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乾貨,愛因斯坦的司機,比笨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

2020-10-05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時至今日,愛因斯坦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他是有史以來和牛頓齊名的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相對論的創始者,一系列了不起的科學成就的功臣泰鬥。

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畢業後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在1905年,再次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成為了繼牛頓,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1955年4月18日,享年76歲。他曾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01 愛因斯坦與司機

我們聽說過很多有關愛因斯坦的小故事,比如小時候語文課本裡關於做小板凳的事情,這些故事的真假當然有待考證。但愛因斯坦絕對是個天才,他9歲進入高中,12歲開始自學完成歐幾裡德幾何定律,13歲開始讀康德,16歲自學了微積分。因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年僅42歲。

下面要講的故事呢,是他在創立相對論之後,獲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於是被邀請到歐洲各地去做演講。據說愛因斯坦有位可愛的司機,機智靈活,記憶力特別強。

說來,他們之間還有一段有趣的佳話。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後,科學界轟動了,各大學紛紛請他去作學術報告。愛因斯坦整天奔波於各個大學之間,日夜兼程地去演講。

為此專門配有一位司機理查,這個司機非常崇拜愛因斯坦,而且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長,就是記憶力超好,很善於模仿。每次愛因斯坦演講時,他都坐到最前排的位置上認真地聽講,還在心裡默默地模仿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調。

理查是位風趣的美國人,一天他向疲於奔命的愛因斯坦提建議:「您實在太辛苦了,也一定講煩了,您的演講內容我可以背下來了,我想下次演講時讓我穿著您的衣服,讓我來代您演講直到被發現為止,可以嗎?」

「妙啊,反正那裡認得我的人也不多。」同樣富於風趣的愛因斯坦回答道。

此後的那場演講,穿著愛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對於相對論的解說沒有任何差錯,他把愛因斯坦的表情和動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愛氏則打扮成司機,不僅開車送理查來演講,而且坐在臺下認真聽講。

然而,就在演講結束,理查準備下臺時,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終於發生了。

一位教授模樣的先生站起來,像發連珠炮似的提出了許多問題。

真的愛因斯坦靜坐在會場的角落,心中吃驚不小,但他表情上還是若無其事。

假的愛因斯坦卻輕鬆地對那位教授說:「你的這些問題很簡單,連我的司機都能回答...喂,理查,你上來幫我做些說明吧!」

於是,真正的愛因斯坦這時才步上講臺,並迅速地對問題作了說明!

第二天,這位司機穿上了愛因斯坦的衣服,還將髮型和鬍鬚打扮成愛因斯坦的模樣,而愛因斯坦則裝扮成司機。

演講開始了,司機滔滔不絕地開始在臺上講起來,幾乎跟愛因斯坦說的一模一樣。愛因斯坦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司機能講得那麼好。

按照慣例,愛因斯坦每次演講結束之後,許多教授和學生都會提出若干問題。

這次當司機演講結束之後,同樣會有許多教授和學生向他提問題。一開始,前面幾個簡單的問題司機都能對答如流,而且回答的非常正確。

突然,一位教授起身問了一個刁鑽的問題,這個問題可難住了司機。他望了望臺下的愛因斯坦,忽然發現愛因斯坦正用手指著自己,那意思是說:"讓我來回答。"

於是司機靈機一動說道:"哦,你問的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連下面我的司機都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就讓他來替我回答這個問題吧。"

演講結束後,愛因斯坦拍著司機的肩膀說:"尊敬的愛因斯坦,我不但佩服您的記憶力,更佩服您的機智與靈敏哪!"說完,兩人互相擠擠眼,笑著走出了演講大廳。

02 故事給我們學習上的記憶帶來啟示

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在80多歲時,仍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100多位數值。當人們問到他的記憶秘訣時,他的回答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其實,重複不僅有鞏固記憶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重複記憶有哪些技巧呢?

1.要及時複習

心理學家認為,第一次複習要及時,當天學習的內容要當天複習;第二次複習也不要間隔太長時間。兩次複習的時間間隔至少應大於30分鐘,但應小於16小時。因為30分鐘內就開始複習,會對大腦鞏固原有的記憶內容的生理過程形成幹擾,反而不利於記憶;16小時以後再複習,則所記內容已經被遺忘得太多了,等於浪費了前面的精力。再往後,複習的間隔時間就可以長一些,每次複習用的時間也可以少一些。

2.要多次重複

想記住的問題,請經常複習,否則就會忘記。

第一次複習,在學習知識後立即整理筆記,記住其要點,並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這是保持記憶的最好方法。第二次複習,重新看一遍筆記,然後將要點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查閱相關的資料。第三次複習,一周後進行,將新學的知識與以前所學的東西聯繫起來記憶。以後每隔一兩周再重複一遍,這樣,記憶效果必然很好。

