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太拼命,臨死沒有立下繼承人,為何六歲的順治繼承皇位?

2021-01-20 欣瑤說野史

皇太極太拼命,臨死沒有立下繼承人,為何六歲的順治繼承皇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生活中,禪讓制一直發揮著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影響著中國歷代王位傳承的發展。雖然皇帝會有很多兒子,但是其中最容易得到皇位的就是皇上的嫡長子,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會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其他人。比如說清朝的皇太極,就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九阿哥福臨,而不是自己的嫡長子豪格。九阿哥的繼位充滿了戲劇性和偶然性,他能夠當上皇帝在當時是非常幸運的。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多爾袞在背後進行了操控。皇太極的死完全是讓人感到很意外的,他整天都在處理事情,在一天晚上他在批改奏摺的時候突然死了。

他死得太突然,所以並沒有留下任何話,皇位的繼承也不知道該給誰,朝中一些有實力的人都想爭這個皇位。其中朝廷中最佔有優勢的人就是他的第一個兒子豪格,他從小就跟著他的父親打仗,立下了很多戰功,在軍中的威望也比較高,所以把皇位給他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一些人並不這麼認為。他的叔叔多爾袞一樣是一位權力極高的一個人,並且掌握著吏部,他只比豪格小了三歲。他們倆比較相似的是,都跟著皇帝也參加了很多重大的戰役,而且戰功都還不小。

雖然他沒有資格繼承帝位,但他還是想再爭取一下,畢竟他曾經也是差一點就登上皇位的人,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他就沒有能夠當上皇帝。所以他就很懊惱,以至於他對這次機會非常的珍惜,所以在當時他的氣勢上也一直很強。但是由於他倆的地位都差不多,分不出高下。皇位的繼承到達了白熱化的階段,朝廷也處於一個非常不好的環境,這樣拖下去的話,對清朝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所以貴族大臣們就聯合開了一個會,專門討論皇位的歸屬權。

兩黃旗的大臣們堅持必須要由皇帝的兒子繼承皇位,這種情況對豪格是非常有利的。有了一些朝廷有權力大臣的支持,這時的豪格對自己非常的有信心。他覺得皇位就是自己的了,所以他當時就拋下所有人,然後自己走了。但是他這樣的做法卻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讓他自己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而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聰明的鄭親王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法,由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承位置,然後讓多爾袞去輔助他。這個方法讓所有的人都無法反駁,因為這個方法都照顧到了每一方人。而且福臨的母親孝莊也是深受皇太極的喜愛,這樣也可以讓很多大臣接受。

與此同時孝莊皇后背後的蒙古族勢力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這就讓很多人閉上了自己的嘴巴。豪格雖然內心很不高興,對這個決議也很不滿,但是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麼,畢竟是他先離場的,所以他只能私下後悔。這個結果最大的受益人無非就是多爾袞,因為福臨還處於一個不懂事的年齡,所有的決定還是由他做。他只不過是找了一個傀儡,替代自己當這個皇帝而已,所有的事情還是要經他的手。試想如果當初豪格沒有提前離場,那麼結果還會是這樣嗎?

