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一起去火星,來嗎?| 2020造就Future

2020-09-04 造就

2020年,我們從既定邁向未知。在世界的加速變化之中,科技、經濟等眾多領域陷落於更大的不確定性中。

2020年,我們看到影響未來的變量越來越多——疫情的不期而至,讓人類被迫進入了數字生存的時代;國際關係的風雲詭譎,掣動了全球化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智能科技的不斷迭代,改變了科研範式和產業業態。

2020年,「天問一號」已經帶著我們的夢想飛向火星,深邃的太空或將成為人類文明的新起點。

在眾多不確定性中,我們首先得考慮一個大前提,未來我們將在哪生活,如何生存?

下一站火星,人類應該如何到達?而當我們來到火星,該如何解決能源、食物、居住等生存危機,又是否需要重新規劃和改造?我們是否能實現星際移民,讓人類成為星際物種?

火星不僅僅是深空的坐標,也是未來人類星球的鏡像。


The Way To Mars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

但人類不會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01

只有會飛的人類

才有未來?

苟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

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個不知名的小行星撞擊到了墨西哥灣一個半島上,引起地殼震動,導致全球海嘯,撞擊地球的巖漿短時間之內飛濺到千裡之外,極高的溫度點燃了森林,大量氣體在天空中瀰漫,數年不散,恐龍突然間滅絕了。

6600萬年前,一場撞擊,恐龍突然間滅絕了

這次事件讓曾經的陸地霸主轟然倒下,而少數會飛的恐龍則逐步演變成了鳥類,一直生存至今。這件事告訴我們,無法擺脫地球引力的種族是無法長久生存的,只有那些會飛的種族才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假如地球再次經歷一場類似的災難,人類是否能生存下來?

雖然類似於6600萬年前的災難太過於稀有,但全球溫度升高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科學家研究,最多1萬年,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了,因此人類必須為為擺脫地球引力,移居其他星球做好準備……


02

如果我們要太空旅行,

什麼技術必不可少?

吳曉靜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火星/探月任務VLBI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7個月,4億公裡,中國人正式向火星進發。

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距離,是誰在指引天問一號前行?

7個月,4億公裡,中國人正式向火星進發

一直以來,人類都有太空旅行的夢想,但要實現它需要克服太多困難。比如火星探測,不止要攻克距離的難;還要克服星體間的引力、大氣層、宇宙物質等幹擾因素;如何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信息傳輸的及時性、高精度的導航……

登上火星,實現星際旅行,一次次火星、探月任務中,科學家們有什麼導航必殺技,又有哪些發現?


03

如何在火星上科學地種土豆?

何志平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

電影《火星救援》的男主角把土豆種上了太空。在搞定了氧氣、水分和肥料後,土豆們像它們400多年前的祖先一樣,在火星上繼續承擔起為人類消滅飢餓的業務。

太空中種上了土豆,電影劇照

雖然這是科幻片裡的情節,但太空栽培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也是未來必須要做的事。

火星探測任務的重點目標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形貌、物質成分、環境、生命跡象等。「天問一號」任務有13臺有效載荷,它就像 「火星探險者」的眼、耳,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火星的奧秘。

每一個載荷各自的目的是什麼呢?

它們如何工作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我們究竟能不能在火星上種土豆?

我們如何確定最適合種土豆、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未來人類能否走出地球,在其他星球上生存?


04

如何在火星上辦一場奧運會?

賈陽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究員、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

今年是2408年,本屆火星奧運會已經啟動了。無論是從公元前開始的古代奧運會,還是1896年的現代奧運會,都成就了許多地球風雲人物,本次,我們將目光鎖定在火星英雄。

目前看下來,火星玻璃城堡是個適合的體育場,但是具體賽事可能需要根據火星環境做出調整。

或許火星玻璃城堡是個適合的體育場

和水相關的一些項目,比如遊泳、賽艇、帆船得取消,因為在火星上大量用水等同於犯罪。另外,馬術也辦不了,嚴格的行星際旅行政策規定了目前人類是唯一被允許抵達火星的哺乳類動物,或許未來會有改變。田徑、鉛球比賽、跳高跳遠等似乎都沒什麼問題,火星的重力加速度遠小於地球,這些運動員更會身輕如燕。

但是也有一些問題留給我們:

射擊、射箭等瞄準需要藉助一些工具嗎?

曾經的歷史記錄會被刷新嗎?

還會衍生出什麼新的賽事呢?

……


距離人類搬去第二星球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必須如何更好地通往未來?

因為各種不確定,這條路註定錯綜複雜,可能暢通無阻,也可能峰迴路轉。

我們如何確定通往理想世界的坐標?如何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呢?我們該如何追趕?如何引領?如何⾛在新時代的前線?

New Engine


「科技——偉大而轟鳴的變革引擎。」

——阿爾文·託夫勒


科技不斷變革,而在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未來的「遊戲」規則。

科技引領未來

通信網絡和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智能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這個新的坐標下,晶片研發為何纖豪必爭?

數據在不斷增值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安全問題?

從5G邁向6G,智慧將如何躍遷?

