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首曝北極星-2飛彈:已掌握中美俄才擁有的獨門發射技術

2021-01-08 科羅廖夫

5月22日,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公布了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飛彈試射全過程的視頻,引發世界各國媒體關注。進入5月以來,朝鮮連續兩次試射彈道飛彈,5月14日,朝鮮發射了一枚火星-12中遠程彈道飛彈,按照朝中社的正式報導,這次試射是一次高彈道發射,按照最大彈道仰角進行的,在上升飛行至最大定點高度2111.5公裡後,落在了787公裡的水域外,按照最小能量彈道的射程估算,這枚飛彈射程的下限為4200公裡,足以打到美軍的關島基地。

時隔僅僅8天之後,朝鮮人民軍於5月21日再次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朝鮮最高領導人現場觀摩了飛彈發射,並批准在部隊實戰部署該飛彈,這標誌著北極星2型在僅進行了2次試射後就完成了定型。根據韓國的監測通報,朝鮮於當天下午4時59分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一枚彈道飛彈,飛行距離約為500公裡。

從飛彈飛行彈道觀測,這是一次成功的試射,飛彈落在了半島東部海域。按照最小能量彈道估算,北極星-2的射程約1250公裡。今年的4月29日,朝鮮曾在該地試射北極星-2型彈道飛彈,但那次飛彈在空中爆炸,試射以失敗告終。

北極星2機動彈道飛彈是北極星潛射飛彈的陸上改進型,這有點類似中國東風21中程彈道飛彈是從巨浪1潛射飛彈改進而來一樣,都屬於「由海上陸」。北極星潛射飛彈的最初技術來源是蘇聯七十年代的SS-N-6潛射飛彈,朝鮮在上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獲得了少量R-27型液體燃料潛射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N-6)。根據朝鮮公布的畫面來看,北極星-2飛彈改用了固體燃料發動機,相比液體燃料發動機的飛彈,具有更短的發射準備時間。

北極星-2飛彈沒有採用常規的氣動彈翼,而是採用了柵格式尾翼,因為其結構形狀和小弦長,可以緊貼彈體摺疊,這樣飛彈結構更加緊湊,易於存儲和運輸。朝鮮目前共有3種型號的彈道飛彈使用了柵格翼技術,分別是KN-02近程彈道飛彈、舞水端中程飛彈和北極星-2中程飛彈。

北極星-2飛彈配備履帶機動式TEL運輸-起豎-發射車底盤,具備陸地機動能力。使用朝鮮的天馬虎坦克底盤改裝而來,車體被拉長,有8對負重輪,飛彈發射筒兩側還增加了設備放箱,一體化集成化的程度很高,可見北極星-2飛彈已經向實戰化方向邁出重大一步。

通過視頻畫面看,該飛彈很明顯採用了先進的懸垂髮射筒和自適應延伸橡膠底座技術,這是野外機動發射的核心技術之一。

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的少數幾種彈道飛彈採用此類技術,包括中國東風21D、東風26和東風41,以及俄羅斯的白楊M和亞爾斯飛彈。這回需要加上朝鮮的北極星-2飛彈了。  

美國和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展陸基洲際飛彈的無依託野外發射技術,戰略飛彈發射車可在無路或泥濘、鬆軟土壤及沙漠等地區活動,在非預定地點發射。發射場不需要預先準備,發射車在機動過程中可隨時停車發射。

要實現彈道飛彈野外隨機發射,就必須使用的懸垂髮射筒和可延伸底座技術。野外地面承壓能力較低,一般只有0.5兆帕以下,飛彈被彈出瞬間對地面的負荷很大,高達幾十至幾百噸,所以飛彈需要一個可延伸的底部,延伸筒由橡膠製成,套在發射筒上。飛彈發射後,在燃氣作用下,延伸筒膨脹變形,相當於一個汽車氣囊,燃氣衝壓膨脹形成保護囊,後坐力便通過氣囊緩衝漸釋放到地面,同時延伸筒能隨地面的下陷變形而向下自適應延伸,能夠大幅降低對發射場坪的強度要求。

俄羅斯SS-27 白楊M公路機動飛彈的使用的自適應延伸底座,底座有一定伸縮性。

俄羅斯SS-25「白楊」飛彈發射車在訓練場進行無依託發射

這是白楊飛彈發射完畢以後的場景, 可以看到頂部筒蓋已脫落,而且發射筒後部的可延伸底座與地面的鬆軟土壤接觸良好。

這種自適應發射技術也應用的我國火箭軍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以及剛剛服役的新一代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上面。

