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實現殼聚糖溶液電紡是以三氟乙酸作為溶劑,它與殼聚糖分子上的氨基作用形成銨鹽,有效的降低了殼聚糖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而三氟乙酸的高揮發性也使紡絲細流容易脫除溶劑,使其能迅速固化下來。
這種紡絲方式中,殼聚糖濃度對紡絲的形態有重要影響,當濃度超過8%時能形成直徑為390~610nm的纖維,而濃度低於7%時會明顯出現珠狀物,在紡絲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能明顯減少珠狀物的出現,提高纖維的均勻性,纖維的平均直徑為330nm。
由於殼聚糖水溶液的粘度高、分子間作用力大,難於紡絲,常與其他水溶性高分子,如聚氧乙烯(PEO)、聚乙烯醇(PVA)等混合紡絲的方式製備納米殼聚糖纖維。PVA混合紡絲做的比較多,PVA的特點是無毒、生物相容性好,成絲性能好且能與殼聚糖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
通過這種混合紡絲製得的纖維直徑都比較細,一般在20~100nm之間。製得的CS/PVA納米纖維用NaOH溶液處理,去除PVA成分,可以得到多孔殼聚糖納米纖維,這種多孔纖維用戊二醛交聯,既能提高其在水中穩定性,又能把生物酶固定在多孔殼聚糖納米纖維上,酶固定後的活性能保持49%以上。
PVA畢竟不是生物質材料,與人體的相容性不如天然高分子。殼聚糖和蛋白質的混合物的靜電紡絲,能與殼聚糖混合紡絲的蛋白質具有很好的成絲性能,同時,能與殼聚糖分子相互作用,有效提高殼聚糖的成絲性能。膠原蛋白用六氟異丙醇(HFIP)為溶劑可以進行靜電紡絲,膠原蛋白的質量分數為8%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