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在廣東有這樣一句俗語:「第一倉,第二芒,第三馬鮫。」這裡的第一倉,指代的便是倉魚。作為一種較為獨特的魚種,倉魚在廣東有著其獨特的江湖地位,但倉魚也有著多個種類,這裡說的第一倉則是那種深海白倉魚。
而我們常見的倉魚,其實是金鯧魚或黑鯧魚,而這種有著廣東第一倉美譽的倉魚,則來著於深海。這種白倉魚整體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出海捕魚時也難以捕獲,往往只有在深海中才能尋得其身影,同時白倉魚的抗氧能力非常差,基本上是出水就死,因此白倉魚很難得,活著的白倉魚更難得。
倉魚又被稱為鯧魚,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有分布,廣東人口中所說的這種倉魚,其全身呈銀白色,因此這種鯧魚又被稱為銀鯧魚,不過當地人更喜歡稱它為倉魚。從營養價值上來看,白倉魚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常食對人體有著很多好處。從口感上來看,白倉魚的肉質鮮美可口,只需簡單烹飪便能製成一道難得的美食。
同時白倉魚全身只有一根主鰭骨,並不像淡水魚那樣生有諸多的細刺,因此白倉魚便於小孩和老人食用。那些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經常會將白倉魚下鍋煎,跟著再用甘蔗渣煙燻,這樣能有效較低白倉魚原有的腥味,使得食用的口感更佳。
白倉魚一般情況下都藏匿於深海中,通常情況下只能通過網捕的方式捕捉,因此對於我們垂釣者而言,白倉魚基本上是不可能以垂釣的方式獲得的。加上白倉魚的生命力較低,因此我們常見的白倉魚都是冰凍的,鮮活的白倉魚往往只能是在海捕船上才能見到。各位朋友,你們有人見過這種白倉魚嗎,關於「廣東第一倉」的美譽,你們認可嗎?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識別二維碼進入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