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月保護性修繕,岐山村的「風華再現」已進入到最後的倒計時環節。而今年9月底,伴隨著架空線的全面入地,岐山村這處著名的風貌建築群很可能成為滬上首個擁有清爽天際線的新式裡弄,跟小編一起去看下~
小區整體改造後效果圖
建築外立面修繕後效果圖
細節如初的修舊如舊
若以愚園路1032弄弄堂為主軸線,弄內11幢聯排花園住宅和4幢獨棟洋房呈魚骨狀排列,構成了整個風貌建築群,也正是此次保護性修繕工程的主體。
記者從長寧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有一套十分規範的手續和明確的標準。細緻如門窗、立面、結構安全等等,都有相應的要求。此外,由於岐山村內還居住著不少居民,為了給居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此次修繕還按照相關規定,對建築內公用部位以及消防噴淋設施進行了相應的設計與處理。
就拿外立面來說,岐山村內建築的外立面類型豐富,如果按照大類來分,基本可分為:紅磚清水牆、青磚清水牆、水泥拉毛牆與鵝卵石牆。
但由於過去的幾十年內,歷經多輪修補後,岐山村內的老建築牆面早已不是昔日模樣,表面被刷上了數層塗料甚至水泥。要讓牆面「重見天日」並且修舊如舊,第一步便是卸妝。由於機器開鑿會破壞牆體本身,於是,施工隊用上了「卸妝膏」。
新長寧集團裝飾實業有限公司項目工程師陶凌告訴記者,在將專門的脫漆膏敷在牆體表面,待兩者產生化學反應後,用高壓水槍衝洗。「老房子窗框與牆體的密閉性不是最好,為避免滲水,高壓水槍只能以一定的傾斜角度進行作業,這也減小了水槍的作用力度。」為此,對於一些實在頑固的表面塗層,最後需由人工來慢慢鑿除,以免傷到建築的真正牆體。
待到牆體恢復到素顏狀態時,施工隊會用專門的磚粉材料對牆體進行修補,以求提升牆體的牢固程度,同時採用修舊如舊的手法還原牆體本來的面貌。
如果說,清水牆的修復已經比較複雜了,那麼鵝卵石牆面就更是追求細節的典型。
弄內25號的外牆是頗有特色的鵝卵石牆面,但在修繕勘察時,施工人員發現不少鵝軟石年久風化、多有鬆動。因此,對鵝卵石牆面進行修繕勢在必行。可等到方案制定完成後,大家才發現:鵝卵石太難找了。
從上海出發到走遍長三角,工作人員終於在外地的一間砂石廠找到了材質相仿的鵝卵石。「這個牆面比較特別,大部分的鵝卵石都是黑色的,但鵝卵石原始堆淺色比例大大高於黑色。」負責管理岐山村的新長寧集團新華物業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張俊義還記得:施工隊最初看中的那家供貨商,20粒鵝卵石中才有1粒是黑色,按照這個比例粗略計算,差不多要購買數倍於計劃的原石才能挑選出足夠量的黑色鵝卵石。而這,將大大超過原本的預算。
最後,施工隊找到了為思南公館提供鵝卵石的供貨商,困擾了一月之久的鵝卵石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在經歷了吊垂直、套方、做灰餅、充筋等等系列的複雜工藝後,鵝卵石依靠人工被一一粘附在牆面上,經過了拍平、修整後,整面鵝軟石牆重新恢復了往日風採。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層樓高的25 號外牆已經煥然一新,深淺交錯的鵝卵石將牆面裝點得很有特色,和一旁的紅磚、青磚清水牆交相輝映。
兼顧安全與美觀
岐山村內的老建築幾乎都是磚木結構,老上海們都知道,木結構房屋的一大隱患就是「白蟻」。此次的修繕中,白蟻同樣也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來我們以為就是塌塌雪花膏,沒想到這次『大進攻』,」弄內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居民口中的「大進攻」指的正是房梁更換。
陶凌告訴記者,在將老建築的房頂掀開後,他們發現有4棟房屋的大梁被白蟻損毀嚴重,必須予以更換。由於房梁長10多米,重達500斤,居民們必須臨時遷至其他地方暫住,以確保工人安全進行更換。
由於弄堂狹窄,吊裝機無法進入,最後只能用鋼結構臨時加固腳手架,由12名工人徒手一層層將房梁抬至房頂後安裝完成。安裝完畢後,房梁經過了防蟻以及防水處理,確保少受蟲蟻侵蝕。
類似的細節不止於此。對於現代化的商品房小區來說,雨水管基本都採用的PVC材質。而這樣的材質對於老房子來說,「氣質並不相符」。於是,施工隊特意找來了資深鐵匠,從房頂的天溝到方側的雨水管,全部用鐵皮手工煅造後拼接而成。「老房子的雨水管最怕落葉堆積,堵塞後容易造成滲水」,陶凌告訴記者,雨水管經過精心計算比普通管道要寬一點,以期儘可能減少落葉堵塞。
不僅看不見的房頂天溝是純手工打造,為了將岐山村很多年久失修的木質百葉窗重現舊貌,新長寧集團裝飾實業有限公司的木工師傅用手工一片片地將百葉窗片給刨了出來,而後用傳統技法固定成型後予以安裝。「歷史風貌的還原,不僅是修舊如舊的再現,更是細節上的體現。」長寧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修繕科科長王嘉俊如此表示。
9月底,岐山村的天際線將成一方淨空
在外部風貌修繕基本完成的同時,老宅內的廚衛改造工程也同步進行。由於老宅結構的問題,衛生設備可能無法完全滿足一家一戶的需求,但在不影響老宅安全與結構的前提下,儘量為居民改造成為一家一廚的格局,同時根據居民實際需求的不同,予以精細化地對接。比如,有上了年紀的居民提出擔心摔跤或者滑倒,施工人員在裝修時特地採用了更防滑的地磚。
到9月底,岐山村除建築外立面和內部的公用煤衛設施完成修繕更新之外,小區內的架空線也將全部完成落地。到時候,岐山村的天際線會更清晰。
不僅如此,就在岐山村外的愚園路,一個嶄新的「美麗街區」示範區也正在醞釀之中。根據《長寧區創建「美麗街區」2年行動計劃(2018-2019年)》,愚園路將在年內創建成為長寧區「美麗街區」示範區域,定位為「藝術愚園」。
據悉,美麗街區將在全力保護歷史文脈、全面開展無違街區整治的同時,全力推進區域的架空線入地、市政市容環境等新一輪整治,力爭營造出「特色、優美、繁華、靜雅、和諧」的美麗街區環境。
未來,愚園路不將只是一條寫滿近代史的馬路,豐富的歷史故事與濃濃的市井氣息將在這深深的條條弄堂裡得以融合、引人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