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劉前軍:退伍不退色 部隊教我永不放棄

2020-12-07 湖南頻道

時刻新聞

—分享—

(劉前軍的豪豬養殖基地。)

(牆上的立功喜報。)

(有人勸劉前軍改餵合成飼料降低成本,被他一口拒絕。)

(利用網絡來推銷自己即將上市的產品。)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卓健 張家界報導
  
  「當年參軍我只想從農村老家出來,見見外面的世界。」儘管退伍十多年,坐在定家峪村農村合作大鯢豪豬養殖基地辦公室裡的劉前軍提起自己的軍旅生涯依然興奮不已,而他對面的牆上還掛著當年的立功喜報。
  
  今年39歲的劉前軍於1996年從張家界市桑植縣瑞塔鋪鎮應徵入伍,一共服役5年:「要不是部隊有規定,我願意接著幹。」說完這句話,劉前軍看了看辦公桌上那堆即將上市的「湘西豪豬肉」深加工產品,眼神有些落寞的他陷入沉默。
  
  最後他說了一句:「因為我去的是人稱『萬歲軍』的38集團軍。」
  
  當兵,改變人生
  
  在戰友陳國起眼裡,當年的劉前軍簡直是個「拼命三郎」。新兵訓練尚未結束,劉前軍的五公裡負重越野科目成績能跑出19分鐘,這讓許多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得不服。「至於單槓、投彈,簡直不在話下。」
  
  「我是山裡長大的孩子,從小就爬山,跑得快是正常的。」劉前軍不好意思地解釋著,用他的話說,從進部隊開始,他感覺自己的人生開始改變,「我從小羨慕軍營,所以非常珍惜自己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機會。」
  
  三年義務兵役期尚未結束,劉前軍的立功喜報便由部隊寄回了家。「第三年、第四年,連續兩個三等功,全家人都替我高興,也不枉我千山萬水出來當一回兵。」
  
  談及自己在部隊的最大收穫,劉前軍想了想,說:「首先有了一個好身體,然後是養成了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精神。另外,我學會了如何管理團隊。」服役期間,劉前軍擔任過班長和代理排長,這段經歷讓他明白了管理是門大學問。
  
  退伍,自主創業
  
  2001年,劉前軍從部隊回到張家界,在張家界百龍天梯景區擔任保安。
  
  「當時一個月600塊錢工資,雖然不算多,但我想著的還是多積累經驗,儘快融入社會。」打工期間,很多人都問劉前軍是不是當過兵,因為他平時腰板挺直,坐立行走都有規矩,「那是必須的,雖然不穿軍裝了,可還是不能給軍旗抹黑,畢竟咱是部隊大熔爐出來的。」
  
  短短7年時間,劉前軍從普通保安提升為景區保安隊負責人,成為公司中層骨幹。在他的管理下,景區保安隊盡忠職守,素質有了較大提升,這一切也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肯定。
  
  「我辭職的時候,公司老總竭力挽留我,但我去意已定。因為我在這裡打工,主要是積累經驗,為自己創業做準備。」
  
  2008年辭職後,考慮到資金、市場等多方麵條件,劉前軍開始人工養殖大鯢,這讓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當時大鯢銷售非常火爆,最高時我賣過2800一斤的價格。」
  
  2011年,劉前軍獲悉豪豬養殖消息後,帶上3名桑植籍戰友專門到外地學習考察。「我們四個人當時都覺得,養豪豬是個非常有前景的項目,因為這個市場被人炒作,豪豬本身的價值尚未被消費者發現,而我們桑植老家比較涼爽也非常適宜養殖。」
  
  當年,劉前軍和戰友湊了40萬元啟動資金,正式辦起了養殖基地。「學技術、建豬舍、進豬種、找銷路,我們都有分工,整個帳目定期公開,大家合作得非常好。」後來,又有5名戰友加入,作為戰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劉前軍擔任了團隊管理者。
  
