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邊界層下降影響擴散 昨大氣日紹興市空氣品質呈輕度汙染

2020-12-06 浙江新聞

大氣邊界層下降影響擴散 昨大氣日紹興市空氣品質呈輕度汙染

2017年09月07日 09:32:44來源:紹興網-紹興日報

  昨天灰濛濛的天空,著實讓這段時間看多了藍天白雲的市民很不適應。市環境監測站監測結果顯示,前天到昨天,紹興的空氣品質AQI指數一度達到輕度汙染。好在,隨著昨天下午起氣象條件逐步改善,空氣品質也將逐步轉好。

  根據市環境監測站和市氣象臺會商分析,此次汙染過程主要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本地積累共同影響。氣溫高,光照強烈,有利於臭氧汙染物的生成;地面受副高控制,風速小,溼度增加,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

  此次輕度汙染在5日就已「發威」。9月5日,我市受副高控制,晴熱高溫,風力小,汙染物擴散及沉降條件差,10時至18時,臭氧濃度較高。當天空氣品質AQI指數為150,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O3。同期周邊城市中,湖州、杭州、嘉興的情況比我市更糟。根據實時空氣自動監測數據,9月5日湖州、杭州地區受大氣邊界層下降影響,自14時開始至24時依次出現PM2.5短時汙染。

