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音量過大降低聽力?世界衛生組織推新政策

2020-11-22 驅動之家

說到耳機,可以說是現在幾乎人手一個的音頻設備。從有線到無線,從藍牙到降噪,耳機的品牌眾多、形態各異。尤其在年輕人市場中最為受歡迎。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耳機不僅可以帶來隨時隨地的音樂享受,還成為了一種潮流的配飾,舒適、降噪、好看等剛需也成為了主導人們選購耳機的標準。

現如今無論是在辦公室、家中還是大街上,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們。不僅僅是年輕群體,甚至孩子們也開始聽音樂或者戴著耳機玩手遊。專家說過佩戴耳機音量過高對於聽力會有損害,甚至會導致暫時性耳聾。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項數據,目前全球12-35歲年輕人中,有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則是導致聽力下降的「頭號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監管機構和生產廠家應該確保在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音樂播放器上安裝控制音量和收聽時長的軟體,防止使用者聽音樂時間過長或出現音量過大的問題。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電信聯盟於近日發布了一項用於生產和使用智能設備的新國際標準,以期加強這些設備對聽力的安全性。

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新國際標準內容如下:

安全聽聲設備和系統:世衛組織-國際電聯標準建議個人音頻設備應包括:

「允許最大聽音量」功能:跟蹤用戶聽的音量和持續時間並將其體現為佔參考暴露量比例的軟體。

個性化信息:根據用戶用耳習慣產生個性化資料,告訴用戶他聽聲的做法是否安全及有多安全,並根據該信息為用戶提供行動提示。

音量限制功能:提供限制音量的選擇,包括自動降低音量和父母控制音量。

一般信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指導,使之在使用個人音頻設備時和在其它休閒活動中採取安全的用耳做法。

該標準是在世衛組織「確保聽力安全」舉措下制定的。這一舉措旨在改善特別是年輕人的用耳做法,既包括在嘈雜的娛樂場所接觸音樂和其它聲音,也包括通過個人音頻設備收聽音樂。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國際標準主要是以「限制音量」為主,那麼音量過大對於我們的聽力會有怎樣的損害呢?使用耳機的時候調小音量是否會降低我們聽力下降的機率呢?

長期佩戴耳機會對聽力產生損傷,並不是因為耳機播放的聲音是噪音,而是我們在使用耳機時很多時候音量超過了噪音標準。我們國家此前規定噪音標準是在85-90分貝,如果耳機的音量長期超過這個數值,則會使耳內的毛細胞收到過度刺激而導致死亡,時間久了,聽力則無可避免地會下降。

而噪音對於我們聽力的損傷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暫時性閾移,也就是我們的聽力靈敏度暫時性下降,這是就有可能會出現耳鳴、耳悶等情況。此種情況一般會持續數個小時到數天,過完這段時間聽力將恢復。

另外一種則是永久性閾移,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收到一次噪音損傷後,在聽力尚未完全恢復的時候再次收到噪音損傷,如此反覆則會發展為永久性閾移,也就是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最後一種則是急性聲音損傷,特點是收到一次極強的噪音,比如爆炸聲,導致內二毛細胞損傷、鼓膜和聽骨鏈中斷。

而耳機聲音過大,給我們帶來的噪音損傷則是前兩種。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國際標準,則要求音頻設備中添加「允許最大聽音量」,這種情況可以將音頻設備的最大音量強制要求在國家噪音標準之下,即使用戶在使用時將音量調整到最大,也可以有效控制噪音的分貝量,最大程度減少噪音對於聽覺的傷害。

不過,即使世界衛生組織頒布了最新國際標準,距離所有音頻設備實行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在平時佩戴耳機時,也要注意到對於耳朵的保護。我們可以自己採用一些行動來避免噪音對於聽力的傷害。

1.耳機的聲音不要超過手機音量的60%,有些耳機的最高音量可以超過120分貝,遠遠超過了國家的噪音標準,所以在耳機音量方面自己掌控是最好的。

2.我們在佩戴耳機時一定要記得1個小時就摘下來休息一會兒,長時間佩戴耳機不僅會產生聽覺疲勞,同時也會使耳朵的疲勞度大大增加。另外,就是一定要避免晚上整夜聽歌入眠。

3.耳機的類型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都知道,目前市面上的耳機產品,無論是有線耳機還是無線耳機,都有入耳式、耳塞式、頭戴式耳機等種類。入耳式耳機漏音較少,相比於其他類型產品聲音強度會提高7-9分貝,對於內耳的刺激更大,所以我們儘量還是選擇頭戴式耳機產品。

4.普通的耳機產品不具備降噪功能,所以我們在噪雜的地方會不自覺地調大音量來讓自己聽清。這個時候噪音超標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TechWeb還是建議大家選擇降噪效果好、音質出眾的耳機產品,儘管這些產品往往價格比較貴,但是對於耳朵的保護來說,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另外在選購中,也要選擇大品牌的產品,千萬不要因為便宜選擇雜牌產品。