雖然他各方面都很優秀,也深受各個機構裡的人的支持和擁戴。但是他的過分自信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以至於他失去了爭奪皇位的最好時機,與皇位擦肩而過,福臨陰差陽錯的當上了傀儡皇帝。大家都知道,多爾袞與他母親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已經遠遠超過叔嫂關係。這樣多爾袞肯定會選擇支持他,讓他成為皇帝。即便當時有機會掌握更多的權勢,而不是僅僅的在別人的手下當一個協助人員。從這一點來看,福臨之所以能夠有能力成為皇帝,可以說是完全依賴於他的這個叔叔的。如果說沒有多爾袞的話,那麼他肯定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因為其他的皇子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權利上都比他更加的有優勢。試想如果是豪格當上了皇帝,那麼歷史肯定會和現在有所不同。很多內戰將不可避免的發生,清朝的局勢將會更加的動蕩。所以在遇到合適的機遇的時候,一定不能謙虛退讓。更不能過分自信,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利的地位,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你認為福臨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列表及簡介,第1和第2位,皇太極和順治都幹了些什麼?
    他的繼承者皇太極繼續著他的策略,先後徵服了朝鮮和漠南蒙古,為繼續往南打解除了後顧之憂。這可以算是皇太極對後金外部環境的主要貢獻。他對內的改革則更加突出,把後金從偏向於部落首領制,跨越性改革到了封建制,也就是積極採納在與明軍交戰過程中所俘虜和主動投降的漢臣的建議,實行滿漢一體、保護漢人,用漢人史書上那些賢君的標準來統治當時的後金。
  • 康熙不是長子也不是最小的,為何能繼承皇位?洋人道出真相
    在古代,皇帝死後該由誰來繼承王位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後宮的嬪妃們對於這個問題而展開了種種的算計和陷害,皇帝膝下的皇子們也因為這個皇位而互相殘殺。可見人們對於皇位的爭奪之戰在當時是有多麼的激烈,那麼歷代的的皇上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呢?他們又經歷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選擇了能力平庸的嘉慶繼承皇位
    在這七位皇子中,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如沒遇到什麼突發情況,想要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乾隆繼位後,為了樹立仁君的形象,同時念及親情和為了消除康熙一朝九子奪嫡帶來的影響。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乾隆就將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過繼給慎靖郡王愛新覺羅·允禧。
  • 為何武則天臨死前,把皇位留給了李家,而不是給了娘家人?
    為何武則天臨死前,把皇位留給了李家,而不是給了娘家人?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也是一個很有政治才華的人 唐朝在她的統治下並沒有走向衰亡 反而變得越發的強盛
  • 漢武帝的母親有多聰明,竟然讓皇十子的他,成為了皇位繼承人
    漢景帝有十一個兒子,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就規定了皇位是父子相傳,嫡長子也就是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是大漢的合法繼承人。 若是沒有嫡長子的,就選長子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然後以此類推。
  • 古羅馬特色的收養與皇位繼承制度是如何產生的?又有什麼影響?
    ,皇位的傳承以收養繼承為主——經過現代歷史考證,從蓋烏斯·尤裡烏斯·愷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愷撒大帝,便開始了養子皇位繼承制的歷史。另外,受共和國傳統的影響,導致羅馬帝國沒有一個明確的繼承制度。但是由於羅馬少生優生的歷史傳統以及醫療水平的限制,古羅馬歷史上的皇帝沒有男性子嗣的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大的,在男性為主導的古羅馬,女性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所以皇帝主要是為了保證家族地位,讓自己獲得的權力和利益得到繼承便會尋找無直接親緣關係的人來繼承自己的權力。
  • 代善本有可能坐上皇位,一段虛幻的感情,讓他喪失了資格
    在古代的皇宮之中,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一般都會先考慮嫡子或是長子,在皇位爭奪鬥爭之中,擁有這樣身份的皇子與其他人相比,自然是更具有優勢的。但是嫡子有可能資質平庸,而且年齡也可能不適合坐上皇位,所以長子這時就成為皇帝的大熱門。
  • 史上科學成就最高的3個在華外國人,沒有第3位,康熙不可能當皇帝
    當然,湯若望除了這些成就外,他還是康熙皇帝最要要的人,因為康熙皇帝能成為繼承人,他功不可沒。眾所周知,湯若望與順治皇帝的關係,好比「猶魏徵之於唐太宗」,不但尊稱他為「瑪法」(在滿語裡是爺爺的意思),可以說湯若望是一個能影響順治帝決策的人。
  • 古代的皇位為什麼非要嫡長子繼承?然而對於這一點中國人就是聰明
    在嫡長子繼承制中,財產的繼承優先考慮嫡系中年齡最長者,長者如果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繼承,繼承權便交給嫡系中年齡第二長者。 以此類推,而如果嫡系所有繼承人都無法繼承,或者被繼承者的正室沒有兒子,那麼,財產便由地位最尊貴的妾室所生的兒子來繼承。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的身份不管多麼尊貴,嫡出也好,庶出也罷,都是不能享有繼承權的。
  •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皇位完全是父傳子一脈到底的統一王朝
    夏朝的世襲制和宗法制度還不太完善,有時「父死子繼」和,有時「兄終弟及」。直到商朝末年才完全確立了嫡長繼承制。西周一開始就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繼承制,從而進一步完備了宗法制。那麼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皇位完全是父傳子一脈相承到結束的統一王朝呢?我們可以來捋一捋。既然說統一王朝,範圍就小多了。從秦朝到清朝,史學界公認的統一王朝有秦、兩漢、西晉、隋、唐、宋(我不認為宋是統一王朝)、元、明、清。
  • 乾隆的三哥弘時,為何24歲神秘消失?不得不說,雍正手段是真狠
    而且在這200多年的歷史上,清朝一共經歷了13位國君,從入關後的第1位順治皇帝一直到他的末代皇帝溥儀。   13位皇帝沒有一位皇帝可以被人罵作昏君。清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的,國家滅亡不是因為統治者的昏庸無道,而是因為歷史的選擇導致的滅亡。他讓中國經歷了近代100多年的屈辱歷史,但在史書上很少有人評價清朝的皇帝昏庸。
  • 董鄂妃為何對順治有如此強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孝莊皇太后在順治十一年四月初五頒布了懿命,以「嚴上下之體,杜絕嫌疑」為由,停止實施這個歷代都沒有的命婦入侍制度。   皇太后很可能已經聽到多情天子同弟媳董鄂氏的某些風流韻事。  董鄂氏對順治為何會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在為悼念董鄂氏所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順治寫道:「後至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經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悟。」對《四書》、《易經》的學習,對書法的精通以及對禪學的領悟都使得董鄂氏同順治在文化上志趣相投,彼此之間有說不盡的話題。
  • 另類瀋陽老故事:順治出生之年瀋陽地震兩次
    這些邊角餘料,沒有多少人在乎,可是也有人感興趣,比如我。  我在瀋陽生活,對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非常非常有興趣,常常翻檢一些舊書,從這裡,也能淘弄出一些不被人知的老故事,略微一歸類,也有了不少。獨樂樂不如與人同樂,乾脆,跟大家也嘚啵嘚啵,說實話,這還真挺有趣兒呢。  「司家寨「到底在哪兒,我才疏學淺,不知道。但估計離瀋陽不能太遠,當時的城也不大。
  • 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繼承人是他曾孫,那他兒子和孫子都去了哪裡?
    可惜路易十四晚年一直被繼承人的問題所困擾。都知道路易十四的王位繼承人要去到曾孫輩,是他的曾孫路易十五,說明他兒子和孫子都比他早去世。事實上,路易十四還有一個活著的孫子,但是這個孫子做了其他國家的國王,所以未能繼承他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