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吹噓的矽谷,遭病毒重創!自稱高科技抗疫,真相卻是不作為!

2020-12-05 騰訊網

26日,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地區的新冠疫情,嚴重惡化!

6月時,印度當地政府的衛生部長拿班加羅爾的數字,吹噓印度控制疫情「成績驕人」,現在他的這一說法變成了一個大笑話。

6月9日時,這位當地衛生教育部長蘇赫爾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信息圖表,顯示班加羅爾市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和死亡人數約為紐西蘭的一半,而當時紐西蘭因控制疫情而受到全球讚譽,因此這位部長吹噓說抗擊疫情工作排在世界最前列。

蘇赫爾卡當時在圖片的說明文字中寫道,班加羅爾這座人口是紐西蘭兩倍多的城市,「抗擊疫情效果極好」。他的帖子獲得數千人點讚和轉發,但這種慶祝現在被證明根本沒有必要。

6月時,在班加羅爾的1,250多萬人口中,只有大約450例新冠病毒病例,而印度全國有超過26萬例,紐西蘭約有1150例。這位部長吹噓說,多虧了一套印度國產高科技測試和追蹤系統,使得官員能在城市「戰爭室」的大屏幕上監控疫情,因此班加羅爾能夠比孟買等城市更好地控制疫情,後者的病例數是前者的100多倍。

結果,兩個半月過去了,因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而被稱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已經報告了超過11萬起病例,新冠病毒正在肆虐這一相對先進的印度經濟區域。在6月初,感染人數平均每天增加25人,現在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500人。在紐西蘭,截至8月25日,病例總數為1,339例。

蘇赫爾卡此後拒絕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但他自吹成績的帖子仍在網上。

班加羅爾的早期抗擊疫情成果,被印度政府稱讚為一個典範,理由是「因為它利用了高科技健康調查」,並努力利用當地的技術專長和尖端軟體來分析疾病的傳播。事實證明,這些只不過是簡單的報告數據的技術手段而已,和抗擊疫情的全局相比幾乎沒有明顯的作用。

在6月初印度放鬆了全國範圍的封鎖後,參與該市應對疫情的流行病學家和政府官員表示,他們意識到自己當時依然沒有做好充分的計劃,班加羅爾疫情急劇惡化。這一經驗表明,全球各大城市面臨的挑戰有多嚴重,疫情可能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失控。

「該市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來為病例激增做準備,但該市沒有為未來做打算。他們大多認為,實施封鎖就足夠了,」為卡納塔克邦提供諮詢的流行病學家吉裡哈拉巴布說。

恰恰是班加羅爾的「高科技抗擊疫情成果」,掩蓋了許多不作為的真相。3月底,印度實施了世界上最嚴格的封鎖之一。卡納塔克邦政府與軟體業界的遊說機構「國家軟體協會」合作,動員了6家IT公司的150名員工,每天將20000份國際旅行者的記錄輸入一個中央數據處理系統。卡納塔克邦聲稱這是在進行一項龐大的健康調查。4萬多名身穿粉色制服、戴著口罩的政府衛生工作人員在全州巡視,調查了近1600萬戶家庭。

當時,該邦的居民們接受了宵禁,公園、購物中心和眾所周知的擁堵道路都被清空了,官員們利用英特爾、Alphabet谷歌和孟買分形分析公司等公司的專業知識和工具,幫助追蹤、預測和控制疫情蔓延。許多人交出了個人隱私信息。在數千家藥店,官員們收集了購買了撲熱息痛等藥物的人的聯繫方式,以密切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聯邦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月22日至4月30日期間,卡納塔克邦對每名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檢測的接觸者平均為47.4人,而全國平均水平為6人。

但很快,這些僅僅是收集信息、創建報表的做法,被證明根本就不足夠。在6月份,封鎖限制放鬆了,當地的人們紛紛回到銷售新鮮農產品和鮮花的市場,似乎恢復了正常生活。官員們說,除了當地居民恢復出外活動,還有數萬名遊客從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湧入,其中許多人無意中攜帶了病毒。這兩個邦,是印度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兩個邦。