  經過戰友們的共同努力,豪豬養殖事業蒸蒸日上,包括養殖基地所在的定家峪村,有一半村民靠加入合作社或者為合作社種植餵豪豬的玉米而走上了致富路。據統計,合作社每年一共可以出欄豪豬300多頭,而當時的豪豬肉市價是每斤120元左右。
  
  遇到困難,永不放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以來,豪豬肉價格一路走低,銷售也有所萎縮。
  
  「其實豪豬一身都是寶,豪豬肉高蛋白低脂肪,其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上都有記載,包括豪豬刺也可以緩解老年人偏頭痛。」劉前軍堅信,既然豪豬是好東西,那做好推廣,市場一定能打開:「常德那邊養殖的豪豬肉一般是送往廣東、海南等地,所以受市場影響大,而我們把目光放在張家界本地,利用景區遊客多的優勢,一定能另闢蹊徑。」
  
  為了推廣豪豬肉,劉前軍和戰友們湊錢在永定區甘溪橋開了張家界唯一一家豪豬主題餐館,菜式以豪豬肉為主打,「我們城市農莊酒樓目的在於推廣,儘量吸引大家來吃,所以一份夠七、八人吃的火鍋價格只有128元。不少外地遊客嘗試之後,都想帶點回去。這也證明了豪豬肉銷售潛力巨大。」
  
  前不久,一位從四川到張家界自駕遊的遊客品嘗過豪豬肉火鍋後,一定要找劉前軍買頭豪豬帶回去給家人嘗嘗。
  
  「我告訴他,儘管你車裡有空調,但行李箱溫度高,活豬肯定活不了,如果放車裡,那氣味有點大,再說,一般人沒掌握殺豪豬的方法,做出來的肉容易有臭味。」好說歹說,劉前軍總算勸走了這位顧客,並承諾下回來張家界一定讓他照樣吃得滿意。
  
  當問及為什麼不高價賣一頭豪豬時,他答道,「部隊教育我們要堂堂正正做人,坑蒙拐騙的事我們做不出來,就算我私下裡做了,戰友們也會鄙視我。」
  
  為了提高豪豬養殖的附加值,擴大豪豬肉銷量,劉前軍和戰友們新開發了開袋即食「湘西豪豬肉」、「湘西豪豬肉」罐頭以及罐裝「湘西豪豬肉」肉醬。「有人勸我在熟食裡添加一點普通豬肉,好降低成本,我說寧可不賣也不幹這摻雜使假的勾當。」
  
  戰友情深,感恩社會
  
  「搭幫戰友們的支持,每次遇到困難都有戰友伸把手拉扯,我們的合作社才走到今天。」讓劉前軍感慨不已的是一路走來的戰友情。
  
  「創業之初,養殖基地建房子、平土地、攪拌混凝土都是我的戰友和家人一塊兒動手,沒誰偷懶耍滑,沒誰斤斤計較。」更讓劉前軍感動的是戰友和家人對自己的信任,「儘管遇到困難,但戰友們沒有抱怨,都在想辦法克服。還有我的父親和兄弟,他們四年來一直默默支持。」
  
  包括對地方政府的支持,劉前軍也抱著一份感恩:「政府經常組織培訓,從養殖專業技術到市場推廣理念,我們從中也學到不少東西。」
  
  但是,劉前軍更加希望,在政府引導下,讓從事豪豬養殖的散戶能聯合起來,組建行業協會,「這樣,大家一方面可以抱團取暖,渡過難關,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有針對性的出臺支持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在市場銷售推廣上形成合力。」
  
  如今,劉前軍非常希望有營銷資源和市場推廣經驗的能人給他和他的戰友們一些智力支持,「我和戰友從貧苦的大山中走出來,我們都不怕吃苦,只要事業能成功,再多困難我們都不怕。」

