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幾個農民挖出一口千米深井,沒想到卻改變了歷史進程

2020-12-06 趣觀歷史

引言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曾有記載:「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勾踐十年臥薪嘗膽,憑藉其不怕吃苦且韜光養晦、身處絕境仍不棄希望的信念,最終雄起吞滅吳國,成為一代霸主。而在200年前,四川自貢的鹽民們也保持著這樣的精神,堅持了十三年時間,僅憑人力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深達千米的鹽井。

鹽,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在現代化學看來它的主要成分是簡單的氯化鈉,卻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我國先民在炎黃時期就已經開始「煮鹽」,仰韶時期出土的文物中已經有專門的煎鹽器具,據此推斷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人已經學會了煮海鹽。而這種方法的發明人夙沙氏也被稱為「鹽宗」。

▲食鹽照片

01

我國同樣是鹽井的發明地。早在漢宣帝時,我國就已經有了鹽井,並在當地鑽探了數十座鹽井。漢代同樣有了製鹽的另一工具——鹽池,在西晉名作《三都賦》中就有關於鹽池的記載:「墨井鹽池,玄滋素液。厥田惟中,厥壤惟白。」鹽池大大提高了產鹽的效率,使得鹽逐漸走入平常百姓家。然而因為古代工具落後,鹽池產量極少,所以歷代都有「鹽法」對產鹽、每個人食鹽的數目加以規定。

古時鹽的種類也極多,分為海鹽、井鹽、池鹽等多種,顏色上也有五色之數。在《名醫別錄》中還曾專門比較過東海鹽、北海鹽、西羌山鹽等十數種不同鹽的顏色和質量,並評出了最優的是河東鹽池所產之鹽。鹽業在古代屬於暴利行業之一,往往被官家壟斷,嚴禁私人製鹽。

▲官鹽票

02

我國製鹽的技藝千年來不斷精進,雖仍以海鹽為主,但是內陸地區也在想方設法實現本地產鹽。在其中四川自貢算是佼佼者,當地菜品都被稱為「鹽幫菜」。自貢地區鹽業歷史長達兩千餘年,曾經是我國最大的井鹽中心。然而在兩千多年的開採中,儘管自貢的鹽井越來越深,所產的鹽量卻越來越少,新的鹽礦也很少被發現了。

到了清代,自貢的鹽井已經有數百米之深,產鹽量較之前朝卻已經大大減少。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當地的幾個農民為了找到恢復產量的方法,決定嘗試打造一口新的鹽井。他們採用北宋年間興起的「衝擊式頓鑽鑿井法」,歷經十三年在當地鑿成一口前所未有的深井——燊海井。經過後世測量,這口井足足有1001.42米深,是世界上第一口深度超過千米的深井。

▲「衝擊式頓鑽鑿井法」畫像

03

燊海井開鑿後,每天可以噴出萬餘擔黑滷,所需鹽鍋就要80多口。這個產量一直保持到20世紀40年代。一個半世紀以後的今天,經過井下設施維修,它仍能日產天然氣1500立方米。雖然相比於最早的日產8500多立方米已經大大減少,卻也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字。燊海井的開鑿向世界展示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和耐心,成為國人的驕傲之一。

燊海井開鑿後,自貢市也「因鹽興市」,吸引了各地鹽商來此開井興灶。在其周邊1.2平方公裡內就先後鑽井198口,在當時號稱「天車」(井架)林立,呈現一派繁華景觀。

▲燊海井旁邊的井架

燊海井發掘後200年間,其開鑿技術也傳到了國外,為推送世界鑽井技術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之後的早期石油開採活動中,各國多用此技術。可以說燊海井的出現,直接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為什麼燊海井所處之地能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呢?這是因為其鑽探之深,到達了三疊紀嘉陵江石灰巖地層。在這樣深的鹽井中煉鹽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燊海井的天車就有著「東方艾菲爾鐵塔」之稱,其高18.3米,運用槓桿原理將井深處的天然氣和滷水運到地面上。如今的燊海井經過修葺後,恢復了最早時用牛汲取滷水,用井內低壓天然氣煉鹽的真實場景,開放給國內外遊客遊覽。

▲來燊海井遊覽的遊客

結語

李白在《豫章行》中寫下:「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形容只要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困難總會被攻破。以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工具來說,燊海井的開鑿無疑是一個奇蹟。村民們用13年的時間鑽成了燊海井,迎來了自貢的繁榮。這對於如今的我們仍有啟迪意義,只要大家堅持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相信定然也能收穫不錯的結果。

