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角度 再看教育信息化2.0困點與機遇

2021-01-0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2018/5/16 13:08:31圍觀33次

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 ,雖然近幾年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這個「成就」似乎還不是國家所期待的,也不是與世界物聯網信息發展速度相適應的。在大多數偏、邊、遠地區,由於技術操作力量的欠缺,以至於十幾年沒發揮出應該達到的水平。這是一種令人痛心的現狀。

前不久,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這是教育信息化升級的信號,它將引發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顛覆性的創新。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園網絡建設重點需要逐步從互連互通轉向業務應用,關鍵需求聚焦在保障應用和運維管理。教學運用、網絡管理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要求較高,教師不能只管課件製作、上傳下達。但凡涉及技術領域,都需引起廣大教師高度重視。例如,學生在校期間盜號蹭網的問題,構建安全防禦體系、實現安全精細化管理、終端系統崩潰等問題的解決。中小學很少有專門的機房管理人員,機房維護專業性要求高,怎樣管理和維護各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資源?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課堂」如何構建?怎樣實現全新無線管理、全網鏈路管理、全局設備感知……要突破這些瓶頸,都還得從技術的掌握入手。

然而,教育信息技術裝備的現狀:其一,教裝利用率不高,技術在學校中仍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僅限於專門課程),嚴重阻礙了教育信息化2.0的發展。其二,技術往往被用在「作秀課」「表演課」上,忽略了「學」就是為了「用」。其三,專業管理人員極度缺乏,現有「專業人員」不專,設備維護困難,而且相當一部分教師根本沒掌握信息化技術。其四,由於技術不熟練,用信息化裝備上課覺得礙手礙腳,怕耽誤時間而完不成教學任務。其五,主管部門只注重投入,忽略使用。

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就在於向教裝企業看齊。從售賣產品到輸出技術,這既是行業的理念轉化,也是市場發展規律到一定時候的轉折點。當一定區域內的物質相對充足時,則必須調整方向,如公輸班所言:「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即與其爭奪日漸充足的市場資源,而放棄技術空間的極大空缺,不如調節市場運作方向,去開闢新的市場機遇。借鑑「螞蟻金」的思路,致力打造開放的生態服務系統,以達到解決我國教育信息化2.0形勢下的瓶頸問題,助力學校儘快打通「一公裡」的阻隔 。

根據國家現行經濟體制和基層學校的實際需求,可採取「兩條腿走路」:服務型無償援助,即售後服務;或經有關部門準入,形成有償商業性技術輸出,派遣技術人員介入受援學校。必要時,採取校企聯手+市場模式,形成集團技術輸出模式,組建專業技術輸出平臺,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適用技術資源,進入市場,融入信息化教育第一線,以實現裝備對接化、產品暢銷化、技術交流化、教學實踐化。

5月11日,在智慧校園峰會暨復旦大學2018年教育信息化高端論壇上,專家指出:信息化建設是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支持與保障;教育信息化一直處於量變之中,並沒有達到質變;IPv6為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而必須有創新性的思維才能抓住機遇;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就在於向網際網路企業看齊。這只是從理論方面論述,技術掌握是實訓實作,基層真正缺乏的還是技術。

教育主管部門,應將基層學校缺技術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督查不能只考慮有無裝備,還要考察裝備的使用和管理情況以及學生掌握的實際效果,尤其是要將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人人都需要掌握專業技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對症下藥,多方促成,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使基層教育儘快進入教育信息化2.0快車道。

