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隱藏許久的秘密:完全統治了X86處理器-Intel,X86,處理器,AMD...

2021-01-15 快科技

本文經超能網授權轉載,其它媒體轉載請經超能網同意。

矽谷是全球高科技中心,也是美國夢的代表,沒畢業的毛頭小子在破車庫裡都有可能創立全球性大公司。Intel公司創業的起點算是相當高了,三個聯合創始人出身於矽谷黃埔軍校「仙童半導體」,羅伯特·諾伊斯還是當時重要的半導體科學家,先後參與了仙童、Intel公司創立。Intel在半導體歷史上的地位不需多說,跟普通消費者關係更大了,市面上80%以上的X86處理器都來自他們,但是Intel還有很多有趣的秘密不為人知。

Intel公司名稱的由來

Intel公司取名的問題不出意外成為第一個秘密,在國內這也是個老梗了,Intel官方也做過解釋。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創立公司時,創始人們準備給它取名為「Moore Noyce」(摩爾·諾伊斯),來源於羅伯特·諾伊斯與戈登·摩爾的名字縮寫,不過有其他同事認為這個名字聽上去像「More Nosie」(更多噪音),所以他們最終選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路)中的Int、ele縮寫,Intel公司將就此誕生了。

由此也可以看到取個朗朗上口的好名字的重要性,要是真選了之前那個名字,現在我們說的可能就是「我的電腦用的是默爾諾伊斯處理器」了。

Beam me down, Scotty

「Beam me up, Scotty」是星際迷航中的一個梗,而這裡的秘密也跟Intel處理器上太空有關,1995年太空與地球首次視頻直播使用的就有Intel處理器的功勞(NASA的太空梭控制系統使用了Intel處理器)。奮進號上的太空人實現了與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的圖像、視頻傳輸。

燈,等燈等燈

說「Intel Bong」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什麼意思,但是說起「燈,等燈等燈」,很多PC玩家都要會心一笑了。沒錯,這就是Intel最著名的廣告宣傳了,與之配合的還有Intel Inside這個logo,這可是當年PC宣傳的一大賣點。

Intel這個曲子是奧地利音樂家Walter Werzowa 1994年創造的,但已經深深地打上了Intel營銷的痕跡,尖峰時間據說每5分鐘就播放一次,總計播放了10億次。

摩爾定律

原文把摩爾定律說成不為人知的秘密有點意外,這個定律非常出名才對,不光在發燒友中經常被人談論,在半導體業界也是響噹噹的存在。2015年是摩爾定律發布50周年,我們之前也寫過詳細文章介紹,大家可以看下。

Intel的R&D研發優勢

Intel在X86市場上的領先幾乎是統治性的,在PC及伺服器市場上的份額高達90%以上。AMD這樣的競爭對手一直在努力追趕,但很少獲得成功,因為Intel在研發投入上的優勢太大了。2016財年Intel在R$D研發上投入了127億美元,而AMD當年的營收才42億美元,Intel研發投入就是後者全部營收的三倍多了。

大規模傳播效應

儘管消費者很難區分Intel處理器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但Intel享受全球知名的品牌效應。2016年Intel在全球品牌價值排行榜上排名14位,位於13位的迪斯尼與15位的Facebook網站之間。

領導能力的傳奇

Intel是矽谷先鋒,他們的領導者對後來的公司有很大影響。舉例來說,聯合創始人之一的羅伯特·諾伊斯早年教導過年輕的斯蒂夫·賈伯斯,賈伯斯後來在他著名的史丹福大學演講中提過這事。另一位Intel前任CEO安迪·格魯夫,他寫過的幾本書甚至成為全球商學院的教材——《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應該有很多人聽過吧。

太空中的Intel

Intel處理器不僅上過太空,還在宇宙中留下了名字——1987年CERGA天文臺給一個小行星命名為「Intel 8080」,這個處理器是個人電腦PC的開創者。

親愛的,我縮小了這個晶片

這個跟前面的摩爾定律很有關聯,說的是處理器集成電路的電晶體不斷縮小,8080處理器只有6000個電晶體,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今天的PC處理器集成了超過26億個電晶體。

以上9個秘密大家知道多少呢?其實Intel公司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大家都聽過X86處理器,但是知道Intel還有X87晶片嗎?