3.閉上眼睛回憶

要加深記憶,可以閉上眼睛,把一個個場景、數字或單詞像放電影一樣再現出來,以此來強化記憶。因為閉上眼睛可以斷絕外界的種種視覺刺激,使思維高度集中。

4.注意變化著重複

可以變換一下複習的方式,如複習一篇課文,可以朗讀、背誦;可以抄寫、默寫;可以聽錄音帶、看影碟光碟;還可以做老師,將課文的要點講給同學聽。

還可以變換一下複習的內容。假設你要學英語,晚上學一課,第二天早晨複習一遍,接著第二天晚上在學新課文之前或之後再複習一遍。或者複習完了語文再複習數學,然後複習物理。

03 比笨更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我們大多數是信息的搬運工嗎?

司機隨機應變的能力當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種反應速度令人稱道。其實這根本不是故事的核心。你要知道的是世界上有兩種知識,一種司機知識,另一種是愛因斯坦知識。即將司機能把愛因斯坦所有的演講內容重複出來,司機還是司機,愛因斯坦還是愛因斯坦。司機還是開車的,愛因斯坦卻是偉大的科學家。司機理解的永遠是表象,愛因斯坦才叫真正領悟了。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我知道怎麼做,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對不起,你這叫不知道,你只是信息的搬運工而已。知道了,不僅是知道,還能把這個道理貫穿在自己的生活和實踐中,不能用他來指導生活就等於不知道。比如我知道應該脾氣好一些,再溫柔一些,但我就是控制不住,不由自主的發脾氣,結論你還是脾氣不好。

很多人只是在聽新名詞,但距離真正學會了還有十萬八千裡呢,你聽過了只是司機,真正領會並貫徹了才是愛因斯坦。所以要問問自己你是司機呢還是愛因斯坦呢?所以千萬不要說我都明白,我就是做不到。這沒有任何價值,這也叫不明白。不要因為聽過了一個道理就成為這個時代的知識搬運工,不能做知識時代的妄人。

由此聯想,我們很多人錯誤理解了知行合一,認為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道就要做到,實際上王守仁先生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就自然能夠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代表你不是真的知道,或者是根本不知道。

將知行合一帶入到愛因斯坦的知識和司機的知識,我們就更加可以理解,當你學習了某樣東西之後,如果你無法真的將他變為你能夠靈活使用的知識,那麼你就是沒有達到真知,也就是僅僅只擁有司機的知識而已。

其實呢,能力有兩種,一種是實力,另一種是表演。這種表演,不過是小聰明,換個環境很容易被戳穿。最糟糕的是,許多人入戲太深,忘記了自己只是個司機,而不是愛因斯坦本人。這裡深入一點從方法論角度談一下對這一問題認識:

第一, 刻意練習。

當你習得了某個知識,你必須不斷地把它用出去,不斷地實踐出去,不斷地用輸出倒逼輸入,不斷地把它鑲刻進你自己的大腦中。如果一個知識不能被你使用出去,不能把你進行實質性的改造,那麼這個知識就不屬於你。

第二, 保持謙卑。

永遠不要認為你已經學到頭了,當你認為自己無敵的時候,其實恰恰是你無知的時候。

但是,人不怕笨,最怕的是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聰明,所以,千萬不能自作聰明,再光明的前景,該走的路都一點也不會少。

04 誰無知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個故事純屬杜撰的嫌疑。稍加揣摩,就能看出漏洞。

首先,司機只是經常聽愛因斯坦在車中預備演講,那麼就算他把臺詞背得再熟,上臺後,他是怎麼把臺詞跟講義對到一塊兒去的呢?其次,就算身處那樣一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他哪來的自信,能夠保證聽講的觀眾裡,就沒有哪怕一個能認出愛因斯坦模樣的人呢?再者說,一個整天滿腦子E=mc²的宇宙第一物理學家,跟一個長年累月跟方向盤與汽油打交道的司機,從外貌到精神氣質都差得太遠,遠到普通人一眼就能拆穿,請問這位司機又是哪來的勇氣?

據說這個故事源於一個逼格很高的著名段子,叫做"普朗克的司機"。 普朗克是和愛因斯坦齊名的物理學家,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也是個很有趣的人。在流傳中被篡改成了愛因斯坦的司機,因為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誰叫普朗克,但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不是很聰明,當然,我判斷這個小故事的真偽,並不是依靠以上這些漏洞的分析,而是一種在字裡行間一聞便知的直覺。

很多這樣的故事,一看就是後人編的。即使有那麼一點事實基礎,流傳開來的版本,也必然早已面目全非。但就是這樣的小故事,往往傳得最廣。為什麼?因為從愛因斯坦與司機的故事中,大家能得到某種因刺破無知的恐懼而產生的快感。就像是說:原來你們丫都是裝X的,都和我一樣對相對論一無所知,還假裝去聽講,連個司機都能唬住你嘞!

