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農曆三月,中午的溫度就像以前的農曆六月一樣酷熱,這其中的原因必定與全球變暖有關,而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從整個地球來看,地球每時每刻接收到的能量遠遠高於地球輻射出去的能量。這中間,很多氣體參與其中,它們就像二極體,屬於單向開關,地球外面的光進入地球,它們完全沒有反應,而地球輻射出去的能量,它們就會吸收,這些氣體中最多的就是二氧化碳。
至於溫室效應的危害,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不少,直接的危害就是溫度的不斷升高,導致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對於低溫,還可以穿保暖衣,而對於高溫,有散熱衣嗎?而且溫度的升高,導致南北極甚至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從而讓地球上的海平面提高,人類的很多沿海城市就會變成水下城市。甚至有科學研究表明,在高溫環境下,容易生出男孩,這就會導致男孩越來越多,女孩越來越少,因此,如果你現在還單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溫室效應。
人類很早就知道溫室效應,並且也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但應對溫室效應的措施僅僅只是節能減排,其它的就無能為力了,這是為什麼呢?就像現在無論是人流還是物流,都需要交通工具,汽車的汽油、拖拉機的柴油、飛機的煤油等等,而用這些油,必定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也不可能不用,試想從深圳走到北京,或者騎馬,想想都不可能。即使不用這些化石燃料,而是用電,但電的很大一部分來源也是火電,而火電一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人類每天都需要那麼多日常活動,怎麼節能?怎麼減排?除非人們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看紙質書本。
目前已經發現海底擁有大量的可燃冰,能解決人類很長一段時間的能源問題,但因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大得多。為了防止甲烷的大量洩漏,對可燃冰的開採慎之又慎,但是也無法阻擋人類對可燃冰的開採,可燃冰開採洩漏,就是大量甲烷進入空氣,造成溫室效應;而可燃冰成功開採,一樣會燃燒產生二氧化碳,還是溫室效應。
也有可能未來人類不再使用碳含量大的能源,而是使用核能等等,不過那時候人類一天需要的能量就會更多,而使用的能量越多,洩漏在大氣當中的能量也會越多,這種情況下雖然沒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但是也是另類的溫室效應,所以,人類只要正常發展,地球變暖的腳步就不會停止。
因此,人類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但由於自身生活習慣的原因,所以即使看到了危險,也很難真正意義上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