人工智慧將怎樣研究更深層次的因果關係?

「數據資源」與「智能工具」是否就是未來的「主動權」?

更多嘉賓,敬請期待!


2020未來大會,我們將一同尋找新的啟航原點、新的發展坐標、新的生命方向,我們希望以這份導航圖為我們不確定的未來,帶來新的希望和方向。


2020造就Future

大會時間2020919

活動地點:上海楊浦濱江明華糖倉2樓(楊樹浦路1578號)

大會主題:導航 Road Map

普通門票價:上午場99元/張 下午場119元/張 全日通票199元/張

會員門票價:上午場79元/張 下午場99元/張 全日通票159元/張


參與方式

添加造就小助手微信(zaojiu16)

獲知更多大會信息及售票活動


觀眾須知

1.門票可以退換嗎?

門票一經售出無法退換,請觀眾合理安排時間前往參會。請認準官方售票渠道,其他渠道購買票據請慎重,如有問題概不負責。


2.購票成功後該如何領取門票?

購票成功後,現場出示票號或手機號碼末四位籤到入場。


3.如何查詢票號?

APP內付款:MY 我的卡包

公眾號內付款:造就會員 個人中心 我的票券


4.活動開始前多久可以進場?

活動開始前一小時開放進場。


5.可以帶小朋友嗎?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兒童需憑票入場。


6.現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本場活動場館內禁止外帶食品及飲料。手機請全程保持靜音,不要隨意走動。


7.嘉賓出場順序

演講嘉賓出場順序以現場情況為準。


8.諮詢聯繫

任何疑問可聯繫造就小編(微信:zaojiu16)諮詢。


點擊連結,一鍵直達2020造就Future大會購票頁➡️ :

