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汽車動力系統電路設計中的那些傳感技術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談談汽車動力系統電路設計中的那些傳感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16-01-19 13:35:18

當今的汽車正朝著提供高能效同時對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方向發展。但就長遠而言,以非石油為基礎的動力系統似乎是最具前景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汽車 工業正在推出基於現有技術引入更多改進。一項主要趨勢是混合動力化(hybridization),其中微混合動力(包括停止-啟動系統)和輕度 (mild)混合動力存在大量增長機會。這些「適度混合動力」方案可能看上去已經過氣,但業界仍在圍繞這些應用進行大量電子及機械開發。

  本文將首先審視一些跟倫德爾(Lundell)式電動機(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交流發電機」)相關的持續改進的極佳示例。由於採用了更好的電子控制, 它的能效提升了,更多的能量被恢復,發動機頻繁啟動的影響被處理平順了。本文的第二部分將重點介紹汽車中加入的更多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將幫助進一步降低傳 統內燃發動機對石油的依賴。最後一段闡釋現有電感型傳感器技術可以怎樣優化剎車踏板以幫助汽車節省更多能量。

  啟動交流發電機

  在啟動交流發電機系統中,無源整流二極體被大電流開關替代。這些開關負責驅動啟動交流發電機,使其作為電機(啟動機模式),並在交流發電機內部產生的 定子電流上執行同步整流(交流發電機模式)。同步整流大幅通過以高導電性的通道分流(本體)二極體,提升交流發電機能效,將正向壓降降至低於150 mV。

  

  圖1:交流發電機中的同步整流

  此應用的一項主要功能挑戰就是確保在定子電流反向時開關以極快速度關斷;開關關斷有任何延遲都會導致不必要的電池放電,其方式跟常規二極體的反向恢復 非常類似。有鑑於此,預驅動器IC包含在自主門極控制環路內部工作的高歪曲率驅動器,設計目的是在整流期間歐姆損耗與電流符號改變時的過渡損耗之間取得盡 可能最佳的折衷。在IC中集成這些預驅動器相當複雜。

  首先,它要求多種不同電壓域共存在同一個矽襯底上,同時確保這些電壓域之間的可靠通信。

  其次,啟動交流發電機的驅動器IC被置於可能是環境最惡劣的位置,可能會遭受電池反向、負載突降、陰極接地轉移、定子相位上極大的dV/dt(數量級 為每微 秒100 V)、電磁幹擾等多種瞬態事件。同樣,使用差分技術及細緻管理矽襯底上的寄生(雙極)效應,有可能採用高性價比的降壓技術而非絕緣矽(SOI)技術來構建 此類IC。

  

  圖2:啟動交流發電機中採用強固的預驅動器來控制高門極-源極電容(Cgs)的MOSFET

  除了傳統鉛酸電池,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儲能組件被用於啟動-停止系統中的電源網絡,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等。在這些系統中,安全領域變得跟核心功能 一樣重要。因此,我們看到ISO26262安全標準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視野,有時會導致相當部分矽片面積專門用於監測應用,檢測此IC及其伴侶IC的運 行健全狀況,並在有需要的情況下確保安全狀態。

  最後,智能電路及大功率元器件在緊鄰位置的組合表示控制電路的結點溫度大幅上升;在應用中需要考慮工作結點溫度高於175℃的情形並不罕見。此外,在 元器件認證階段,可能使用高達200℃的溫度來進一步加速老化過程,以將使用壽命測試時長保持在合理的2,000小時之內。通過使用帶有擴展溫度範圍的矽 工藝,並在設計階段將在設計約束考慮在內,就能夠有效地應對這個挑戰。

  內燃發動機中使用的傳感技術

  傳感器在使當代內燃發動機達到前所未有的能效水平,同時還將排放降至最低。例如,空氣流量(MAF)傳感器衡量進入發動機燃燒室的空氣量,從而精確噴 入恰當數量的燃油。而在發動機的另一端,氧氣和氮氧化物(NOx)傳感器直接測量廢氣成分,並將信息饋送回給發動機控制單元(ECU)。

