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校園裡,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是士兵、是學生,他們是退役大學生士兵。穿上軍裝,他們是剛毅的人民子弟兵;脫下軍裝,他們仍是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離開校園,他們在職位上盡心盡責。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吧!
本期退役大學生採訪,我們榮幸地邀請了12級工商管理專業的鄭嘉良師兄。
2016屆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榮獲「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現就職於沙溪鎮人民政府社會事務局,於2016年9月入伍,服役於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75130部隊,曾在某機關某處擔任文職行政人員,於2018年9月退伍。
最近鄭嘉良正作為中山市徵兵形象大使,在各大高校開展「徵兵宣傳進校園」的主題活動,為學生們宣傳入伍優待政策,號召有志青年投身強軍事業。
對此他想要對有意向入伍的同學說:「當了兩年兵之後,在經歷上、閱歷上的變化都讓我受益匪淺,正所謂「國無防而不立,民無軍而不安」,作為當代大學生,當兵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希望通過這幾天的演講,我們學校眾多的師弟、甚至是師妹們能夠應徵入伍,去體驗一下不一樣的兩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真正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奉獻到國防事業上面。」
在談到在經歷過部隊這種嚴厲的訓練,是如何把在部隊培養的精神帶到工作中的?他覺得在部隊擔任文職行政人員對現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個是軍人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由於曾經擔任過文職行政人員,在遵守時間點上會更加嚴謹,且在部隊培養的做事果斷和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也能夠更好的去適應地方工作。
第二個是在原則上面的把握。由於部隊的文職工作對保密性要求更加嚴格,所以他更能清楚的知道哪些文件是可以公開去宣傳的,哪些文件是保密的,所以對地方工作有關的原則性把握會更加嚴謹。
第三個是為人處世方面。部隊更加鍛鍊人的行為處事和思想狀態,在解決矛盾的方式方法上面會更加成熟,也能夠更好的與別人相處。
"兩年的軍旅生活和經歷不僅是我寶貴的回憶,也是這兩年給予了我成長和收穫。那兩年,有過歡笑與淚水,也有過辛酸與彷徨。」這是他對兩年軍旅生活的總結。
應徵入伍,保衛家園,是每個適齡青年的責任和光榮義務,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響應祖國號召,主動承擔使命。
文:受訪者
圖:黃競銘
排版:林聖潔
整理與編輯:管理學院學生會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