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

2020-12-08 九宮十二星

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

近日全球高溫再度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討論高溫問題,而今年夏天北京市連發23個高溫預警,全國多地溫度突破最高紀錄,不止是國內,在國外也有很多國家出現大面積乾旱,更是遭遇了幾十年難得一見的連續高溫天氣,對於全球溫度的上漲,你是怎樣看待的?

路人小紅

小紅:我前兩天也是聽說了,聽說北極熊都快沒有家了,整個北極的冰山都在融化,感覺北極熊很可憐,以後說不定會滅絕掉。

路人小楊

小楊:我覺得應該多整治環境問題,現在的那些大型工廠排放量很高的,每天都能看到烏煙滾滾,全球溫度肯定會持續上升。

路人小王

小王:還好吧,這邊不是很熱,我認為應該呼籲全球降低汙染,讓我們的環境更健康。

路人小威

小威:熱就熱吧,這都是人類自作自受,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汙染,哪來的「溫室效應」,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考慮這些。

路人小丫

小丫:應該多保護一下環境吧,畢竟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大家都不愛護環境,那麼只會自取滅亡。

路人小張

小張:今年確實特別熱,我都不敢出門了,生怕把我自己曬化了,我認為最可憐的就是北極熊了,它們已經快要無家可歸了,比起它們我們的這點熱算什麼。

不得不說北極熊面臨最大的危機,一旦冰山融化可能面臨著絕跡的危機,說不定1000年後就已經沒有北極熊這種生物,而1000年後的地球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過還是呼籲大家一起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本文由《神探街訪》獨家創作,點點關注不迷路哦……

相關焦點

  • 西媒:全球海洋溫度升高推動溫室效應加劇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導西媒稱,美國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認全球海洋溫度的升高會推動溫室效應的加劇,並會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這項研究4月29日發表在美《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全球變暖將導致許多地區的碳回收更快,這也就意味著抵達深海和貯存在那裡的碳會變少。」這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專家羅伯特·安德森說。報導稱,人類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四分之一被海洋吸收,這是對溫室效應的強大制約。
  • 全球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俗稱「大氣保溫效應」。來自太陽的熱量以短波輻射的形式到達地球外空間,然後穿越厚厚的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吸收這些短波輻射熱量後升溫,升溫後的地球表面反而向大氣釋放長波輻射熱量,這些長波熱量很容易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這樣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氣溫度升高,這種增溫效應類似於栽培植物的玻璃溫室,故此得名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溫室效應如何面對? 化學家陳懿作客科學會客廳開講
    陳懿教授說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大環境問題都是集中在大氣,「大氣汙染裡面的溫室效應問題、臭氧層被破壞的問題、酸雨問題,這幾個問題對人類曾經或者是正在造成非常大的威脅。」  首當其衝的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是指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在反射回去的時候被一層氣體包住了,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這個溫室氣體起的作用就像在地球上蓋了一層棉被,導致地球越來越熱。」
  • 溫室效應,不是地球溫度持續升高的元兇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的生產活動,完全可以影響地球的天氣和溫度的變化。因此推論,溫室效應也是一種表象,他在沒有太陽持續輻照的地區表現極差,甚至是基本沒有作用。溫室效應只是減緩了地球的熱輻射對外空的傳導作用,但是其對地球溫度的積累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因為地球的熱量源主要是來自太陽的輻射和地球內部儲存的熱能,其次才是人類的活動作用。在地球溫度積累的過程中,作用最大的是海洋,然後是空氣和陸地。他們都是以熱能存儲的方式來發揮作用的。但是這種存儲熱能的方式不是長久的,更不是永恆的,而是短暫的。
  • 你知道嗎|全球變暖下,溫室效應會使地球溫度升多高?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受到重視。 未來,人類活動影響下,地球溫度會升高多少? 本期特邀中國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翟盤茂,對其進行解讀。 什麼是溫室效應?
  • 2100年全球均溫或升高7攝氏度,你認為該如何解決溫室效應問題?
    當前全球變暖的速度和成都,都已遠遠超出過去2000年的相似情況。在剛剛過去的夏天,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說2019,地球迎來了兩千年以來最炎熱的夏天。據中新網,法國科學家發出警告稱,溫室效應問題比人們先前想像的還要嚴重,最壞的估計是: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增高7攝氏度。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02℃。
  • 研究顯示氣溫升高 水體甲烷將增加加劇溫室效應
    這些甲烷氣體是水底沉積物降解產生的,隨後這些氣體從水底析出並進入大氣,加劇現在的溫室效應。  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1℃,那麼這類甲烷氣體的釋放量將增加大約20%。這種額外的甲烷氣體將進一步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淺淺的湖泊,池塘和河流被認為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其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便是甲烷。
  • 溫室效應的定義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太陽的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表增溫;同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減少地表熱量的外散,使氣溫升高。
  • 溫室效應導致水溫升高,部分魚類或要消失,誰是「幕後黑手」?
    海洋水溫將達到臨界點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海水內的溫度一直不斷上升,如果遲遲沒能控制海洋溫度上升的話,那麼大部分生物會出現集體死亡,如果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在本世紀末海洋水溫都將達到一個臨界點,那麼魚類會因為無法繁衍慢慢從這個地球上消失,退出歷史舞臺。
  • 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暖
    許多人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簡單來說,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大量二氧化碳阻止了大氣內的熱量流失到太空,從而形成溫室效應。科學家估計,如果人類仍以目前的速度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那麼到2050年,全球氣溫就要升高3~5攝氏度,南北兩極部分冰雪將融化,導致洋面升高30~50釐米,全球陸地面積將隨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還會造成:淡水危機、疾病流行。
  • 溫室效應,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溫室效應是地球大氣層與地表形成相對封閉的對流環境,從而使地表和大氣層之間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像溫室一般,從而稱為溫室效應。由於工業發展和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聚集在大氣層,使地球的溫度逐年升高,將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升高,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後果,因此人類正在想辦法去解決這一問題。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太陽的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表增溫;同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減少地表熱量的外散,使氣溫升高。
  • 全球變暖停止,我們不用再擔心溫室效應了?科學家:別太天真了
    自從20世紀末科學家發現人類活動導致地球變暖以後,很多人都非常著急,因為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的後果很嚴重,不僅僅只是溫度變化一點那麼簡單,還會融化兩極冰川,造成海平面上升,到時候會有很多人類居住的陸地被淹沒,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 溫室效應與防紅外熱效應塗料
    由於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大,吸收了更多的紅外線並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導致人類生產、生活的環境氣溫不斷上升,對人類的正常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為什麼人類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卻避免不了
    現在才農曆三月,中午的溫度就像以前的農曆六月一樣酷熱,這其中的原因必定與全球變暖有關,而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從整個地球來看,地球每時每刻接收到的能量遠遠高於地球輻射出去的能量。至於溫室效應的危害,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不少,直接的危害就是溫度的不斷升高,導致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對於低溫,還可以穿保暖衣,而對於高溫,有散熱衣嗎?而且溫度的升高,導致南北極甚至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從而讓地球上的海平面提高,人類的很多沿海城市就會變成水下城市。
  • 常見的地理效應④ | 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兩者相比,前者大於後者,因此總的效應是使氣溫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陽傘效應。
  • 【高頻考點】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看高考地理是如何考查溫室效應的?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 什麼是溫室效應
    全球的地面平均溫度約為15℃。可是,如果沒有大氣,根據地球獲得的太陽熱量和地球向宇宙空間放出的熱量相等,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地面平均溫度應為-18℃。因此,這33℃大體就是因為地球有大氣,大氣像被子一樣造成溫室效應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