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太拼命,臨死沒有立下繼承人,為何六歲的順治繼承皇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生活中,禪讓制一直發揮著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影響著中國歷代王位傳承的發展。雖然皇帝會有很多兒子,但是其中最容易得到皇位的就是皇上的嫡長子,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會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其他人。比如說清朝的皇太極,就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九阿哥福臨,而不是自己的嫡長子豪格。九阿哥的繼位充滿了戲劇性和偶然性,他能夠當上皇帝在當時是非常幸運的。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多爾袞在背後進行了操控。皇太極的死完全是讓人感到很意外的,他整天都在處理事情,在一天晚上他在批改奏摺的時候突然死了。
他死得太突然,所以並沒有留下任何話,皇位的繼承也不知道該給誰,朝中一些有實力的人都想爭這個皇位。其中朝廷中最佔有優勢的人就是他的第一個兒子豪格,他從小就跟著他的父親打仗,立下了很多戰功,在軍中的威望也比較高,所以把皇位給他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一些人並不這麼認為。他的叔叔多爾袞一樣是一位權力極高的一個人,並且掌握著吏部,他只比豪格小了三歲。他們倆比較相似的是,都跟著皇帝也參加了很多重大的戰役,而且戰功都還不小。
雖然他沒有資格繼承帝位,但他還是想再爭取一下,畢竟他曾經也是差一點就登上皇位的人,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他就沒有能夠當上皇帝。所以他就很懊惱,以至於他對這次機會非常的珍惜,所以在當時他的氣勢上也一直很強。但是由於他倆的地位都差不多,分不出高下。皇位的繼承到達了白熱化的階段,朝廷也處於一個非常不好的環境,這樣拖下去的話,對清朝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所以貴族大臣們就聯合開了一個會,專門討論皇位的歸屬權。
兩黃旗的大臣們堅持必須要由皇帝的兒子繼承皇位,這種情況對豪格是非常有利的。有了一些朝廷有權力大臣的支持,這時的豪格對自己非常的有信心。他覺得皇位就是自己的了,所以他當時就拋下所有人,然後自己走了。但是他這樣的做法卻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讓他自己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而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聰明的鄭親王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法,由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承位置,然後讓多爾袞去輔助他。這個方法讓所有的人都無法反駁,因為這個方法都照顧到了每一方人。而且福臨的母親孝莊也是深受皇太極的喜愛,這樣也可以讓很多大臣接受。
與此同時孝莊皇后背後的蒙古族勢力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這就讓很多人閉上了自己的嘴巴。豪格雖然內心很不高興,對這個決議也很不滿,但是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麼,畢竟是他先離場的,所以他只能私下後悔。這個結果最大的受益人無非就是多爾袞,因為福臨還處於一個不懂事的年齡,所有的決定還是由他做。他只不過是找了一個傀儡,替代自己當這個皇帝而已,所有的事情還是要經他的手。試想如果當初豪格沒有提前離場,那麼結果還會是這樣嗎?
雖然他各方面都很優秀,也深受各個機構裡的人的支持和擁戴。但是他的過分自信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以至於他失去了爭奪皇位的最好時機,與皇位擦肩而過,福臨陰差陽錯的當上了傀儡皇帝。大家都知道,多爾袞與他母親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已經遠遠超過叔嫂關係。這樣多爾袞肯定會選擇支持他,讓他成為皇帝。即便當時有機會掌握更多的權勢,而不是僅僅的在別人的手下當一個協助人員。從這一點來看,福臨之所以能夠有能力成為皇帝,可以說是完全依賴於他的這個叔叔的。如果說沒有多爾袞的話,那麼他肯定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因為其他的皇子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權利上都比他更加的有優勢。試想如果是豪格當上了皇帝,那麼歷史肯定會和現在有所不同。很多內戰將不可避免的發生,清朝的局勢將會更加的動蕩。所以在遇到合適的機遇的時候,一定不能謙虛退讓。更不能過分自信,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利的地位,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你認為福臨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