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與「霹靂說」——梁乃崇

2020-11-28 佛教在線

梁乃崇

臺灣圓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三界唯心」[1]與「霹靂說」[2]分別是佛學與科學闡述宇宙生成的兩個假說。對於宇宙開端的探索,這兩個不同的系統竟得出類似的結果──宇宙是從「空無」[3]中生出來的,實在令人驚奇。然而,雙方所說的「空無」,仍有差別:科學所指的「空無」,與「心」無關;佛學所說的「空無」,與「心」是相關的。此外,這個結論,佛學可以透過修行而加以驗證;至於科學,則無法以實驗的方式來加以證明。

佛學的「三界唯心」

「三界」是指無色界、色界和欲界,意思就是「宇宙」。而「三界唯心」,意思即是:「宇宙,是從心所生出來的」。然而,「心」是什麼呢?

佛學中的「心」指的就是「覺知能力」。對於「覺知能力」,佛學還有其他不同的名稱:覺性、心性、自性、本性、佛性……等等。每個人對於自己是否有覺知能力,都很清楚;有了覺知能力,就意味著我們都有心。「宇宙是從心所生出來的」,意思也是:「宇宙是從覺知能力所生出來的。」

當有「覺知能力」的時候,必然會有「被覺知的物件」。為了陳述上的方便,以下以「能覺」代表「覺知能力」,以「被覺」代表「被覺知的對象」。

「能覺」和「被覺」二者之間,必然存在一種依存關係:「能覺」與「被覺」一定同時並存──當有「能覺」時,一定會有「被覺」;當有「被覺」時,也一定會有「能覺」。關於這點,佛學有一專有名詞:「能所」。「能」與「所」分別就是本文所指的「能覺」與「被覺」[4]。

我們知道「心」即「能覺」;凡可以被覺察的物件,都是「被覺」。將所有一切被覺察的物件集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宇宙。宇宙,一定是「被覺」──被我們所覺察;而且,它一定不是「能覺」。

「被覺」的性質是:它一定是被「能覺」所覺知的對象。而「能覺」最重要的性質是:能覺知,但他不可被覺知。如果一個「能覺」被覺知時,必然有另一個更高的「能覺」來覺知他;此時,原來的「能覺」已經變成了「被覺」,而不是真正的「能覺」了。

既然,「能覺」是不可被覺知的,那麼,這個「能覺」就必然是「空無」。至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佛學中的「心」即「能覺」,也是「空無」。如此一來,「三界唯心」──「宇宙是從心所生出來的」,也可以闡述為:「宇宙是從空無中所生出來的。」

科學的「霹靂說」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對宇宙的認識也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

隨著天文觀察資料的累積,二十世紀初人們已不再被「地球不動說」所困惑,但仍然被「宇宙靜止」的觀念所拘束,大家相信宇宙是穩定的。儘管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指出宇宙可能膨脹或縮收,他卻引進一個所謂「宇宙常數」來阻止宇宙的變化。其後經由許多科學家的努力發展出「Friedmann -Lemaitre -Robertson- Walker」宇宙膨脹模型[5]。其中比利時天主教神父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更提出宇宙是從一個「初級原子(primeval atom)」爆炸而來的——這就是後來所謂的「霹靂說(Big Bang)」。[6]一般認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用於描述宇宙演化的正確理論。[7]

實驗證據方面,一開始是哈伯(Edwin Hubble 1889-1953)經由紅位移現象,推測「離我們越遠的星系,正以越快的速度遠離我們」。再來就是1965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使人們接受「霹靂說」為宇宙起源和演變的主流論述。

1980以後,霍金(Stephen W。 Hawking,1942-)把量子力學應用於大霹靂和宇宙的起源。他與哈特首先提出了一種宇宙初始量子態──「無邊界的邊界條件」(no-boundary condition)。其特點是不存在奇異點,不必對應任何更早的量子態,能使我們的宇宙從「空無」中誕生。[8]

科學所研究的對像是物質與能量;可是,由物質與能量所組成的宇宙,竟是從「空無」中所生出來的,這真是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論。換句話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無中生有」的事件。

宇宙生成說──佛學與科學的相同點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佛學的「三界唯心」,意思是:「宇宙,是從空無中生出來的」。──而這竟然也是科學的「霹靂說」所做的主張。

「宇宙,是從空無中生出來的」,更簡單地講,就是「無中生有」;而佛學中有另一個說法,更微妙細膩地形容了這個現象,那就是「真空妙有」[9]。佛學一直在闡述虛空、空性、真空,指的其實就是心的性質。