  壓力傳感器的進襲事實上無所不在,代表了一種伴隨內燃機演進及追求增強控制的趨勢。最初是歧管絕對壓力(MAP)傳感器,此傳感器是使用MAF傳感器 之外的另一選擇。隨著燃油噴射技術的進步,需要汽車直噴(GDI)及柴油直噴(DDI)壓力傳感器來配合通過直接連接至每個氣缸燃燒室的共軌燃油管測量噴 射的燃油壓力。後者某些時候要求柴油微粒過濾器(DPF)來減少油煙,而DPF需要要求傳感器來幫助維持適當的工作條件。即使是在發動機外部,胎壓監測系 統(TPMS)確保輪胎恰當充氣,從而不僅提供更好的安全性,還提供更高的燃油效率,因為輪胎滾動阻力減小了。

  壓力傳感器的另一個前沿陣地是燃燒室本身。為了提供最終的燃燒控制,其中一個必要條件是隨時都精確知道所有氣缸內的壓力。某些類型的清潔柴油發動機已 經在氣缸內壓力傳感器的幫助下運轉。那些相同的傳感器也是正在研究的新發動機的關鍵推動因素,一個例子就是均質充量壓縮點火(HCCI),此技術的目標是 結合汽油發動機的低排放及柴油發動機的能效。所有這些進步都提出了新的技術挑戰,要求越來越複雜的集成電子電路來因應這些挑戰。舉例來說,更好的控制要求 更高的精度,而目前0.5%的容限很常見。與此同時,隨著壓力傳感功能的布局移向更接近發動機的中心,工作溫度範圍持續擴展。這就對傳感元件及補償其非理 想特性所需的電子電路施加了額外的限制。

  新一代壓力傳感器IC的框圖如圖3所示。低噪聲模擬前端開始提供高精度性能,隨後是高精度Σ-Δ(sigma-delta)模數轉換器(ADC)。復 雜的數位訊號處理為傳感元件的偏移和靈敏度提供非線性溫度補償。常見的5 V模擬輸出逐漸被單邊半字節傳輸(SENT)及PSI5等標準數字輸出替代。此方法通過省去傳感器中的輸出數模轉換及ECU端的模數轉換,減小總量化誤 差。

  每個傳感器在生產時都被校準,補償係數存儲在內部EEPROM中。

  

  圖3 : 用於壓力傳感器的下一代精密信號調理接口IC框圖

  用於剎車踏板的電感型位置傳感器接口

  典型剎車踏板僅有一個開關,用於幫助確定什麼時候應該導通剎車燈。隨著剎車能量回收(regen)功能的增添,就需要新的剎車踏板位置傳感器。本質上 而言,標準摩擦剎車系統採用測量剎車踏板精確位移的控制系統來升級。當剎車踏板僅輕微位移時,摩擦剎車系統不會激活。在這個「回收帶」,能量回收系統將測 量剎車踏板位移,並確定移動中汽車的多少運動能量需要轉移到臨時能量存儲。這能量存儲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原設備製造商(OEM)可能傾向於氣壓或液壓蓄力 器、48 V電池、超級電容,或者甚至是飛輪。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會在下一個加速階段將存儲的能量轉換回至有限時間的推進動力,而微混合動力汽車僅使用電氣回收技術, 在更長的時間段內為板網(boardnet)供電。

  為了測量「回收帶」期間剎車踏板的確切位置,可以使用像給加速踏板使用的類似的技術。圖4顯示了這類應用免接觸式傳感器方案的框圖。

  

  圖4:電感型位置傳感器應用框圖

  安森美半導體開發的定製電感型傳感器接口充分利用先進的前端濾波器,還結合了智能處理功能。片上驅動器通過最少一個勵磁電感刺激傳感器。傳感器的耦合 輸出電感會產生包含勵磁電感與輸出電感相對位置信息的信號。電感相對位置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選擇的傳感器設計,它通常是線性或旋轉運動的結果。然 後,此集成電路將將傳感器的電氣輸入和輸出信號轉換為數字位置信息。解析出的位置信號然後通過接口傳送給微控制器,具體什麼接口取決於客戶要求或偏好。可 以選擇專有混合信號方案來配合傳感器接口輸出格式,包括比例電壓、正弦-餘弦(Sin-Cos)電壓、脈寬調製(PWM)、 SENT或PSI5.

