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池:魔鬼還是天使? 國內尚在探索優化階段

2020-11-29 搜狐網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國內某門戶網站近日編譯的一則消息稱,美國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意味著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這樣做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預計未來兩至三年,鈽-238可以大量生產,滿足未來深空任務的需求。這個消息經過媒體的「發酵」,這兩天已經引爆了國內的相關概念股。只是,核電池的「門檻」可不是一般的高,普通企業恐怕很難進入「核電池概念股」的序列。

  「鈽-238是可以做核電池的。」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2012年8月6日,重達1噸到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緩緩地在火星表面上成功著陸。細心的人們從電視畫面中發現,「好奇號」和它的兩個前輩「勇氣號」和「機遇號」長得並不一樣,它身上少了兩支長長的「翅膀」——太陽能電池板。取而代之的是一臺重約45公斤、發電功率為140瓦的核電池。

  「好奇號」這塊核電池由兩部分組成:裝有鈽-238二氧化物的熱源和一組固體熱電偶。後者是一種半導體,可以把鈽-238衰變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能。

  目前,太空飛行器使用的空間電源主要有三類:化學電池、太陽能電池和核電池。但與前兩者相比,核電池的優勢就像是一隻站在螞蟻面前的大象那樣顯而易見。因為同位素衰變時釋放的能量大小和釋放速度對外界環境的陽光、溫度、化學反應、壓力、電磁場等影響全部「免疫」。

  根據中國核電巨頭中核集團主辦的《中國核工業報》在2014年報導,空間核動力包括空間核電源和核推進,用來給太空飛行器提供電能和推進動力。空間核動力是軍民兩用技術,可以滿足通信衛星、軍用衛星、空間站、空間運輸、空間武器、空間作戰平臺、深空探測、外星基地等對電能和推進動力的需求。

  空間核動力的能量來源是核能。目前,空間核動力利用的主要是核反應堆產生的裂變能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能。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通過不同的方式,空間核動力裝置可以把核能轉變成電能和推進動力。

  對核電池利用最早的國家是對核能利用最早的美國和前蘇聯。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就正式開始研發空間核動力技術,主要著眼於裝備軍用衛星、戰略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等,並投入了難以想像的財力。

  以美國為例,《中國核工業報》發現,到本世紀初,美國至少已在26次空間任務中使用核動力。從2003年起,美國開始執行「普羅米修斯」計劃,意在研究帶有核電推進系統的星際宇宙飛船以探測木星最大的天然衛星。

  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其衣缽,對核動力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索和利用。2009年,俄羅斯宣布了功率為兆瓦級「核飛船」的研製計劃。2014年,俄羅斯組裝出了為未來核動力飛船反應堆服務的「熱源」——核燃料釋熱元件。這些核燃料使用的是高濃縮二氧化鈾。如一切順利,這些核動力裝置將於2018年建成。迄今,俄羅斯已從國家預算中為研製相關反應堆、發動機和太空艙總共撥款170億盧布(約合31億元人民幣)。

  潘自強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對同位素電池也進行了研究。

  本報記者從中核集團旗下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中注意到,2015年8月12日,該院工作人員對來訪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系統官方介紹了同位素電池的相關情況。

  而在2013年12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嫦娥三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吉龍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時介紹,「嫦娥三號論證的過程當中,對核電池的使用與否進行過詳細的分析和論證」。儘管最後「嫦娥三號沒有使用核電池」,吉龍表示,國內很多單位還在對核電池進一步探索和優化,相信以後的航天系統會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這種核電池。

  「核電池以前還用在心臟起搏器中。」潘自強對本報記者說。

  公開資料顯示,使用重量僅為40克核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壽命可長達十年,使得患者免除了經常開胸做手術的痛苦。

