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如何面對? 化學家陳懿作客科學會客廳開講

2020-11-24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4月16日訊

(記者 徐史韻)「2012的傳說」未曾停止,電影《後天》中的災難場面也歷歷在目,環境的破壞將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浩劫,似乎是越來越多災難片所展現的內容。雖然這些僅僅是電影,但在現實生活中,環境破壞問題也已然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今天上午,一場名為《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科學會客廳」講座在浙江科技館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陳懿就環境、能源等多方面問題,將專業的化學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作了一場深入淺出的演講。

  目前,大氣汙染成了現階段討論最為廣泛的環境汙染問題之一,而針對這一汙染,我們也正在積極倡導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那麼在這場低碳減排的全民運動中,化學和治理大氣汙染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

  陳懿教授說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大環境問題都是集中在大氣,「大氣汙染裡面的溫室效應問題、臭氧層被破壞的問題、酸雨問題,這幾個問題對人類曾經或者是正在造成非常大的威脅。」

  首當其衝的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是指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在反射回去的時候被一層氣體包住了,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這個溫室氣體起的作用就像在地球上蓋了一層棉被,導致地球越來越熱。」溫室氣體中有很多種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水等等,而這裡面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陳懿教授深入解說道,溫室氣體多了不行,沒有也同樣不行,「如果夏天給你一層棉被是難過了,但冬天是需要的,所以溫室氣體都沒有是不行的,有人做過統計,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地球表面是零下16度,所以溫室氣體還是要有,但不能太多。」

  有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沙漠擴大等一系列問題都與溫室氣體有關。聯合國也曾經發布一個報告稱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發展面臨最大的挑戰。陳教授介紹道:「有人也寫過這麼一本書,叫做《二度可以改變世界》,就是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的災難,升一度怎麼樣,升一度半怎麼樣,升兩度怎麼樣。書中說到溫度上升兩度,海平面就上升了,所以包括我們的上海就沒了。」

  陳教授指出,雖然海平面上升的問題現在還很難說,但是一些非洲國家和世界上的一些島國已經開始面臨這個問題——國土面積越來越小了,可見海平面升高將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可怕的影響。「有人估計21世紀全球的氣溫可能升高1.1到2.9,或者2.4到6.4,這是很可怕的預計,這個預計就引起了一系列的擔憂,比如現在大家常看到的,北極的浮冰變少了,氣候反差使美國一億人受到影響等等。」美國一位科學家指出,如果有朝一日北極的浮冰消失,這裡就會變成沙漠,企鵝就只能在沙漠上洗澡。

  那麼如何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防止全球氣候變暖呢?陳教授提出,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解決礦物燃料的消耗,處理二氧化碳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單位GDP降低能耗20%的指標,大幅度提高風能太陽能以及生物質能等比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改變來做到節能減排,比如不再使用白熾燈泡,改用節能燈管;少開私家車等等。