相關焦點

  • Mercury Research:2019年Q4全球x86處理器Intel市場份額高達84.4%
    x86 CPU處理器市場風起雲湧,尤其是Intel、AMD這幾年打得熱火朝天,那麼雙方如今各自佔據著多少市場呢?這一年來有何變化?現在,我們拿到了著名市調機構Mercury Research的最新統計數據,一起來看。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整個x86處理器市場上,Intel佔據著84.4%的份額,AMD則是15.5%,二者之間差了仍然5.4倍。
  • AMD發布雙核6瓦x86處理器 不需風扇散熱
    晶片廠商AMD發布了一款雙核x86系統晶片。這種晶片的耗電量為6瓦,可用於無風扇的工業應用。 AMD的G系列系統晶片是該公司主要的低功耗晶片,主要用於自動化、瘦客戶機、工業平板電腦和遊戲機等工業應用。AMD發布的型號為GX-210JA的雙核1G GHz x86系統晶片的熱設計功率是6瓦,平均功耗為3瓦,可以用於無風扇的平板電腦中。
  • ARM與x86對決:誰最適合雲和行動裝置?_Intel伺服器CPU_伺服器評測...
    ARM和英特爾處理器架構之爭不斷升溫。英特爾 x86如今的地位確實難以動搖,但是ARM具有顯著的功耗優勢,在未來更具吸引力。那麼什麼樣的CPU 最能滿足未來的需求呢?  ARM 於 2011 年發布了 Cortex-A15 處理器,它採用多核無序超標量設計,主頻可高達 2.5 GHz。
  • 蘋果M1與主流x86處理器比比,單線程基準測試效能怎麼樣?
    iz8EETC-電子工程專輯儘管許多人對蘋果 M1 晶片組的基準測試成績不屑一顧,WCCFTech 還是嚴肅地指出:與現代 x86 處理器相比,幾乎所有單核基準測試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 —— 假設旨在評估單核性能的話!如您所見,大多數「單核」基準測試並沒有讓現代 x86 處理器飽和,但 M1 卻顯得過於忙碌。
  • 一文看懂arm架構和x86架構有什麼區別
    本文主要介紹的是arm架構和x86架構的區別,首先介紹了ARM架構圖,其次介紹了x86架構圖,最後從性能、擴展能力、作業系統的兼容性、軟體開發的方便性及可使用工具的多樣性及功耗這五個方面詳細的對比了arm架構和x86架構的區別,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在處理器製程上,intel逐漸被臺積電趕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對於TSMC(臺積電)、Intel這種成熟度和量級的半導體工廠來說,誰的製程工藝的研發速度更快,完全是看誰更能「堆錢」和「堆人」。對於intel自己的工藝工程師來說,在intel的訓練下,只知道技術細節,不讓你知道big picture,其實是很浪費這群PhD的創新能力的。而且Intel對於設備供應商的態度也很有意思。
  • AMD在CES 2018預覽全新處理器和顯卡產品
    除了宣布搭載Radeon Vega Graphics的銳龍桌面處理器外,AMD還詳細介紹了全系列銳龍移動處理器產品,包括全新的銳龍PRO和銳龍3型號,並首度公開了預計將於2018年4月推出的12nm工藝第二代桌面銳龍處理器的性能預覽。
  • ARM首次成功模擬運行x86-ARM,二進位轉換器,模擬器,x86...
    ARM在移動領域風生水起,但是要想在桌面和伺服器上佔領一席之地,最大的麻煩就在於不兼容最為普及的x86代碼系統和程序,而出路只有兩條:要麼大力推進自己的生態系統,要麼模擬運行x86,就像曾經的全美達那樣(下場比較慘)。
  • 英特爾推地球最小x86處理器「夸克」 劍指物聯網
    在英特爾現有的產品規劃中,最小最輕量級的處理器名為「Atom(原子)」,如果未來的新品比Atom更小,那它應該叫什麼?答案是「Quark(夸克)」,看來英特爾的產品經理早年還是個物理學家。目前只知道這是一款32位x86架構處理器,最初的產品將使用32納米工藝製造,主要面向各種嵌入式領域——比如,智能手錶,智能眼鏡,智能家居、路由器,甚至是一些用過就仍的東西裡也可以裝備Quark。
  • (散打intel處理器的後綴含義)