  傳感器領域的半導體供應商除了具備所要求的技能,還應對ISO26262標準呈現出正確的態度。汽車中的許多踏板應用跟安全直接相關,需要通過恰當的 ISO26262理解、方法及工具集方式因應。可以在跟某些功能共用相同結果、提供獨立數據輸出的冗餘型配置中使用電感型傳感器,在模塊級達到ASIL- D要求。新興的回收應用結合新的適合安全標準,正在推動行業朝向開發與電感型傳感器連接的新的集成電路。

  電子元器件開發者及供應商正在趨向未來汽車動力系統在道路上創造不同。雖然微混合及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提供相對適度的燃油經濟性提升,但它們的性價比很高。恰好是這種強固的汽車逐步改善途徑將使大多數汽車朝向新技術穩步演進,同時還構建下一代動力系統的基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未來的汽車系統對汽車組件設計要求
    未來的汽車系統對汽車組件設計要求 施培文 發表於 2020-11-26 15:06:39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演變,車輛的智能化全球道路上不斷發展。
  • 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工作原理及解決方案
    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工作原理及解決方案 辰光 發表於 2017-01-10 12:30:10 電動汽車動力系統 小編今天給大家談談什麼是電動汽車動力系統。
  • 解決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中的高壓電流感應設計難題
    電氣化已為汽車動力系統創造了一個新的範例——無論該設計是混合動力汽車(HEV)還是電動汽車(EV),總有新的設計難題要解決。在這篇技術文章中,我想要強調高壓電流感應的一些主要挑戰,並分享其他資源來幫助和簡化您的設計過程。
  • 新型燃料電池汽車氫系統安全防控中傳感技術的應用
    打開APP 新型燃料電池汽車氫系統安全防控中傳感技術的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08:46:54 下面,工採網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對氫能安全及在燃料電池汽車上採取的安全措施,以及常用的傳感器應用方案,希望大家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國內外對燃料電池汽車制定了很多標準和規範,其中65%以上的內容是針對安全性的規定。燃料電池汽車的氫安全性,主要是指燃料電池汽車運行過程中車載氫系統的安全,主要包括高壓供氫系統、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的安全性等。
  • 三種傳感電子電路設計詳解
    本文設計實現了一種以CC24 30為核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其中,傳感器模塊包括有溫溼度傳感器SHTll、紅外傳感器BS520、光照度傳感器PGM5506。  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總體結構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對周圍環境的溫度、溼度、光、加速度等信息進行監控和管理的技術。
  • 基於慣性傳感技術的跌倒報警器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慣性傳感技術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近年來在跌倒檢測領域的應用,大大的降低了跌倒報警器的研發成本。慣性傳感技術在跌倒檢測應用中主要承擔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對老人日常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另一方面是利用相關姿態解算算法分析判斷跌倒行為的發生。
  • SABER仿真技術在汽車系統技術的驗證和開發中的應用研究
    ,電子技術的應用幾乎深人到了汽車所有的系統當中。 汽車電子設計已成為汽車系統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方式下的汽車設計者不得不藉助各種機械的、液壓的、電子的汽車零部件以驗證汽車各子系統的功能,開發周期長,成本居高不下。為了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人們引入了SABER仿真技術進行汽車系統技術的驗證和開發。SABER仿真技術通過對整個汽車系統進行有效的建模和分析,能夠節約大量的試驗設備和試驗時間。
  • 解析基於慣性傳感技術的跌倒報警器?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慣性傳感技術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近年來在跌倒檢測領域的應用,大大的降低了跌倒報警器的研發成本。慣性傳感技術在跌倒檢測應用中主要承擔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對老人日常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另一方面是利用相關姿態解算算法分析判斷跌倒行為的發生。
  • 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扭矩傳感器技術詳解