「我們夾在這兩個州之間,這兩個州的病毒載量已經非常高……所以我們肯定會受到影響,」卡納塔克邦衛生專員潘卡·潘迪承認說。

他補充說,今年6月,馬哈拉施特拉邦估計有4.5萬人,泰米爾納德邦首府欽奈有2萬人湧入班加羅爾。

「在最初階段,班加羅爾的病例非常少,全國各地的人都覺得班加羅爾是最安全的。這也可能導致人們『返鄉』回到班加羅爾,」一位參與班加羅爾回應的官員表示。

「我們沒有把入境旅客視為主要傳染源,」這名官員說。「我們從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

真相是,印度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的封閉,其經濟運轉必須依賴大量的來自貧窮地區的勞動力,導致社會一重開,病毒就隨著大量移動的人群四處傳播。

而封鎖社會的幾乎兩個月裡,當地官員與聯邦的莫迪政府一樣,幾乎沒有做任何實際的擴大醫療能力、增加測試服務的努力,高科技的假象之下,沒有任何實質的措施。

來自班加羅爾的市政機構的官員,沒有回應關於它是否未能解決其高科技手段掩蓋的實際操作缺陷的媒體詢問。管理班加羅爾的「高科技疫情作戰室」的官員赫弗西巴·拉尼·科拉帕蒂表示,放鬆封鎖令該市的抗擊疫情努力「複雜化」,將責任推給社會重開。她說:「對接觸者進行積極的檢測,和在家隔離,是控制傳播的方法。」「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而且現在正在做。」

