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電使用特殊材料阻止高輻射汙水繼續排進大海

2020-11-28 東方網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011年3月23日發布的照片顯示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建築物受損情況。

  東方網4月3日消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的含高濃度輻射物質積水2日確認已通過混凝土牆壁的裂縫滲出反應堆,直接流入太平洋。在使用混凝土堵漏措施失敗之後,東京電力公司決定從3日下午開始使用能夠吸收水分的特殊材料阻止高輻射汙水繼續排放進大海。

  混凝土堵漏失敗 「高分子聚合物」上陣

  東京電力公司2日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的混凝土豎井牆壁存在裂縫,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汙水正從這裡流入大海。而有關人員在豎井內積水水面測出的輻射量超過每小時1000毫西弗。

  當天下午,東京電力公司力圖通過向豎井內注入液態混凝土修補裂縫,從而阻止汙水流入大海。但是混凝土始終無法凝固,這項舉措沒能獲得成功。

  為此,東京電力公司決定使用一種用於防止洪水泛濫、具有吸水膨脹性質的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來阻止汙水排放。3日下午,有關人員將開始鋪設這種新材料。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1-3號機組中,向反應堆注入淡水的水泵從當地時間3日中午12時左右起已經可以在外部電源供電下工作。

  政府希望在數月內阻止核洩漏

  日本首相助理細野豪志3日表示,將竭盡全力在數月之內阻止放射性物質的洩漏,從而消除附近居民的不安和擔憂。

  在本次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中,細野豪志從事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之間的協調工作。細野豪志表示,雖然核電站尚未走出危機,但已經顯示一些「穩定」的跡象。而下一步,政府將制定時間表,努力阻止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汙染大氣、海水和地面。

  細野豪志說,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問題可能將持續數月時間。

  開始核電站方圓20公裡內輻射量

  為了掌握放射性物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地區的擴散情況,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3日開始監測核電站方圓20公裡內的大氣輻射量。

  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裡被指定為疏散區域,幾乎所有居民都已前往其他地區避難,再加上該區域內遭受輻射的危險係數較高,因而迄今為止有關方面並未對這片地區的大氣輻射量進行監測。

  然而,在商討核電站處理問題的日美磋商中,美方人員指出,「針對放射性物質擴散情況的調查工作不夠充分」。鑑於此,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開始監測核電站方圓20公裡內的大氣輻射量。

  雖然有關方面尚未公布監測結果,但此前的檢測數據顯示,核電站西北方向的1處測量點曾檢測到每小時50微希以上的較高輻射,而北部1處測量點的輻射量卻低於每小時1微希,這說明在核電站方圓20公裡內各地的輻射量差異顯著。

  日本各地輻射量平移或遞減

  日本各地方政府連日來監測到的數據顯示,幾乎所有地區的大氣輻射量都呈現出減少或水平推移的傾向。

  據各地3日凌晨0時到上午9時觀測到的數據顯示,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北約65公裡處的福島市在3日凌晨5時觀測到了每小時2.55微西弗的輻射;郡山市在3日晨7時觀測到了每小時2.28微西弗的輻射。雖然這兩處地區的大氣輻射量都高於地震發生前的水平,但連日來呈現出緩步減少的趨勢。

  另外,栃木縣宇都宮市、群馬縣前橋市、神奈川縣川崎市、橫須賀市、茅崎市、東京都新宿區、埼玉縣埼玉市、以及千葉縣市原市等地觀測到的輻射量也都高於正常水平。

  但連日來的數據顯示,幾乎所有地區的輻射量都呈現出水平推移或逐步減少的傾向。上述地區的居民即使暴露於輻射中,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重災區地毯式搜索進入最後一天

  日本自衛隊與美軍3日繼續在遭海嘯重創的巖手、宮城、福島三縣沿海地區搜索失蹤者。約有1.8萬名自衛隊員和7千名美軍共計約2.5萬人參加。搜索行動當天進入最後一天。

  1日開始的此次地毯式搜索的主要範圍為3縣沿海地區、主要河流河口、大規模淹水地區等。警察、海上保安廳和消防部門也參與了行動。除出動直升機、艦船在空中、水上展開搜索外,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還派出了潛水員。

  防衛省和海上保安廳表示,1日和2日分別發現並收殮了35具和31具遺體。

  日本警察廳3日宣布,截至當天16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12020人死亡,15512人失蹤。

  另外,東京電力公司3日宣布,3月30日在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發現了地震發生後不久就失蹤了的2名員工遺體。這是首次發現有東電員工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死亡。

