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女子手術後體內被留金屬工具 可將磁鐵吸背上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2013年,土耳其的一名女子接受腰部手術時醫生將金屬工具留在了她的身體裡,現在她竟然可以將磁鐵貼在背上。

據悉,Sevgi Sullerli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2013年在土耳其代尼茲利省的一家私立醫院接受了修復腰椎間盤手術,以緩解背部疼痛。但手術後症狀反而惡化,不到一年她就無法長時間站立,連照顧孩子都難。

之後,她去了做手術的醫院進行X光檢查,但醫生說疼痛是因縫針而引起的。後來,在看了一個關於在手術中遺留手術物品的電視報導後,Sevgi開始質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系列怪事。

每當Sevgi穿過金屬探測器時即使身上沒有任何金屬物品,檢測器也會發出嗶嗶聲。甚至有一次,她回家後拿了一塊磁鐵放在背上,磁鐵竟然被吸住了。

Sevgi又找到大學醫學院的法醫學部門,兩名醫生在她的腰背處發現了一個1釐米長的金屬物品,表示可能是手術刀或者一根針。

目前,Sevgi決定對最初進行手術的醫院提起法律訴訟,並做手術以取出金屬物品。(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相關焦點

  • 【DIY】我竟然被一塊磁鐵吸了粉!
    看了這些DIY大神們對日常生活用品加以「磁鐵改造」,竟然發現磁鐵分分鐘就能變成居家生活好幫手!我竟然被一塊磁鐵吸了粉!今天,謀妹就帶大家看看一塊磁鐵的「吸功大法」。第一步,找一塊合適的木板,先對其外表進行符合自己審美的打磨與裝式;第二步,使用鑽孔機在木板上鑽幾個孔;第三步,每個孔裡都放置一塊大小合適的磁鐵,用透明膠黏貼在圓孔的位置;最後,將木板緊貼在廚房的牆面上就OK啦~~~
  • 「磁鐵人」什麼都能吸 就是不能吸引女孩
    奧勒爾的「人體磁鐵」功能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濃厚興趣,英國科學家日前用指南針、磁強計等工具對奧勒爾進行了全面的測試,結果終於解開了這個「人體磁鐵」身上的奧秘,原來奧勒爾身上強大的粘附力壓根和磁場無關,而是他的皮腺中能夠大量分泌一種粘性皮脂,所以奧勒爾與其被稱做「人體磁鐵」,倒不如被稱做「粘蒼蠅紙」更加精確。
  • 為什麼磁鐵只吸某些金屬,但地球引力什麼都能吸?
    首先,磁鐵不只是吸鐵,還能吸引鈷和鎳等鐵磁性金屬。不過,能被磁鐵吸引的金屬確實很少。之所以磁鐵會選擇性吸收某些金屬,這與金屬的原子結構有關。原子核及其外圍電子的自旋、以及電子在軌運動都存在磁矩,原子中的各種磁矩的矢量和就是原子的淨磁矩,或稱原子磁矩。
  • 女子手術後體內留下一鋼釘
    這本是一次取鋼板的手術,可瀋陽739醫院粗心的醫生卻將一根鋼釘落在了患者體內。劉女士多次就此事與院方交涉,最後得到只是一句:「你走司法程序吧」。劉女士說:「我真沒有過分的要求,但取個鋼板就落根鋼釘,一處傷口一年多的時間要做三次手術,得遭多少罪啊,醫院總得對醫生的過錯負責吧,我一定要給自己討個公道,討個說法」。
  • 松江區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用磁鐵吸出患者...
    松江區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用磁鐵吸出患者眼球裡的金屬異物 2020-08-13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3歲少年誤食兩塊小磁鐵 醫生用大磁鐵把它們吸出來!
