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度不斷升高,北極頻繁出現問題?人類到底該怎樣處理?

2020-12-04 大波波的日常

全球溫度不斷升高,北極頻繁出現問題?人類到底該怎樣處理?

對於人類而言,2020年可以說是非常難熬的一年。目前,已經過去了將近7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災難,有不少人不禁感嘆,2020年當真是一個「保命年」。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澳大利亞的一場大火就讓數以萬計的物種失去性命,在此之後,蝗蟲更是掠過中東地區,巴基斯坦等地的糧食顆粒無收,人民的連溫飽都成了很大的問題。隨後新冠病毒開始席捲全球,使各國人民都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如今,北極更是頻繁傳來噩耗,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根據氣象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6月份的平均氣溫已經比以往高出很多,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的氣溫更是屢創新高,其實這種現象科研人員早已有所預料,只不過預測到的時間是在80年後,如今卻早已提前登場,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高溫正在導致不少國家的人民面臨危機

高溫正在席捲全球,這種現象將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災難。首先,溫度在升高之後,會讓很多地方的水分大幅度蒸發,造成某些地方極度乾旱缺水的情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今年的蝗蟲災難,主要原因就是氣候的異變,這樣的氣溫更加適合蝗蟲這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才會導致不少國家的人民面臨著糧食危機。

其次,氣溫升高之後,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森林大火,這一現象在西伯利亞就出現了。截止到7月6號,僅僅是在西伯利亞地區就出現了200多次森林大火,這麼頻繁的火災勢必會造成更惡劣的影響。北極圈溫度突破38攝氏度,給人類帶來的將是一場新的考驗。據悉,在伊爾庫斯克地區出現的野火,總覆蓋面積高達300萬公頃,更讓人擔心的是這樣的野火,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加劇如今的全球變暖效應。

除此之外,這樣高溫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存。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次氣溫的突升和驟降,都會讓人類的生存面臨嚴峻的考驗。在這樣高溫的情況下,北極圈的冰蓋可能會出現全部融化的情況,到時候周邊的人則會陷入水深火熱的場景中。

面對高溫現象人類該何去何從?