    站長有天閒下來,做了一件事情,把intel處理器後綴數了一遍,這一數嚇一跳,intel從酷睿發布以來,一共26個英文字母就用了23個,除了J、O、Z這三個選手還在候補區,其餘全部披掛上場。這還並不包括繁多的字母組合。有識者,看中其商機,開設「後綴包子鋪」日進鬥金。
  • AMD新品發布會留一手,它才是性價比最高的三代銳龍處理器!
    在27日AMD如約在臺北電腦展上公布銳龍三代處理器,在發布會現場AMD CEO蘇媽為我們帶來了三款全新的銳龍三代處理器,分別是R7 3700X,R7 3800X和R9 3900X,這三款處理器的發布也讓蘇媽興奮的喊出了「一半價格!我們的價格僅有競品一半!」的口號。
  • 2019Q1中國x86伺服器市場報告:機架繼續擴大領先優勢
    面對「雲大物移智」技術革新,企業數位化轉型需求,中國x86伺服器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和格局變化?      在此背景下,《ZDC 2019年Q1中國x86伺服器調研報告》力求準確描述當下中國x86伺服器市場現狀及緣由,並預估x86未來發展趨勢,最終希望與伺服器廠商、上遊硬體提供商和下遊ISV共同推動行業革新。
  • Mercury Research:2020年Q3處理器市場報告 AMD份額創2007年以來新高
    儘管基於全新 Zen 3 架構的銳龍 5000 系列桌面處理器要等到 11 月 5 日才正式開售,但 Mercury Research 的 2020 年 3 季度報告表明,AMD 已經在處理器市場重新回到了 2007 年以來的巔峰。以桌面 CPU 市場為例,該公司已實現自 2013 年以來的最高份額。
  • 解讀x86、ARM和MIPS三種主流晶片架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8232.htm  ARMRISC是為了提高處理器運行速度而設計的晶片體系,它的關鍵技術在於流水線操作即在一個時鐘周期裡完成多條指令。
  • 突破intel十代酷睿官方限制,ASRock主板支持非K CPU超頻!
    隨著4月30日intel的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發布,各大主板廠商也紛紛發布了自家與之配套的400系列晶片組主板,儘管400系列主板包含Z490/H470/B460以及H410等多個型號,但是從各家首發的情況來看,大家第一時間能買到的好像只有Z490這一種。
  • intel CPU後綴英文字母含義,簡單科普一下,想知道的趕緊看過來
    在intel處理器中,我們常見的處理器型號後綴名為F、K、S、T、X等,其中K後綴名最為常見,代表支持超頻;X後綴代表高性能處理器,而T代表超低電壓,F則代無核心顯卡。intel CPU後綴下面我就以intel CPU為例,簡單的科普一下這些後綴英文字母的意思,希望能夠給大家對CPU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蘋果 ARM 代替 intel 晶片!微軟放狠話:別想裝 Windows 雙系統
    蘋果 ARM 代替 intel 晶片!蘋果近日宣布推出 ARM 架構的自研晶片替代 intel 晶片,這將導致所有蘋果 PC 設備無法正常安裝 Windows 10 系統,需要微軟方面提供支持 ARM 架構的版本,但微軟方面已經明確聲明不會為蘋果做出任何改變,也就是不會推出單獨支持 ARM 架構的版本。
  • VIA Nano/Intel Atom全面對比評測
    Intel凌動平臺ATOM處理器全球首發評測》、《一天省一度電!精英intel Atom平臺全面評測》等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Intel凌動Atom處理器的性能、功耗和發熱量等重要參數。論性能,Atom處理器的性能絕對讓人失望,因為主頻為1.6G的Z530凌動處理器在部分評測項目中只有賽揚420約一半的性能,因此凌動平臺絕對不是追求極致性能的發燒玩家的首選。
  • 高性能低功耗intel Corei7 4790售1819元
    【PConline上海站 行情】intel Core i7 4790依然四核八線程、Turbo Boost 2.0加速技術、超線程技術、智能高速緩存、雙通道intel Core i7 4790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