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試射北極星飛彈或非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消除技術軟肋

2021-01-08 澎湃新聞
朝鮮試射北極星飛彈或非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消除技術軟肋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李彬

2017-02-15 10:52 來源:澎湃新聞

朝中央電視臺13日公布了朝鮮發射中程彈道飛彈「北極星」第二型前一天的準備畫面。 東方IC 圖

朝鮮於2月12日上午試射一枚飛彈。最早韓國方面初步獲取的信息是,這是一枚舞水端飛彈,從朝鮮西北部的平安北道發射,落入朝鮮東海岸外。飛彈實際射程500公裡,飛彈到達的最大高度也是500公裡。隨後朝鮮也公布了一些細節,表明:這是北極星二型固體燃料飛彈,具有車載機動性;飛彈發射地點為平安北道,為了減少對鄰國威脅,發射的時候使用了高彈道。

如果實際射程500公裡,軌道高度500公裡這兩個數據是可靠的,那麼,我們可以估算一下這個飛彈的一些性能。在這次試射中,這個飛彈在發動機關機的時候,其豎直方向的速度達到大約3200米/秒,水平方向速度僅為大約800米/秒,總速度約3300米/秒。發動機關機點的飛彈飛行仰角為76度,確實是非常陡的高軌道。如果將關機點的仰角下調到大約45度,這個飛彈能夠達到其最大射程1100公裡。舞水端飛彈的最大射程據信有3000公裡左右,所以,這次試射的不大像是舞水端。而應該是朝鮮自稱的固體燃料的機動飛彈北極星二型。

朝鮮試射飛彈的目的何在呢?

很顯然,朝鮮獲得了一種機動的固體燃料飛彈。固體燃料的機動飛彈容易隱蔽;發射準備時間短。因此,增強朝鮮核武器和飛彈的生存能力應該是朝鮮這次試射的一個主要目的。

問題是,朝鮮為什麼要射高彈道呢?

真的如朝鮮說的是減少對鄰國的威脅感嗎?朝鮮過去的確有通過選擇飛彈發射方向來避免國際反應的做法。但是,朝鮮在試驗射程一千公裡的飛彈的時候,過去並沒有表現出很多忌憚。難以想像朝鮮現在突然變得拘謹起來。因此,朝鮮除了測試新的固體燃料機動飛彈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目的。

金正恩在現場視察。東方IC 圖

很多國際媒體和政要表示,朝鮮的目的是挑釁。這似乎低估了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決心,而且也與朝鮮這次試射軌道的事實不大吻合。

朝鮮的目的如果僅僅是挑釁,那麼,應該將飛彈發射得越遠越好。而朝鮮將發射點放在其領土西北部,並抬高彈道,使得彈頭落點距離朝鮮本土很近。這顯然不利於擴大挑釁的效果。

朝鮮一直在堅定地全面發展其核武器能力,包括飛彈運載能力。但是,

朝鮮有個軟肋,那就是朝鮮缺乏測試洲際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的試驗手段。

通常有兩個辦法進行洲際飛彈飛行試驗。第一個辦法是向遙遠的公海發射洲際飛彈,其彈頭落入開闊的洋面。本國提前派遣監測船,到彈頭落點附近測量洲際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的數據。現在的國際形勢顯然不允許朝鮮進行這樣的試驗和測量。第二個辦法是,將洲際飛彈的軌道壓低,使得其射程減小,這樣就可以在一些國土範圍內進行飛彈試射和測量。這個辦法朝鮮也行不通,原因在於,朝鮮的國土範圍對於壓低彈道的洲際飛彈還是過於狹小了。

儘管朝鮮缺乏測試洲際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的手段,但是朝鮮似乎並沒有放棄這方面的努力。朝鮮已經通過一些地面實驗,模擬彈頭再入大氣層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通過加溫,測試彈頭材料在進入大氣時摩擦生熱的情況。朝鮮的這類地面實驗,有些已經在媒體中公開。地面實驗能夠了解一些單項的效應,是否能夠全面模擬彈頭再入大氣層的複雜情況,朝鮮並沒有信心。因此,朝鮮需要做一些飛行試驗,觀察其彈頭再入大氣層的情況。

問題在於,朝鮮國土太小。往往飛彈一飛出去,就超出了朝鮮的觀察範圍。如果使用短程飛彈進行測試,彈頭進入大氣層的速度太慢,現象過於簡單,不能用來推測洲際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的情形。

因此,朝鮮需要想辦法,使用(最大)射程不太小(意味著彈頭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不太慢)的飛彈進行試射,落點還要離朝鮮本土不太遠,這樣朝鮮能夠觀察到彈頭再入大氣的過程。朝鮮可以想到的一個辦法就是:

