,尤其是區塊鏈行業的技術與產品。全世界都在談論區塊鏈,紙貴科技團隊作為中國年輕一代的創業者,應該要把中國的區塊鏈智慧輸出到海外。唐凌說:「目前,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領跑全世界」。
與此同時,唐凌也向億歐表示:「希望三年後,紙貴能成為中國區塊鏈行業細分領域領跑者,並且也希望,當區塊鏈行業格局與態勢穩定後,紙貴能夠作為領頭羊,在行業當中不斷去創新,為國家、為社會提供紙貴的智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行業翹楚,成為行業標準與行業規則制定者」。
對於三年後的自己,唐凌則希望,自己依舊可以像現在一樣保持創業初心,「從新」出發。「從新」,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從心,一個是從輕。「從心」是指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從輕」是指希望自己不管成功或失敗,都不要背負太多包袱。
「成功,意味著自己會得到很多榮譽、誇讚;失敗,意味著自己需要承受失敗後的痛苦,背負許多的壓力。所以說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初心,繼續成長,繼續為社會、為大家做貢獻,不斷磨練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唐凌表示。
曾經少年,三十而立!才華出色,有顏有甜。在未來的職場道路上,將會給大家創造越來越多的驚喜!點擊連結,了解專題內更多創業領導者的「生活」 :
曾經少年,三十而立!有想法,有創新,有衝勁!更有自己的創業經驗以及管理理念。5月4日-7日,億歐公司開展主題為「曾經少年,三十而立」五四青年節專題報導,與大家一同分享創業領導者的「生活」。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90後」是叛逆、追求自我、自私、迷茫、另類的一代,大家卻往往忽略了他們勇敢、不安於現世、執著、努力拼搏、獨立性強的一面。唐凌認為:社會上很多人對「90後」群體的形象認知本質上存在一定偏差和誤解,「『90後』不該被定義,大家應該看好『90後』。」
在唐凌接觸的「90後」朋友中,有很多人都成為了網際網路新浪潮改革的一批先鋒,他們有恆心,並且勇於創新與探索、勇於打破陳規、打破生活中的條條框框。唐凌說:「90後」就像改革開放初期跳脫出體制「下海」的一些「60後」、「70後」改革先鋒一樣。
唐凌是紙貴科技創始人,作為一位「90後」創業者,他是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一代,他創業的原因也與眾多90後創業者一樣,是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
90後身上擁有四個彌足珍貴的特質:
一腔孤勇、有勇有謀、懂得感恩、有情懷
唐凌非常喜歡網際網路,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因自己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法學是文科,所以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文藝理科男」。
後來,也正是因為唐凌所學的專業,唐凌有了創立紙貴科技的想法。唐凌在校期間與幾位同學一起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微品交大」,用於原創內容分享。但在內容傳播過程中,唐凌發現大家對於原創文字內容、文學作品缺乏保護,也不太了解與尊重智慧財產權,有些公眾號看到好的內容,直接拿來即用。
於是,唐凌就有了想要創業的想法——「創立一個版權保護與維權的一站式平臺」。此時唐凌正值大三。有了想法之後,唐凌開始大力尋找合伙人,沒多久,就創立了紙貴科技的雛形。在2016年唐凌創建的平臺還得到了賈平凹等作家的大力支持。
作為「90後」創業者,唐凌用「幸運、執著、思考」這三個詞來形容自己。唐凌稱,自己是一位非常幸運的人,不僅趕上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潮流,而且還獲得了一些貴人的相助,這才讓自己在「90後」創業大軍中佔了一席之地。
「認準一件事後,要執著,在執著基礎上做到專注,著眼於自己關注的行業與領域,把它做好、做精。紙貴科技之所以能從區塊鏈企業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我們對區塊鏈行業足夠執著,大家為了把這件事做好,都在不懈努力、不顧一切地向前衝。」
所以,基於這個想法路徑,唐凌開始思考如何加深對區塊鏈行業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唐凌發現,區塊鏈技術可以在很多行業得到很好的應用,如金融、軍事、電子政務、民生等領域,於是紙貴科技便向著這些領域做業務拓展。
唐凌告訴億歐:自己創業,並沒有刻意去選擇行業,更多地是在創業的路徑當中,不斷加深自己的認知,再結合社會環境,去尋找內心思考的結果。比如在進入區塊鏈行業後,我發現它既是一個技術浪潮,又是一個「思潮」,一個思想革命,所以才要在這個行業繼續深耕。
在唐凌看來,不管是不是創業者,「90後」身上都有四個彌足珍貴的特質:第一,不服輸、不怕輸,用四個字形容就是「一腔孤勇」,孤獨的創業者。第二,有勇有謀,有膽識有謀略,懂得取捨。第三,懂得感恩,90後並不是自私、自我、不懂得回報與感恩的人,相反,他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幫助銘記於心,並且願意去回報。
第四,有情懷。「90後」所擁有的這種情懷不同於「60後」、「70後」,他們更多地是有一種家國情懷在裡面,可能有人把這種情懷理解為「自我、個人主義」,但其實「90後」更多地是想要去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去做一些改變生活的事。
年齡與經驗,不足以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障礙