參考資料:

《豫章行》

《三都賦》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相關焦點

  • 幾個四川農民打了一口1001米深井,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在清朝的道光年間,幾個四川農民為了採鹽打了一口1001米的深井,從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四川自古以來就盛產蜀鹽,當地開採鹽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之久。蜀鹽主要依賴於鹽井開採,隨著開採程度的不斷深入,鹽井的深度也越來越深。到了清朝時期,鹽井深度已經普遍達到了數百米之深。雖然當時的人們已經將鹽井挖得如此之深,但是鹽的產量卻還是越來越低。
  • 道光年間,幾個四川農民打了一口1001米的深井,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在清朝的道光年間,幾個四川農民為了採鹽打了一口1001米的深井,從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四川自古以來就盛產蜀鹽,當地開採鹽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之久。蜀鹽主要依賴於鹽井開採,隨著開採程度的不斷深入,鹽井的深度也越來越深。到了清朝時期,鹽井深度已經普遍達到了數百米之深。雖然當時的人們已經將鹽井挖得如此之深,但是鹽的產量卻還是越來越低。盛行了數千年的蜀鹽,也面臨著枯竭的風險。
  • 19歲美女失蹤近半個月,部分屍體在140米深井處被挖出
    據尼加拉瓜TN8電視臺2020年4月29日報導,4月29日,尼加拉瓜馬那瓜省聖蒂諾市,警方表示,經過多日的挖掘,他們終於從140米的深井裡挖出了塔蒂亞娜·利塞斯·拉卡略的部分屍體。
  • 專家仔細勘測未發現寶物,農民隨手挖出國寶,其價值無法估量
    專家仔細勘測未發現寶物,農民隨手挖出國寶,其價值無法估量。1966年的時候,河北省易縣的村民們十分的忙碌,但是他們十分的開心,因為他們正在修建新的房子。所以專家們為了保護燕下都遺址中的文物,便不允許農民們私自翻修房屋,以免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當時考古專家們正好挖掘到易水南岸,但是他們帶著設備勘測了很久,並沒有在這裡發現任何的文物,於是專家們失望的離開了。沒想到的是,當考古專家們離開了之後,附近的村民卻挖出了極為稀有的國寶。
  • 200年前的一場火山爆發,改變了人類歷史,大清由盛轉衰!
    而在人類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也曾多次發生過火山爆發。雖未對人類一鍵重啟,但多多少少還是間接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比如在200多年前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爆發,更是成為人類歷史上永遠不可磨滅的記憶之一。
  • 滻河邊綠化帶裡現無蓋深井 離西京幼兒園僅200米
    昨日,滻河東路綠化帶中深約10米的井,井口敞開十分危險,華商報記者用石板將井口蓋上 華商報記者 黃利健 攝  華商報訊(記者雷婧)前幾天,家住西安城東的宋先生帶孩子在滻河邊的綠化帶裡玩,發現了一口深井。孩子趴在井口往下看,把宋先生嚇了一跳。
  • 汝州一200米深井自動噴水 村民驚嘆「沒見過」
    映象網汝州訊(記者 楊增強) 近段時間,汝州市蟒川鎮牛角嶺村打出自動噴水深井的事在十裡八鄉傳開,就連寶豐等周邊縣市的村民也趕來看稀奇。新打近200米深井竟自動噴水牛角嶺村位於汝州、寶豐、魯山三縣市交界的淺山丘陵地區,是省定貧困村,因地理位置特殊,常年乾旱缺水。
  • 老宅挖出古井一口,拿出兩個銅罐,如今價值30億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扶溝村,一位叫孫立本的農民正要建房子,他在工程開始前首先挖掘了一個大坑當裝石灰用。剛把鏟子挖下去這次他挖到一個堅硬的物體,他仔細看了看好像是以前的一口古井。就是這樣一口古井孫本立後來在這裡發現了驚天的秘密。到底這口古井裡還隱藏著什麼價值連城的東西呢?
  • 農民挖出一口古井,發現兩個銅罐,專家100元收走,如今價值30億
    1974年7月,農民孫本立扛著把鐵鍬走到了老宅的地基裡。孫本立是扶溝縣古城村人,家裡準備建新房子,於是他必須在今天挖好一個裝石灰的大坑。幾分鐘後,孫本立累得汗流浹背。突然趙根旺發現了一口塞滿泥土的古井口,在古井裡有一個像水壺一樣的銅罐子。孫本立聽到後趕緊過來幫忙,一起將這個水壺抬了出來。挖出水壺後,孫本立又挖出了一個香爐一樣的銅罐子。隨後,孫本立端著「水壺」快速往家裡跑去,趙根旺抱著「香爐」緊跟在後。
  • 亞洲陸上第一深井是怎樣誕生的
    但這些身經百戰的專家看了塔裡木盆地複雜的地質構造情況後,全都搖頭,直說這樣的世界難題他們從沒見過,沒辦法解決。  唐雁剛這群年輕的科學家不相信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們跑現場,仔細了解鑽探情況,認真分析地質構造數據,終於攻克了一個個技術理論難題。  說起這個過程,唐雁剛深有感慨地說:「剛開始,我們確實怕超深井。
  • 當時世界最深的科拉深井神秘鬼怪傳說的真相是什麼?
