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液晶顯示器加劇溫室效應 每年4000噸汙染氣體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生產液晶顯示器加劇溫室效應 每年4000噸汙染氣體


2008年07月07日 09:51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一名美國大氣化學家報告說,生產平板電視機或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過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會嚴重汙染大氣,危害甚至超過世界最大火電站產生的溫室效應。

  汙染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環境學院主任麥可·普拉瑟發現,電子工業生產平板電視機顯示屏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清洗劑三氟化氮是一種溫室氣體,現階段年排放量為4000噸,對大氣造成的汙染相當於6700萬噸二氧化碳。

  報告說,三氟化氮一旦排入大氣,會存在大約550年,影響「持續數百年才能消除」。

  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視機和液晶筆記本電腦需求量增加,廠商需使用更多三氟化氮。今後兩年內,對工業用三氟化氮的需求預計將增加一倍。但時下還沒有人測定它在大氣中的含量。

  普拉瑟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工作,他的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

  漏網魚

  普拉瑟說,「三氟化氮是工業生產中的一種人造化學物質,被稱為『缺失的溫室氣體』。」

  普拉瑟說:「《京都議定書》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國家報告中所提溫室氣體都不包括三氟化氮,部分原因是因為制定條約時三氟化氮排放量還不足以(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另外,液晶電視機耗電少於等離子和背頭投電視機,一直被宣傳成環保產品。

  普拉瑟說,鑑於三氟化氮沒有像其他溫室氣體一樣受到控制,一些企業可能會忽視三氟化氮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不樂觀

  三氟化氮是一種有毒、無色、無嗅、不可燃的氧化性壓縮氣體。1960年,三氟化氮作為一種實驗火箭燃料首次被應用。隨後它被用於美國星球大戰飛彈防禦系統的化學雷射。目前,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三氟化氮在平板電視機和筆記本電腦的液晶顯示器、半導體和人造鑽石的生產過程中被大量使用。

  普拉瑟估計,三氟化氮排放量2009年可能會達到8000噸。

  普拉瑟告訴《新科學家》雜誌,使用、運輸和配製三氟化氮過程中,只有2%不會排入大氣。

  美國定於明年2月全部進入數位電視時代,預計包括液晶電視在內的平板電視機需求將會猛增。(劉曉燕)