對於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他們不懂得處世之道,行業積累不深,專業知識技能不紮實,工作時難免會磕磕絆絆。作為創業者,唐凌雖然在校期間創立了紙貴科技,但就真正進入社會這件事來說,他和其他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一樣,或多或少會聽到一些質疑聲。
唐凌覺得大學生比較年輕,剛進入社會的確會給人一種初出茅廬的感覺,但也正是因為年輕,所以有時也會產生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
「作為創業者,在面對投資方與合作夥伴時,若想要達到 『出其不意』的效果,就要拿出真才實幹,提出一些有創新意義的想法,特別是提一些方案時,你的想法要能夠容易且快速地去打動一個人。」
年輕、沒有社會經驗,雖然會受到些許質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卻是優勢。
唐凌表示:「長輩們非常願意幫助年輕人,尤其是有想法、有衝勁的一些年輕人。我在創業過程中就得到很多的幫助,例如國家政策的扶持,一些不相識的人給予的幫助,這些都讓紙貴更加堅定了自身的創業方向。紙貴團隊的確年輕,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優勢」。
唐凌認為,改革開放後,國家開始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第一批明星創業者,很多也沒有經驗,例如有些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一些事業單位或去做公務員,到後來「下海」去經營公司,他們也沒有管理企業的經驗,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雖然在這一波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90後』也沒有經驗,但20年後,『90後』也會像長輩們一樣,在特定的時期找到特定的方法去經營和管理公司。我們現在網際網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放在以前絕對不敢想像,因為在傳統思維中上下級關係就是上下級關係。」
網際網路時代的「扁平化管理」是區別於長輩們管理企業的最大亮點,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上下級關係與傳統的管理思維。作為「90後」管理者,唐凌並不認為自己在公司是一個老闆,更多的是和公司的夥伴們共同創造一份事業,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公司管理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經驗少肯定是『90後』的缺陷,但不一定是阻礙『90後』創業的障礙。」 唐凌表示,「90後「也會摸索出最適合自身公司發展的一套管理與經營方法。「拿紙貴來說,我作為紙貴科技的創始人,是公司的靈魂,是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的制定者,但我同時也有左膀右臂、有合伙人。」
在紙貴科技團隊結構中,年齡層次分別有「60後」、「70後」、「80後」、「90後」,共100多人,其中「90後」佔據二分之一。除此,紙貴科技還將不同年齡段的夥伴做了劃分:
「60後」,在公司主要擔任中高層管理角色,除了管理等外,還要為一些年輕夥伴提供行業經驗;70後,主要擔任的是中層管理幹部角色,以及作為各個年齡群體溝通的橋梁;「80後」、「90後」是公司的主要支柱,他們要做好一線的工作,要把握行業最新市場動態。
在唐凌看來,「90後」不僅是一家公司的中流砥柱,更是未來發展力量的資助,公司產品技術創新和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技術研發、產品定位等要由「90後」驅動。看一個公司是否有前途,更多地是看「90後」在公司的發展態勢與趨勢。
唐凌對三年後「公司與自己」的期許
在唐凌的心中,理想的管理者是「心懷天下」的人。唐凌認為,當社會上出現一些負面事件時,90後應該站出來去發揮自己的價值,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技術和產品,或做一些能夠服務於國家的事情。
例如,紙貴科技在面對一些外交事件時,就提出要把「中國智慧輸出到海外」,尤其是區塊鏈行業的技術與產品。全世界都在談論區塊鏈,紙貴科技團隊作為中國年輕一代的創業者,應該要把中國的區塊鏈智慧輸出到海外。唐凌說:「目前,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領跑全世界」。
與此同時,唐凌也向億歐表示:「希望三年後,紙貴能成為中國區塊鏈行業細分領域領跑者,並且也希望,當區塊鏈行業格局與態勢穩定後,紙貴能夠作為領頭羊,在行業當中不斷去創新,為國家、為社會提供紙貴的智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行業翹楚,成為行業標準與行業規則制定者」。
對於三年後的自己,唐凌則希望,自己依舊可以像現在一樣保持創業初心,「從新」出發。「從新」,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從心,一個是從輕。「從心」是指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從輕」是指希望自己不管成功或失敗,都不要背負太多包袱。
「成功,意味著自己會得到很多榮譽、誇讚;失敗,意味著自己需要承受失敗後的痛苦,背負許多的壓力。所以說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初心,繼續成長,繼續為社會、為大家做貢獻,不斷磨練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唐凌表示。
曾經少年,三十而立!才華出色,有顏有甜。在未來的職場道路上,將會給大家創造越來越多的驚喜!點擊連結,了解專題內更多創業領導者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