    1、綜述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electricpowersteering)是一種直接依靠電機提供輔助扭矩的動力轉向系統,與傳統的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hydraulicpowersteering)相比,EPS系統具有很多優點:僅在需要轉向時才啟動電機產生助力,能減少發動機燃油消耗
  • 汽車研發:動力總成匹配設計與開發!
    漫談君:專注分享最燃的汽車研發技術!   速度與激情都是大家追求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下圖中這樣的美女小姐姐,還需要一輛這樣的「野獸」,作為野獸,就需要有夠勁爆的動力!
  • 混合動力汽車中如何實現雙電池管理?
    輕度混合動力系統的優勢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據IHS Markit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48 V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將佔據混合動力汽車銷量中的近50%。48 V系統的成本更低,因此也對汽車製造商極具吸引力。增加了48 V鋰離子電池意味著MHEV為雙電壓汽車,這也造成了其獨有的設計挑戰,主要在如何在管理電池充放電循環的同時維持系統效率。
  • 電容傳感技術使智能家電更智能
    電子解決方案和設計策略的範疇不斷拓展,協助製造廠商開拓創新,推出各種精巧的智能家電。下一代電容技術可以帶來更高的自由度,以經濟節省的方式來整合起各種增強功能,提高家用電器的功能性和娛樂性,滿足當下社會以技術為中心的家庭消費者的需求。固態電容液位傳感技術  液位傳感對於一系列現代化的家用電器來說是一種核心技術。
  • 動力電池系統安全設計玄機:Pack等電位連接技術
    觸電防護是動力電池系統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可以通過兩類途徑來實現:一是直接接觸防護,如絕緣設計、屏護防護(遮攔/外殼,IPXXB/IPXXD等);二是間接防護,包括等電位連接、電氣隔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這裡談談對等電位的一些理解與認識。什麼是等電位連接?
  • 解析動力電池系統安全設計
    觸電防護是動力電池系統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可以通過兩類途徑來實現:一是直接接觸防護,如絕緣設計、屏護防護(遮攔/外殼,IPXXB/IPXXD等);二是間接防護,包括等電位連接、電氣隔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這裡談談對等電位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 談談射頻電路設計及經驗
    RF電路設計的常見問題  1、數字電路模塊和模擬電路模塊之間的幹擾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二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地在地和正電源(>3 V)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納秒級的。
  • 電路設計中的接地技術
    1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067.htm在電路設計中,接地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線路設計中,通常將所有器件的模擬地和數字地分別相連,然後將模擬地與數字地僅在一點上相連接。在PCB板中的設計[10],應儘量加寬模擬和數字電路的電源與地線或採用分開的電源層與接線層,以便減小電源與電線迴路的阻抗,減小任何可能在電源與地線迴路中的幹擾電壓。單獨工作的印製板的模擬地和數字地,可在系統接地點附近單點接地。
  • ESP中傳感器概述 接口技術電路解析
    不同的研發機構對這一系統的命名不盡相同,如博世(BOSCH)公司早期稱為汽車動力學控制(VDC),現在博世、梅賽德—奔馳公司稱為ESP;豐田公司稱為汽車穩定性控制系統(VSC)、汽車穩定性輔助系統(VSA)或者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寶馬公司稱為動力學穩定控制系統(DSC)。
  • 透射式能見度測量裝置系統電路設計 —電路圖天天讀(60)
    打開APP 透射式能見度測量裝置系統電路設計 —電路圖天天讀(60) Dick 發表於 2014-12-04 09:48:41
  • 剖析比亞迪e5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其控制技術
    摘要:純電動汽車是由鋰電池輸出電能,採用電動機驅動,具有零排放、結構簡單等特點,是汽車今後發展的一個方向。本文主要介紹了比亞迪e5的動力電池組和其控制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隨著機動車數量大幅增加,帶來了能源緊張及空氣汙染等嚴重問題。
  • 基於飛思卡爾HCS08的汽車ECAS設計
    摘要:設計了一種以飛思卡爾MC9S08GB60 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汽車電控空氣懸架系統。著重闡述了其硬體電路系統和具體電路設計,並對軟體設計要點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