    那口9583米的深井實際上是在俄克拉荷馬州貝莎羅傑油田的一口天然氣井,這口井由羅夫蘭兄弟鑽探公司於1974年4月3日鑽成,費時503天。這是一口世界最深的實用工業鑽井,是創造財富的一口深井。而前蘇聯的科拉深井又是個什麼玩意呢?
  • 墨西哥挖出200頭猛獁象骨骼,考古學家:我知道猛獁怎麼滅絕的了
    歷來眾說紛紜,有說是天氣變化,有說是人類捕殺,但始終沒個定數。最近,墨西哥挖出了200頭猛獁象的骨骼,創下了考古歷史。一次找到如此密集的猛獁象,也讓科學家有信心去破解猛獁滅絕之謎。作為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十分繁華,為了方便2000多萬居民出行,當地政府準備再修建一個聖露西亞機場,沒想到鏟車剛啟動,就挖到了猛獁象。
  • 墨西哥挖出200頭猛獁象骨骼,考古學家:可能解決猛獁滅絕問題
    歷來眾說紛紜,有說是天氣變化,有說是人類捕殺,但始終沒個定數。最近,墨西哥挖出了200頭猛獁象的骨骼,創下了考古歷史。一次找到如此密集的猛獁象,也讓科學家有信心去破解猛獁滅絕之謎。作為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十分繁華,為了方便2000多萬居民出行,當地政府準備再修建一個聖露西亞機場,沒想到鏟車剛啟動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天才光棍,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古代的聖賢,還是近代的科學家、藝術家,其中有很多天才光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創造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甚至達到了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地步,但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卻都非常失敗,這可能就是人無完人,天才的情商總是有點低!
  • 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圖)
    第1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1)第2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2)第3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3)第4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4)第5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5)     相關知識:世界上十大人類無法匹敵的動物
  • 陝西一村民後院取土 挖出12件2500年前青銅器(圖)
    寶雞高新區千河鎮魏家崖村農民魏炳祥,在自家後院取土時,發現12個「土疙瘩」。清理發現,竟是12件精美的青銅器。  挖掘機鏟土崖挖出幾個「寶物」  「一鏟子下去,倒出的土裡好像就是個青銅片。」昨日,回想起挖出「寶物」的過程,魏炳祥仍很激動。
  • 26年只為給地球鑽孔,沒想到卻引發地獄之聲,地底人類的遐想!
    地球是一個實心的球體,其內部分為三層:地面到地下5~70 千米的部分稱為地殼;向下到大約2900千米處被稱作地幔;剩下直到地心的球體便是厚度最大的地核。(這是地球從1914年被分層以來,大家普遍認同並熟知的真理。)「地球實心論」我們腳踏的地面和緊挨著的地下,是地殼掀開地的帷幔後,才是地核但至今,誰也沒見過地核的模樣......
  • 陝西一農民上田耕地,挖出61顆石制「人頭」,揭開武則天墓謎團
    前言 在古時候,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下,基本上一生的命運都掌握在父母和丈夫手中,幾乎所有女子都不會讀書寫字,因為古人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一般在家裡是沒有話語權的,但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卻仍然有幾個令人折服的女子,他們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卻做出了許多男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 中國想鑽一口全世界最深的井,這個目標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鑽一口全世界最深的井,到底有多難)
  • 中國鑽一口全世界最深的井有多難?高溫、高壓、高地應力
    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而當今世界最深的鑽孔也就12262米。也就是說,人類花了大約300年,僅向地心鑽進了大約0.2%。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銳的話說,「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的話,現在連雞蛋皮都沒鑽破!」這個12262米深的鑽孔還是前蘇聯的科拉超深井創造的記錄,迄今20多年無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