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推行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幾乎是一夜之間就火了。
相信在很多人的微信群裡有看到轉發各種花小豬的「優惠券」或者助力之類的消息。
花小豬一時之間,成為了打車界的「拼多多」,並火速進入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廈門等一二線城市市場。
花小豬的出現實則就是滴滴公司想藉助價格差異,抓住更多年輕用戶、價格敏感型用戶,搶佔更多的市場。
可好景不長,花小豬的成長之路可謂荊棘載途。
多月以來,全國多地下了「禁令」,叫停花小豬的運營。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司機和車輛不合規、無平臺資質等問題。
除此之外,用戶對於花小豬的不好體驗一直在網絡發酵,#花小豬垃圾#一度登上熱搜。
「對對聯才可接送上車」、「沒到站停在路中間讓人下車」等吐槽聲不絕於耳。
司機開通花小豬接了第一單還沒掙錢就被罰款了
這不,最近寶雞市民趙先生就遇到了煩心事。
趙先生前陣子下載註冊了花小豬打車司機版,下午14點左右,嘗試著接單,沒想到還沒掙錢呢,就出事了,被罰款10000元。究其原因就是軟體在寶雞運營是違規。
他嘗試聯繫客服根本就沒有聯繫方式,也聯繫了滴滴客服,滴滴客服表示,花小豬與滴滴無關,這讓他很無奈。
乘客使用花小豬打車,手指甲被車門夾斷
李女士使用花小豬網約車平臺打車時,因為司機操作失誤,導致她的右手大拇指指甲蓋脫落。事情已經過去幾天,卻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 我看病已經花了2000多元了。
為這個事情找司機,司機不理我;
找平臺,平臺說平臺和司機僅僅屬於合作關係,需走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找警方,警方說這屬於民事糾紛無法立案。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李女士說。
眾多負面消息的發酵,不難看出,花小豬的服務質量和安全水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在如此體驗下,用戶是否還會選擇花小豬,有待驗證。
滴滴想要用價格差異搶佔更多出行市場,這無可厚非,但花小豬似乎並不是一張好牌,不論是監管層面,還是市場反響,花小豬的處境都不樂觀。
大家想出行、想從事網約車職業可以考慮別的平臺,嘀嗒、哈囉、一餵順風車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