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跟我們一起去火星

2020-07-24 南方plus客戶端

近期,火星發射進入「窗口期」,全球迎來「探火季」。繼20日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順利升空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也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開啟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探測火星,難點在哪裡?天問一號,將執行哪些任務?下面,請把手機橫過來,跟著小編一起去火星!現場直播

走,跟我們一起去火星

【文本】王詩堃 張志超

【繪圖】馮仕恆

【設計製作】黃紅鷹

【策劃統籌】張志超

【版式統籌】趙小星 邱洪添

【作者】 王詩堃;張志超

科技能見度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四年後,我們去火星
    從《火星救援》到《宇宙威龍》,去火星成為科幻小說題材的由來已久,現在對於去這個星球,伊隆·馬斯克有一些想法,那麼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造這些精緻的火箭,卻在每次飛行後都扔掉它們,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太瘋狂了」。
  • 去火星的路不好走,但我們選擇星辰大海
    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探測器,乘坐著長徵五號火箭,飛往火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和地球相鄰,兩顆星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晝夜長短幾乎相同,季節變化相似。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的2/5,大氣稀薄,95%都是二氧化碳,也有少量氧氣水汽。人類可以改造環境,在上面居住。
  • 走,一起去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想和你一起奔向火星」「飛吧,胖五!將來一起漫步太空!」「和胖五一起,向星辰大海出發!」科技君突然有了一種既視感:中國人:胖五要奔向火星了!火星人:胖五要送貨上門了!莫名喜感有木有?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看到「天問一號」接下來繁忙的「行程」和重大的任務心裡一邊期待,一邊想大吼一聲:「火星,我們真的來了!
  • 一個研究生的火星任務日記(二)——說走就走去火星?不存在的
    (二)說走就走去火星?……當時天問一號的名字還沒正式確定下來,中國行星探測計劃也還沒公布,我們也沒有可以參考的用於火星任務的帶有明顯中國文化特色的中文名字。結果起名這個事就這麼擱著了,最後還是交項目建議書之前我臨時想了個名字這才搞定。
  • 走,坐火箭去火星!
    車內的攝像頭,讓我們能以Starman的視角去領略波瀾壯闊的太空美景。在特斯拉的儀錶板上還藏著一個「彩蛋」:那裡放著一輛敞篷跑車的微縮模型,同樣有一個太空人小人坐在裡面。4.它要去哪裡?按照馬斯克的說法,這輛跑車將飛往火星軌道,最遠時距離地球大約4億公裡,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將近11公裡/秒。「它將進入一條進動橢圓軌道,橢圓的一端在地球軌道,另外一端在火星軌道。」馬斯克說,「所以本質上說,它將往返於地球和火星之間,我們估計它會在這條軌道上運行數億年,甚至超過10億年。
  • 中國人 走 去火星看看!
    本文專家:劉勇,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很好奇宇宙中的某個角落是否有著跟我們一樣的智慧生命存在。中國人夢想著飛向月宮,現在的科學研究已經確認,月球上一片荒涼,沒有生命,只有偶爾落下的隕石在月球表面砸出大大小小的坑。
  • 《嗨,去火星吧!》第二集《去火星的路上》
    金聲:今年呢火星離著我們地球最近,所以在七八月份,太空將上演大戲。現在有三個國家準備在今年七八月份發射,一個就是我們中國,把我們的「天問一號」發射上去。《天問》大家都知道這是屈原的一個著作,以它命名,以後就是要有一個天問系列了。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火星2020」,還帶著一個火星車叫「毅力號」。第三個國家呢是阿聯,它發射的叫「希望號」。
  • 人類什麼時候能移民火星?網易新聞《一起去火星》科普來了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一起去火星》大型策劃除了專題、現場直播報導外,還有八大火星知識官現身科普火星知識、七大優質知識短視頻號視頻解說人類火星探索歷史和任務,網易科技將派出小編前往文昌發射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天問一號」的報導。
  • [走近科學]心會跟愛一起走
    從小沒有去過城市的她,臨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當她隨母親來到了廣州的親戚家後,一天,她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的一篇報導,使她萌發了死後捐獻器官的念頭。     去年11月下旬,張婷依然前往中山大學醫學院籤訂了遺體捐獻意向書。那麼,張婷為什麼要求捐獻自己的遺體呢?她最後經歷了一場怎樣的命運起伏呢?敬請收看《走近科學——心會跟愛一起走》。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歷經70年探索,火星移民已不再是夢
    目前,開展過或正在開展火星探測項目的國家主要有前蘇聯,美國和中國。直接或間接參與各類火星計劃的商業巨頭主要有亞馬遜,谷歌,微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及中國的百度。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人類登陸火星還有多遠的路要走,我們怎麼去,如何在火星生存?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 通過手繪,跟著天問一號一起走近火星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關於火星,你有哪些小問號火星上面都有些啥?火星有多大?
  • 一起去火星旅遊 在火星坐纜車看日落吧
    一起去火星旅遊在火星坐纜車看日落吧 2015-05-16 15:36
  • 老貓丨走啊!去火星、南門二和獵戶座旋臂,去宇宙逛啊
    天問號火星探測器。       之所以集中在這個時段,是因為去往火星的發射窗口打開了。這個時候去火星正合適。這個窗口,每26個月開一次,也被叫做「火星衝日」。說白了,就是地球正好在太陽和火星的中間,太陽升起,火星落下,火星升起,天也正好黑了。這個時候去火星,距離比較短。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這時,很多人可能會問:行星探索的第一站,為什麼是火星?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目前,人類對火星實施了40餘次探測任務,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從地球說起。從太空看,這顆藍色星球是如此特別,甚至是一個很孤獨的存在。一直以來,人類都被這個終極問題所困擾: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也可以另一種形式來表述:地球是如何演變的?
  • 火星是我們人類探索最多的行星,讓我們一起去探訪一下吧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約為地球的一半;質量為地球的11%。密度比地球小很多。火星的公轉周期為687個地球日,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與地球日非常接近。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 走!我們火星上見!
    必須一次成功的「太空剎車」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離軌著陸段、中繼通信段及科學探測段,飛行超過4億公裡,過五關斬六將,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並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如果順利實施,我國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步走」,完成前無古人的創舉。
  • 走,去殖民火星——策略遊戲《火星之上》摩點火熱眾籌中
    走,去殖民火星——策略遊戲《火星之上》摩點火熱眾籌中 《火星之上》是由極負盛名的葡萄牙設計師Vital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美、俄、日、歐、印等國在內的「探火」大軍日益壯大。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
  • 火星探測為啥不走最近路線?天問一號面臨多少風險?
    本文共有三個問題要探討,第一個問題,地球公轉周期是一年,有人覺得應該每年都有一次跟火星相遇的機會啊,為什麼每隔26個月才能發射一次火星探測器呢?第二個問題是,兩點間線段最短,明明走直線距離更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走直線呢?第三個問題,中國今年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呢?
  • 火星,中國來了!問天一號帶領我們走宇宙的奧秘
    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開始它漫長的火星行程。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時有5500萬公裡,而最遠時超過4億公裡,&34;預計需要經過8~10個月的漫長飛行才能到達火星。而這標誌著中國火星計劃正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