(1)從陸地領土的一側向另外一側發射飛彈,減少飛彈在海上飛行的距離;(2)使用高彈道,既可以減少飛彈總的飛行距離,又使得彈頭再入大氣層的過程與洲際飛彈更像。

這次2月12日的飛彈試射正好符合上述特點:飛彈從朝鮮的西北部向東發射;飛彈在發動機的關機點的仰角達到76度。

如果上述的猜測的確反映朝鮮的思路,那麼,

朝鮮就不僅僅只是通過飛彈試射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會進行系列的旨在研究彈頭再入大氣層的飛彈飛行試驗,逐漸摸索洲際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的規律。

朝鮮去年密集試射舞水端飛彈,其目的可能是類似的。國際社會需要考慮如何應對朝鮮今後密集的飛彈試驗。

(作者系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朝鮮,飛彈試射,北極星二型飛彈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朝鮮北極星3潛射飛彈試射成功!外形竟與美軍現役洲際核飛彈相似
    10月3日上午,朝中社發布消息稱,朝鮮國防科學院10月2日在朝鮮東海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了「北極星-3」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從消息所配圖片來看,此次試射和北極星2的陸地機動載具試射不一樣,是一次真正的水下發射。
  • 朝鮮今年第8次試射或為「北極星-2」彈道飛彈 日韓關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韓聯社5月21日援引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消息稱,朝鮮當天下午4時59分許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朝向半島東部海域試射消息引發外媒關注,CNN稱,白宮官員表示朝鮮試射的是中程彈道飛彈。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高官認為該飛彈並非洲際彈道飛彈,印證了此前韓軍的推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舉行了記者會向朝方提出抗議。韓聯參正在就飛彈型號等具體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韓聯參表示,從飛彈飛行距離來看,此次試射可能並未以失敗告終。飛彈落在了半島東部海域。
  • 朝鮮首曝北極星-2飛彈:已掌握中美俄才擁有的獨門發射技術
    時隔僅僅8天之後,朝鮮人民軍於5月21日再次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朝鮮最高領導人現場觀摩了飛彈發射,並批准在部隊實戰部署該飛彈,這標誌著北極星2型在僅進行了2次試射後就完成了定型。根據韓國的監測通報,朝鮮於當天下午4時59分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一枚彈道飛彈,飛行距離約為500公裡。
  • 技術湃︱朝鮮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
    技術湃︱朝鮮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2月12日試射的北極星二型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這樣,題目可以變成這樣:問題:朝鮮2月12日試射了北極星二型飛彈。試射飛彈軌道最高高度為500公裡,飛彈飛行500公裡後落入海中。忽略大氣阻力,忽略地球的曲率。求飛彈燃料耗盡時發動機的關機速度,並求出該飛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根據飛彈軌道的最高高度為500公裡,根據拋物運動規律,可以求出,飛彈飛行時間為:632秒。
  • 朝鮮確認試射「北極星2」飛彈,金正恩現場觀摩批准實戰部署
    朝鮮確認試射「北極星2」飛彈,金正恩現場觀摩批准實戰部署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05-22 12:26 來源:
  • 朝鮮成功試射「北極星-2」 金正恩親自下達發射命令
    國際在線報導:據朝中社13日消息, 朝鮮式新的戰略武器系統——「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試射12日成功舉行。據報導,金正恩現場指導了「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試射。在得到「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開發情況的匯報後,金正恩親自指定試射日期,並親臨現場指導準備工作。
  • 朝鮮第二次試射北極星2中遠程彈道飛彈 金正恩批准定型部署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韓媒稱,朝鮮人民軍於21日再次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現場觀摩飛彈發射,並批准在部隊實戰部署該飛彈,這標誌著該飛彈在僅進行了2次試射後就完成了定型。
  •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潛艇彈道飛彈「北極星-3」
    人民網平壤10月3日電 (記者莽九晨)據朝中社3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2日上午在朝鮮東部海域的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新型潛艇彈道飛彈「北極星-3」型試射。 報導中說,這次新型彈道飛彈試射採用高角度發射方式進行。
