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繞開眼角膜傷口,從旁「開挖」隧道,再用醫用磁鐵一步步「引誘」,一番僅20分鐘的精細操作之後,顯微鏡未能捕捉到的金屬異物便乖乖就範。近日,這場聞之心驚的針尖下舞蹈發生在松江區中心醫院眼科手術室。
「醫生,我的眼睛看不見了!」上周,一名年輕人捂著眼睛急匆匆地跑到區中心醫院急診室。急診眼科醫生朱紅接診並詢問得知,患者陳先生是一名工人,前一日下午在工地幹活時便覺察到右眼有異物進入,但當時覺得稍微有一點疼痛,並未有其他不適,以為過會兒就好了。誰知次日凌晨3點左右,陳先生眼睛開始劇痛,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完全看不見了。一番仔細檢查發現,患者的角膜中央隱約可見一條長約4毫米的裂口,且裂口已經閉合,整個角膜灰白水腫、房水混濁,眼內結構無法看清。「結合患者的自述,我當時就懷疑可能有『球內異物』,於是立刻為他開了眼球CT檢查。」朱紅回憶,沒有多耽擱,她趕緊向科主任上報了情況。
果然,經眼科醫生團隊會診並結合影像檢查結果,患者被明確為右眼球內異物,位於虹膜和晶狀體之間,大小約4×6mm,初步判斷為金屬異物。由於異物進入時間較長,眼內炎症嚴重,普通裂隙燈檢查難以發現其蹤跡。
據區中心醫院眼科主任趙永旺介紹,從CT影像來看,異物位置靠前,如果單純進行白內障摘除加異物取出術,其實很簡單。但這樣一來,患者今後將面臨無晶狀體和後續數次手術的「折磨」,視功能也會受到嚴重損傷。此外,還有一種易操作的辦法就是切開前房角取異物,但這種方法創傷會更大。「患者只有33歲,常規的異物取出手術都將對他造成嚴重影響。」趙永旺說,經過周密推敲,眼科團隊決定大膽運用「物體運行軌跡」原理幫助患者取出異物,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傷。
異物在眼中多待一分鐘,患者就多受一分鐘罪。當天上午,異物取出手術便安排上了。手術由主任醫師趙永旺擔任主刀,夏靜醫生擔任助手。「原本我們想順著異物進入的路徑將其取出,但實際操作的時候並不順利,患者的情況也比預想複雜得多。」手術開始後,趙永旺發現患者眼球中的異物在顯微鏡下完全看不到,手術無從下手。由於角膜中央的傷口已經完全閉合,如果強硬從角膜中央取出異物,術後的散光和角膜瘢痕會很大,會嚴重影響視力。
棘手情況下,醫生決定先為患者縫合角膜傷口,再從角鞏膜緣另開一處「隧道」切口取異物。「隧道」開挖後,等到右眼前房充滿保護劑,利用醫用磁鐵將異物吸至前房,當異物被眼用保護劑徹底包圍時,再次利用醫用磁鐵將其從角鞏膜隧道吸出。手術操作一環緊扣一環,20分鐘後,金屬異物被成功「捉拿歸案」。前兩天出院時,患者傷眼視力已經恢復到0.5。
雖然手術耗時並不長,但對醫生的要求極高,單單手術切口的位置就讓人驚嘆。「所謂角鞏膜緣,其實就是指由透明的角膜逐漸過渡到不透明的鞏膜內,整個區域僅約1.5至2.0毫米寬,在眼球表面是沒有明確分界線的。」趙永旺表示,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內進行手術操作對手術精細度要求其實非常高。
「在角鞏膜緣開口,看起來多了一道傷口,但其實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視力。」趙永旺進一步解釋,角鞏膜緣傷口可以自行癒合,無需縫補,後續的治療主要注意防止傷口感染即可。
小松提醒:一旦發覺眼中有異物,請及時就醫,切勿因為大意而延誤治療。
來源:上海松江
原標題:《【醫舉醫動】驚心又驚奇!松江區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用磁鐵吸出患者眼球裡的金屬異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