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計劃推出新一代高科技月球車,可以在月球夜晚繼續工作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NASA目前已經在制定計劃,準備往月球表面發射首個長時間機械漫遊車任務,目的是在月球上探測水的存在。按計劃,該漫遊車將會在2022年登陸月球。

現在,那輛名為「揮發物調查極地探測車」(VIPER, Volatiles Investigation Polar Exploration Rover)的月球車仍然還只是一個任務概念。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該項目可能會開發出一種壽命較長的移動機器人,它可以在月球南極附近尋找水和其他揮發物。而且VIPER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因為VIPER是以NASA去年砍掉的一個名為「資源勘探者」(Resource Prospector)的項目為基礎的。這一次,這輛漫遊車將會是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急先鋒。

9月23日,NASA月球發現與探索項目的項目科學家布拉德·貝利(Brad Bailey)在於華盛頓舉行的行星科學諮詢委員會會議上談到了NASA的月球計劃,他表示:「我們深深地嵌在了科學和探索的交叉點上」。各種各樣的揮發物是兩個領域之間的特殊重疊區域,因此VIPER與這兩個領域都密切相關。

在科學方面,了解水到達月球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在板塊移動破壞地球古代地質記錄的情況下解釋地球獲得水的過程。此外,科學家們還正在探索從水冰中提取燃料甚至飲用水的方法。

但前提是弄清楚月球上的水在哪裡,而這就是VIPER的設計目的,VIPER 將會在它的南極著陸點,以及整個月球表面尋找水。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行星科學家Debra Needham表示:「這項任務是在月球表面尋找揮發物和潛在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還處於制定過程中,但這項任務是一項非常理想的任務。」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科學家們也只是在過去的十年才證實月球上確實存在大量的水冰,而且NASA上一次成功軟著陸月球的任務還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任務,那次是人類最後一次踏上月球。在阿波羅計劃的後三次任務中,NASA也只發射過設計用於載人的月球車,這些月球車雖然都攜帶了一些儀器,但主要還是作為太空人的坐騎。

這意味著雖然VIPER 不一定是NASA阿爾忒彌斯時代的第一個登月任務,但它可能是NASA幾十年來的第一輛月球車,也是該機構有史以來的第一輛獨立月球車。

有著這兩個頭銜,NASA肯定會想在這樣的任務中為月球車加入大量新功能。該機構的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就是設計一種能夠在劇烈晝夜溫差變化的情況下存活下來的漫遊車。

但NASA想要做更多的事情:該機構希望VIPER和其他未來的漫遊車任務能夠在不關閉的情況下繼續在月球夜晚收集數據。Needham 說:「目前需要開發的難度最大的其中一個技術就是讓月球車在月球夜晚生存和運作的技術。」

在月球夜晚工作將會使探測車在相同的任務時間內增加一倍的觀測數據,這聽起來非常吸引,而且,全天候觀測還會觀測到在月球白晝無法觀察到的重要科學現象。Needham 表示,特別是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科學家們認為,在月球的黎明和黃昏,月球表面可能會有塵埃漂浮,並且在月球表面形成電流。

VIPER將可以讓工程師測試那些設計用來讓月球探測器在夜間工作的技術,但它不會解決那些具體的科學測量。根據Bailey上個月的介紹,NASA正在關注VIPER的四個主要設備。

其中兩個設備正在為「資源勘探者」任務開發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將這兩種儀器列入了今年2月選定的最早登陸月球的12種儀器名單當中。(Bailey說,這些儀器將會搭乘Astrobotic的月球著陸器於2021年夏天發射升空。)

這兩個儀器是在月球表面測量氫的中子譜儀系統,以及研究揮發性成分、礦物學和表面溫度的近紅外揮發性光譜儀系統(NIRVSS)。

NASA正在研究的第三種儀器就是一種可以深入月球地表3英尺(1米)的鑽孔器。

科學家們以前也曾經研究過月球地表下面的情況:在末期的阿波羅任務中,太空人們也攜帶了一個鑽頭,並將月球的地下樣本帶回了地球。但是揮發物始終是揮發物,所以在使用了現代科技對這些巖石進行了仔細研究之後,科學家們也不能確定有什麼揮發物從月球地下的巖石中揮發掉。

而VIPER將會改變這一狀況,因為NIRVSS儀器和另一個叫做Mass Spectrometer observing lunar operations(MSolo, 可以分析同位素)的儀器不僅會在探測車移動的時候進行分析,而且還會對鑽孔器提取到月表的材料進行分析。

9月12日,在NASA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舉行的月球科學研討會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任務理事會探索項目主管傑伊·詹金斯(Jay Jenkins)在討論NASA與月球科學的商業夥伴關係時表示:NASA還希望確保類似VIPER的任務的發現成果可以遠遠超出其本身探索的那一小塊月球表面。NASA特別希望能夠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進行合作,以研究將任務的局部結果與月球整體軌道數據結合起來的方法