相關焦點

  • 美麗的大海,豈容汙水直排汙染
    近日,位於淇澳島的一所學校,因校內自建的汙水處理設施年久失修,導致廢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排大海,造成違法排汙汙染環境,已被環保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整改並被立案查處。5月24日,珠海市環保局接到《檢察建議書》,反映珠海北大附屬實驗學校排放生活汙水汙染環境問題,該局迅速派員展開調查發現,該校汙水處理設施使用年限較長,設備損壞老化嚴重,設施底部長期積累大量汙泥,不能對該校產生的汙水進行有效處理,未完全處理的汙水直接排入了大海,致使部分海水變黑。檢測單位對該校汙水進行採樣,檢測結果顯示其水汙染物超標。
  • 百萬噸福島核汙水要倒進太平洋,還能愉快地吃海鮮嗎?
    但百萬噸核廢水已經現實存在,這麼多的汙水,是怎樣形成的呢?日本為什麼執意要往大海裡排?如此多的核汙水如果真被倒進太平洋,吃貨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但汙水儲罐的建設將於2020年底結束,總儲水能力最高將達到137萬立方米。顯然,剩餘空間不多了,如果不排放,到2022年汙水將會灌滿所有儲罐。這些接觸過洩漏的堆芯放射性物質的汙水,如果不加處理,放射性是非常高的,因此東電建設了ALPS先進液體處理系統,採用吸附、脫鹽等工藝,去掉除了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如銫137、鍶90等。
  • 福島核電站洩露300噸強輻射汙水 海底鯰魚已變異
    資料圖:因地震損壞的福島核電站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近日宣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儲水罐洩漏了大約300噸強輻射汙水兩年前,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為了給2號核反應堆洩漏的高放射性汙水騰出存儲空間,東京電力公司先後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約11500噸的低放射性汙水,汙水中碘131的濃度約為安全值的100倍,銫134和銫-137的濃度則為安全值的50倍~70倍。
  • 日本東電首次承認海水遭核汙染已影響食物鏈
    不過之後,東京電力一直斷然否認有任何汙染水洩漏到了海洋中,儘管多項獨立研究顯示,附近海域的輻射水平表明情況與他們所說的不同。東京海洋大學海洋學家神田穰太早前發表了一份研究,分析了東京電力自己公布的核電站附近海域的輻射水平讀數。該研究得出結論稱,這極有可能是因為核電站正在洩漏。
  • 日本為何執意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海
    而福島核汙水的構成,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提供的數據,有當年海嘯時湧進來的海水,有為了冷卻已經損壞的堆芯而注入的水,有流經廠區而遭到汙染的地下水,也有雨水和雪水。五花八門,什麼都有。2014年,日本每天都會產生500多噸此類汙水,讓東電十分頭大,於是一邊不停地建設儲水罐,一邊想盡辦法減少汙水的量。他們為此建了一個被稱為「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的系統,對這些汙水進行淨化,去除其中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淨化後的水可以用於冷卻堆芯。除此之外,還修建了地下水旁流系統,不讓地下水流經廠區。
  • 福島第一核電站儲罐管道有汙水漏出,東電稱對周邊環境無影響
    福島第一核電站儲罐管道有汙水漏出,東電稱對周邊環境無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怡清 2016-04-21 17:15 來源
  • ...日本擬將福島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一事引發巨大爭議。有研究...
    【日本東電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喝】最近,日本擬將福島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一事引發巨大爭議。有研究警告稱,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或損害人類DNA,將造成嚴重長期後果。而11月3日,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年9月26日在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曾向工作人員詢問「處理後的核廢水能否飲用」,東電工作人員回應稱:「如果稀釋的話就可以喝」,但菅義偉最後並未飲用。
  • 鄭州馬寨汙水排進西流湖 清澈湖水已變黑變臭
    汙水排進賈魯河,然後再折向東,最終流到了一個汙水坑內。  結論  汙水來自馬寨,最終被排進西流湖  經過以上探源,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汙水排進西流湖的根源是:二七區馬寨的汙水在中原路附近受阻,最後流到中原路路邊的汙水坑內,但這個汙水坑容納不了這麼多汙水,西流湖辦事處只好將其抽走,排放到路面上,汙水又順著下水管道流進了西流湖。
  • 日本核汙水或將汙染海洋生物鏈-汙水 日本海洋 核汙染 汙染水體...
