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舉醫動】想了解自己嗎?繪畫心理治療帶你走進自己

2021-01-15 澎湃新聞
【醫舉醫動】想了解自己嗎?繪畫心理治療帶你走進自己

2021-01-11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想了解自己嗎?

繪畫心理治療帶你走進自己

繪畫心理分析與治療是表達性心理治療(亦稱藝術治療)最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是用非語言的象徵性工具表達自我潛意識的內容。治療師可以通過分析創作者的作品進行深層次內心體驗、療愈,促進其成長。

根據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新冠疫情防控提出給予醫務人員心理關懷的要求,區精神衛生中心將於1月14日下午1點,邀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通過繪畫來認識自己課程。

因課程有人員設置要求,現尚有25個名額可供醫療衛生單位有心理服務需求或者心理工作愛好者免費參加。如有需求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向本單位精防條線醫生報名,二級醫療衛生單位的請在工作日撥打57846292報名,先報先得。

來源:心理醫生在線

原標題:《【醫舉醫動】想了解自己嗎?繪畫心理治療帶你走進自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醫舉醫動】驚心又驚奇!松江區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用磁鐵吸出患者...
    【醫舉醫動】驚心又驚奇!「原本我們想順著異物進入的路徑將其取出,但實際操作的時候並不順利,患者的情況也比預想複雜得多。」手術開始後,趙永旺發現患者眼球中的異物在顯微鏡下完全看不到,手術無從下手。由於角膜中央的傷口已經完全閉合,如果強硬從角膜中央取出異物,術後的散光和角膜瘢痕會很大,會嚴重影響視力。棘手情況下,醫生決定先為患者縫合角膜傷口,再從角鞏膜緣另開一處「隧道」切口取異物。
  • 你真的了解兒童美術嗎?繪畫對孩子到底有什麼意義?
    「 孩子們通過繪畫把自己腦海中的意象、心緒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可以說兒童畫是兒童的全部自我表現,在繪畫中,孩子們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全面成長,你就要掌握兒童繪畫這把鑰匙。
  • 家長懷疑自己孩子性取向,青春期的孩子想了解自己的性取向,到底...
    ,你會希望壓抑自己,然後爆發,最後,後悔沒有做自己的這種結局嗎?7、我還是想扭轉,請你幫幫我答:世界上目前還沒有一例通過外在作用扭轉成功的案例,「美國同性戀治療中心」創始人,也出櫃了,經歷了20年最終熬不住靈魂的拷問,最後宣布自己隱藏了20年的同性戀傾向。
  • 鉑瑞思教育帶你用心理劇方法探索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
    每個人都是演員,大家都在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專門的技術——心理劇,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心理劇,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使你的感情得以發洩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通過扮演某一角色,你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以前的行為習慣。
  • 心理測試:哪個畫得最好?揭秘你的「繪畫天賦」
    揭秘你的「繪畫天賦」這次心理測試的主題是關於你的「繪畫才能」。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繪畫天賦,請一定要試一試哦!測試很簡單,以下A-D的四種主題的畫,你覺得自己哪一種畫的最好?A.地球B.自行車C.美麗的花D.人物的臉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你的「繪畫天賦」!如果覺得有趣的話可以分享給朋友們一起測試。
  • 家長要學會「繪畫心理學」,趁機走進孩子內心
    所謂少不更事,孩子對所見所聞的事物其實是能夠做出反應的,孩子們也並非家長們想像中的那般不懂事,他們只是尚未掌握將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表達出來的能力。而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家長並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 。想要解決這些矛盾,關鍵還在於親子之間做到互相理解。想讓年幼的孩子們去理解各位家長,不太實際。理解這個行為,關鍵還得靠家長。
  • 這14部電影,帶你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
    這部片主要描述佛洛依德與個案瑪麗公主進行精神分析的過程,很多畫面流露出佛洛依德的真感情,更多的對話會讓你倒吸一口氣。有一天你會了解到,那些我們生命中的愛恨情仇,不過是早期與父母經驗的再現,你對父母的愛與恨,也會轉移到自己的伴侶與治療師身上(當代的依戀理論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談這個議題)。想知道為什麼嗎?請繼續往下讀客體關係與克萊恩學派。
  • 有趣的心理測試:一張圖讓你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
    你覺得他在發生著什麼?圖裡的人在想什麼?請大家自由發揮想像力,不要思考太久,寫下你的第一想法。剛才所做的是一個心理學的測驗工具,叫做主題統覺測驗,它最早是在1935年由兩位哈佛的心理學者所發明的,這個測驗的原理是自我投射,意思就是當一張圖片的含義不是很清楚,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解讀的時候,他能編出什麼樣的故事,就可能反映出這個人內心的想法以及他的價值觀,還有成見,所以這裡面沒有正確或是錯誤的答案,它跟那個墨跡測試非常像,都屬於傳統的心理分析的工具,它的差別在於治療室在使用TAT的時候更可以引導治療對象來編故事
  • 你有時會認為自己丑嗎?認識心理錯覺
