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馬寨汙水排進西流湖 清澈湖水已變黑變臭

2020-12-08 搜狐網
 汙水排進賈魯河,進而流進西流湖

  市民反映有惡臭黑水經賈魯河流進西流湖 河南商報記者實地探訪

  搜索5年來的報導,常常看到「西流湖被汙染」的字眼 為何受傷的總是西流湖?

  河南商報記者 熊曉輝/文 張鬱/圖

  最近幾天,在鄭州市中原路西流湖公園晨練的市民總會聞到一陣陣惡臭,原來在公園附近,有個水泥槽正在向西流湖排放汙水。

  市民稱,這個情況已經有好幾天了,西流湖清澈的湖水已經變黑變臭。這些汙水從哪裡來?昨天,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場

  西流湖被汙水弄臭了

  中原路中原大橋西側的西流湖公園,空氣清新,市民經常來這裡鍛鍊身體。

  然而,最近市民劉先生在這裡鍛鍊時,總聞到一股腥臭味,「聞著讓人作嘔。」

  經過一番尋找,劉先生在公園東側的河邊,發現了氣味的來源:中原大橋北側下面有個水泥槽,正在向賈魯河排放汙水。

  昨天上午8點多,河南商報記者來到現場,站在中原大橋上,能清楚地看到,橋下的水泥槽內譁譁地流著汙水,水質呈暗黑色,有一股刺鼻的惡臭味。

  隨著汙水排放,賈魯河河水也變成暗黑色,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長100多米的汙水帶。

  在附近鍛鍊的市民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裡是西流湖的上遊,以前水清得很,還有很多水鳥,最近都不見了蹤影。

  「這個水泥槽是雨水洩洪管道,但這水明顯不是雨水,應該是生活汙水。」一位市民說。

  這些汙水到底從何而來?附近的環衛工李師傅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從此處向西走不到3公裡,在中原路南側有兩個排汙泵,正在日夜不停地向雨水篦子內排放汙水,這些汙水應該就是那兩個汙水泵排放的。

  中原路與西四環交叉口往南100米

  記者看到

  倆窨井不斷冒汙水

  流進一個汙水坑內

  兩個窨井正源源不斷地往外冒著汙水,水量很大,路邊的非機動車道積水將近10釐米深,汙水形成一條小溪向北流去,然後再折向東,最終流到了一個汙水坑內。

  記者聽到

  從五一就開始冒

  估計汙水管道堵塞了

  路邊一個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說,自從五一那場雨後,這兩個窨井便開始不停地往外冒汙水。以前偶爾也冒汙水,但水量沒有這麼大,估計是汙水管道堵塞了。

  中原路與富民路交叉口往西200米

  記者看到

  水泵從汙水坑抽汙水排到路上

  兩臺水泵正向中原路南側的非機動車道上排放汙水,汙水通過雨水篦子流進了下水管道。

  而這兩個水泵是從路南側的一個汙水坑內伸出來的,坑裡的水已經變成黑色,氣味難聞。

  記者聽到

  每小時能抽100多噸水

  一男子稱,他是西流湖辦事處派來抽汙水的,從3日下午開始抽,日夜不間斷,每臺水泵每小時能抽80噸水。「馬寨那邊兩個汙水窨井不停地往外冒汙水,汙水流到這個坑裡,我們不抽,水就會漫到景觀帶和道路上。」。

  結論

  汙水來自馬寨,最終被排進西流湖

  經過以上探源,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汙水排進西流湖的根源是:二七區馬寨的汙水在中原路附近受阻,最後流到中原路路邊的汙水坑內,但這個汙水坑容納不了這麼多汙水,西流湖辦事處只好將其抽走,排放到路面上,汙水又順著下水管道流進了西流湖。

  各方說法

  西流湖辦事處黨政辦魏主任

  抽汙是無奈之舉

  最根本的是將汙水止住

  西流湖辦事處黨政辦魏主任表示,用抽水泵抽汙水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抽,汙水會直接漫到中原路景觀帶和道路上。

  「我們不停地抽,他們不停地排,最根本的是將馬寨那邊的汙水止住。」魏主任稱,這事還需要中原區政府與二七區政府進行協調。

  西流湖公園管理處書記徐紅宇

  雨汙管道太細導致汙水難排

  已反映給市政部門

  昨天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鄭州市市政管理處,工作人員回復稱,這兩個窨井屬於雨水井,由鄭州市交運委管轄。

  昨天下午5點多,西流湖公園管理處書記徐紅宇給河南商報記者回復稱,他從鄭州市交運委和西四環管理處了解到,西四環的雨汙管道原來是粗管,修建水利工程後改成了細管,走向也變得曲折,導致汙水不能及時排走從窨井蓋溢了出來。

  「這些汙水排進了西流湖,我們看著也很痛心,但汙水管網改造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徐紅宇表示,他已經將此事反映給了市政部門,希望能採取有效措施解決。