一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外軍一直認為北極星-2飛彈是一種有限公路機動發射的彈道飛彈,平時隱蔽在大型洞窟基地內,戰時從洞窟基地開出,進入附近的預設發射陣地,這些陣地都事先經過精確的測量和技術保障,發射場坪的基礎經過特別設計,由加厚混凝土構築,能夠承受幾十噸飛彈發射時的後坐力和衝擊力。場坪有預先埋設的中心定位點,飛彈發射車可直接開到定位點,經過簡單整備就可以發射。

此次試射的北極星-2型飛彈,能夠無依託陣地在野外機動發射,隨便找個河灘,豎起來就射了。極大的顛覆了各國情報機關對於北極星-2飛彈的傳統判斷。

相關焦點

  • 朝鮮成功試射「北極星-2」 金正恩親自下達發射命令
    國際在線報導:據朝中社13日消息, 朝鮮式新的戰略武器系統——「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試射12日成功舉行。據報導,金正恩現場指導了「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試射。在得到「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開發情況的匯報後,金正恩親自指定試射日期,並親臨現場指導準備工作。
  • 朝鮮確認試射「北極星2」飛彈,金正恩現場觀摩批准實戰部署
    朝鮮確認試射「北極星2」飛彈,金正恩現場觀摩批准實戰部署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05-22 12:26 來源:
  • 技術湃︱朝鮮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
    技術湃︱朝鮮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2月12日試射的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有了模型,這個題目變成這樣:問題:朝鮮2月12日試射了北極星二型飛彈。試射飛彈軌道最高高度為500公裡,飛彈飛行500公裡後落入海中。忽略大氣阻力,忽略地球的曲率。問:該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為什麼地球曲率能夠忽略呢?這是因為地球赤道周長為4萬公裡(所謂「坐地日行八萬裡」),幾百公裡彎曲不大。
  • 朝鮮北極星3潛射飛彈試射成功!外形竟與美軍現役洲際核飛彈相似
    10月3日上午,朝中社發布消息稱,朝鮮國防科學院10月2日在朝鮮東海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了「北極星-3」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從消息所配圖片來看,此次試射和北極星2的陸地機動載具試射不一樣,是一次真正的水下發射。
  • 朝鮮試射北極星飛彈或非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消除技術軟肋
    朝鮮試射北極星飛彈或非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消除技術軟肋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李彬 2017-02-15 10:52 來源:澎湃新聞
  • 朝鮮第二次試射北極星2中遠程彈道飛彈 金正恩批准定型部署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韓媒稱,朝鮮人民軍於21日再次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現場觀摩飛彈發射,並批准在部隊實戰部署該飛彈,這標誌著該飛彈在僅進行了2次試射後就完成了定型。
  • 朝鮮今年第8次試射或為「北極星-2」彈道飛彈 日韓關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韓聯社5月21日援引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消息稱,朝鮮當天下午4時59分許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朝向半島東部海域試射消息引發外媒關注,CNN稱,白宮官員表示朝鮮試射的是中程彈道飛彈。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高官認為該飛彈並非洲際彈道飛彈,印證了此前韓軍的推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舉行了記者會向朝方提出抗議。韓聯參正在就飛彈型號等具體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韓聯參表示,從飛彈飛行距離來看,此次試射可能並未以失敗告終。飛彈落在了半島東部海域。
  • 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原標題: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牽動東北亞局勢的美制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簡稱「薩德」系統)是否落戶朝鮮半島在韓國再度掀起異常熱烈的討論。韓國輿論認為,由於中美在此問題上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韓國「兩面受氣」。
  • 伊朗流星3飛彈剛發射,以色列就亮出底牌,俄:這才是頭號勁敵