相關焦點

  • 火星移居、3D圖像、數據安全、數據變現、腦機接口,這樣的未來你準備好了麼?丨「造就Future大會」現場直擊
      2020年,我們從既定邁向未知。 面對這些命題,2020造就Future希望可以撥開「不確定性」的迷霧,明確前行的坐標,規避潛藏的湍流,為你呈現一個通向未來的「導航」——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火星不僅僅是深空的坐標,也是未來人類星球的鏡像。火星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目標火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人類什麼時候能移民火星?網易新聞《一起去火星》科普來了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一起去火星》大型策劃除了專題、現場直播報導外,還有八大火星知識官現身科普火星知識、七大優質知識短視頻號視頻解說人類火星探索歷史和任務,網易科技將派出小編前往文昌發射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天問一號」的報導。
  • 為了了解火星環境,我們決定在火星表面「針灸」 | 造就Talk·何志平
    」或「在看」,每天看到造就推送的精彩內容)我們國家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正在趕赴火星的徵途中,明年就會與火星有「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去研製火星探測器,為什麼要去探測火星?我想主要是「至所未至,知所未知」的好奇心使然。當人們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保障的時候,總是希望去未知的地方看一看。
  •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你能夠想像在空曠的戈壁放肆奔跑、在旅行中學習新知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嗎?而火星1號基地就是通過參觀遊覽和互動體驗,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去了解太空和航天知識。你也想在「火星」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探秘之旅嗎?現在火星1號基地的驚喜福利來啦!
  • 聽說要搬去火星住,你敢去嗎?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人類太空人登陸火星後遇到風暴,結果有一個太空人沒跟其他人一起乘坐飛船返回地球,獨自留在了火星上。火星上沒有食物,他就想辦法在飛船裡種土豆求生,最後終於被救回地球。在2016年10月11號,美國總統宣布,要在2030年以前,把太空人送上火星。也就是說,這個科幻電影裡的故事,即將變成現實。
  • 2020來北航|中國火星車的名字,由你來定!
    2020來北航|中國火星車的名字,由你來定!在央視新聞對這次發射任務的直播中北航太空飛行器技術系主任黃海教授出鏡介紹北航與火星探測相關的專業部分北航學子云端參與直播並提問想把夢想寫在星辰大海嗎?2020,考北航,來北航你懂的!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姓名徵集活動可以說是NASA舉辦的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創造性的活動,以此來激發人們對航天的關注與熱愛,這是一個妙招!此前登陸火星的鳳凰號(2008),好奇號(2012),獵戶座載人飛船(2014)都有徵集姓名上火星的活動。   今年,「洞察號」發射時,攜帶有你的名字的微晶片和探測器一起飛往火星啦!
  • 「天問一號」出發,中國科技館邀你送祝福啦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自8月2日,「天問一號」完成首次軌道修正,目前正按計劃飛向火星,各系統狀態良好。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還將經歷深空機動和數次中途修正,奔火飛行約6個多月才能抵達火星附近。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想對「天問一號」說的?你有什麼問題希望「天問一號」幫你解答?你有什麼願望希望「天問一號」幫你實現?
  • 造就未來大會聚焦「火星之路」與「新引擎」探索前沿科技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0日電(李佳佳)以「導航」為主題的「2020造就未來大會」19日在上海舉行。大會意在用科技為未來尋找到一條正確的方向,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大會特別設定了「火星之路」與「新引擎」兩大板塊,邀請來自國內一線的前沿科學家與創業探索者一同分享。
  • 走,一起去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想和你一起奔向火星」「飛吧,胖五!將來一起漫步太空!」「和胖五一起,向星辰大海出發!」科技君突然有了一種既視感:中國人:胖五要奔向火星了!火星人:胖五要送貨上門了!莫名喜感有木有?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看到「天問一號」接下來繁忙的「行程」和重大的任務心裡一邊期待,一邊想大吼一聲:「火星,我們真的來了!
  • 2020年去火星!你心目中的火星人長啥樣?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健院士就曾說過:「中國有可能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經過幾個月的飛行,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的時候,中國火星探測器有望到達火星。如果成功了,是航天人給『第一個百年』的禮物。」如今,這個夢想的實現已經跨出了第一步。2020年,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將要在火星著陸了!
  • 火星營地真的值得去嗎?來看看吧!
    火星營地是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位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區。車子離開國道,拐上了戈壁灘的簡易公路火星營地據說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廣袤而荒涼,因而備受自駕遊客們的喜愛。火星營地在西北大環線中,介於敦煌和大柴旦(或者水上雅丹)的中間,去火星營地自駕,可以從敦煌出發向南,或者從大柴旦/水上雅丹出發,向北。這裡可以看到非常多有科技感的帳篷,不知道晚上保不保溫呢?來到這裡你就跟著車就硬了,因為它沒有任何明顯的地標,就是一大片鹽鹼地。所謂的路只是戈壁灘上的車轍印,反而是沒有車轍印的地方,沒有被車壓壞「路」面,少了很多凹凸起伏更加好開。
  • 2020年不能錯過的火星1號基地第一場雪,現在啟程,一起暢遊「火星」!
    而在這之前,有這樣一個地方,也許可以讓你提前領略到火星的風貌與生活,這個地方就是位於甘肅、在旅行中學習新知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嗎?而火星1號基地就是通過參觀遊覽和互動體驗,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去了解太空和航天知識。你也想在「火星」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探秘之旅嗎?現在火星1號基地的驚喜福利來啦!
  • 《流浪地球》第二部來了?這次我們夜探火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並且我們的火星車已準備就緒!鋪子不由開始暢想,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或許要拉開新篇章。我們有生之年能否見到這一幕?終於,屬於普通人去火星的機會來了!那就是去火星打工。聽起來還闊以吧,畢竟在哪不是打工?雖然在火星,生活不太好過。每天只能吃土豆;每晚只能住地下窯洞;喝水也沒有熱乎的;吃肉更是幾年來一次的奢侈享受……但跨星球打工,錢多。賺完錢,再回地球耍嘛。
  • 假如可以去火星旅遊居住,你會願意去嗎?
    從,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基石之後,火星上有生物和人類火星上能生存,似乎已經不再是電影《火星人》中的一幕了,反而更像是在現實中就存在!目前為止,各國的官方計劃都是在本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末派太空人登陸火星,但是激進的馬斯克似乎已經等不及了,今年年初,就曾雄心勃勃的表示,他的火系貨運艦隊將會於2022年時出發前往火星,2024年時,80元,一小組組成的火星艦隊將會在火星登陸,而這項大型任務最為關鍵的存在大獵鷹火箭已經開始投入建造!
  • 《嗨,去火星吧!》| 第五集《移民火星靠譜嗎?》
    電影《火星救援》中講述主人公被困火星之後,利用僅有的資源來種植土豆維持生計,事實真是這樣嗎?《火星救援》電影裡面提到了種土豆,但是實際情況要比那個電影上要複雜得多,種土豆也沒那麼容易。人類要長期駐留的話,「民以食為天」,得吃東西;往火星送給養,成本太高了,所以說,人要想辦法在火星長期待下去,就要在火星生產,來填飽我們的肚子。這一點現在還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 你喜歡火星嗎|美聯社
    崔婷婷將自己的頭髮染成了火星紅色,歡慶中國的宇宙飛船抵達中國稱為「火星」的星球。中國政府正試圖通過一項為期五年的科學素養行動計劃來培養公眾的熱情。這項計劃還承諾支持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把這比作文藝復興的陳楸帆說:「你必須利用電影、電影業和科幻小說的力量來傳播宣傳和這個想法:我們需要奔赴太空。」第一,學習nurture /ˈnɜːtʃə/的用法。
  • 走,跟我們一起去火星
    近期,火星發射進入「窗口期」,全球迎來「探火季」。繼20日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順利升空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也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開啟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探測火星,難點在哪裡?天問一號,將執行哪些任務?下面,請把手機橫過來,跟著小編一起去火星!
  • 英論閣與諾貝爾獎得主一同See the Future
    英論閣與諾貝爾獎得主一同See the Future想要與諾貝爾獎得主近距離交流嗎?想要聽學術界大咖對未來學術界的發展趨勢的洞見嗎?2020年11月24日,See The Future英論閣線上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理察.羅伯茨爵士Sir Richard Roberts致專題演講。大會中文同聲傳譯全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