畢竟,雖然月球南極表面上的水冰對科學家和未來的探險家來說是特別有吸引力,但那並不是月球上唯一的水源。Bailey在諮詢委員會會議上說:「我們最終想要做的是核實我們所掌握的所有軌道數據,包括揮發物、範圍、組成、形式等等。」

Bailey和Jenkins都表示,美國宇航局希望能夠在2022年底發射VIPER任務。Jenkins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時間安排。」

但他補充說,這麼急促的時間安排也不是沒有過,然後,他指出了NASA的月球隕坑觀測與傳感衛星(LCROSS),他說LCROSS任務就是在兩年之內完成設計、建造和發射的。

如果不是為了研究月球的水的話,LCROSS這個任務也就不會出現。和那次任務一起發射的還有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它觀察了火箭段撞擊月球的過程,並研究了撞擊激起的月球塵埃,隨後同樣對月球進行了撞擊。LCROSS的數據顯示,其撞擊地點的溼度是撒哈拉沙漠的兩倍。

相關焦點

  • 月球車(VIPER): 你需要知道關於NASA 最新月球漫遊車的一切
    但在此之前,一個高爾夫球車大小的機器人將為我們氣勢恢宏的計劃降臨奠定基礎。 遇見月球車VIPER揮發物調查極地探測車(縮寫為VIPER)有一項關鍵的工作要完成。它負責探尋月球極地的水資源。月球上的水是未來月球探測者的命脈,還要有足夠的水能維持太空人探測月球表面的時間比以往做到的更長。
  • 人類即將重返月球,NASA公布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
    除了能夠通過月球地質學和化學科學地了解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對月球的探索還將有助於人們對宇宙進行突破性的科學發現,包括通過射電天文學從遙遠的月球另一邊不可思議的有利位置來觀測宇宙。就像在天空和現在的低地球軌道上一樣,NASA不僅在科學和探索工作方面保持領先,在經濟和商業方面也是如此。同樣,從明年美國首次商業月球訂單交付開始,阿爾忒彌斯計劃也將提供月球表面的商業機會。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NASA推進了阿爾忒彌斯計劃下的無人(機器人)和載人探月計劃,2021年的第一批兩部機器人探測器交付工作正在進行中,任命了阿爾忒彌斯任務太空人,並明確了阿爾忒彌斯3號(Artemis III)任務的科學優先事項和活動,該任務將於 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下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 MoonRanger月球車計劃最早於明年發射 將被派往月球極地尋找水冰和洞穴
    MoonRanger月球車計劃最早於明年發射這款名為MoonRanger的機器人探索器計劃最早於明年發射,將被派往月球極地之一,以尋找水冰和洞穴。隨著NASA加緊實施 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的永久存在基地的"阿爾忒彌斯 "計劃,這項工作的一個主要部分將是對月球表面進行徹底的探索,並對包括水冰在內的重要資源進行勘探。
  • 豐田TOYOTA推出氫燃料月球巡洋艦,2030年讓太空人駕駛
    據海外媒體報導,日前,豐田汽車公司(TOYOTA)計劃與日本政府展開深入合作,計劃在2029年前建造一艘月球運載火箭,並將推出一款氫燃料月球車——月球巡洋艦。該工程設計計劃於2024年完成,2029年發布,2030年開啟月球之旅。
  • 中國月球車將在月球工作3個月以上 將徵集名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4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嫦娥三號搭載的中國首部月球車重量達100多公斤,將在月球工作3個月以上,未來將向公眾徵集名字。  葉培建說,由於月球的運行規律、地質環境等與地球大不相同,因此月球車要克服諸多技術難題。首先,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轉也是28天。
  • 專家釋疑中華牌"月球車"如何適應月球兇險環境
    這個長得像小鴕鳥一樣的小傢伙究竟將如何在陌生而兇險的月球上保證自己的衣食住行?已經能在沙石中行進自如的月球車能否適應真正的月球環境?又有哪些難關等著科研人員們繼續攻克?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採訪了國家天文臺和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相關專家。
  • NASA計劃向私人企業購買月球土壤,中國企業能賣給他們嗎?
    美國宇航局正在採取另一項重大舉措,鼓勵私人探索月球。航天局已經預訂了商業著陸器上機器人到月球表面的探測,並計劃在載人任務中進行同樣的工作,它的目標是向私營公司支付收集月球土壤的費用。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9月10日在安全世界基金會空間可持續性峰會的一次在線演講中說:「底線是,我們將購買一些月球土壤,以證明這是可以做到的。」。
  • 貝佐斯的月球城市計劃新進展:謀求與NASA合作,創建月球著陸器
    Musk的火星殖民計劃那麼廣為人知,但他的確正在一點點展開這個宏大夢想。如果支持足夠,其預計到2020年中期將推出其藍月登陸器(下圖)。與Elon Musk對SpaceX殖民火星的願景形成鮮明對比,Bezos認為月球是一個殖民地的更好選擇:位置上它與地球更加靠近,並且擁有可以變成空氣和火箭推進劑的水。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美國航空航天局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第一個完成登月裝置的公司將是2024年將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公司。他們補充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女性,那就去參加2025年的活動吧。」相關:nasa與商業夥伴合作的登月計劃「走向工業:我們對美國發達的阿爾泰米島登陸者的最後呼籲就在這裡!」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星期一在推特上宣布。