    據俄衛星網7月29日報導,日前伊朗軍方成功發射了一枚「流星-3」型中程彈道飛彈,飛彈在中東上空飛行了一千多公裡周,準確命中了伊朗境內的目標,軍事專家認為,伊朗在此時發射中程飛彈,顯然是在向美國等國發出威脅,提醒美陣營伊朗擁有強大的飛彈部隊,然而在伊朗飛彈飛越中東之後,美陣營卻並沒有沉默以對,美國在中東的頭號盟友以色列率先亮出底牌出手反擊
  • 駐韓美軍評估朝鮮火星-15飛彈 確認射程覆蓋全美
    朝鮮官方公布的「火星-15」型飛彈發射瞬間照片據韓聯社7月11日報導,駐韓美軍司令部發布的《駐韓美軍2019戰略概要》(簡稱《戰略概要》)指出,朝鮮2017年11月試射的「火星-15」飛彈射程能覆蓋整個美國本土。這是駐韓美軍首次對該飛彈作出能打擊全美的正式評價。
  • 日本航天獲重大突破,有一技術已領先中美俄,應該提高警惕嗎?
    美國和俄羅斯,在航空領域起步較早,同時也掌握著大量關鍵技術。對此,不少人認為在航天領域,中美俄呈三足鼎立之勢。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早前,美國公布了世界五大航天強國,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個國家的排名,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 攻克眾多難題,中國獨家掌握,高原反坦克飛彈打靶成功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國就創造出了一種技術,可以讓普通精確制導武器在高原使用。紅箭-73D反坦克飛彈成功通過測試,意味著我軍的高原作戰能力,將在短時內得到大幅提升。眾所周知,紅箭-73系列反坦克飛彈是中國仿製前蘇聯AT-3型反坦克飛彈的產品,該飛彈於1978年設計定型,至今已在我軍中服役了幾十年的時間。
  • 朝鮮再射2枚飛行器:韓美推測系近程飛彈 三周內已是第六次
    8月16日早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朝鮮再度發射2枚不明飛行器。  據韓聯社8月16日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朝鮮今晨在江原道通川郡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不明飛行器,韓軍正在嚴密關注相關動向並保持高度警戒。這已經是朝鮮在7月25日以來第六次發射飛行器。
  • 朝鮮再射2枚飛行器:韓美推測系近程飛彈,三周內已是第六次
    朝鮮再射2枚飛行器:韓美推測系近程飛彈,三周內已是第六次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8-16 09:56 來源:澎湃新聞
  • 朝鮮三周內第六次發射飛行器 韓美推測系近程飛彈
    (原標題:朝鮮再射2枚飛行器:韓美推測系近程飛彈,三周內已是第六次)
  •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據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導,韓國情報部門當天披露,朝鮮1日開始在其東部海域劃定禁航區,附近地域還出現搭載有「勞動」飛彈的移動式發射車。有分析認為,朝鮮此舉有可能是對9日訪韓的美國防長卡特進行抗議,也可能與15日金日成誕辰紀念日太陽節有關。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6日稱,朝鮮1日劃定的禁航區目前仍舊維持,所有船舶和飛機都被禁止進入該區域。目前,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機構未接到朝方要發射飛彈的通報,韓美情報部門正全力監視。《朝鮮日報》稱,「勞動」飛彈射程可覆蓋大部分日本國土和駐日美軍基地。
  • 朝鮮洲際飛彈研判:剛達到第一代水平 五大國已搞第五代
    美國國防部也及時就這一事件做出了表態,發言人曼寧則在一份聲明中說,美方已監測並追蹤到朝鮮發射了一枚飛彈,初步判定該飛彈為洲際彈道飛彈。如果真如美國國防部所猜測的,朝鮮發射的是一枚彈道飛彈的話,那麼從韓聯社的披露分析,該枚飛彈的射程將達到10000+。
  • 朝鮮的核技術到底從哪裡來的
    朝鮮就憑藉手中的一點核技術,挑戰和平要挾世界,將世界幾個大國玩於掌股之間,貌似強悍。那麼,朝鮮的那點核武技術,究竟是從哪裡得到的呢?就目前已披露的材料來看,主要有三大來源。第一大來源,是蘇聯在50-80年代的援助朝鮮核武計劃,啟動於1950年代。朝戰剛剛結束,金日成就在非公開會議上表示:「朝鮮國家雖小,但別國擁有的東西都應該有,包括原子彈。」
  • 揚基:從一片舵看,朝鮮固體火箭還是圖樣(too young)
    近幾個月來,在其官方通訊社近乎千篇一律的報導和韓國軍方永遠「一切盡在掌握」的表態中,朝鮮人民軍各類飛彈乃至遠程火箭彈的試驗已經讓人有些「麻木」。但3月24日,朝鮮官方在相關報導中首次公開其大功率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噴出和級分離試驗畫面,對於關心東北亞安全局勢的讀者來說,仍有諸多信息可供探討。
  • 朝鮮第五次核爆加深東北亞地區核安全困境
    朝鮮的再一次核爆已經不再給世界帶來多麼震撼的效果,人們似乎習慣了朝鮮這種非理性行為。無論如何譴責朝鮮的離經叛道,其已經毫無疑問的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從之前朝鮮一系列的彈道飛彈成功發射,到這次朝鮮核試驗以來最大當量的核爆,我們可以判斷朝鮮已經完成了擁有核武器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