  (線索提供:嶽先生;稿酬:50元;報料電話:0371-86088666)

news.sohu.com false 大河網 http://news.dahe.cn/2015/05-06/104907502.html report 2986  汙水排進賈魯河,進而流進西流湖市民反映有惡臭黑水經賈魯河流進西流湖河南商報記者實地探訪搜索5年來的報導,常常看到「西流湖被汙染」的字眼為何受傷的總是

相關焦點

  • 還湖水一片清澈
    由於湖水富營養化汙染較為嚴重,夏秋季藍藻大規模爆發,且伴隨有腥臭味,亟待整治。  8月9日,我市舉行「三湖同治」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開工儀式,打響了紅星湖治理第一炮。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我市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快治理,還紅星湖湖水一片清澈。  生態淨化創造良好水環境  紅星湖水域面積約750畝,平均水深2.6米,主要水質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
  • 從「大水溝」到「生態園」關於鄭州西流湖你了解多少?
    大河網訊(記者 楊鑫陽 韓淼宇 實習生 劉鵬飛 胡孝隆) 近日,西流湖部分新建景點已經對外開放的消息引發不少網友關注,作為鄭州市西區的「綠肺」,賈魯河上的「明珠」,西流湖生態公園景觀建設關乎廣大鄭州市民的福祉。西流湖公園建設進度如何?又有哪些新建和歷史舊址值得一覽?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這幾年經過治理,河水變清亮了、臭味消失了,我現在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在河邊散步。」住在貴陽市南明區西湖路的芮女士談起南明河的變化,語氣裡透露出愉快。南明河是貴陽市的母親河,此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快速增長,大量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直排入河,導致南明河水質不斷惡化,汙染日益嚴重。為了治理南明河,貴陽市明確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實現境內河流(水庫)河長管理全覆蓋。
  • 黑臭水消失了 東風河變清了
    通訊員 攝本報訊(記者 何小妍 通訊員 陳懷宇) 從一條扔滿垃圾、臭氣撲鼻、居民怯近的臭水溝,到如今流水潺潺,魚兒悠遊的小河,榕城區東風河的蛻變,是我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縮影。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通過近年來的一系列整改措施,榕城區東風河消除黑臭,水體水質已明顯改善。
  • 福建一排水渠變臭水渠遭村民投訴三年未果,官方:汙水廠飽和
    臺海網 圖近日,漳州市長泰縣武安鎮珠坂村多名村民嚮導報記者反映:流經他們村的珠坂高排渠,如今又黑又臭,投訴快3年至今未能解決。同時,村民將此事的矛頭指向了上遊的官山工業園區,而被村民們投訴最多的就是該園區一家名為福建海麗天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加工廠(以下簡稱海麗天)。
  • 市環保局調查南山公園人工湖湖水變綠原因
    王宇是華僑中學的學生,中考過後經常和同學一起來湖邊遊玩,談起湖水變綠一事,他說,「去年來的時候,只有湖邊上有這些綠色的東西,今年來一看,湖裡全是綠色,連湖中心都變綠了。」    「以前還經常和同學一起來湖裡划船,現在看看這水就難受,總怕濺到身上,再也不想划船了。」與王宇同行的學生說,2日有個韓國人來問路,還問他們為什麼湖水成了這個樣子,她聽後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 黑臭湧突然水清見底 南蛇坑湧發生了什麼?
    事實上,這是天河區住建水務局實施「清汙分流」的結果,清澈的河水是一直存在的白雲山山水。專家表示,這一方案可以在很多有類似條件的河湧進行推廣。     河湧水變清     市民懷疑放了自來水     南蛇坑湧發源於白雲山,流域面積約2.06平方公裡,流域範圍內有陶莊社區、範屋社區、蘇莊社區以及伍仙橋社區,屬沙河汙水系統,是沙河湧的一條支湧。
  • 雙流的河水變了顏色……
    以前青蘭溝裡又臭又黑,家裡的窗戶都不敢打開……。」11月28日,在青雲寺村青蘭溝邊,居民林傳秀指著清澈的河水對記者說。據了解,今年以來,公興街道在河長制管理工作中,針對轄區內主要溝渠落實了「河長、警長、溝渠長,監督員、網格員、保潔員」,從街道至村(社)、組,不同層面落實巡查、監管保潔、問題處置。目前,已完成了大壩溝、紅蘭溝、青蘭溝公興段的38個排汙口全部完成治理,水環境和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 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黑臭水體治理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南寧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記者近日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了解到,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水質現已全部達標,基本消除黑臭。
