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說到蕨類植物裡的網紅植物,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藍星水龍骨(藍星蕨)、鹿角蕨、鳥巢蕨或鐵線蕨,但還有一種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蕨類植物,那就是大葉鐵線蕨。
大葉鐵線蕨是進口的鐵線蕨品種,現在它的受眾還是比較小,園藝價值有待開發,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嫩葉呈粉紅色的,葉子由粉紅色慢慢會變成碧綠色。
大葉鐵線蕨是屬於鐵線蕨科鐵線蕨屬的一個品種,看上去非常有熱帶的風情,嫩葉呈桃紅色,有著拱形的葉片,葉子成熟後會變成翠綠色,可以長成一叢叢。
1.盆土的搭配
大葉鐵線蕨是喜歡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盆土要保持有較多的有機物,並要保證土質疏鬆透氣,有良好的排水性,這樣的盆土才能將大葉鐵線蕨種好。
栽培大葉鐵線蕨的土壤要維持微微溼潤的同時,卻不能讓盆土積水,所以我們栽種這些大葉鐵線蕨的時候,就可以在土壤中混合一些粗椰糠塊、腐葉土和珍珠巖,以5:3:2的比例混合,可以在土壤中混入適當的樹皮,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2.適當的陽光
大葉鐵線蕨適合養在窗臺邊,每天有3~5小時左右的柔和散射光,就可以讓它生長良好,如果能維持良好的環境通風,並且維持55%以上的空氣溼度,對它的生長就更有好處。
如果家裡沒有光照,也想要栽種大葉鐵線蕨,那就要將它擺放在明亮的燈光下,而且要放在離光源比較近的地方,距離燈光有30~45釐米的位置,每天有8~12小時左右的燈光照射,但要注意維持溼度和適當通風,也可以讓它生長良好。
3.生長的環境
還有一點是要提醒大家,大葉鐵線蕨是比較害怕寒冷的,比較喜歡常年溫潤的環境,最低養護溫度保持在7度以上,才是最安全的溫度,低於5度以下就有凍傷的風險。
大葉鐵線蕨原本是生長在美洲的熱帶地區,就包括加勒比海、南美等地的野外的環境下看到它的身影,它原本生長的環境就有較多的落葉(有機質較多),有較高的空氣溼度,適當散射光,溼潤的環境,它喜歡充足的散射光,但又害怕過度暴曬。
4.澆水注意
栽種大葉鐵線蕨要避免土壤完全乾燥,一般土面下2~3釐米幹了,就要及時澆透水,根部不能處於完全乾燥的狀態,否則葉子會不斷乾枯,甚至會導致整棵植株枯萎。
部分的葉子乾枯,並不會導致大葉鐵線蕨直接掛掉,但是會導致葉子不斷發黃乾枯,如果想要讓它重新恢復生長,可以從根莖底部直接重剪,將枯萎枝葉全部剪掉,讓它重新萌發新芽。
5.溫度和溼度
如果溫度能維持在20~28度之間,環境通風良好,有適當散射光,在天氣好的時候就可以經常給它澆水,而且要經常在周圍噴霧狀水,維持55%~75%左右的空氣溼度,對它的生長就很有好處。
養護大葉鐵線蕨時,如果盆土經常積水,就很容易引起根腐病。如果盆土經常乾旱,很容易導致整棵植株枯萎,所以要把握澆水的時機。
大葉鐵線蕨可以忍受適當的高溫,在夏天可養在涼爽的地方,它會生長更好。如果溫度超過35度以上,它會進入生長減緩的階段。它的耐寒能力就比較差了,在冬季要注意防寒,因為它是屬於熱帶的蕨類植物。
6.繁殖的技巧
後期如果想要繁殖大葉鐵線蕨,可以依靠分株的方法培育,也可以等它的孢子掉落在土壤中,重新長出一些新芽,等新芽長大一點,再進行移栽,這兩種就是繁殖鐵線蕨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