  • NASA希望車企設計月球車,用於2024登月!豐田已回應
    要知道,NASA計劃在4年內,也就是2024年重返月球,該計劃將是阿波羅計劃後的又一次載人登月計劃,並將第一次搭載女航天員登陸月球。此外,NASA還計劃在2028年於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 全新月球車必須可以由太空人駕駛、可加壓可供氧,而且必須是純電動的。
  • 阿聯小型月球車「拉希德」2024年登月
    這使其與地球的通信比遠側探測器更容易,也意味著著陸時碰到的巖石比在月球極地區域要少一些。然而,確切的地點還有待從5個候選名單中選出。這項任務計劃至少持續一個月球日——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14天。「拉希德」的飛行距離可以從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該團隊希望這輛漫遊車也能在月球上度過同樣漫長的夜晚,屆時氣溫將降至-173℃左右。
  • 阿聯首臺月球車計劃2024年發射
    本報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2024年發射一個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如果該計劃成功實現,阿聯航天局將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全球第五個成功將飛船送上月球表面的機構。位於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團隊將開發、製造和運行這臺重達10公斤的月球車。據《自然》報導,該小組將僱用一個航天機構或商業夥伴執行探月計劃中最危險的部分——月球車的發射和著陸。阿聯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經驗積累只有14年,該國於今年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
  • 「親愛的,我縮小了NASA的有效載荷」|NASA計劃在2022年發射第一輛微型月球車
    ,面向公眾徵集微型月球車有效載荷,成為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NASA認為未來對月球及更遠的深空探索將需要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工具,總有一天NASA會派出更小的月球車來幫助探測月球表面。「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核心在於使人類從對月球的探索向在月球表面永久居住的方向發展,原位資源就十分重要。現有的科學有效載荷太大、太重,月球車需要太多的動力,這就促使人們開發新的、小型化的有效載荷設計,實現對月球上發現的資源的就地利用。
  • 「陸地巡洋艦」之後,豐田推出載人加壓月球車「月球巡洋艦」
    [釘科技編譯]根據《rocketrundown》消息:如果人類想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火箭、漫遊車和著陸器僅僅是第一步,還需開發交通運輸工具,用來建造幫助人們建設月球基地。
  • NASA重啟載人登月的3個主要目的,這項計劃將建造月球基地?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實施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月球探索熱。,許多人質疑這項計劃的可行性,事實上即便是現在的太空技術想要完成一次登月行動依然有很高的風險,而且整個計劃帶來的收益並沒有那麼美好,雖然大家都知道NASA重返月球就是衝著月球上的氦-3資源去的,氦-3被稱為人類下一代最環保而高效的能源,但這些資源從開採到使用將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顯然NASA制定「阿爾忒彌斯」計劃還有另外的原因。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18個月前,NASA接受了一項大膽的挑戰,將其探索計劃提前至少四年,並計劃在二十年代末建立可持續月球探索。這期間,NASA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載人登月計劃不斷邁進,這將是繼1972年「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人類首次重返月球。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唯一能承載這一重任的,是NASA寄予厚望但研發一再受挫的新一代超重型火箭SLS。計劃在2022年發射的阿爾忒彌斯2號將開始搭載太空人,並採取和1號不同的路徑抵達月球軌道。中國:長期基礎科研平臺一邊是古希臘的「阿爾忒彌斯」,另一邊中國也有自己的月亮女神「嫦娥」。
  • JAXA聯手豐田打造燃料電池月球車 計劃2029年發射
    據悉,該月球車將能讓太空人在月球上探索那裡的潛在資源。根據協議,豐田和JAXA將花費三年時間研發原型車,不過最後的月球車預計要燈到2029年左右才會發射。當時,他們展示了燃料電池電動探測車的概念--一輛六輪卡車,既可以作為交通工具也可以作為移動棲息地。該探測車長約20英尺、寬17英尺、高12英尺、內部大約有460立方英尺的空間。通常情況下,這款探測車為兩人使用,但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則可以擴充到四人。由於裡邊進行了加壓處理所以太空人在裡面可以脫掉太空衣。
  • NASA最新登月計劃!欲建立月球大本營
    據美國太空網8日報導,在這份長達188頁的報告中,NASA為「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設定了七大科學目標,其中包括: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因為月球可以作為其他「空氣稀薄」天體(如小行星)的參照物;了解月球極地揮發物——包括已知存在於月球南極的水冰的特徵和來源;闡釋地球—月球系統的撞擊歷史,因為與地球表面不同,月球表面能長時間保存隕石坑;揭示記錄古代太陽和我們周圍天文環境的信息,因為太陽活動的記錄可嵌入月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