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演員,大家都在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專門的技術——心理劇,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心理劇,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使你的感情得以發洩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通過扮演某一角色,你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以前的行為習慣。通過特殊的戲劇形式,讓參與者在安全、鼓勵和最大彈性的環境中,通過扮演角色,角色互動,自主表達,重現困擾或迷失的自我、發現事情的真實狀況,並做出決定或採取新的行動,訓練未來。
在心理劇中,你可以扮演自己家中的一位成員、一個老相識、一個陌生人或者治療專家。劇情可以是一般的內容母子衝突、家庭糾紛等,也可以是與你的實際情況相近似的內容。在舞臺上,你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與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體驗角色內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為你理想或幻覺的化身。專家可以在一旁指導,也可與你一道表演。觀眾則為你鼓掌助興。
一般而言,心理劇演出必須具備五項基本要素:導演、主角、舞臺、輔角與觀眾
1.導演(Director):心理劇導演即是治療師。這位治療師必須具有深厚的心理學及心理劇導演學識。能自如地運用心理劇的技巧導引主角將其問題以演劇的方式順暢的呈現出來。
2.主角 (Protagonist):主角是心理劇裡最重要的元素,所有其它的元素都是隨著主角之指示或要求而跟著主角進入他所想要的心理劇當中。「心理劇中的主角會經歷仿若古代英雄或神般的歷程:生命中承受種種羞辱、羞恥、恐懼、害怕死亡等的折磨,但最後終將克服一切苦難、得到心靈的救贖。
3.舞臺 (Stage):在心理劇中,一個舞臺可以將過去、未來與現實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讓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遊在他所創造的天地當中。
4.輔角 (Auxiliary ego): 輔角可能是每次心理劇中皆需要的角色,是由主角在團體成員中挑選的。輔角之演出是遵循主角之感受與意見,讓主角能在他所創造的場景中去澄清他的問題或思緒。
5.觀眾(Audience):這些成員若在一出心理劇中未擔任任何角色,則成為觀眾。觀眾通常在心理劇進行時僅默默的注視眼前的演出。但是在心理劇完成後,這些人可以與主角分享他們的感想、或與主角對話,如此可以幫助主角了解他並不孤單、也讓主角能從自我的情境中跳出,重新走回現實。
心理劇是一座橋梁,是溝通我們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世界的橋梁。每個人會有一些想說而不敢說的話,或者有些想做而沒有機會做的事,而這些都會轉化成情緒壓抑在心上,讓自己背負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會成為心病。
如果你想感受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你想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探索內心的奧秘,歡迎關注鉑瑞思,了解更多心理學相關知識,學習相關技能,更好地生活和處理人際關係和情感問題,如果日常方法無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找鉑瑞思專業心理諮詢師做心理輔導,從根源解決問題才是真正解決問題。
鉑瑞思一直致力於傳播知識,幫助更多成人提升自我價值。擁有成熟的服務體系、優秀的師資力量、專業的教育產品和豐富的教育行業資源的我們,時刻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