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星跡月影,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星跡月影。
象限儀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一樣,都屬於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
這次,我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觀測流星雨這一重大天象。(當然了沒看到的話也別打我…誰讓這次流星雨的觀測條件惡劣呢……)
流星簡介
(如果不想看太多專業的東西請直接跳過看後面)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流星。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在接近星球時由於受到星球引力的攝動而被星球吸引,從而進入星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有的流星是單個出現的,在時間和方向上都是隨機的,這種流星叫做偶發流星。而流星雨則不同。流星雨有一個重要特徵: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長線都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輻射點。
儘管有的流星雨在一個小時內僅僅只出現幾顆流星,但他們仍被稱為流星雨。因為它們是從同一點(也就是輻射點)輻射而出的。
偶發流星每天都會出現,由於時間空間都具有隨機性,因而無法準確預測。流星雨發生的日期是周期性的,因此可以準確預報。
部分術語解釋
峰值(極大):ZHR最大的時間。但預報時給出的極大值只是通過模擬得出的,可能存在誤差。
(視)星等:用於表示天體亮度,數值越大天體越暗。滿月視星等為-12.6等,太陽視星等為-26.7等。每相差1等,亮度相差約2.512倍。人眼在沒有光汙染的情況下可以看到6.5等的天體。
活躍日期:指能看到該流星雨的日期。
火流星:暫無嚴格定義,可理解為比較亮的流星。
ZHR:人眼極限星等達到6.5,輻射點在天頂時,每小時所看到的流星數,是一個理想數值,正常情況下看到的流星數量小於ZHR值。
天頂:我們頭頂正上方的區域
在哪觀測
在觀看流星雨的時候儘量挑選四周遮擋較少,且光汙染較少的地區。在無光汙染,空氣透明的地區,正常視力的人可以看到6等星。而在繁華的城市裡,這個數值會被拉低至1-2等。許多流星也會被城市的燈光淹沒而變得不可見。因此要選擇一個光汙染較少的地區。(空氣品質也儘量要好,整天都是霾的話就別看流星雨了,你頂多看看下雨)
觀測姿勢
流星雨並不像星雲和星團一樣,你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他就在那等著(前提是地球要轉到合適的位置)。流星雨需要長時間的觀測,才有可能看到幾顆。因此,一個舒服的姿勢是很重要的。如果是站著抬頭看,那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受不了。所以可以選擇躺在躺椅上對著輻射點的位置進行觀測。即使你什麼星座也不認識,找不到輻射點也沒關係。調整視角,儘可能的擴大可以看到的範圍就好。
觀測器材
望遠鏡?其他專業器材?no,統統都不需要。你只要有一雙bling bling的大眼睛就好了。(當然了眼睛小也可以看到,比如我…)雖然望遠鏡的口徑遠大於人眼的口徑,可以看到更暗的流星。但望遠鏡的視場過小,只能觀察一小部分的天區,流星哪那麼巧就從那過呢。所以,要使用眼睛觀測流星雨,而不是使用望遠鏡。
注意事項
如果你是和同伴一同觀測,他喊有流星的時候,千萬不要歪頭去看他那邊。因為流星是一閃即逝的,等你轉過頭的時候它也許已經消失,而你可能會因此錯過一顆你之前所看位置的流星。
不要用手電筒。非用不可的話,用一件紅衣服將手電筒遮住,以減少對眼睛的危害。
眼睛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才能適應黑暗,在此期間不要玩手機。
夏天觀測的話,小心蚊子(當然這次應該不用,這次小心別著涼就好了)。
峰值(極大值)僅供參考
附1:流星雨時間表
2:不同地區所看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