類似的一個假故事,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自己講的。據說在1986年,鄭淵潔去參加一東個作家筆會,在會上作家們大談自己看過的書。輪到鄭淵潔發言時,他說:我最近在看庫斯卡雅的書,特別受啟發,你們看過嗎?70%的人點點頭。然後鄭淵潔說:這個名字是我瞎編的。

鄭淵潔說,自己從此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作家筆會。每個人都愛調侃自己讀書少,無知,可是那僅限於嘴巴,真要一個人打心底承認自己無知,卻是極其困難的。

網絡時代,知識點可以隨意抓取,只要在網絡上一搜,各種資訊各種知識海量,屏幕一關,你的大腦好象依然如舊——網絡是聰明人的工具,卻讓一些人變得更蠢。

網絡好比愛因斯坦,你我好比替人家開車的司機。網絡上的知識量再多,你最多不過是學個表演。網絡帶你裝憨帶你飛,飛到最後一臉灰——現實中,許多人跟愛因斯坦的司機沒區別,只會照著現成的表演,問他下一步該如何?他就傻眼麻爪了。

顯然,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識點並沒什麼意義。

有意義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甚至未掌握知識、用以改善自我智能及生活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除了聰明,科學家的腦袋還必須笨
    在這個意義上講,科學家的腦袋確實要聰明。在這點上,科學家必須是比普通腦袋笨的人更顯得腦袋不開竅的鄉下佬和死心眼的人。腦袋笨的人,猶如走路慢的人。一直緩步在後,往往毫不費力地把那珍寶拾在手中。腦袋笨的人往往特別努力地去做被腦袋聰明的人一開始就斷定行不通的嘗試。
  • 愛因斯坦小時候笨?這是一碗毒雞湯
    愛因斯坦是家喻戶曉的大科學家,他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還有很多人希望能夠從愛因斯坦那裡學到成功的經驗。小時候曾經學過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這個故事現在仍寫在小學生的教科書中。故事說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認為他笨,老師也不喜歡他。
  • 為什麼有的人笨? 有的人聰明? 這是遺傳的嗎?
    為什麼有人笨?有的人聰明?人要看他出生在什麼環境,環境能造就一個人,環境也能改變一個人,學習條件環境好,有好的名牌學校和教育,也有好多開發智力的玩具。生活在環境不好的孩子,有的地方與世隔絕,代代沒文化,又勤勞幹活,有的地區沒有三通, 為了生飢 小孩子在地裡幹活,孩子們讀書少,見識也少,好多小孩子玩具都沒玩過,所以理解能力和判斷力都很差,感覺他們很笨。如果有條件,他們也很聰明的。
  •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腦子笨換句話就是做事不靈活,對什麼事情都不敏感,聰明的人可能不用告訴他怎麼做,看見眼色就知道這麼做了,而笨的人手把手教他一遍都學不會。腦子笨有哪些特徵?一般腦子笨的人,一件事情你必須仔仔細細地和他說,而且要說的明明白白,那樣有可能他還聽得不是很清楚,做的過程中都可能遇到問題。
  • 聰明還是笨?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想養只聰明的狗狗,因為笨笨的狗狗讓人非常操心,那麼現在很受人們追捧的網紅柴犬是聰明還是笨呢?它的智商相當於人類多少歲?今天我們就去看看柴犬的智商吧。從犬類的智商排名來看,柴犬的智商有點落後,僅排在第79名,但這也不能說明柴犬是笨的,只是不特別聰明罷了。
  • 司機也有大智慧,不但能替愛因斯坦講座,還能一句話化解致命難題
    大科學家的司機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位很機靈的司機,名叫柏富裡,他與愛因斯坦年紀相仿,很聰明,愛學習,記憶力特別強。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問世之後,轟動了世界。愛因斯坦也收到了很多邀請,請他去做講座。每場講座都由柏富裡送他去。一連數日奔波於各地,加上氣候的變化,愛因斯坦的身體有點吃不消了。一日,柏富裡又送他去一所知名大學做講座,愛因斯坦忽然感到頭非常疼,他很擔心今天無法完成這場演講。柏富裡從汽車反光鏡中看到愛因斯坦的臉色不太好,便放慢速度問道:「先生,您看起來很不舒服。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到底有多聰明?以後千萬別說像豬一樣笨!
    每一次和動物們相遇都是一次無聲的長談,因為了解所以熱愛,歡迎大家來到油條小哥講動物,本期原創文章分享: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到底有多聰明?以後千萬別說像豬一樣笨!
  • 豬真的笨嗎?科學家:非常聰明,而且還擅長走迷宮
    「你看,你笨得像豬一樣」,這句話對於很多人來說,無論是說給別人還是被說,都是常常會說的一句話,這是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豬應該是世界上最笨的動物了,它們又髒又懶,看起來愚蠢極了,不過,實際上卻是,豬雖然性格非常的溫順、善良,但是豬並不笨,相反的,豬非常的聰明,甚至科學家研究發現,豬比狗還要聰明不少
  • 愛因斯坦:別偷懶了,深度思考比思考更重要
    還有另一個現實讓人如此的可惜,我們的教育體系,奪走了人在學習知識時的最重要的一個素質,那就是學習的興趣,而這幾乎是一切成就的前提,正如愛因斯坦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旦對知識失去了興趣,你幾乎也失去了成為高深知識領域的卓越者的機會。