相關焦點

  • 溫室效應如何作用於全球?
    紅外線對溫室效應來說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概念。地球接收到太陽光的照射變得非常溫暖,其中紅外射線反射到大氣層及外太空,同時也降低了地球的溫度。在大氣層當中存在這樣一些氣體,它們能夠把紅外線吸收並反射回地面,這樣就減慢了地球表面降溫,使地表溫度提高。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平安人壽海南高層吳樹舉23日作客本網談發展
    南海網海口5月22日消息:5月23日,平安人壽海南高層吳樹舉將作客南海網談海南保險業發展。  2012年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項目建設年」,也是海南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創新重要的一年。在經濟建設中,項目是載體,金融是血脈,改革創新是動力。
  • 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
    街訪:全球溫度升高,面對「溫室效應」你怎麼樣看?路人小威小威:熱就熱吧,這都是人類自作自受,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汙染,哪來的「溫室效應」,
  • 全球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俗稱「大氣保溫效應」。來自太陽的熱量以短波輻射的形式到達地球外空間,然後穿越厚厚的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吸收這些短波輻射熱量後升溫,升溫後的地球表面反而向大氣釋放長波輻射熱量,這些長波熱量很容易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這樣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氣溫度升高,這種增溫效應類似於栽培植物的玻璃溫室,故此得名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溫室效應/低碳經濟與我國節能減排對策分析
    本文在闡述溫室效應危害性的基礎上,首先探討了發達國家應對溫室效應的新舉措――發展低碳經濟,然後從宏觀戰略到微觀具體措施兩方面分析中國如何緩解外部國際環境壓力,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為經濟發展贏得更大空間,同時希望能為保護中國生態環境有所幫助。
  • 連棟溫室-溫室效應篇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 溫室效應與防紅外熱效應塗料
    由於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大,吸收了更多的紅外線並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導致人類生產、生活的環境氣溫不斷上升,對人類的正常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
  • 溫室效應的定義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
  • 如何才能解決溫室效應?搜集並封存二氧化碳?
    相信大家現在都能感覺到我們全球的氣溫好像越來越高,也就是現在自然環境中所說的溫室效應好像越來越強烈,而隨著全球氣溫不斷的升高,將對我們的地球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像是地球的南北極冰川將出現大面積的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地區很大地方都會被淹沒,也就會帶來很多的自然災害。
  • 這些生物因素竟會顯著導致溫室效應
    引發地球變暖的溫室效應早已從一個科學問題擴展到了國際政治領域,其實,氣候變化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的,一是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另一個則是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變化,後者對氣候的影響往往是隱秘而又顯著的。 1.隨著適應更高溫度,細菌會釋放更多碳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環境溫度越熱,呼吸越急促,甚至會有呼吸不暢的感覺。
  • 生產液晶顯示器加劇溫室效應 每年4000噸汙染氣體
    生產液晶顯示器加劇溫室效應 每年4000噸汙染氣體 2008年07月07日 09:51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一名美國大氣化學家報告說,生產平板電視機或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過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會嚴重汙染大氣,危害甚至超過世界最大火電站產生的溫室效應。
  • 溫室效應,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溫室效應是地球大氣層與地表形成相對封閉的對流環境,從而使地表和大氣層之間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像溫室一般,從而稱為溫室效應。由於工業發展和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聚集在大氣層,使地球的溫度逐年升高,將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升高,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後果,因此人類正在想辦法去解決這一問題。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太陽的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表增溫;同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減少地表熱量的外散,使氣溫升高。
  • 什麼是溫室效應
    因此,這33℃大體就是因為地球有大氣,大氣像被子一樣造成溫室效應之故。地球大氣中起溫室作用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裡昂以及水汽等。它們幾乎吸收地面發出的所有的長波輻射,其中只有一個很窄的區段吸收很少,因此稱為「窗區」。
  • 溫室效應已經讓人類苦不堪言,但此星球上的溫室效應更加瘋狂!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金星上溫室氣體吸收大量太陽熱量,同時又阻擋熱量的逃離。
  • 冰川融化 溫室效應背後不能逃避的問題
    事實上,關於冰層、冰川融化的報導這些年並不佔少數,雖然大多數情況會考慮季節性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是通過大量數據的堆砌與分析,許多時候溫室效應確實是與其聯繫密切的原因。   儘管,目前也有不少自媒體打著「專家」「闢謠」的標籤,針對類似的事件進行科普,但是說是無論是站在杞人憂天角度分析的,還是站在確有其事角度評論的,最終都很難擺脫一個話題——溫室效應的治理。
  • 常見的地理效應④ | 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兩者相比,前者大於後者,因此總的效應是使氣溫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陽傘效應。
  • 談「溫室效應」色變?我們都錯怪了溫室效應,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
    溫室效應、地球變熱答案很簡單,就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的溫室效應起主要作用)。(也就是溫室效應是怎麼產生的)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地表的熱量來源,很顯然這個來源就是咱們的太陽,太陽作為太陽系中的老大,它的質量佔據著整個太陽系的99.86%,可以說是絕對地位,並且它作為一顆恆星,核心部分在時刻進行著核聚變,大量的光熱被輻射出來,時刻在為周圍的行星「送溫暖」。(有朋友會說地球核心的熱量呢?
  • 到底什麼是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
    編譯 七君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M15-162b-EarthAtmosphere-CarbonDioxide-FutureRoleInGlobalWarming-Simulation-20151109.jpg大家天天都可以在新聞裡面聽到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這兩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