  「但(核電池心臟起搏器)現在用得不多了。」 潘自強認為,這可能與核電池價格極其高昂等因素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密蘇裡大學研究團隊在2014年對外宣稱,他們已經敲開了新一代水性核電池的大門。該技術應用範圍包括汽車在內。但潘自強認為「用核電池來開汽車」是不可能的。

  最現實的問題是,潘自強解釋,核電池不僅價格是「天價」,而且廣泛使用容易造成核擴散。他因此認為,核電池可以用在一些「不計成本」的事業方面,但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樣走進人們的生活。

new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日報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258.html report 2394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

相關焦點

  • 核電池:魔鬼還是天使?
    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國內某門戶網站近日編譯的一則消息稱,美國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意味著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這樣做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
  • 在愛情裡你是天使還是魔鬼?
    昨天讀到這樣一段文字…某天上課,老師問大家:「有人能告訴我什麼是天使,什麼是魔鬼嗎?」大家都沉默了,班裡一個孩子站了起來:「天使會為了世界負了你,魔鬼會為了你負整個世界。」一天,天使和惡魔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人們都說他是災星。天使決定為了所有人殺了她,但惡魔早已殺了所有人,只為了保護她。天使說:「對不起,我很抱歉,為了大家你必須死。」
  • 人工智慧是天使還是魔鬼?譚鐵牛院士指取決人類自身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工智慧是近些年來最受關注也富有爭議的科技領域之一,它會成為控制人類的魔鬼,還是造福人類的天使?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29日在北京給出答案說,任何高科技都是一把雙刃劍,人工智慧也不例外。人工智慧這把雙刃劍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於人類自身。
  • 「天使」還是「魔鬼」——弗裡茨·哈伯是誰?
    基於此,人們稱讚哈伯為天使。1918年哈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盲目的愛國熱情催生的魔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伯錯誤地認為,毒氣進攻乃是一種結束戰爭、縮短戰爭時間的好辦法,從而擔任了一戰中德國施行毒氣戰的科學負責人。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將之用於戰爭。
  • 中國院士:鈽-238可做核電池 已在研究
    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國內某門戶網站近日編譯的一則消息稱,美國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意味著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這樣做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
  • 來自天堂的魔鬼,你愛的人是天使還是魔鬼
    《來自天堂的魔鬼》原唱:G.E.M. 鄧紫棋 填詞:G.E.M. 鄧紫棋譜曲:G.E.M.鄧紫棋 編曲:Lupo Groinig《來自天堂的魔鬼》是鄧紫棋2015年11月5日所發行的電音單曲。鄧紫棋在記者會中公布全新宣傳模式,在11月6日全亞洲實體發行前,曝光這首歌曲和MV。最近鄧紫棋的《光年之外》特別的火,應該是從她參加了《我是歌手》開始,大部分的人知道了鄧紫棋,小小身軀,巨大能量,就像音響。
  • 天使還是魔鬼
    有人稱馬拉度納是天使,而有人只認為他是魔鬼。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馬拉度納用「上帝之手」攻入英格蘭隊一球,5分鐘內,又驚世駭俗地連續過掉5名英格蘭隊員——包括守門員彼得·希爾頓,打入第二球。這一場勝利,不僅僅是阿根廷隊通往冠軍之路的關鍵之戰,更是阿根廷民族情緒高漲的「復仇」之戰。   在1982年的馬島海戰中。
  • 硝酸銨:是天使,還是魔鬼
    硝酸銨造福於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航天事業發展,是天使;但它又不時向我們發難,留下慘痛的記憶,是魔鬼。
