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對聽力的損害在醫學上叫做噪聲性聾,噪聲性聾又主要分為慢性聲損傷和急性聲損傷。
慢性聲損傷。指的是因長期接觸噪聲刺激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近距離爆炸(比如戰爭中炸彈在身邊炸響)造成的稱為:急性聲損傷,是一次高強度脈衝噪聲瞬時暴露引起的。聽耳機造成的損害就屬於前者。
噪聲對聽力損害的嚴重程度主要由噪聲強度和暴露時間決定,強度越大、暴露時間越長,越嚴重。所以理論上說,耳塞對聽力的傷害主要與聽音樂的音量和佩戴耳機的時間有關,與佩戴方式無關。
一個每天聽音樂3小時音量開至70分貝的入耳式耳塞用戶,與一個每天聽音樂5小時音量開至100分貝的普通耳塞用戶相比,後者損傷聽力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同等使用時間同等音量的前提下,應無明顯差別。
根據國家在勞動保護方面的規定,8小時工作噪聲容許標準為85分貝,但不得超過90分貝。
正如知友所說,噪音性聾的首要表現是耳鳴,繼而出現聽力減退,後期甚至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植物神經系統、心臟、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
但聽力損害的症狀如果早期發現並及時幹預的話,是可以完全恢復的。
同時,入耳式耳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隔絕一部分環境噪音的,也就是說,理論上入耳式耳機可以使用較小的音量而聽到更多聲音細節。但這一點暫時尚未聽說有相關的臨床試驗來證明。
作為一個多年的耳機用戶,普通耳塞和入耳式耳塞我都用過,現在用的也是入耳式的。
從佩戴舒適度來比較的的話,還是入耳式的略勝一籌。因為中高檔的入耳式耳機都會附送各種尺寸的橡膠或海綿套,總有一個適合你。佩戴的時候耳道幾乎感覺無壓力。而普通耳塞佩戴時間長了,外耳道就會有硌得痛的感覺。
附:音量的大致類比
音量 類比
130分貝 噴射機起飛聲音
110分貝 螺旋漿飛機起飛聲音
105分貝 永久損聽覺
100分貝 氣壓鑽機聲音
90分貝 嘈雜酒吧環境聲音
85分貝及以下 不會破壞耳蝸內的毛細胞
80分貝 嘈雜的辦公室
75分貝 人體耳朵舒適度上限
70分貝 街道環境聲音
50分貝 正常交談聲音
20分貝 竊竊私語
參考文獻:《耳鼻咽喉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
更多有趣的IT資訊,請關注驅家微信(每天最有價值的五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