    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福島核電站流出的汙水。  日本民眾的憤怒和恐慌  在周半國家的抗議和不滿聲中,4月10日,日本終於停止了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核廢水,6天時間,1.15萬噸相當於4個奧運標準泳池的低濃度放射汙染廢水排入海中。  這些放射性廢水對大海造成什麼影響尚難以估量,但恐慌和擔憂情緒已在日本國內蔓延。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就在福島核事故9年後,日本決定將輻射汙染處理水排入連通世界的大海裡。 據多家日媒報導,日本將最快於近日宣布這個重大決定! 對此,日本環境部長原田義昭稱,東電恐怕得將這些核汙水直接排入太平洋,但此舉可能會惹怒韓國。 去年9月10日,原田義昭就在記者會上表示,在他看來,將這些存放不下的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應該是唯一選擇」。
  • 公然排核汙水,日本制度解決不了福島核洩露事件
    理論上控制棒插入其中,可以吸收絕大多數飛出鈾棒的熱中子,從而阻止反應繼續。福島與車諾比核電站的建造時間也都在七十年代,其實福島核電站的建造比車諾比核電站還要早一些。相對於我國以及世界主力的壓水堆,這種沸水反應堆結構簡單,造價低。但是一分錢一分貨,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是通用電器生產了在美國沒有拿下訂單的反應堆。
  • ︸排汙水用內外防腐螺旋鋼管工藝介紹
    保溫結構型式有內滑動、外滑動,選用的耐高保溫材料有微孔矽酸鈣、玻璃棉管殼、熱壓巖、矽珠保溫材料、複合矽酸鹽等。保溫結構型式、選用保溫材料種類很多。因此在直埋蒸汽管道開發和應用領域,我國並不比發達落後。
  • 美麗海口灣遭汙染 原因:建築單位汙水直排大海(組圖)
    單位汙水直排大海美麗海口灣遭汙染  本報海口11月10日訊(記者古月實習生崔曉)「他們把從工地裡抽出來的泥水直接排到大海裡了,你們快來看啊!」  當記者和執法人員就汙水排向大海一事向該負責人提出質疑時,石先生說,由於工地靠近海邊,一挖就容易出水,今天滲出來的水實在太多,很影響他們施工,所以今早才開始動用抽水機把積水抽出並排進大海,但沒想到抽出來的汙水對海面汙染這麼嚴重。石先生表示將馬上停止向大海排汙,並想出其他合理辦法排汙。
  • 日媒稱福島核電站汙水下滲系東電疏忽所致
    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蓄水槽高濃度放射物廢水汙染地下水。【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5月15日報導稱,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蓄水槽高濃度放射物廢水汙染地下水問題,東京電力公司曾在地下水與蓄水槽之間放置有隔水夾層,但經過調查得知,隔水夾層中所用防水膜在地下蓄水槽使用前就已經開始透水。據報導,東電在施工時考慮到要讓雨水滲入,便草率開始了對地下蓄水槽的使用。
  • 16號颱風來襲 福島核電站輻射水流入大海風險劇增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日本NHK電視臺9月21日報導,第16號颱風「馬勒卡」伴隨的大雨已經導致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地下水水位上漲,當地被汙染的輻射水流入大海的風險正在增加。報導援引東電公司的消息稱,為了防止大雨導致的地下水位上漲,東電方面已經啟動包括增加水泵抽水等方式予以阻止。
  • 廈門市147個排海口全部完成整改 基本實現「晴天汙水不直排入海...
    ■民族路排海口末端截汙工程 臺海網1月12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排海口整治是打造碧海銀灘海灣區、創造「最美海岸線」的重要舉措。記者昨日從市市政園林局獲悉,市市政園林局會同各區政府全力加快推進入海排放口整治工作進度,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市147個問題排放口已全部完成整改,基本實現了「2020年底前晴天汙水不直排入海」的整改目標。
  • 東京電力欲排77萬公噸核輻射水入海 聲稱不危險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巨型儲水缸裝滿輻射水東京電力公司新任會長近日表示,東電如要成功清理6年多前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災難留下的爛攤子,就必須停止拖拖拉拉,開展將大量經過處理但仍含輻射物的汙水排入大海的計劃。
  • 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全球熱點)日本將決定核汙水排放 福島汙染處理應審慎  新華社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  【新聞事實】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政府16日在內閣會議上討論福島核汙水處理方式,目前擬定將汙水稀釋後排入太平洋,預計在本月內做出決定。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表示,目前情況已不允許再拖延下去。  日本漁業代表敦促政府勿將福島核電站受輻射汙染的水排入太平洋,認為將汙染水排入大海會破壞漁業界多年來重振聲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