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並不「太平」?溫度突破37.8度,將會帶來哪些問題呢?
如果說世界上常年寒冷的地方在哪裡?毫無疑問,南北極絕對擁有姓名。由於這裡常年處於極端氣候的狀態,很少有生物在此駐紮,這裡是生物種類最少的地方。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的叢林大火到如今的病毒,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接踵而至。人類切身實地地感受到災難來襲時,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在今年與自然的「戰役」中,人類損失慘重,這一切災難的背後,到底是何種原因所致?
北極氣溫創新高
根據氣象局公布的數據,北極圈內的溫度已突破37.8攝氏度。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極地處高緯度範圍內,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是極寒狀態。37.8攝氏度這樣的高溫天氣,大多都出現在低緯度地區。早在今年的二月初,南極溫度突破20攝氏度,就使周邊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某些地區出現「血雪」,冰蓋開始大面積融化,下遊地區的水量開始增多,那麼這次北極的高溫天氣,又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溫度的升高,會帶來各種形式的災難。那些極寒之地的冰蓋,在溫度升高之後,會出現大面積融化的現象。冰川水會衝刷地下的土壤,在這一過程中,地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塌陷,形成積水。當然,鬆軟的土壤不是別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永久凍土。這就意味著,埋藏在下面的各種物質會在凍土鬆軟後釋放出來,比如遠古生物以及遠古病毒。
在對永久凍土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下面暗藏著很多的碳物質,當有機物質出現後,會將凍土下的碳物質轉化成二氧化碳,這就意味著溫度還會繼續升高。除此之外,下面還蘊藏著大量的甲烷氣體,極易發生爆炸,引起更惡劣的情況。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冰封多年的史前生物出現
北極凍土的融化,不但會引發溫度的再次升高,而且還會釋放出大量的遠古病毒。在北極這樣的高緯度地區,在數百萬年前生存著猛獁象等生物,它們的遺骸在被其他生物吞噬之後,那些殘留物質便被冰封起來。由於下面的溫度極低,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會有所削弱。因此,即使在現代,它們的遺體仍然保存在冰蓋下面。
如今,有不少的史前生物在這裡被發現。科研人員發現,這些史前生物的身上,存在著大量的病毒,有些病毒仍保有活性。目前,對這些史前病毒我們一無所知,沒有人能夠保證它們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可見北極地區的溫度升高,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起的災難也是多種多樣。對於北極出現的高溫,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