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上海工作,前一陣子他剛升職加薪,可現在不得不請假回老家,因為父親查出肺癌,需要手術治療。小名的內心很崩潰,心想老頭子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就要退休了怎麼就得上了肺癌了呢?
到醫院門口的時候,看見母親坐在病房門口的椅子上在抹眼淚,她說:「你爸剛做過化療,全身都很疼,誰也不想見。」小名透過窗戶看見被子下面的父親縮在床上不斷地發抖,眼淚瞬間就從他的臉頰上流了下來。其實父親已經用過止疼藥了,可還是會感到非常疼痛。母親說:「你爸還是很堅強的,到現在都沒流過一滴眼淚,隔壁床昨天沒挺住,人都沒了。」
得癌後,為何有人一化療就沒了?化療到底該不該做?醫生解答
很多事情沒有親身經歷過,永遠也不能真切感受到當事人到底承受了多麼大的痛苦。癌症化療也是如此。患者的身心都承受著非常大的折磨。不知道病情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每天只能不斷的承受病痛的折磨,強忍著痛苦,不願意家人太難過,一個人默默承受死亡帶來的恐懼。化療本來是治病救人的方法,為什麼會給患者帶來如此痛苦的感受呢?
化療是什麼?
其實化療是一種化學療法。病人口服或注射特定的化學藥物,用這些化學藥物將身體中的癌細胞漸漸殺死,避免癌細胞在身體中繼續增值、轉移、浸潤正常組織。化療一般是在癌症手術之後展開的治療,將身體中殘餘的癌細胞給殺死。但化療的副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對人們的正常組織也會帶來一定的傷害。說以對患者來說,有時化療可能是「痛不欲生」的體驗。
為什麼化療會讓一些患者的體質變得更差?
聽到「癌症」兩個字,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剩下的日子只能是「苟延殘喘」,為何還要吃化療的苦頭呢?
其實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絲絲的希望也要儘量去抓住它。其實很多癌症在積極治療之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壽命。化療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人們可能會出現脫髮、皮膚炎症、肝腎功能損害、不斷嘔吐、影響心肺功能等。但這只是一時的,醫生會配合多種療法一起治療,患者只要堅持一點時間,挺過去,或許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得了癌症必須化療嗎?
並不是每個癌症患者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來治療的,化療對患者的體質也會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也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判斷。
1、癌症的進展程度。通常早期癌症,病情較輕的話是可以不用化療的。因為這時一般通過手術、放療等手段就可以將身體中的癌細胞全部清除了。特別是癌前病變的患者也可以不化療。
2、看是否轉移。一旦癌症出現轉移就必須要採用化療的方式來輔助治療。若是沒有轉移的話治療起來會相對容易一些,病症比較輕的話也可以不化療,或是適當化療。
3、癌症的種類和病人的體質。有些癌症對化療是不敏感的,這時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還有病人體質特別差也是不能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的,或不能長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