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作者:壽淑衡責任編輯:壽淑衡我要投稿

信息化裝備

相關焦點

  • 疫情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試金石—新聞—科學網
    疫情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試金石 在線教育激蕩向前 教育信息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人所重視。 網際網路教育商會會長張愛志介紹,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教育企業也發揮自身優勢,捐贈課程和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共有百餘家企業為湖北武漢等地區中小學、醫護人員子女等捐贈課程、資料等。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現有的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問題逐一暴露。
  • 全校老師都用PPT絕不是教育信息化……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做教育,人們的行為如果不發生變化,那就不是網際網路+。教育信息化2.0時代,要從素養這個角度著手,而不是能力。其實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發布以後,很多同行跟我交流,這個大資源是什麼?這個資源的概念對於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我看就是教育信息化跟其他行業的信息化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特別強調資源。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這個資源到底指什麼?
  • 佳發教育鄧曉兵:教育信息化的趨勢是以AI為主的內容應用|藍鯨商...
    課程和導師分別為:《用AI帶來學習效率的革命——Ai老師從理論到實踐落地》——崔煒(松鼠Ai 1對1 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育》——鄧曉兵(佳發教育北京辦事處經理);《在線教育勝率:場景賦能+體驗升級+增長破局+?》
  • 季明明:牢牢把握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精髓
    ——重讀國家教育信息化系列文件若干思考摘要:基於我國對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應該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搶佔教育信息化制高點。切實扭轉「認識不高」「兩張皮」「重硬輕軟」問題。全面理解與準確把握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精髓,讀懂其「歷史使命」「戰略任務」和「核心價值」。
  • 從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看學校信息化計劃怎麼做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各學校要撰寫學校信息化規劃,很多學校不知道從何下手,正好大陳近日看到了2020年12月雄安新區發布的《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無論從框架到細節,都非常值得各位借鑑。
  • 彈指一揮間,中國教育信息化巨變70年
    追夢路上  走進教育信息化2.0新時代  改革開放前4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特徵可以歸結為"基礎建設+設備配套+應用探索",這個階段稱為教育信息化1.0時代;2017年10月,"辦好網絡教育"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意味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開始了一個新時代,即教育信息化2.0時代。
  • 教育信息化正處融合拐點,專家:應向走產業網際網路之路
    從教育信息化裝備建設的層面看,沒有形成行業生態標準,而教育信息化平臺、智慧教室、工具等裝備沒有統一的軟硬體和平臺標準。我們需要實現從教育信息化1.0的「資源建設模式」到教育信息化2.0的「教學重構模式」的真正轉型。此次疫情正在倒逼各院校、教育組織加快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融合進程。
  • 有道詞典筆助教育信息化「再下一校」
    11月16日,網易有道詞典筆入校公益活動來到北京八一學校,以智能學習硬體助力智慧校園建設,推動教育信息化2.0進程。據悉,此次為繼延安中學之後有道詞典筆再度進入歷史名校。  作為一所歷史名校,八一學校秉持「繼往開來,開拓無前」的校訓,堅持辦好基礎教育,栽培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負的棟梁之材。
  • 竟然是深耕信息化教育的它!
    "一塊屏幕"引熱議,信息化教育大勢所趨"一塊屏幕"是否真的會提高山區孩子的教育質量?"屏幕"兩端面對的是否是中產階級的精英後代與貧困山區知識匱乏的留守兒童?留給我們的疑問有待商榷,但信息化教育的大趨勢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已成為定局。過去的教育理念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培養了大批的一級勞動者。
  • 高校教育信息化市場是怎樣的?
    在大家都在關注市場更大的K12教育信息化時,高校信息化也已經發展了20年,作為國家科研及人才輸出的戰略要地,高校信息化的發展也會給K12信息化以借鑑意義。這也就構建了整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生態背景。先明確一點,從行業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行業,所有的參與者都是2G的,企業的核心營收來自上述的教育信息化財政經費,市場一線人員需要打交道的是學校的領導、主任、教師等一系列體制內工作者,整個決策鏈複雜,信息無法完全流通,並且信任關係難以建立。
  • 永州市電教館成功舉辦全市教育信息化應用PPT、微課、課堂實錄製作...
    本網訊(通訊員:蔣琳、周吉明、楊迎軍)為更好的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進我市「網際網路+教育」建設,提升我市教師製作PPT、微課和課堂實錄的製作和應用水平,市電化教育館於10月24日至25日在李達中學舉行全市PPT
  • 九點連線的教育初心:教育信息化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華秦教育表示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下,教育信息化將會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到教育的發展,勢必影響教育變革。那麼,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的發展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呢?又是有哪些原因促使九點連線進入教育行業呢?一、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 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網絡基礎環境的支撐。
  • 科技革命給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掀起了一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變革,對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獨特的教育制度優勢、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實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成功實施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踐經驗,具備搶抓時代機遇的先決條件。中國教科院課題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論文章,分析未來教育發展形勢,並提出政策建議。
  • 納晶科技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助力信息化教育和近視防控
    納晶科技攜「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小黃帽護眼檯燈」、「納晶·輕派量子點視力表」等產品精彩亮相,展現了「納晶量子點眼健康解決方案」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助力教育信息化和近視防控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傳統教育的變革創新,在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進程中,教室裝備及環境發生變化,從黑板到電視、PPT投影再到平板電腦等,教育變得越來越「智慧」。
  • 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網絡基礎環境的支撐。
  • HES 2020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峰會正式啟動!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及人工智慧、移動互聯、5G等新技術的應用,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教育信息化各項發展指標實現翻倍增長,信息化應用模式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伴隨著《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深入與《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實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也迎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
  • 疫情是本次教育信息化的試金石
    在萬朋教育董事長兼CEO申屠祖斌眼裡,教育信息化的長期投入雖然取得一定成果,但重硬體採購輕維護升級、各產品融合難、使用門檻和使用人員信息素養弱等痼疾仍在,導致諸多地方購買的系統無法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作用,「對各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最大的一次檢驗」,申屠祖斌說。
  • 藍鵲傳播:從西北教裝展看智慧校園的兩張「臉」
    (圖一:2019西北教裝展開幕)  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裝產品是將傳統教育裝備與信息化裝備相融合的展示者,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進而達到教育整體性發展的目的。  此外,藍鵲傳播發現還有智慧食堂、智慧足球場、智慧課堂教育評測等等,這些教育裝備將智慧校園建設的內容進一步具體化。在對於智慧校園多維多角度的思考下,教育裝備的細分逐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教裝的細分可以滿足校方、教師、學生的多種需求。
  • 牡丹區舉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儀式
    12月16日,牡丹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儀式暨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培訓班在牡丹區實驗小學舉行,全區200餘名中小學校長參加培訓。培訓會上在開班儀式上,牡丹區教體局副局長李傳宇指出,各學校要充分認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大意義,依據《牡丹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制度,嚴格管理,強化培訓和指導,做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監測評估工作,構建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發展,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總體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