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驅動概念最早在20世紀中葉被提出,隨後英國伯明罕機場於1984年建成使用了全球首條商業磁懸浮列車線路,礙於技術原因,其速度僅有42公裡/時。
雖然磁懸浮起源於歐洲,但發揚光大於亞洲,目前日本和中國都在積極地發展這項技術,而位於上海浦東機場的磁懸浮列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商業線路,時速可達431公裡。
然而,工程師對於速度極限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據《每日郵報》報導,全球首個真空管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測試平臺近日在西南交通大學超導實驗室建成。
據項目帶頭人Deng Zigang博士介紹,當列車時速達到400公裡以上時,超過83%的牽引力會被浪費在抵消空氣阻力上,同時氣動噪聲也會超過90分貝,高於列車環境設計標準要求的75分貝,在此情況下,如果想要在獲得超高速的情況下保證舒適性和能耗經濟性,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列車在近乎真空的環境中運行——真空管磁懸浮列車的想法由此誕生。
事實上,西南交大早在2013年3月便研製出了最初的高溫超導磁懸浮(HTS)測試環線,而最新的這個模型則加入了真空管道,成為世界上首個真空管道運輸(ETT)系統。
運行時,管道內的大氣壓比外界低10倍,列車可以將更多的動力用於驅動車輛提速前進。不過礙於實驗環線的半徑僅有6米,因此測試車輛的最高速度目前只達到了50公裡/時。
不過,根據研究人員的估算,未來真空管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的運行速度最快可達近3000公裡/時。因此這項技術不僅能夠用於客運,而且還能被用於軍用/商業航空器的發射技術。
掃一掃,關注驅家官方微信(驅家論壇)獲取更多有趣的科技資訊!
歡迎大家使用驅家新聞客戶端來隨時隨地獲取最新資訊:
Android版:http://www.yingyong.so/app/15/7633.htm
iOS版:https://itunes.apple.com/cn/app/qu-jia-xin-wen/id796040119?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