    原來在10月28日,小強將兩塊小磁鐵吞下,隔著食管壁和胃壁緊緊相吸,並隱藏了起來。多地醫院的醫生都覺得只能開胸,做外科手術取出磁鐵。而父母並不願意,因為讓小小年紀的小強做大手術是一種折磨。怎麼辦?胡兵也是絞盡腦汁,直到不經意間看到了幾天前網購的強力磁鐵……少年誤食兩塊磁鐵,家屬婉拒開胸取鐵10月28日那天,上初中的強強帶著兩塊紐扣大小的玩具小磁鐵去了課堂。
  • 如果磁鐵磁場夠強,能將人體內的鐵吸出來嗎?科學家:地球上沒有
    磁鐵無處不在,取材於希臘的氧化鎂島,很多電子設備都要用到它,因此在現代世界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磁鐵吸鐵是眾所周知的常識,廢品廠就會用一種強力磁鐵來分離出廢品中的鐵物。如果施加磁場的時間足夠長,即使磁鐵消失了,鐵中的磁疇也會保持對齊,從而使鐵磁化,從而形成永久磁鐵。這種磁鐵內部鐵疇排列整齊,方向一致,用它去接觸鐵塊,就會對鐵塊同樣產生上面的磁化過程改變鐵塊表層的鐵疇(磁化作用下的原子排列成一層),這樣磁鐵就能吸鐵了。
  • 為什麼磁鐵只對鐵情有獨鍾而不吸其他金屬?
    磁石的四周產生了磁場,在磁場範圍內,一些本來沒有帶磁的物體會變為帶有磁性的物質,這叫磁化現象,比如鐵在磁場裡會被磁化成為「新磁鐵」。磁石是有極性的,並且相同磁極相互排斥,不同磁性則相互吸引。因為鐵被磁化時,「新磁鐵」的n極與原先磁石的s極相對,因此磁石能吸引鐵。實際上,磁石並並不是只對鐵情有獨鍾,所有能被磁化的物體,像鐵、鎳、鈷以及各種合金都能被磁石所吸引。
  • 磁鐵為什麼能吸鐵?
    磁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文具盒、冰箱貼等,這些小玩意兒非常實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那麼,磁鐵為什公吸鐵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得先從磁鐵的結構入手。磁鐵的構成材料一般是鐵、鑽、鎳等鐵磁質材料,在同一個磁疇中,裡面的原子磁性方向都是一致的,疊加以後磁性相互加強,如此一來,一個磁時就相當於一個
  • 用強力磁鐵吸獎品,2女被判60天
    朱、黃姓女子近日清晨前往基隆某夾娃娃機店,鎖定鐵盒包裝的高單價藍牙音響,利用強力磁鐵,將音響及其他金屬商品直接吸到洞口,沒投錢就把商品帶走。店家調閱監視器發現後,報警處理,警方認定兩人觸犯竊盜罪,依法將兩女送辦。基隆地方法院近日審結,判處朱、黃2人拘役60天。
  • 現實中的「萬磁王」,磁鐵人身體吸鐵,還創造了世界紀錄!
    磁鐵人是指身體具有磁性,能將各種小型金屬物吸附在身上的一類人。俄羅斯利佩茨克市有一位神奇的「磁鐵人」,名叫葉琳娜·科奧琳娃,現年71歲。葉琳娜45歲時遭遇電擊意外後開始具有一種特異功能——她的身體好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可以吸住任何鐵製品。
  • 女子吸嗨氣球發瘋 女子吸入笑氣後變得瘋瘋癲癲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一則女子吸嗨氣球發瘋的新聞引發關注。「有人要綁架我,怎麼把我帶到醫院來了?」前幾天,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看上去「醉酒」的妙齡女子,把大家嚇了一跳。其實,醫院急診室晚上出現醉酒者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這位姑娘卻舉止怪異,滿嘴胡話就像醉酒後「發酒瘋」,陪同者卻堅稱她沒喝酒。
  • 印度一女孩誤吞磁鐵 醫生用強力大磁鐵將其吸出