5.我們在佩戴耳機時,儘量雙耳同時佩戴,只戴一隻耳朵有時會出現單側大腦皮層勞累的情況,隨之而來的會有耳痛、耳聾、耳鳴等症狀。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電信聯盟推出的國際新政策,旨在預防全球11億年輕人的聽力損失。我們在日常使用耳機時,也要注意避免音量過大的問題。希望大家可以按照TechWeb告訴大家的方法,在享受音樂、專心「吃雞」的同時,也可以愛惜自己的耳朵,避免聽力受到損傷。

相關焦點

  • 耳機正在奪走聽力 戴耳機音量過大是重要原因
    一條「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話題,引起網民廣泛關注,在13日登上微博熱搜話題榜第一名。  據世界衛生組織12日發布的數據,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 半數年輕人用耳機音量超標 聽力損傷多年後顯現
    今年「愛耳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用智慧型手機及音響設備聽音樂時,應把時間控制在「一天一小時」以下,以保護聽力。該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約有11億青少年正在受到個人視聽設備和娛樂場所噪音超標的威脅。在12歲到35歲的人群中,將近百分之五十的人在使用個人視聽設備時音量超標。
  • 常戴耳機玩遊戲男子聽力下降 當心噪聲「偷走」聽力
    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面臨聽力損失風險。主要原因是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和 MP3 播放器等個人音頻設備,以及在KTV、酒吧和體育賽場等娛樂場所,長時間聽高音量聲音。在這些「悅耳的噪聲」中,不知不覺失去了聽力。
  • 託馬斯和朋友兒童專用耳機,保護兒童聽力讓學習更輕鬆!
    隨著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孩子們在學習、娛樂、生活中用到耳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但是,長期佩戴使用大音量的耳機容易對聽力造成損傷,如噪聲性聽力損傷、突發性耳聾等,影響孩子生活學習。為保護兒童聽力,小礦鼠兒童智能科技研發了託馬斯和朋友兒童專用耳機。
  • 聽力下降別甩鍋耳機!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許多人沉浸在噪音環境中而不自知,導致聽力健康逐漸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這種聽力受損的情況也在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正在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傷風險。  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
  • 常聽耳機損害聽力 青少年成為受害者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世衛組織還對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12歲至35歲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個人音頻設備時,音量大到不安全的程度。青少年面臨聽力危機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今年年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喉科收診的一位18歲的小夥子,被診斷為噪聲性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讓這個年輕人非常意外。
  • BuddyPhones兒童耳機 | 最高85分貝,保護孩子聽力,還他人安靜
    世界衛生組織認證,兒科醫生推薦,控制音量最高85分貝,安全靠譜的兒童耳機專業品牌Buddy Phones。這次他們推出了新款藍牙耳機,使用更方便哦。它就是一家專業為孩子而設計兒童耳機的品牌,暢銷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已經賣出100萬副耳機。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導致耳聾嗎?不注意,還真會影響聽力!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愛耳日(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9億多人出現殘疾性聽力損失。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
  • 北歐兒童都在用的學習耳機,最高85分貝,呵護孩子聽力,網課更專注
    可參考下面幾個注意事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安全音量標準為最大音量為85±3分貝。音量限制功能對耳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給孩子調音量時,要將音量調低。 即使孩子自己調到最大音量也不會超出標準,防止孩子的聽力受損。
  • 聽耳機毀聽力 如何保護聽力不受損
    1、戴耳機要注意保護 晨練、學生、上班族長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機能導致噪聲性聽力下降。使用耳塞型耳機時間越長,聽力損害越嚴重。據研究,戴耳機連續聽1小時音樂,聽力明顯下降,連聽2小時,真的會對聽力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到新華醫院就診,經純音聽力測試,發現他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圖片來源於網絡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
  • 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原標題: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新華社日內瓦2月27日電 (記者聶曉陽 施建國)世界衛生組織27日在此間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全球有約11億青少年正在受到個人視聽設備和娛樂場所噪音超標的威脅,由此造成的聽力受損可能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就業帶來不良影響。
  • 入耳式會比普通耳機更傷害耳朵嗎?-耳機,入耳式,耳塞式,損傷,聽力...
    聲音對聽力的損害在醫學上叫做噪聲性聾,噪聲性聾又主要分為慢性聲損傷和急性聲損傷。慢性聲損傷。指的是因長期接觸噪聲刺激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近距離爆炸(比如戰爭中炸彈在身邊炸響)造成的稱為:急性聲損傷,是一次高強度脈衝噪聲瞬時暴露引起的。聽耳機造成的損害就屬於前者。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耳機,已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 10題自測聽力
    乘公交戴耳機最毀聽力        「年紀輕輕就耳背」不是一句玩笑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公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已有4.32億成人和3400萬兒童的聽力受損。12~35歲的年輕人中,約50%(相當於11億)常暴露於娛樂噪聲環境中,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 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竟然是它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
  • 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是真的嗎?
    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  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今天是第1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