  •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據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導,韓國情報部門當天披露,朝鮮1日開始在其東部海域劃定禁航區,附近地域還出現搭載有「勞動」飛彈的移動式發射車。有分析認為,朝鮮此舉有可能是對9日訪韓的美國防長卡特進行抗議,也可能與15日金日成誕辰紀念日太陽節有關。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6日稱,朝鮮1日劃定的禁航區目前仍舊維持,所有船舶和飛機都被禁止進入該區域。目前,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機構未接到朝方要發射飛彈的通報,韓美情報部門正全力監視。《朝鮮日報》稱,「勞動」飛彈射程可覆蓋大部分日本國土和駐日美軍基地。
  • 駐韓美軍評估朝鮮火星-15飛彈 確認射程覆蓋全美
    來源:澎湃新聞網原標題:駐韓美軍評估朝鮮火星-15飛彈,首次確認其射程覆蓋全美駐韓美軍司令部發布了《駐韓美軍2019戰略概要》,對朝鮮多種彈道飛彈進行了評估。朝鮮官方公布的「火星-15」型飛彈發射瞬間照片據韓聯社7月11日報導,駐韓美軍司令部發布的《駐韓美軍2019戰略概要》(簡稱《戰略概要》)指出,朝鮮2017年11月試射的「火星-15」飛彈射程能覆蓋整個美國本土。這是駐韓美軍首次對該飛彈作出能打擊全美的正式評價。
  • 朝鮮洲際飛彈研判:剛達到第一代水平 五大國已搞第五代
    據韓聯社報導,29日凌晨,朝鮮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方向試射一枚彈道飛彈。韓聯社援引韓國軍隊聯合參謀本部的消息報導,朝鮮由平安南道平城市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方向發射一枚「型號不明的彈道飛彈」。飛彈飛行距離約960公裡,最大高度約4500公裡。
  • 「鋯石」飛彈再次試射成功,美國航母岌岌可危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近日,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成功試射了一枚「鋯石」高超音速巡航飛彈。這也是俄羅斯國防部首次公布「鋯石」飛彈發射畫面。
  • 印度「無畏」飛彈試射失敗,巡航飛彈哪有那麼好造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稱,印度在前不久試射「無畏」式巡航飛彈,不過令印軍感到失望的是,飛彈僅僅飛行了8分鐘就開始脫離航線,落入水中,印度也不得不宣布這次試驗失敗,這也就意味著印軍無法在巡航飛彈這一方面形成巨大優勢。
  • 技術派|「主體大炮」的威力,探秘朝鮮大口徑遠程火箭炮②
    獵殺與反獵殺的較量2013年前後,朝鮮了進行了多次不明飛行物的試射,射程在150至180公裡之間,起初韓國和西方情報部門認為這是朝鮮KN-02型近程彈道飛彈試射,但隨著情報信息的增多,韓國和西方情報部門發現朝鮮並不是試射近程彈道飛彈,而是一種全新的遠程火箭炮,並賦予KN-09的代號。
  • 印度最新殺手鐧飛彈重大挫折!試射8分鐘布朗運動,一頭栽向大海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瘋狂試射各種新型飛彈,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飛奔。不過,一種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具備殺手鐧效應的飛彈,卻又失敗了,要造高技術軍工武器,並非那麼簡單。
  • 朝鮮接受外媒採訪確認重啟鈽生產,美稱朝為「實際威脅」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亞當斯說,為避免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希望朝鮮謹言慎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導稱,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對朝鮮研發核武器的進展越來越憂慮。朝鮮核武研發進展迅速,若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核攻擊,預警時間已大大縮減。
  • 印度試射超音速反潛飛彈,速度是魚-8飛彈10倍,650公裡擊沉潛艇
    據印度而媒體10月7日報導,在前兩天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印度近海惠勒島上成功試射了一枚其自重研發的新型超音速反潛飛彈。這款飛彈並不是驅逐艦和潛艇上完成的發射,而是通過一輛經過改裝的卡車作為發射載具。
  • 朝鮮閱兵展示「脫胎換骨」:官兵身高有變化,眾多新武器亮相
    朝鮮完全有可能從某些萬古長青的盟友那裡獲得末端制導技術和飛彈機動技術,同時,萬古長青的盟友可以在不參戰的情況下利用自身構建的強大情報偵察系統,為朝鮮提供某些時間敏感目標的實時情報,從而幫助朝鮮打擊這些珍貴的目標。
  • 朝鮮飛彈攪局中日韓三國外長會 東北亞安全困境難掩
    朝鮮24日發射潛射飛彈,引發韓日強烈反彈,直接衝擊了輿論對中日韓外長會的關注。美韓軍演被認為是朝鮮發射飛彈的誘因之一,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則讓中韓關係急轉直下。西班牙「歐亞評論」網稱,外交相當困難,是對中日韓的一個巨大挑戰,但三國是維持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利益攸關方,需要提高外交技巧來尋找解決之道,阻止事態滑向更大的災難。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成果文件,但三方達成的合作共識並不少。
  • 印度潛地飛彈試射,除夕之時突然放個大鞭炮,再次給對手敲響警鐘
    在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印度突然放了個大鞭炮,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20年1月24日,就是除夕的當天,印度突然進行了K-4潛地飛彈的試射,這是印度自行研製的一款可以進行水下發射的戰略飛彈系統。印度選擇發射的時機非常的微妙,就是在除夕當天,而且這是印度在6天之內第二次進行K4潛地飛彈的試射,等於是再次給對手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