  • 汙水變清波 汩汩入贛江 南昌汙水處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江西洪城城東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樑介紹,青山湖(城東)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是我省首例大型生態式、全封閉、半地下汙水處理廠項目,可滿足服務範圍內日益增長的汙水量處理需求,大大削減汙染負荷,消除黑臭水體,對於改善贛江水質,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區域水環境生態具有重要作用。
  • 奉賢豬場糞水入河魚遭殃 金山河道變黑髮臭
    東方網4月15日消息:近日,金山區歡興村一條原本還算清澈的河道突然變黑、發臭,甚至連河裡的魚也未能「倖免於難」!記者調查發現,原來河水汙染源來自奉賢區的一家養豬場。這家養豬場不但汙水流入河中,門前還死豬暴曬,場面令人作嘔。
  • 按每天約4公裡的完成進度推進汙水管網建設,虎門河湧水質逐步變好...
    虎宣供圖大寧社區中南部的江門湧發源於蒲蘆山,江門湧從過去的河水黑臭、水體狀況令人生厭,通過控源、截汙、清淤、活源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已變得水質清淨、兩岸整潔,吸引周邊的群眾重新回到河湧旁,感受水環境改善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
  • 案例分享 | 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生物修復
    靈璧縣政府對於民眾的呼籲格外重視,組織人員對嶽洪河進行現場勘查後,決定儘快治理還靈璧縣人民一條清澈的嶽洪河。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汙染情況分析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形成主要原因為:汙染水體在局部地區出現河水中的溶解氧被藻類耗殆盡,水中的魚類缺氧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藻類伴生微囊藻,它產生的毒素不僅能殺死魚類,還能對人類誘發肝癌。
  • 合流渠兩月除黑臭 南蛇坑湧經驗將推廣
    南都記者 劉軍 攝    南都訊 記者劉軍 通訊員趙雪峰 曾經嚴重黑臭的南蛇坑湧一兩個月就變得清澈見底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相信。昨天,廣州市河長辦在南蛇坑湧召開現場會議,決定借鑑南蛇坑湧的成功經驗,全面啟動廣州市合流渠的汙染整治。
  • 黑臭水體治理「大考」:有地方宣稱已解決,但遇雨就原形畢露
    玉溪市納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共計4個,其中東風大溝南段和玉溪大河下段於2017年年底被當地上報稱「整治已達到初見成效」的目標,這兩段長度分別僅為1.24和1.25公裡的黑臭水體成為此次專項督查的目標。但與當地上報結果時的信心滿滿有所不同的是,督查組發現的一些問題讓多位現場專家頗感錯愕。
  • 快評:郝曉地黑臭水體「三級跳」熱文引各方爭議
    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黑臭水現象恰恰是自掘命根。黑臭水現象目前在我國隨處可見,即使是2008年本已變「綠」的北京又「死灰復燃」,同樣出了現黑臭水現象。為此,消除黑臭水不僅僅是來自民間的呼聲,目前已上升到政治層面。
  • 山西太原:汙水治理助力汾河「水質好起來」
    原本又臭又黑的汙水變清澈,從汾東汙水處理廠流出後,排入瀟河,最終匯入汾河。 汙水顏色發黑,但聞不到特別難聞的氣味。 張雲 攝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東裡解村,佔地面積205.65畝,是為了解決太原南環過境高速以南、汾河以東太原界內區域的汙水全收集、全處理而建。
  • 中國人發明這神奇的網,一周就能讓臭河溝變清澈,應大力推廣
    話說回來,又是青山又是綠水的,這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小時候還能看見的涓涓細流小清河,也早就變了樣,成了臭水溝。假如說,只要往臭黑水裡鋪一張編織網,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讓髒水變清水,這事兒你相信嗎?由中國科技開發院江蘇分院的科研人員研究出的石墨烯光催化網就能做到,它還有一個讓人震撼寰宇的全名,叫做具有可見光響應的異質間高效量子轉移技術。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原位修復: 不清淤,消除內源汙染治理達標: 不截汙、不清淤可達脫黑臭標準;實現截汙可達V、Ⅳ水質指標,消除有機淤泥。安全環保: 純物理和生物方法,不添加化學藥劑。整體性好,自動無人值守。治理後水體清澈透明(四)、黑臭水體治理與修復的基本過程:1、水體雜質初步分離,黑臭基本得到控制(約1周)。
  • 臭水溝變流動汙水廠?印度蓮花計劃了解一下
    這條溝渠是新德裡最大的排水渠之一,汙染十分嚴重,附近的小企業排放化學汙染物和居民生活廢水全都排到這裡邊。亞穆納河的汙染物有30%來自這條排水渠。她說一旦雨季來臨,情況更糟糕:「很多時候溝渠的水位很低,裡邊的汙水沒經過稀釋,一些懸浮固體慢慢沉底形成一層汙泥。」以前這些溝渠的作用就是將多餘的雨水引至河流。但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城市,排水渠裡混合的雨水、汙水和沉積物卻有可能淹沒周邊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