佛學與科學這兩套不同的系統,對於宇宙生成的認識,會有這麼驚人的相似,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宇宙生成說──佛學與科學的差異點

關於「宇宙生成」這個主題,佛學與科學相同的部份,僅是宇宙生成的「源頭」;至於生成的「過程」,他們便迥然不同了。

佛學是怎麼闡述「宇宙生成的過程」呢?佛學有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緣」論述,整套系統十分地綿密而複雜。「十二因緣」[10]指的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而十二因緣的概意即是:「覺性」生出「無明」,「無明」生出「行」,此後一環生出下一環,一直到生出「老死」為止。

「十二因緣」,是宇宙生成過程比較詳細一點的劃分;若再簡化一點,則可分為四個層次:「覺性」生「識心」;「識心」生「身體」;「身體」生「世界」。

科學對於宇宙生成的過程,也有其推演,但不在本文的介紹範圍之內。

雖然,佛學與科學都發現,宇宙是生於「空無」,然而,二者所說的「空無」,卻有著很重要的差別:「霹靂說」所稱的「空無」,與「心」是沒有關聯的;但佛學所說的「空無」與「心」,則是同一個東西。

關於宇宙生成說,佛學與科學的差異還有一點。「霹靂說」,是一種推論,無法經由科學實驗證實,因為我們不可能去製造一個宇宙。科學的假說若用實驗證明為真,則由假說升格為理論;而「霹靂說」是無法用實驗證明的,故它仍為一種「假說」。

而佛學的宇宙生成說,人們是可以體驗的。怎麼做?人們可以透過修行,層層地深入探索自身的心靈;當回到最高的覺性後,便可以從自己的「覺性」開始,觀察自己怎麼沿著十二因緣一環一環地生出「無明」、「行」…,一直到「老死」。這個過程,就可以印證世界是怎麼生出來的。佛學的修行者可以做這樣的實踐,然而,他們不稱這是實驗,而是修行。所以,我們也不擬將「三界唯心」升格為「理論」。因為,從佛學的觀點而言,「假說」與「理論」並無差別。

結論

關於宇宙生成的「源頭」,佛學與科學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卻有著相同的主張:宇宙是由「空無」中生出來的。從這點來看,我們可以說佛學與科學,是沒有衝突的。

關於宇宙生成的「過程」,佛學與科學則有著不同的認識。科學對於宇宙發展的演變雖有許多的觀察與立論,卻無法以實驗方式來加以證實;而佛學對宇宙生滅的探索,則是可以透過個人的修行來加以證實。也可以做驗證這一點而論,佛學略勝科學一籌。

佛學是以探討「心性」為主、「物性」為輔的學門;科學則是探討「物性」為主的學門,甚少涉及「心性」。因此,「霹靂說」未將「空無」與「心」關聯起來,應是必然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2] 大霹靂,譯者葉李華,天下文化,1996 年。