  • 天使與魔鬼13:飛機艙位和免費升艙的事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十三篇,給大家講講飛機的艙位區別和揭秘如何升艙的秘密。
  • 是天使還是魔鬼?
    下面,請允許我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帶您領略一下CMB物理的美麗,以及其中兼具天使和魔鬼雙重身份的一種效應——CMB透鏡。CMB光子產生於宇宙剛誕生38萬年時,一個被稱為「再複合」的瞬間。相比於宇宙現在的狀態,彼時的宇宙依舊處在「襁褓」之中,宇宙的平均熱動能比氫原子的第一電離能還要高,呈現出一種充滿著自由電子和自由質子的等離子態,光子在帶電粒子之間穿梭。
  • 為什麼雙胞胎總是一個天使,一個魔鬼
    【幫主圓圈媽媽】:我想,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雙胞胎總是一個天使,一個魔鬼。雙胞胎給人的感覺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模一樣,但實際上,對於我們這種家有雙胞胎的父母而言,卻是另外一回事!實際成長中,雙胞胎經常不同步,總有差異:一強一弱,一快一慢,一好一壞,一個飯渣一個餓貨,一個睡渣一個睡神…簡而言之:一個天使,一個魔鬼般存在!
  • 魔鬼是墮落天使到底是不是神的真確啟示
    問:是《聖經》明確啟示的,還是中世紀神學如「地球中心論」那樣的自圓其說?我個人以為只要謙卑順服 神,這類問題無須追根尋底,因為 神畢竟不是要我們作通曉靈界奧秘的全智之人﹔但既然現在有不少主內肢體要去「打破砂鍋問到底」,我想有必要澄清一下:「魔鬼是墮落天使,即原來遮掩約櫃的基璐帕」到底是不是 神的真確啟示?
  •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融合基因,既是導致腫瘤的「魔鬼」,也能成為靶向治療癌症的天使。  由染色體易位、缺失等原因導致  作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腫瘤生物學學科組負責人,為乳腺癌等腫瘤發現多個候選靶標的陳策實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類基因組中約有2萬多個不同的編碼基因,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各自有條不紊地執行不同的功能。
  • 國內核電池技術仍需努力,天問一號火星車只用太陽能電池供電
    07-31 18:55:22 來源: 網際網路播客 舉報   定居地球的人類從未放棄對火星的探索
  • 天使與魔鬼17:體驗A380飛機商務艙位
    >《天使與魔鬼系列2:天氣影響飛機有多大》《天使與魔鬼系列3:坐飛機有這麼多學問?》《天使與魔鬼4:談談民航飛機龐大的發動機》《天使與魔鬼5:為什麼飛機不能隨意飛行》《天使與魔鬼6:走進波音737飛機駕駛艙中》
  • 天使還是魔鬼?澳洲女孩分裂2500種人格只為護自己周全?
    你是天使還是魔鬼?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開玩笑似的問過別人這個問題,也會被別人問過。天使和魔鬼兩個看似極端的形象,但真的卻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相安無事的共處下去。人前我們是可愛善良的天使,人後我們是冷酷無情的魔鬼,自由轉化的速度讓人產生懷疑,這真的不是在演戲嗎?這可能真的不是一場戲,而是一場現實的存在。4月份時候,一位19歲的Youtube博主Jess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她用視頻記錄下了自己人格轉換時的全過程。
  • 每周電影推薦:《天使與魔鬼》
    《天使與魔鬼》
  • 天使與魔鬼14:探秘5大熱門飛行冷知識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十四篇,給大家講講飛機上最熱門的冷門知識。
  • 天使與魔鬼6:走進波音737飛機駕駛艙中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六篇,走進民航客機神秘的駕駛艙。
  • 這個東西的天使和魔鬼的兩面制著我們上升和下降的不同的結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丁紅韻,ID:dcj1919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樣東西,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的兩面制約著我們上升和下降的不同的結果。這個東西是什麼呢?他就是習慣。好習慣的話它是天使,換習慣就是魔鬼。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好習慣。會給人帶來不斷上升,並不斷走在上升的通道中,而在這樣的上升通道中的盡頭就是你要做成的標的。但是你若被壞習慣拉下水,一直在這個渾水中不能爬起來,爬不上岸來,那就在下降的通道中生活,在生活的黑夜中漫無目的的東飄西飄中隨風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