相關焦點

  •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朱旭東)6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的報導。如果不事先知道他的年齡,根本猜不準他的歲數。孔德寶14歲就開始做木匠,常年在溧陽外婆家做手藝。解放軍南下時,他就跟著部隊走了。「我是1945年5月5日當的兵。」他清楚地記得當兵的日子,「陳毅的部隊解放上海時,我只在司令部當勤務兵,沒有下班排。」後來,他被分到蘇南軍區鎮江軍分區警一團機槍連,成了彈藥手,參加太湖剿匪行動。
  • 退伍老兵為重病患兒捐骨髓,他說:關鍵時刻老兵要頂得上!
    一名退伍老兵的另一場「戰鬥」「採集完成了嗎?採集的量夠那個孩子用嗎?有了這些造血幹細胞應該能救那個孩子了吧?」,退伍後的嚴強卻沒有脫下迷彩,軍政素質過硬的他同時擔任縣民兵應急連的排長,積極參加基幹民兵集訓,多次帶領民兵隊伍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並在徵兵時被抽調擔任新兵役前訓練的教練班長,憑著在部隊培養出的吃苦耐勞和踏實好學的精神,在單位很快就被提升為副所長。
  • 鼠年抗戰老兵福到
    提前給老兵拜年,送福和春節慰問,帶去了牛奶、八寶粥,開胃的山楂飲料,和老人最愛吃的鬆軟脆口的香酥餅,老人們緊緊的拉著我們的手不放,「你們過來看看我就行了,還帶這麼多東西,感謝好心人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老人。」「謝謝您對新中國成立立下的功勞,我們不會忘記您的,春節過後天暖和了我們再來看您",隨同來的志願者說道。
  • 海馬體照相館為退伍老兵拍攝形象照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海馬體照相館(需求面積:120-200平方米)為退伍老兵拍攝了一組不折不扣的形象照,捕捉到他們十足的風採和尚未退卻的軍人神韻。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隨著國力強盛,炎黃子孫更不能忘卻那些開天闢地、開疆拓土的先行者們。
  • 退伍老兵:大學生報名參軍,近視原來還有這辦法
    我是一名剛剛轉業不久的老兵,目前從事武裝徵兵類的工作。 很高興解答你的問題。 目前當兵視力要求左眼4.5,右眼4.6達不到的肯定要手術。 首先不當兵也有很多人做雷射手術矯正視力,目前國家是允許近視人群做完近視雷射半年以上視力穩定後參軍入伍。
  • 退伍季——老兵的「軍種符號」
    八年、十二年、十六年......總是說退伍遙遙無期在軍營的大熔爐裡,從稚嫩到剛強,從逃避到擔當,歲月的磨痕給臂章增添了些許滄桑,領花被時光雕刻得愈發精緻,平凡的「軍種符號」見證了老兵們不平凡的軍旅生涯。回頭再看看這些「軍種符號」,仿佛在訴說老兵的光榮與奉獻。
  • 農村退伍老兵,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如果你真的有一個向上的心,我認為不管你有沒有背景,有沒有資源,總有一天你可以取得成功,如果你總將自己的不成功歸咎於沒有背景,沒有資源,那麼你永遠也不會成功。我覺得這樣非常可笑。我們走在大路上,你去看一下你能看得出來誰是農村戶口,誰是城市戶口嗎?其實這個成功與不成功,和農村城市戶口沒有任何的關係。尤其是現在戶口可以說根本就影響不了你什麼,和你的成功更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憶崢嶸歲月,拍「最美軍裝照」,中山西區為退伍老兵送拍攝禮物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實習生李倩姸 通訊員遊玉華7月17-19日,中山西區武裝部、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聯合轄區社會工作服務,給轄區退伍老兵送上一份充滿心意的節日禮物——以「憶崢嶸歲月,敬退伍老兵」為主題的軍裝拍攝活動。
  • 盤點在部隊裡面五句順口溜,不知道你懂其中的含義嗎?
    提到部隊,很多退伍的老兵都會有很多的感想吧!特別是回想起在部隊裡面和戰友們的生活,更是讓人產生無限的感慨吧!這不,我們主編就是曾經當過五年兵的老兵,他就多次跟我們提到了在部隊裡面的順口溜,而這些順口溜想必很多當兵的人都知道,但是,這些順口溜其中的含義又是啥呢?一、站崗不站二五崗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 80歲老兵接到「部隊召回電話」,真相是……