常言道:當雪災來臨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當這樣的災難來臨之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為了更好地讓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聯合國就曾多次勸告,各國應該要開始拿出相應的措施,從而減緩如今氣候變暖的現象。目前,我國正在切身實地的踐行這一原則,大力植樹造林。對於目前的高溫現象,你認為氣溫升高的背後,到底暗藏著什麼問題?北極為何頻繁出現問題?人類該怎麼處理呢?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全球氣候出現異常,未來北極氣溫仍會升高,或爆發「大災難」!
    人類的頻繁活動給地球造成很多影響,極端天氣不斷出現,很多城市面臨超級大乾旱和強降雨的問題,進入7月份之後,各種極端天氣不斷出現,這對於人類而言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從2020年開始,不是第1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了,甚至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很多地區仍然在持續增高,因為8月份是每年當中最熱的一個月份。
  • 80000年才出現一次!北極溫度高達38攝氏度,全球高溫預警!
    如今在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不管是凍土還是冰川都在融化,海平面在不斷上升,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在加劇,甲烷熱量也在居高不下,地球升溫已經是不可逆的現象。80000年才出現一次!北極溫度高達38攝氏度,全球高溫預警!
  • 北極頻頻出現事端,如今不斷釋放這些物質,人類該怎麼辦呢?
    北極出現了遠古動物,還釋放出溫室氣體,人類該注意了!地球現在環境已經讓人類破壞的不堪入目,很多人在地球上生活,並不知道保護這個環境,如今它已經接受不了任何的破壞了,很多生態環境都已經受到破壞了,像海洋中很多地方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這些都是人類為了方便向海洋中排放的汙染物,這讓很多人已經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家園,一些海洋生物甚至還面臨死亡。從今年出現的問題,我們就意識到環境變化帶來的災難。
  •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南極還是一片綠洲!
    人類文明的結局會怎樣?這是人們最為關係的問題,在近些年來確實出現了很多威脅人類文明生存的因素,比如人工智慧的發展,全球變暖的加劇等等。甚至還有很多的權威科學家針對這一問題也進行過預測。
  • 北極兩大冰蓋消失,人類都將遭殃,我們該何去何從?
    地球的環境問題是人類一直以來都在關注的話題,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了,食物鏈的缺失,導致地球的生態系統更是處於崩潰的邊緣,然而地球變暖的問題依然在發生。,這些年地球的氣候正在不斷上升,2020年就出現了一系列的極端氣候,這些反常氣候的頻繁發生,給人類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地球環境也因此陷入了惡性循環。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北極氣候與以往大相逕庭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北極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如今,北極海冰覆蓋範圍呈現減少趨勢,不斷突破過去幾十年的紀錄。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
  • 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可能導致地球自轉加快,極端氣候會越來越頻繁
    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原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升高,而這些二氧化碳都是由工業生產排放的。雖然科技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提高和很多的好處,但是對於環境來說,科技的快速發展加劇了生態的快速破壞。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很多人覺得,氣溫的不斷升高,不就是會讓南北極的冰雪不斷融化嗎?可事實上,南北極冰雪融化只是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一個小的方面。
  •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類出現之前這都是自然變化的,已經出現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上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寥寥無幾,大多都從地球上消失不見,但是自從人類誕生之後,雖然推動了整個地球文明的發展,也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還是非常稀缺的,人類對地球也是非常依賴的。
  • 北極溫度再創新高,甲烷正大規模釋放,地球或成為一顆火球!
    北極溫度再創新高,甲烷正大規模釋放,地球或成為一顆火球!自從進入工業化時代,人類活動愈加頻繁,地球的生態系統遭到前所未有的大改變,如今仍在持續加劇中。人類絲毫不以為然,繼續無止境的活動,無論排放汙氣還是亂扔垃圾,都給地球造成極大的負擔。
  • 北極溫度再創新高度,這個夏季可能很炎熱,全球正在經歷最熱一年
    現在我們的地球在環境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危機,科學家正在全力以赴的研究這方面對於地球的影響。甚至經濟學家也參與進來,因為全球氣候的改變很可能造成經濟方面的問題。現在全球出現了很多極端天氣,實際上已經給我們提出了警告,愛護大自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 北極出現不該存在的東西,人類要警惕了!
    對於地球來說南北兩極是相距最遠的地方,這裡常年被冰雪覆蓋,很少有人類踏足。如今全球氣溫持續升高,地球環境發生巨變,很多人認為南北兩極所受的影響應該是最少的,事實真的如此嗎?隨著科學家研究的深入,我們也發現在南北兩極出現了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些現象也在警告人類,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了。
  • 那一天 北極的溫度高過了北京…
    「這可能摧毀整個北極的生態系統。」 弗朗西斯說,「這會直接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影響全球的生態和氣候系統。」一個無冰的北極帶來的後果,可能是人類難以承受的。2003年,她曾和全球其他24名科學家參加了一場有關北極氣象環境系統的研討會。那時,她正在針對北極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聯繫建立模型。當她憂心忡忡地拿出研究數據,發現其他學者研究洋流、溫度、大氣的數據都能與自己的研究結果相互印證。
  • 全球海洋也出現了問題,海底正在釋放甲烷
    一直以來,我們從來沒有對「全球變暖」這件事像近些年來認識的這麼深刻,我們一開始認為「溫室效應」就是由於人類的活動,生產、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過量排放導致的。我們只要節能減排,治理汙染,加大環境保護,就能力挽狂瀾,扭轉全球氣候的變暖的趨勢,但是現在看來,人類像是在蚍蜉撼大樹、螳臂當車。而人類一開始的行為現在看來只是全球溫室效應的一個導火索。
  • 全球海洋也出現了問題,海底正在釋放甲烷
    今年南極創下了20.75℃的高溫,邊緣地區的冰蓋融化,新出現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巖石島嶼。6月份北極西伯利亞小鎮Verkhoyansk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38攝氏度。乾旱高溫也造成了北極地區在今年的五月份野火就開始復甦蔓延。
  • 地球頻繁出現各種事情,是在暗示什麼?人類該怎麼辦?
    頻繁出現各種事情,似乎都在「警告」人類!2020年對於人類來言是「不幸運」的,在今年發生了很多大災難,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展,不過人類憑藉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各種高科技的加持,慢慢度過了眾多難關,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隱藏的「災難」等待著人類,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它動動「手指」都能摧毀人類,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地球也發生了變化。
  • 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太陽的活動周期通常能夠直接反應地球的氣候變化,而處於太陽極小期時地球溫度會相對比較低。在1645年~1715年出現的太陽極小期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太陽活動非常衰弱,持續了將近70年。而這一時期正好就處於地球的小冰河期,再加上之前幾次的太陽極小期全球的平均氣溫都會有明顯下降,所有很多人就會把小冰河期與太陽極小期聯繫起來。
  • 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讓我們越來越關注氣候天氣的話題,小冰河期在今年也是數度成為熱點話題。其實也不止這種國際性的話題,我們身邊但凡有特殊天氣發生基本上都會火遍朋友圈,「我的車是不是又被砸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疑問,你看看這「冠狀冰雹」你就知道了。這三天兩頭的大雹子著實讓我有了一種每天出門必須要夾著我高價搶購的頭盔出門的衝動,萬一被砸在了地上那可咋整!?
  • 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
    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近日全球高溫再度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討論高溫問題,而今年夏天北京市連發23個高溫預警,全國多地溫度突破最高紀錄,不止是國內,在國外也有很多國家出現大面積乾旱,更是遭遇了幾十年難得一見的連續高溫天氣,對於全球溫度的上漲,你是怎樣看待的?
  • 80000年才出現一次!北極溫度高達38攝氏度,全球高溫預警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園,但是對於這個家園,人們卻沒能好好保護。眾所周知,溫室效應已經持續已久,全球氣候變暖也愈加嚴重。而今年,氣溫更死高到嚇人,還沒正式進入夏天,國內多地的溫度就已經高至四十攝氏度,這使得很多人紛紛喊話:頂不住啊!不僅僅是氣溫升高,就連今年的夏季持續時間,也比往年的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