    2018年6月1日訊,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0日報導,近日,印度芒格洛爾市的一名女孩不慎吞下一塊1英寸(2.54釐米)長的磁鐵,送醫時磁鐵已進入右肺。幸運的是,外科醫生用一個巧妙簡單的辦法將磁鐵取了出來,幫助女孩成功脫離危險。
  • 磁鐵吸鐵是什麼原理?
    生活中我們知道磁鐵是可以吸鐵的,不過小時候由於知識面的欠缺,一直也沒理解這個是什麼原因,今天小八就為小夥伴們介紹下磁鐵吸鐵的原理。世間萬物皆有磁性。我們知道物質由原子構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
  • 少年吞20顆磁珠手鍊 散落腹中磁鐵相吸磨穿小腸
    其中一截磁鐵手鍊後來,小賓才吞吞吐吐地說,一個月前,他吞下了一串磁鐵手鍊,以為磁鐵會自行排出,沒想到一直留在體內。上周,父母急了,帶著小賓趕到福建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的主任黃鶴光檢查發現,磁鐵在小賓的腸胃裡「你追我趕」,不但沒排出體外,反倒吸附在小腸上,磨穿了兩個洞。
  • 6歲童腹部吸磁鐵...驚呼:萬磁王!
    一名6歲男童在家中玩益智遊戲時,被爸媽發現腹部能吸附磁鐵,原本以為小孩有超能力,沒想到帶到醫院檢查,竟被醫師戳破「真相」。  該名男童是在8月被爸媽帶來急診,主訴小孩有特異功能,安排X線檢查後才發現,腹部有一塊凸起物,經過詳細問診,男童才承認他在前一天把一塊強力磁鐵吞下肚,讓爸媽又氣又好笑。看到這個案例,腦中馬上浮現萬磁王形象。
  • 磁鐵能吸銀行賣的金條,真的是因為黃金裡摻鐵了嗎?看看科學解釋
    就像下面視頻下面動圖裡的這個人一樣,我們能看到他拿著磁鐵對著金條前後移動,金條也被「吸」得前後擺動,於是他就懷疑自己購買的黃金是假的,至少應該是不純的,裡面應該是摻了鐵和別地有磁性的金屬,於是把這件事情曝光給了媒體後來也有不少人用這個辦法測試自己買的黃金,也發現有類似現象。因為這些金條有很多都是在正規銀行購買的,消費者就開始懷疑銀行造假,網上一時間也議論紛紛。
  • 看完終於知道為什麼磁鐵不能吸起銅鋁卻能吸起鐵了
    我們小時後都玩過吸鐵石,玩吸鐵石的過程中我們都發現只要是鐵作成的東西都能吸的起來,但是當我們去吸家裡的鋁鍋的時候卻怎麼也吸不住,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看看吸鐵石為什麼不能吸引鋁。磁力對所有的金屬都會產生作用力的,會被吸鐵石強烈吸引的叫做鐵磁體。金屬整體的電子是按照大「分子」軌道整體排列的。可以用對稱性原理還原成兩個金屬原子之間的分子軌道,它們性質相同。這時會發現,這本身是軌道能量級別和自旋相斥兩種規律同時作用,鐵會有幾個不成對的電子。這些電子分布在最高能級幾個「平行」的軌道上。
  • 磁鐵可以吸很多東西,如果把磁鐵放到沙灘上,結果場面無法淡定!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磁鐵相信大家都玩兒過。磁鐵只要是含鐵的固體,基本上都可以吸起來,因此生活中有很多,關於磁鐵的有趣現象。而且磁鐵可以吸取很多物質,如果把磁鐵放在沙灘上,場面會怎麼樣呢,結果場面令人無法淡定。
  • 將細胞磁化,體內病毒就能被"吸走"
    但弗羅德舍姆隨後意識到,如果有可能對細胞進行成像磁化,那麼也應該有可能將它們從血液中吸出來。從理論上講,任何細菌感染、血癌或病毒只要能夠與一個微小的磁性顆粒相結合,就可以從體內清除,且不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該技術被稱為MediSieve,正在等待英國藥監機構MHRA的批准,可能於明年開始進行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