[3] 科學的「空無」是被測知的對象;佛學的「空無」則不是。因「能覺」不可被覺知,所以「能覺」是被推斷,而非被測知為「空無」。

[4] 探究真心,著者梁乃崇,圓覺文教基金會,2005年。

[5] 預知宇宙紀事,譯者林淑貞、林宏濤,商業周刊,1998年。

[6] 維琪百科:大爆炸理論。

[7] 時間簡史。

[8] 同注2。

[9] 楞嚴經寶鏡疏。

[10] 同注4。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
  • 三聖皇掌管三界,昊天大帝主宰三界,這三界的主宰到底是誰?
    所謂的三界,它們分別是天地人三界,但是在封神榜中似乎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昊天大帝是三界主宰,另一種說法認為三聖皇是三界主宰,分別是三位聖人掌管天地人三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第一回的時候,書中提到一個神仙叫做昊天大帝,並且說這個神仙是三界主宰,掌管天地萬物的生殺大權。
  • 道法認為,三界九地皆以此絕技統治,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絕技
    玉皇大帝五雷正法又稱雷法,是中國神話和道教中的法術之一。宙斯父子當初上演了那一場驚天動地的決戰。代表保守勢力的克洛諾斯泰坦眾神,對陣宙斯領銜的新生代奧林匹亞諸神,此戰鬥將決出世界霸主。宙斯天地間的一切剎那間迎頭相撞。
  • 霹靂布袋戲的奇異世界,從前有一棵樹,這棵樹上長了四個國家
    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觀是非常宏大的,並且包容性極強,各種奇異的世界和人物不斷的出現在新劇當中,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編輯大大們的腦洞。以四境世界為中心,不斷有各種的異世界出現在霹靂布袋戲的世界中,新人剛入坑難免會被各種魔界異世界搞的頭大,老郭下面會做一個系列,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各個異世界,打開霹靂布袋戲的神秘大門。
  • 三界主宰是玉皇大帝,三界之外是不是歸鴻鈞老祖管?
    看過《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在書中說玉皇大帝從小修煉,經歷一千七百五十次天劫才能修煉成無極大道,成為了主宰三界的玉皇大帝。也就是說三界中地位最高的神仙就是玉皇大帝,但是書中又說「不在三界之內,跳出五行之外」,也就是說在三界之外還有神仙,但是他們不歸玉皇大帝掌管,那麼三界之外的神仙又是歸誰管呢?很多讀者說是鴻鈞老祖,因此玉皇大帝乃是鴻鈞老祖的門徒。
  • 霹靂:4大組織勢力,死國在仙門之上,第一肯定是仙山!
    盤點一下自霹靂出現過的組織勢力大概實力水準,僅作參考,不會全面 不用較真!第一:霹靂最最神秘的仙山,理由不多說了正常人都懂,畢竟無論是上到boss還是下到小兵都是要上仙山享福的,這麼多年了,仙山上有多少大佬已經不可考究,其勢力實力有龐大無法預測好吧,以上純屬扯淡閒聊,仙山不能算進去,這麼搞畢竟有點無恥了,順便懷念一下已經仙山的霽姐姐跟我萬劫小哥。
  • 客觀的唯心與主觀的唯物:兩個主義的功與過!
    答:其實不是,它們都是唯物邏輯思維的產物,它們都肯定了物的實在性,唯心主義大師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這已經表露了唯心主義對物的態度,它們都認為物是既有的,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而已。唯物主義是客觀呈現,唯心主義則是心觀呈現。問:什麼是心觀呈現?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若說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佔著娛樂市場空缺的天時和閩南系語言文化的地利,那雲林的黃家三代人則是故事中的人和。 黃海岱是當時臺灣最大的劇團五洲園的掌舵者,創立了劍俠布袋戲風格,被譽為「布袋戲界通天教主」。 資深編劇柳月卿曾說「雖然不免摻雜天馬行空的玄奇幻想,總不脫人生俗世的遭逢領悟,布袋戲以一個比較自由開放的獨特方式,表演眾生相而已。」 然而無論霹靂的故事如何跨越三界超脫五行,人物的造型又是如何光彩照人或是三頭六臂,在展示劇中的愛恨情仇等人間化的情節時,霹靂中的人物始終不曾脫離人類心理和社會的真實投射。
  • 仙門立四極,玄尊強無敵;天地人法雲,霹靂任翱行!
    苦境檯面上更是很多厲害人物都曾被玄尊點化過,此篇主要說一下玄尊跟他的弟子們!九天玄尊雲海仙門創造者,亦是三界之主。青年時解決光明神衶天爻帝之亂,名動天下。後又於示流島封印八岐邪神,彰顯其三界之主的身份,期間點化英才無數。雲海仙門遇襲,弟子玉逍遙出手解決,卻被眾天邪王附身,在為弟子療傷中被眾天邪王反撲,最終為封印眾天邪王力竭而亡,但亦留下後手應對八岐邪神之亂,是真正的強無敵!
