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筏釣越來越普及,市場上大家能看到的筏釣輪越來越多,幾年前還要費心尋找的筏釣輪現在幾乎每家漁具店都有銷售,網店裡也是五花八門,樣式繁多,本期,我們將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挑選筏釣輪。
首先,從材質上我們先來看,現在市場上常見的筏釣輪,主要是由金屬材料製造,當然,一些低端筏釣輪在設計過程中仍然採取局部採用工程塑料的材質。
隨著產品不斷更新,現在市場上我們見到的筏釣輪在設計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三點:
1、材質輕量化
2、設計人性化
3、功能多樣化
從型號的區別上主要有:
1、左右手區別
2、線杯容量區別(60、65、70)
3、特殊型號區別(車盤輪等)
4、速比的區別
從功能上區別主要有:
1、僅帶洩力的普通筏釣輪
2、帶洩力緩降系統的筏釣輪
3、無洩力筏釣輪(有無洩力可轉換)
4、帶外置數顯器的筏釣輪
5、帶排線功能的筏釣輪
市場上銷售的筏釣輪無外乎以上型號和功能,但是銷售價格卻總一二百到三五千不等。其實筏釣輪和我們常見的紡車輪,水滴輪一樣,成本往往受功能設計水平、材質優良程度,加工精密度,裝配技術水平等限制,再加上品牌價值和市場定位,就構成了千差萬別的產品售價。
漁輪的生產過程中涵蓋了精密模具、精密加工、精密齒輪、軸承、金屬表面處理等一系列工業生產流程,每個環節都有極強的專業代表性,所以別看小小一隻筏釣輪,要想做到品質優良,不是一個工藝環節的水平所能衡量的。
要知道筏釣輪在設計初期,基本就是抄襲,一直到緩降輪的出現,才形成國內獨有的產品特點和優勢。據說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磁力緩降系統,是國內某漁輪生產公司的設計專利。這一功能的發展,現已遠超進口產品的性能水平。
如何判斷筏釣輪的優劣
首先是通過肉眼觀察,拿到一款筏釣輪時從輪子的外表來判斷,由於是筏釣輪的外表基本都是金屬或塑料的加工件組裝而成,所以要觀察處理是否細膩,稜角處理是否光滑,裝配銜接處是否緊密,表面處理是否均勻,如果出現明顯的毛刺,接口處有明顯的痕跡等問題,就不建議選購了,因為連表面處理都做不好的產品,更不要奢望有強大的核心支撐了。
然後上手試用,從手柄握丸到放線開關,從轉動流暢度到緩降調節開關,把輪子上有的功能開關甚至是所有可以活動的地方逐一反覆調節查看。看操作是否流暢,有無明顯卡頓,開關的開啟和閉合是否到位,每項功能的開啟是否流暢。
第三部就是看細節,這裡主要觀察打開放線開關後,線杯空轉是否順滑,在線杯高速旋轉時觀察同心度和側擺情況,同時在耳邊輕輕搖晃輪子,聽是否有明顯的零件鬆動聲,聽輪子在轉動時是否有明顯的異常摩擦聲。
第四部就是測,測緩降、測數顯,測洩力。用筏釣輪指定範圍內重量的最大和最小鉛墜,測試不同重量情況下緩降的平順程度,注意是否有忽快忽慢,緩降過程中是否有卡頓,異常摩擦音,是否能達到滿意重量的緩降效果。同時打開數顯器,看數顯器與出線的實際長度是否存在誤差。最後把洩力擰緊,測試洩力出線狀況,有無卡死狀況等。
如果以上環節都沒有問題,那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款優質的筏釣輪。
在選購過程中我們更多的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確定使用習慣
筏釣輪分左右手,很多釣友一時間反應不出來結果,那麼一句話解釋就是因為提竿刺魚中魚後,漁輪手把方向不對的話需要換手搖輪,這個過程可能產生誤操作,造成跑魚等不良後果,所以動作連貫的話來講,如果習慣左手持竿,右手搖輪(買右手輪);習慣右手持竿,左手搖輪(買左手輪),這樣就可以明確判斷左右手了。
2、根據水域和對象魚選擇功能
簡單的理解就是淺水作釣(沒有水層可搜或無中間魚層),帶洩力的普通筏釣輪就好,60型號就夠用。
深水作釣(水深超過10米)、或針對中間魚層作釣,最好有緩降功能。65型號為宜。
海筏作釣,70型號防海水款筏釣輪為宜。
夜晚作釣,儘量使用帶背光的數顯器,因為夜晚光線不足,很難直接看到計數線上的標識。
增加趣味,可以嘗試使用無洩力輪或車盤輪,這類輪子的特點是在溜魚時,全憑控制手指與線杯的摩擦力進行洩力操控,趣味性更強,當然,對操作水平也要求較高。
當然,選擇哪個品牌,什麼價位的筏釣輪還是要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來決定,釣魚本身就是一種休閒,理性釣魚不要以增加經濟壓力為前提。
本篇如何選購筏釣輪的介紹簡單就到這裡了!有興趣的釣友可關注本號留言討論或提出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