    難道她們真的有自己口中說的那麼醜嗎?接下來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吧!1.可能缺乏自信自信這個詞,想必在這裡就不用我多做解釋了。正是因為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質疑自己,在外貌方面就總會覺得自己長相平庸甚至醜陋。2.可能有點自卑自卑感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
  • 心理漫畫:生命的意義在於找到你自己對它的定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把「父母」、「孩子」、「愛人」等放在首位,常常會去想怎麼好好愛他們。 我們很少會去想如何愛自己,怎麼也不好意思說「愛自己」,對嗎?
  • 懷疑自己人格分裂?對照《禁閉島》看看,這些心理創傷你有過嗎
    朋友圈的你維持著樂觀上進的人設,獨處時的你常常滿滿的負能量。生活中的你時而溫暖搞笑無釐頭,時而陰暗自卑想不通,上一秒還在探討未來,下一秒開始懷疑人生。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壓力,時常壓抑的內心,你是否也覺得自己人格分裂,或是心理不健康了?真正的精神疾病是什麼樣,讓我們從影片《禁閉島》了解一下。
  • 郴州市精神病醫院走進社區開展情緒管理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
    近日,郴州市精神病醫院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講師團開展「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公益項目:情緒管理--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此次活動由郴州市精神病醫院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講師團心理諮詢師、曼陀羅繪畫分析師傅荷蓮帶領完成。隨著舒緩的音樂,在傅老師的引導下,會員們進入冥想放鬆狀態,專注地參與到曼陀羅繪畫當中,開心的、不開心的、嚮往的、期待的、甜蜜的、失去的都通過彩筆在畫紙上呈現。緊接著,大家兩人一組互相交換自己繪製曼陀羅的感受和心得。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在這個世界上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01、抑鬱者的擔憂:我會好起來嗎?書背上摘錄了一段對話: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 怎麼樣才緩解心理壓力?自己如何解決心理壓力?
    尋找心理醫生給自己治療這個觀念,或許並沒有在我們國家普及,你或許會認為當你告訴其他人你去看了心理醫生後,會得到他人的嘲笑。在我看來,你大可不必這麼想,因為你去看心理醫生是給自己解決問題,解決好了你會得到一個更好更優秀的自己。如果心理壓力只是短期的話,那麼大可不必找心理醫生。畢竟看心理醫生的價格也比較昂貴,頂級的心理醫生有可能達到幾千元一小時。
  • 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如何降低自己的心理壓力
    由於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的, 因此,在很多朋友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前內心都是非常糾結的,擔心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語言溝通和自己的安全保障,這樣的擔心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壓力,還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起到反作用。那麼,在去俄羅斯做試管嬰兒如何降低自己的心理壓力呢?下面就由愛寶來的寶妹為大家做相關介紹。
  • 楊中華:尋找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
    教學相長,在教學生的同時,他在繪畫創作上也不斷前行。未來,他想在繪畫語言方面做一些探索,把油畫用色彩造型的特質與中國傳統文化審美的筆墨意境融合起來,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繪畫表達方式。 科班出身從事美術教學近30年 在繪畫上,楊中華走的是科班與學術之路。
  • 《來自多彩世界的明天》你,想知道自己是什麼顏色嗎?
    灰暗的顏色,明亮的顏色,都是組成你的顏色,你不需要抹去任何顏色…我喜歡你,希望你在未來一樣能綻放笑顏…緊閉的心門打開,透過那扇門,看到了曾經和母親一同觀賞的煙火,曾經因為自責不允許自己幸福的心情,將世界抹去了色彩,但透過唯翔的話語,她終於能鼓起勇氣邁向未來,她回憶起了世界本來的顏色。你的畫,像是一道光,照進了我灰色的世界。
  • 我愛我自己!小學生繪畫作品感動老師
    近日,礄口區東方紅CBD小學(原常碼頭小學)心理老師陳鳴通過網絡收到該校小學生「我愛我自己」系列繪畫作品,繪畫迸發出的能量,讓她感動不已。「我喜歡愛笑的我」「我喜歡讀書的我」「我喜歡勞動的我」......記者翻看了一下孩子們的作品,繪畫簡單,言語質樸,但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 心理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正的自我由四個部分組成
    蘇格拉底曾說,每個人都必須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則是我們一生的課題,如何認識你自己,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周哈裡窗深度認識你自己。曾經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肖像畫家根據女性自己的描述和來自他人的描述分別創作兩幅畫像,而最後兩幅畫像的對比卻令人無比震撼。 往往女性對自己描述與他人的描述大出所料,這意味著自我認識與他人認識有較大差異。所以了解自己的盲區對於了解自我非常重要。比如你覺得自己其實性格非常友善,但是周圍的人其實覺得你的性格偏向高傲,這就是自我與他人不同認識形成的誤區。
  • 「韓林語」遇見你不了解的自己—-冰山覺察訓練營
    你是不是明明不想發火,總是忍不住?過後就開始責怪自己?你是不是感覺自己至少在外人眼裡過得不差,卻總是不快樂?你是不是在人際關係裡總是莫名受傷,感覺朋友漸行漸遠卻又無可奈何?你不是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甚至是朋友的「垃圾桶」而自己卻覺得靈魂無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