  而9月6日,我市因大氣邊界層下降,大氣邊界層變低,風速小,擴散條件較差,空氣溼度較高,顆粒物自1時開始出現吸溼增長,PM2.5呈現輕度汙染。10時,實時AQI指數為112,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好在,昨天下午弱冷空氣開始影響我市,帶來了降水,汙染物擴散及沉降條件轉好。根據紹興市空氣品質預報,今天弱槽切影響,有陣雨,東北風,汙染物沉降條件好。未來幾天,紹興的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標籤:紹興;汙染;空氣責任編輯: 馮一倫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解析大氣汙染擴散的氣象因素
    研究不同氣象條件下大氣汙染物擴散規律的目的在於:①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對工業規劃布局提供科學依據,預防可能造成的大氣汙染;②根據當地的大氣擴散能力和環境衛生標準,提出排放標準(排放量和排放高度);③進行大氣汙染預報,以便有計劃地採取應急措施,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長期的)和防止可能發生的汙染事故(短期的)。
  • 成都蓋上「大被子」 空氣汙染物擴散難 預計16日情況改善
    ,從而出現了連續的輕度汙染。11日以來,成都市天氣晴好,尤其是下午,空氣品質維持在優良。在陽光之下,相信多數市民朋友們都未察覺到汙染已悄然到來。前期生態環境部門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結果顯示,成都市11-1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進入一次持續時間較長汙染過程。為減輕汙染程度,成都市按照省上的統一部署,於11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爭取了11、12日兩個優良天。
  • 受區域汙染傳輸影響 3日武漢市部分小時空氣品質將達輕度及以上汙染
    一、空氣品質基本狀況2日夜間我市為陰天,地面為偏北風2-3級,2日20時-3日2時小時空氣品質為良,3日3時起疊加區域汙染傳輸影響,小時空氣品質轉為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目前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地部分城市為輕度到中度汙染,個別城市為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省內襄陽和荊門為中度汙染,其他城市空氣品質為良到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 成都:暖陽之下警惕汙染物累積 預計16日空氣品質將改善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1月11日以來,成都市天氣晴好,尤其是下午,垂直擴散條件好,空氣品質維持在優良,但暖陽之下,多數市民朋友們都絲毫未察覺到汙染已悄然到來。1月13日11時空氣品質實況圖1月14日,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前期生態環境部門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結果顯示,成都市11-1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進入一次持續時間較長汙染過程。為減輕汙染程度,成都市按照省上的統一部署,於11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爭取了11、12日兩個優良天。
  • 11月下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今日通報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11月下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前期和後期擴散條件較差,局地可能出現階段性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
  • 揚州3日達中度汙染 不利擴散汙染物積累"爆發"
    隨極寒天氣而來的優良空氣品質,幾天前就和大家說再見了。前天開始,我市已經有汙染苗頭,達到了輕度汙染。由於汙染積累,加上近期不利的氣象條件,我市空氣品質昨達到了中度汙染。   空氣品質   我市昨達到中度汙染   這幾天的氣溫讓不少市民都凍得直哆嗦,不僅是氣溫遲遲不肯上來,就連空氣品質也下滑得厲害。   昨天早上9時,我市空氣品質指數為188,等級為中度汙染,市區主城區4座大氣汙染監測站數據均為紅色。
  • 今天江蘇空氣品質狀況為良,首要汙染物為PM10,下周可能有輕度汙染
    交匯點訊 梅花盛開的季節,為便於大家安排工作和生活,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今日空氣品質報告,以及未來7日(2月24日至3月1日)空氣品質預報。  2月23日,我省13個設區市空氣品質為良,AQI(空氣品質指數)範圍在60-80之間。首要汙染物以PM10為主。
  • 北京空氣品質今天小幅改善 預計首要汙染物為PM10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經歷了周末和昨天的空氣汙染,今天空氣品質將有小幅改善。針對本輪汙染過程,專家分析為短距離西南輸送通道傳輸與本地源累積共同影響導致。   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複合汙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分析稱,從11月24日中午前後,北京地區經歷了一次PM2.5濃度迅速攀升的過程,於當日19時達到5級重度汙染。
  • 11月下半月全國首要汙染物為顆粒物 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1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天津大氣汙染主要成因查明 跟蹤研究工作組提出治汙建議
    這些組分的來源既有一次排放,又有二次轉化,氣象條件大多是「低空西南風+大氣邊界層大幅壓縮」,約76%的重汙染過程前期觀測到低空西南風輸送,大氣邊界層高度被壓縮至200米左右,大氣自淨能力不及清潔天氣的20%,造成本地排放及區域輸送的汙染物快速累積。約50%的重汙染過程觀測到明顯的化學轉化影響,特別在溼度較大的條件下,二次轉化的貢獻更顯著。
  • 11月26日北京重汙染原因解讀 夜空氣品質逐漸轉好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疊加冬季採暖排放量增加等因素,11月24日至26日,京津冀地區發生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北京市於24日12時啟動進入秋冬季以來第二次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對此次汙染過程,人民網獨家採訪了清華大學教授、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北京市跟蹤研究工作組組長王書肖。
  • 拉尼娜來了,對今冬大氣汙染擴散有何影響?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數據,2020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海溫關鍵區(Niño3.4區)的監測指數為-0.6℃,較7月份下降了0.3℃;9月1-20日,Niño3.4區海溫呈波動下降,監測指數低於-0.5℃,標誌著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
  • 為什麼了解大氣汙染成因,需要懂得一點氣象知識?
    在談到許多網友對大氣汙染成因存在誤解時,雷宇首先拋出了一個觀點:汙染物排放決定了空氣品質的長期趨勢,但是氣象因素是空氣品質短期波動的主要原因!究竟氣象因素在空氣汙染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怎麼理解氣象因素在空氣汙染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呢?空氣汙染影響因素都有哪些?
  • 1月11日-17日哈爾濱空氣品質或以輕度汙染為主
    1月10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部門獲悉,未來七日哈爾濱市空氣品質或以輕度汙染為主,注意防護。1月11日,黑龍江省西部和北部地區擴散條件較好;其中,哈爾濱、綏化、七臺河、雞西、牡丹江擴散條件一般。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其中,哈爾濱、綏化、七臺河、雞西、牡丹江空氣品質以良-輕度汙染為主,局地短時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和PM10。1月12日,全省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較好;其中,哈爾濱、綏化擴散條件一般。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其中,哈爾濱、綏化空氣品質以良-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和PM10。
  • 州市要聞 | 昆明:大氣汙染防治亮出最好水平 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
    100%其中優203天,良163天,輕度汙染0天優級天數、優良率均是自2013年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的最好水平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對各縣(市、區)空氣品質階段性完成情況進行通報,適時對改善幅度相對較小的轄區進行約談會商,通過層層傳導壓力,不斷壓實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
  • 地球大氣對流層
    大氣的最下層稱為對流層,它是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層,空氣的移動是以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為主的對流運動,所以叫做「對流層」。
  • 明天至25日再現重汙染天氣 專家稱系大氣逆溫層影響
    昨日,環保部發布消息稱,北京9月入圍空氣品質最差十城。圖/CFP    是的,霧霾又要來了。未來五天,京城空氣品質將有所波動,23日至25日預計將出現一次重汙染過程,26日,受冷空氣影響,空氣品質轉為優良。你是否感覺,這個月京城的霧霾沒完沒了?專家稱,這主要由不利的氣候特徵引起,如果冷空氣「待不長久」,就容易形成逆溫,導致汙染物快速積累,形成重汙染過程。
  • 逆溫現象和高壓系統致使大氣汙染難擴散
    倫敦煙霧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工廠和居民家庭排放出來的大量煙塵造成空氣汙染,與此同時,天氣因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12月5日早些時時候,倫敦上空的出現逆溫現象。通常,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6℃左右。即是說在數千米以下,一般是低層大氣溫度高,高層大氣溫度低。
  • 這波空氣汙染咋來的?權威解讀來了!另外,要!下!雨!
    >權威解讀來了 11月15日至16日,因持續受到上遊區域汙染傳輸影響,同時本地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溼度高、風速小,疊加夜間大氣邊界層降低使環境容量下降,大連市區出現輕度汙染-重度汙染過程。
  • 受區域汙染傳輸影響,今日武漢市部分小時空氣品質較差
    2日夜間武漢市為陰天,地面為偏北風2-3級,2日20時-3日2時小時空氣品質為良,3日3時起疊加區域汙染傳輸影響,小時空氣品質轉為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目前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地部分城市為輕度到中度汙染,個別城市為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