自6月底以來,班加羅爾當地政府一直在努力封鎖病例激增的當地部分社區,在出入這些地區的路段設置路障——實際上是隔離了整個社區。

事實一再證明,印度各級政府在抗擊疫情上採取了許多虛假的所謂「措施」,最終導致印度感染人數衝破300萬,很有可能超越美國、巴西成為世界第一疫區。

相關焦點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發生暴動 甲骨文等高科技企業受衝擊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因缺水問題爆發大規模抗議,當地的甲骨文公司大樓直接受到抗議者衝擊,當地高科技企業紛紛歇業。事情似乎不僅僅是爭奪水源那麼簡單。 「今日印度」網站9月19日報導稱,一名22歲的當地少女,只為了100盧比(約合人民幣10元)和一盤印度雞肉飯(biryani),就縱火點燃了42輛公交車。
  • 印度科技巔峰的城市,被稱第二個「矽谷」,高科技企業多達4500家
    印度科技巔峰的城市,被稱為第二個「矽谷」,高科技企業多達4500家科技是什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歐洲國家那麼發達那麼牛逼?是因為它們最先浸潤工業時代。為什麼美國可以保持一百多年的世界第一?當然是因為它掌握了很多的科技,尤其是全球的高新科技,在美國的城市之中,矽谷是全球高新科技發展的中心,常年掌握著世界眾多的高新科技,世界的眾多著名的科技公司也在這裡落戶了,也是美國實力的保證之一。在亞洲有第二個「矽谷」,其實很多的小夥伴也知道它的存在,在地理書上還有提及過它。不是中關村,看標題是印度,中關村是中國的。
  • 印度「矽谷」與中國「矽谷」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最能體現中國科技實力的,就要數中國的「矽谷」深圳了。深圳的科技實力冠絕全國,華為、中興、大疆、騰訊等等知名的科技企業在此創業。對於這個發展僅僅40年的城市來說,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正因為如此強大的科技實力,深圳也被叫做中國的「矽谷」。
  • 揭秘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如何創造奇蹟
    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迄今為止,在印度「矽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
  • 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印度人認為超越了北山廣深
    說到印度這個國家,人們普遍的印象是髒亂差貧窮。當然,印度的瑜伽和美食及開掛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地區大國和全球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今天筆者想說下印度的一座城市,它既不是孟買,也不是新德裡,它是印度的第一大科技城市班加羅爾。
  • 「矽谷,我們是CEO,中國人是打工仔」印度人正吹著,後院已著火
    美國的矽谷一直是高科技的象徵,在這片寸土如金的地方,存在著許多高科技的企業。每一位美國留學生都渴望在矽谷站穩腳跟,無論是發展前景,還是技術帶來的便利,矽谷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科技中心。隨著大量留學生和技術人員的湧入,美國的CEO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逐漸取代美國CEO的是印度人。
  • 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14日全球疫情簡報: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4日10時(北京時間14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當地時間14日晚8時開始,居民僅獲準在必要情況下外出。
  • 印度城市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它和深圳比怎麼樣?
    印度城市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矽谷」,它和深圳比怎麼樣?矽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為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不僅僅美國有矽谷,其他地區在經過幾十年的技術革新後,也出現了自己的矽谷,例如被譽為「中國矽谷」的深圳和中關村。
  • 印度人的驕傲「印度矽谷」,十年前差深圳300億,如今咋樣了?
    目前,全世界最著名的高新科技聚集地應該是美國舊金山的矽谷,這裡的風險投資數額達到了整個美國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這裡的科技大佬不計其數,在世界上都享譽盛名。在世界上的一些其他國家,也都有著各自的高科技和產業區,在稱呼這些地區時,往往會冠上「矽谷」的稱呼。比如,印度就有一個讓全印度人感到自豪的城市,那就是有著「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
  • 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羅爾,信息產業比肩美國矽谷,非昔日「阿蒙」
    現如今全球經濟的重心放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上,科技確實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對生產力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科技一直都是第一生產力,一項全新實用的新型科技技術能運用在生產中,發展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顛覆」人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網際網路的發展就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網上購物
  • 【線上講座】矽谷高創大學對話崔屹:疫情下的濾材與口罩,科普病毒...
    矽谷高創大學 源於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矽谷,是致力於培養企業家、投資人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的新型大學。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大道至簡,高瞻遠矚,一葉不為障目。
  • 新媒: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淪為「垃圾城市」
    &nbsp&nbsp&nbsp&nbsp微軟總裁為同鄉&nbsp&nbsp&nbsp&nbsp披猜上位,亦令外界意識到印度人在矽谷的勢力。矽谷另一巨頭微軟的總裁納德拉便同樣來自印度。去年一份報告指出,在矽谷工作的人中,印度人佔6%,但卻有15%新創企業由印度人創立。
  • 外媒披露真相,印度實際感染人數已十分恐怖?
    印度實際感染人數已十分恐怖 據路透社報導,根據新冠疫情預測的政府委員會猜測,印度國內現在已經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很有可能已經達到了印度總人口的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印度教育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小小一個矽谷就吸引這麼多精英,整個美國豈不是更多,真的是令人無法想像。
  • 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是實力的反映?真相卻值得高興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矽谷,它是高科技產地的代名詞,位於美國舊金山,最早是 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所以被稱為矽谷。如今是電子工業和計算機的聚集體,共有包括谷歌、英特爾、臉書、蘋果等在內的計算機公司1500多家。可以說,矽谷曾經是很多科技精英的夢想地。20年前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也曾經到矽谷取過經。
  • 印度向矽谷輸出高管,也出口種姓歧視
    這些政治領袖的出現,足以證明印度在突破種姓制度上的成績,但種姓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依然是印度社會一道顯眼的傷口。即便你遠離印度,但只要身處印度人的社會關係網絡之中,它仍然會無時無刻不提醒你,你其實依然裹足印度,哪怕是在以開放和包容著稱的矽谷。
  • 為什麼印度程式設計師可以「稱霸」矽谷而自己國家卻沒有「矽谷」?
    回答:印度。印度程式設計師大多都是外包出去給其他國家,特別是英美這樣的網際網路發達國家,他們都希望能得到一名優秀的印度程式設計師,所以在美國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印度程式設計師的身影,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更加喜歡招聘印度程式設計師而非美國本地程式設計師。矽谷是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科技城,類似中國的北京中關村。
  • 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矽谷,作為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一個世紀前這裡還是一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 、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此落戶之後,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矽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 印度「矽谷」,這樣了
    印度「矽谷」,這樣了 時間:2020年11月08日 08:09:35&nbsp中財網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新冠疫情已經讓印度『矽谷』大變樣。」據美聯社11月7日報導,疫情下的印度班加羅爾,曾經熙熙攘攘的郊區高檔消費點已經人去樓空,年輕人經常光顧的酒吧也陷入了沉寂。時尚展銷廳、餐廳和軟體公司建築裡的灰塵越來越多,空蕩蕩的商業中心掛著一排求租招牌。  文章介紹,位於印度IT中心班加羅爾市的Koramangala,是當地大學生和年輕上班族過去常去的地方。這裡既有豪華公寓、商業建築,也有許多印度億萬富翁居住的高級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