    80歲老兵接到「部隊召回電話」,真相是…… 2020-11-2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明德物業吳澤君:退伍不褪色|發現物業英雄
    從部隊退伍後,吳澤君一直從事物業服務工作,兢兢業業、敢打敢拼,始終保持軍人本色、退伍不褪色,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供業主之所需,多次榮獲公司先進個人與集體榮譽。「我曾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老黨員,雖已退役,但我永遠記得作為一名軍人和黨員的責任與當擔。」這句簡簡單單的話是我的同事吳澤君在疫情防控期間經常說的一句話,他也是這樣做的。
  • 高碑店這位抗美援朝老兵把紀念章捐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為抗美援朝老兵頒發捐贈證書。這位老兵名叫趙福全,於1952年入伍,今年已有87歲高齡。退伍回家後,趙福全充分發揮自己在部隊裡的所學所長,繼續從事醫生職業
  • 遠去的背影 ——對話臺灣眷村老兵
    奶奶談起爺爺剛剛退伍時四處找工作謀生,吃盡了苦頭。「當時開車才三四千塊一個月,但在部隊當官只有六十塊。退伍下來的時候,國家輔導我,去學校當老師,教小孩,但要受訓半年,學注音符號,而且不給薪水,怎麼活?我不幹。
  • BIGBANG太陽大成退伍,微笑傳達的退伍喜悅Bravo
    11月10日 韓國男團BIGBANG成員太陽和大成10日正式退伍。當天上午8時,太陽和大成在京畿道龍仁市地面作戰司令部前舉行退伍儀式。雖然天氣寒冷,但仍聚集了約400名粉絲冒寒等候。太陽於去年3月12日進入江原道鐵原青城部隊,大城在距離太陽僅差一天的3月13日進入江原道華川利基部隊,各自在軍隊生活。太陽向等候在現場的粉絲和媒體,以及部隊前輩和戰友致謝。大成說,在部隊裡體會到了之前從未體驗過的感受,成長了許多。面對今後活動計劃,太陽說,將在認真思考和綜合成員們的意見後,以最好的面貌回報粉絲的期待。
  • 「暖氣醫生」:「80後」退伍老兵的地下「找茬」生活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新華社大連2月9日電 題:「暖氣醫生」:「80後」退伍老兵的地下「找茬」生活  白湧泉、高春雨、李雪婷  2月1日22點,室外零下14攝氏度。  遼寧省大連市交通動脈西南路中央,一股白色的水汽從井蓋眼兒中躥出,足足有兩層樓高。
  • 【退伍學子風採】光榮的退伍大學生,退伍而不褪色——鄭嘉良
    2016屆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榮獲「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現就職於沙溪鎮人民政府社會事務局,於2016年9月入伍,服役於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75130部隊,曾在某機關某處擔任文職行政人員,於2018年9月退伍。
  • 70歲退伍老兵被醉漢街頭踹後腦勺17腳,目前仍在搶救
    圖片由李紹武之子提供李紹武之子介紹,李紹武是一名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退伍老兵,上過戰場。李紹武之子痛心的說:「沒想到他在戰場上沒事,反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正該安享晚年的時候,被人毆打成這樣。」
  • 老兵說出了實話
    我國每年都會進行徵兵,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年都會有一批士兵進行退伍,因此需要大量徵新的士兵來補上退伍的缺口。軍人這份職業不僅是每個人的夢想更是國家的驕傲與象徵,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兵的,對於徵兵的要求十分的苛刻,有很多硬性的要求,比如眼睛近視以及身上有傷疤,還有各種疾病的人都不能進入部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規定,令很多人十分的不能理解,身上有刺青的人部隊一概不收,那麼我國在徵兵時,為何從來不招收有刺青的人呢?老兵說出了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