編輯:段紅彪】

相關焦點

  • 液晶電視並不「綠色」 生產過程嚴重汙染大氣
    生產過程使用三氟化氮 溫室效應更嚴重  美國推出高科技豪華廁所,這座豪華廁所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等,玩樂一應俱全。雖有帝王般的享受,卻極不環保。  一位美國大氣化學家報告說,生產平板電視機或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過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會嚴重汙染大氣,危害甚至超過世界最大火電站產生的溫室效應。
  • 南京農業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施肥不當會加劇溫室效應
    空調、汽車的使用會導致大氣溫室效應。記者今日從南京農業大學一項研究中獲悉,施肥不當也會加劇溫室效應。   這個關於「長期施肥對水稻土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的研究成果,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由南京農大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潘根興教授及其研究生完成的,相關論文最近發表在SCI源期刊《農業、生態系與環境》上,《自然中國》網站為此作了專門介紹。   據了解,水有水庫,碳有碳庫。土壤就是一個大的碳庫,儲存的大量有機碳是土壤質量和功能的核心,有利於作物的生長。
  • 紅塔區年產400萬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項目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是多數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它使用薄膜電晶體技術改善影象品質。它被應用在電視、平面顯示器及投影機上。據有關調查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金額為1100億美元。其中:大規模的廠商主要集中在臺灣、韓國和日本。據統計顯示,我國近年來的液晶顯示器的需求均與兩位數增長。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項目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 吃肉太多竟會汙染環境! 溫室效應的根源竟是它
    飲食排碳不容小覷溫室氣體主要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會導致地球變暖的氣體。通常情況下,任何生物的活動都會產生溫室氣體,這本是一個正常現象,並且絕大多數溫室氣體會被地球自然「代謝」掉,但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過多,地球無法消化,溫室效應就會導致氣溫上升、全球變暖。
  • 空調設備用人造氣體恐加劇溫室效應
    聯合國公布報告指出,用在冰箱、空調和滅火器等設備的人造氣體,用量急遽攀升,恐使全球暖化加劇,業界應當採用其他替代品。     除非政府和業界共同採取行動限制成長量,否則最壞的局面是,到了2050年,氫氟碳化物(HFC)每年的排放量,將相當於把將近9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灌入大氣中,等同現今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
  • 溫室效應給我們地球帶來的危害
    原來是溫室效應。說起溫室效應,大家應該都並不陌生,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那嗎?天氣炎熱的時候,很多人在家裡想著。空調帶來的涼爽,但可曾想過空調帶來的負面影響,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的空調的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多種化學氣體,大量的甲碗。氟利昂等。輸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導致全變暖的氣體。同時,空調會浪費掉許多。
  • 開關櫃,六氟化硫,溫室效應
    打開APP 開關櫃,六氟化硫,溫室效應 發表於 2018-09-27 16:52:33 如今,SF6年用量已高達20000噸,大氣中的SF6濃度約為3.2ppt,這個數字在10年前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什麼? SF6氣體是《京都議定書》中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之一,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對大氣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
  • 稻田秸稈還田溫室氣體排放量被高估50%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作物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揭示了稻田秸稈長期還田對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CH4)排放的影響及其機制,發現秸稈對甲烷的增排效應隨還田年限延長而呈極顯著減弱趨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秸稈還田的甲烷排放量高估了近50%。
  • 研究顯示氣溫升高 水體甲烷將增加加劇溫室效應
    這些甲烷氣體是水底沉積物降解產生的,隨後這些氣體從水底析出並進入大氣,加劇現在的溫室效應。  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1℃,那麼這類甲烷氣體的釋放量將增加大約20%。這種額外的甲烷氣體將進一步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淺淺的湖泊,池塘和河流被認為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其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便是甲烷。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根據中國溫室氣體清單(不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即LULUCF),2014年二氧化碳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4%,87%二氧化碳來自能源活動,88%的甲烷來自能源和農業活動,60%的氧化亞氮來自農業活動,而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幾乎來自工業生產過程。相對而言,二氧化硫等傳統大氣汙染物與二氧化碳排放結構相似度較高。
  • 【項目推介2018第49期】紅塔區年產 400 萬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項目
    項目名稱 紅塔區年產 400 萬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項目
  • 丁一匯院士:氣溶膠汙染空氣又抵消溫室效應
    丁一匯認為,在我們強調氣溶膠的危害,並加強大氣汙染治理的同時,還應該看到氣溶膠的另一面——氣溶膠可抵消部分溫室氣體造成的變暖作用丁一匯說,全球氣候變化主要由溫室氣體濃度的日益增加引起,而空氣汙染主要由懸浮於空氣中的氣溶膠粒子造成,它們都主要由礦物燃料的燃燒排放形成。
  • 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罪魁禍首隻是二氧化碳?科學家:別冤枉它了
    在現代社會中,綠色生活是全世界都在倡導的生活方式,原因很簡單,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給人類的生存帶來的極大的壓力,因此人類想要長久發展,只能從自身做起,儘可能地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腳步。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地球溫室效應加劇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氧化碳,誰讓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呢?誰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逐漸增加呢?
  • 治理「溫室氣體之首」試點成功 將向全國推廣
    伴隨著「嗡嗡」的電機聲,檢修工程師董肇暉向十幾米高處的一排電力設施一指說:「看,那幾個管狀的設施就是斷路器,旁邊粗一些的設施叫互感器,這些設施裡都充滿了SF6氣體。」  說起SF6,市民可能並不了解。SF6是一種惰性氣體,它具備的溫室效應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3700倍,位居六大溫室氣體之首。因為性質非常穩定,它一旦排放至大氣中,壽命可達3400年。
  • 溫室效應還是太陽活動加劇 地球變暖誰是真兇?
    倫敦東方與非洲研究院教授斯陶特則認為,「溫室效應理論從一開始我就表示懷疑,因為你不能說它是造成這種結果的唯一原因。現在這就像科學界的麥卡錫主義運動,溫室效應成了一個信仰。這非常危險。」  電視四臺是英國最大的商業電視臺,主要節目包括新聞、娛樂、生活類、紀錄片和互動節目。
  • 溫室氣體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綜述與展望
    已有研究顯示,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溫室氣體減排措施可以在根本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同時帶來顯著的人群健康協同效應(Haines et al.,2009;Watts et al.,2015)。因此,加強溫室氣體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研究,對於改變溫室氣體減排的成本效益的傳統認識、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積極性、促進氣候變化和人群健康問題的協同解決、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都具有重大意義。
  • 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知識
    大氣汙染與人們的生活「吸吸」相關那麼關於大氣汙染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呢?上期課程分享了大氣中的氣態汙染物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01 溫室氣體除了我們熟知的二氧化碳外那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這三種氣體會給溫室效應帶來多大影響呢?
  • 全球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俗稱「大氣保溫效應」。來自太陽的熱量以短波輻射的形式到達地球外空間,然後穿越厚厚的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吸收這些短波輻射熱量後升溫,升溫後的地球表面反而向大氣釋放長波輻射熱量,這些長波熱量很容易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這樣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氣溫度升高,這種增溫效應類似於栽培植物的玻璃溫室,故此得名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方案建議
    在模型選擇上,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開發了溫室氣體—大氣汙染相互作用和協同模型,並利用該模型模擬了《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效果;韓國構建Gains-Korea模型,結合氣候變化、空氣品質、排放方面的研究,以及自然和人為方面的影響,利用模型對溫室氣體與空氣品質改善方面進行模擬研究。
  • 溫室效應的定義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