  • 《莽荒紀》三界浩劫是什麼意思 三界浩劫含義介紹
    莽荒紀三界浩劫是什麼意思  三界浩劫,就是三界和無間門的戰爭,氣運之爭。  盤古生來的命運,就是開天,他燃燒生命創出了恢弘巨大的上古盤古世界。之後,又經過了漫長歲月,巨大的上古盤古世界演化出了三千大方世界,億萬小世界,它們合稱「三界世界」。
  • 女媧娘娘在三界中是什麼地位?元始天尊說了一句話,鴻鈞也要跪拜
    對於女媧娘娘的地位,有些讀者說女媧娘娘是封神榜中地位最高的神仙,也有一些讀者說女媧娘娘只不過是神的孩子,是三界主宰的下屬。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元始天尊說了一句話,告訴了讀者關於女媧娘娘的地位和身份。
  • 天地之間共有六界,玉帝只統率三界,其他三界誰在做主?
    天地之間共有六界,玉帝只統率三界,其他三界誰在做主?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神話仙俠之類的電視劇。所以說很多人對於這些電視劇也有不少的了解,在看這些電視劇的時候,我們也會知道不少的古代的神話知識。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是分為了六界的。
  • 萬法唯心造的真實內涵
    但是這個基本的東西也有可能再分,再分了以後,最後變成什麼樣子都說不清楚,所以就是一個問號。那佛教就不一樣了,佛教說這個最小的夸克可以再分,再分了以後它變成什麼樣子呢?還可以分很多,最後完全就會變成不存在的;就是最後再分了以後,在我們的手裡或者是我們實驗的時候,它會消失的;再分、再分……最後就分沒有了,變成虛空,根本就不存在了。
  • 大話西遊2牛圖171:無屬性近百,強霹靂79+的龍族,這數據爆炸了
    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內容吧三界妖王:又玩一回合,我不要面子的麼?玩家親測,驚鴻狂暴比金鱗狂暴多200萬傷害塵緣未了大項目項鍊,擁有人亮了真愛無敵啊,小熊滿級不說,還很鐵一炮下去,五環怪不見了龍族武器,這個雷暴的煉器有點東西,跑偏了我就說妖王帶貨的吧
  • 霹靂布袋戲:解說下霹靂人物實力與武學
    各位道友晚上好樓主上期出一期關於霹靂布袋戲謀及智力的方面,收到了各位道友的互動(事先聲明下,樓主撰寫的僅限娛樂,僅供各位道友閱讀),那麼本期,樓主就要說下關於霹靂人物的實力和武學方面的了。勿噴。本期從霹靂古原爭霸之後,霹靂不管是黃老闆還是編輯或者是操偶師,感覺在角色武力等級一定部分的劃分,認真的看劇的道友應該能過從旁白的介紹解說中得到相關的言語的暗示,有些編輯雖未直說,但道友們可以自行腦補下(當然是合理的想像)。即使這樣仍存在誤差,但可以說是相對合理,雖然霹靂的武力對於剛出來的角色總是牛逼哄哄的介紹,可是在後期的決鬥中確實難以置信,因此對於劃分戰力確實另類。
  • 霹靂種族榜|來盤點一下霹靂種族戰力情況!
    你說他沒戰力,他可是有神一樣的男人;你要是說它有本事肯定會被懟:那麼牛逼,不去揍地冥去!劍族霹靂劍族也算是一大種族了,能叫板鬼族的,肯定實力也是相當不凡。,比之魔族要弱太多,估計打鬼族也槓不過,但作為華夏神幻榜久盛不衰的種族,在霹靂史中也算是一大種族,像百妖卷的高手也應該算做妖族人口。
  • 【霹靂掃盲】——基礎知識篇
    【霹靂狂刀~霹靂封靈島】[三教紀元]上古七劫開篇:主線由素書釵轉移到三教傳人(小釵、狂刀、劍君)上。大致劇情:三教組織、苦境魔界,天策真龍精彩劇情:霹靂外傳之葉小釵傳奇。【霹靂兵燹~霹靂皇朝之龍城聖影】[神魔紀元]主線繼續轉移,三教傳人的逐漸落幕,三先天強力崛起。(劍子仙跡、佛劍分說、疏樓龍宿)霹靂的搖錢樹級別的臺柱式人物。
  • 天地有六界,玉皇大帝只是三界之主,其餘三界是誰在統治?
    天地有六界,玉皇大帝只是三界之主,其餘三界是誰在統治?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人是這天地之間最平凡的生物。往往掌管著人們生死命運的是天上的神仙,他們有高強的法力可以讓一切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一度成為眾生崇拜的對象。
  • 大霹靂震撼登場 《霹靂web》火爆開測中!
    來自臺灣,經典演繹文化改編武俠巨作,《霹靂web》自2月2日起火爆開測!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等原作主角和所有霹靂角色全部登場,為廣大霹靂戲迷和玩家還原一部真實的霹靂武俠巨作。遊戲中所有遊戲角色均附帶臺灣原版配音,玩家將接觸到最真實,也是最原汁原味的經典霹靂武俠文化!
  • 天地本有六界,為何玉帝只統領三界?其他三界的主子都是誰?
    中國歷史古老淵源,在殷商以前,天地是一片混沌的世界,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世間誕生了天神,分別是伏羲、女媧和神農,漸漸的衍生了天地六界,分別是神魔仙妖冥人,而其中三界卻是玉帝一人統領的,可見他的厲害,但是其他三界是誰領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