  • 《秋蟬》結局,一環套一環,葉衝自爆小莊受傷,清泉自以為聰明
    《秋蟬》結局,一環套一環,葉衝自爆小莊受傷,清泉自以為聰明。文/巖姐,原創內容,抄襲必究!當然,葉衝自爆,林小莊受傷,清泉上野還自以為聰明,設下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局,只是想要引出葉衝背後的人,希望可以放長線釣大魚,豈不知,一環套一環,葉衝利用了這個局,也給清泉上野設了一個局。
  • 青舟:一個聰明孩子是如何變笨的?
    一個聰明孩子怎麼就越來越笨了?我曾經接待過一個案例:一位母親有個16歲的兒子,他初中時期的成績一直都是年紀前100,到了高中後,重點學校的重點班,成績逐漸下滑,最後成了班級倒數。孩子高二的時候,輕微抑鬱、自殘,之後輟學一年。
  • 愛因斯坦到底有多聰明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小學數學成績只有一分。愛因斯坦在德國上的小學,德國考試成績分1到6個階段,一分實際上就是最高分,他的頭髮看起來總是凌亂不堪,其實他得了一種罕見的膨化症候群。所以這可是被上帝燙過頭的男人。
  • 何為聰明?何為最強大腦?學習不好真的與這些有關嗎?
    對學習中的問題反應快,思路清晰,完美解決,可以說是聰明;一些奇思妙想,那也叫聰明;就算是再簡單的事情、再簡單的問題,別人想不清楚,你卻能第一時間提出,那也叫聰明。你就比如科學偉人愛因斯坦,其大腦開發的量達到20%,就憑藉著這20%,他能想到許多人做想到的事情!不過,愛因斯坦又有幾個呢?但咱們就事論事的說,愛因斯坦不也是人嗎,那為什麼他的腦子就能開發到20%,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值得深思呢?
  • 珠心算:故事中天才小時候「很笨」背後的真相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天才們小時候的故事,這些故事的結構往往是天才們小時候都「非常笨」,後來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例如,有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頭特別大,四肢很小很不協調,行動還很笨拙,被大家認為是一個畸形兒,這個小孩就是愛因斯坦。
  • 一個智商正常的人,為什麼會「顯得」笨?
    這是歐萌科學家的第146篇文章後世人推算愛因斯坦智商大概在160-180左右
  • 20世紀誰最聰明,愛因斯坦還是霍金
    剛剛過世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先生,被稱為 20世紀最聰明的頭腦之一。多半生被疾病困在輪椅上的他,在黑洞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中文網絡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謠言稱,霍金的智商高達160。不過,這並非事實。在接受紐約時報的一次採訪中,霍金親自表示:「我不知道我的智商多高。吹牛自己智商高的人都是『擼瑟兒』。」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偷後,他發現了什麼?愛因斯坦為什麼這麼聰明?
    愛因斯坦,我相信沒有人會不熟悉這個名字。著名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奠基人,先後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並於1999年被選為《時代周刊》為「世紀偉大人物」他和牛頓,伽利略一起工作,是一本高中物理書「三霸」。
  • 為什麼愛因斯坦長大那麼聰明?
    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儘管蘊含的意思是告訴大家做事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但無論如何愛因斯坦給我們就是笨笨的感覺,除了板凳傳說外,愛因斯坦還有3歲才學會說話,數學成績不好,經常考一分,被同學罵笨蛋,是一個又笨又挫的熊孩子!他通過不斷努力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偷後,到底研究出了啥?愛因斯坦為何如此聰明?
    愛因斯坦,相信沒有人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著名的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開創者、奠基人,先後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而後又在1999年被評選《時代周刊》選為「世紀偉大人物」而且他與牛頓、伽利略共同擔任高中物理書「三霸」,一看見愛因斯坦,就讓小編我回憶起了當初被物理公式折磨的痛苦日子
  • 科技社會的發展,會讓人類在未來變「笨」還是變得更「聰明」?
    人類變得更聰明還是更笨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有科學家認為,當今社會和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人類智商卻逐年下降。另一個有爭議的觀點是,受過教育的人生的孩子越來越少,繼承家庭的人「不聰明」的人越來越多,因此他們的後代也不聰明。人類反應慢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