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海馬體照相館(需求面積:120-200平方米)為退伍老兵拍攝了一組不折不扣的形象照,捕捉到他們十足的風採和尚未退卻的軍人神韻。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隨著國力強盛,炎黃子孫更不能忘卻那些開天闢地、開疆拓土的先行者們。在7月28日,建軍節前夕,海馬體照相館攜手杭州市江幹區白楊街道伊薩卡社區以最謙遜的聆聽者與新時代晚輩的身份,採訪了四位光榮退伍的老戰士,那些志氣昂揚的軍歌與鮮為人知的心靈故事,一直常駐他們的心間。
王勇爺爺今年69歲,16歲入伍。1964年,他義無反顧地參加了抗美援越戰爭,說起當兵的原因,他自豪地說:「我的父親也是解放軍,當年父親'打江山',我就有義務為祖國'守江山'。」印象最深的事是參加抗美援越戰爭時,到處有敵軍的飛機轟炸,有次兩個油桶從飛機上掉下來,他們以為是炮彈,做好了犧牲準備,大喊「毛主席萬歲」,最後有幸生存下來。還有一次在執行任務途中發現有個洞,裡面是棺材,紅漆字寫著「重於泰山」,這個棺材是為戰爭中犧牲的戰士準備的,彼時的王爺爺覺得無比悲涼,人生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能有幸保衛祖國河山,自己的生死一線早就被置之度外了。
(王勇爺爺當兵時的照片及在海馬體照相館拍攝的形象照)
曾傳勇爺爺如今的生活頗為精彩,現為社區合唱團成員,十分熱愛唱歌。他於1970年12月12日參軍,1971年1月入伍,1973年入黨,1976年4月退伍。曾爺爺在部隊中是地勤員的職務,負責無線電。他始終銘記著前輩指導他的「五不怕」精神,即便不能怕死,也要先保護自己再去消滅敵人。曾爺爺所在的部隊有幸親力撒去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骨灰,回憶起來,那一刻的情景始終在他心中無法散去。一日為兵,終生為兵,保家衛國於他而言,許是一輩子義不容辭的家事。
(曾傳勇爺爺當兵時的照片及在海馬體照相館拍攝的形象照)
張爺爺今年89歲,於1947年參軍,當年他所在的林彪部隊的三十八軍,曾參加過淮海戰役,並在韓戰第二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被譽為「萬歲軍」。據張爺爺的兒子描述,老人家向來是個非常公私分明的人。昔日工作時,寫字用的鋼筆要從家裡取墨水,絕不沾單位的一滴墨;若因為工作折回家鄉,則探望親人的路費一概不向組織報銷。張爺爺平日裡愛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和時事政治,亦喜愛看抗日戰爭片,勝似對於往日艱苦奮戰時光的追憶。
高叔叔並沒有參加過戰爭,卻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他是江蘇人,在1989年參加秋季兵,當時才20歲。隨後當了五年兵,曾在杭州市武警機動支隊當兵,對於新中國軍隊的訓練環境,高叔叔相對於老前輩們似乎更有發言權。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刻苦的訓練以及濃厚的戰友情,當兵的經歷讓他更加關懷國家動態,平日常看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來充盈精神生活和找尋當兵經歷的回憶。
一支鋼槍,一雙戰靴,一身戎裝,這就是中國軍人的精神面貌。海馬體照相館為退伍老兵拍攝的形象照,不僅僅是用影像記錄他們的英姿,更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向所有的軍人們致敬。海馬體照相館目前在全國47個城市擁有66家門店,服務用戶超過100萬人,希望能用影像為人們記錄每一個重要的時刻,用照片留下一年一份回憶。
本文轉載來自:海馬體照相館,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