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個流傳比較久的「謠言」 —— 父母被常說「長時間戴耳機影響聽力」,是真的嗎?
似乎不少上一輩人會維持這個觀點,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過於絕對。周圍的朋友為人父母的越來越多,我不希望各位還維持「一棍子打死」的想法,感覺戴耳機跟犯罪一樣。要知道耳機在一定情況上甚至可以保護聽力。
耳機發展初期無論是主動降噪、被動降噪都做得不好,很多人出大街隨身戴耳機,原本環境噪音就已經很大,為了聽清楚耳機裡的聲音會不自覺調到更大聲 —— 這時候耳機裡的聲音蓋過原本嘈雜的環境噪音,會對耳朵裡的鼓膜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過高響度會對鼓膜造成傷害,從而使得聽力下降甚至失去聽覺,這一點關於個人使用耳機的習慣。
搞笑的是過年時候的鞭炮聲響度其實非常變態,對鼓膜的傷害遠超大聲播放音樂,好在家鄉的政府禁止燃放鞭炮了。
有部分人因為耳朵分泌物(耳屎)的原因,耳道塞入耳機、面前容易造成傳導性耳聾。這種情況需要去醫院解決,清理耳道就OK。
這類朋友還是儘量不要使用入耳式耳機。
當下,耳機的降噪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人們長時間戴著降噪耳機播放音樂並不需要太大的響度,只需要在合理的聽音範圍就不會對鼓膜造成傷害。iOS 14這個功能挺人性化的,建議全世界音頻終端廠商學習。
僅僅憑「長時間戴耳機」並不能判斷是否會影響聽力,如果你戴著耳機不放音樂甚至可以保護聽力。戴耳機這個行為並非原罪,只要控制好響度(音量),其實不是問題。
耳機主動、被動降噪功能還能讓你用極低的響度聽清楚音頻內容,從側面也算是「保護聽力」了。因此,建議各位以後購買耳機儘可能購買帶有降噪功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