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計算機的發展史:早期計算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03 EDA365網

計算機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命脈,網上購物、支付寶轉帳、視頻電話等是通過計算機來控制的,可以說計算機幾乎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經無法想像如果現在關閉計算機,會發生什麼事情?

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我們的生活就開始發生變化,生產能力的提高、規模的擴大、數量的增加、更加快捷方便的交通和通訊等。

現如今的計算機也一樣,從自動化農業到醫療設備到全球電子通訊、虛擬實現和自動駕駛等都離不開計算機,這就是我們的資訊時代。

當你看著你的手機,可能會覺得計算機很複雜,但是在計算機人士看來,他們只是通過許多抽象結構表現出來的複雜行為的產物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計算機的演化過程,層層撥開這複雜的外表吧!!!

01早期是怎樣計算的?

最早被認可的計算設備是算盤,大約公元前2500年被發明,本質上就是一個手動計算器,用於幫助人們加減數字,還用於存儲當前的計算狀態,類似與現在的硬碟。

算盤的出現是因為社會規模和需要記憶的數量太多,比如一個村的人或動物有多少。看一下下面這個圖:

這就是一個算盤,每一行代表10的不同次方,最底部一行珠子表示一個基本單位10^0,,它上面那行就是10^1,再上面一行就是10^2,……以此類推。

舉個例子:先將最底部的三顆珠子移至最右邊表示三頭牛,如果再買4頭牛,只需要再將最底下的珠子向右移4顆,總共是7個,如果又增加了5個,最底下的珠子就不夠用了,這時,我們將最底下所有的珠子全部移回左邊,將它上面這排的珠子向右移動1顆,表示10個,這時,再將最底下的珠子向右移動2顆,就表示12個,說明有12頭牛。

如果要用上面的方式計算1251,怎麼計算呢?上面每行珠子應該各向右移動幾顆?先自己算一下吧!

好啦!看看1251的表示是不是和您想像的一樣呢?看下圖

早期計算就是在做著類似上面描述的事情,不用在腦袋裡做加減,算盤會為我們存儲結果。

那計算機一詞是怎樣來的呢?

02「計算機」一詞的來源

早期計算機先驅Charles Babbage曾說:「每當人類知識增長並創造新工具時,人類勞動力會得到減緩」

在接下來的幾千年裡,人類開發了各種各樣的計算設備,比如:星盤,用於計算緯度;或者直尺,用於測量長度或寬度。還有用於計算時間的、天體位置的、潮汐的、日出等設備,使之前費力的計算更加快速、簡便和準確,也加快了信息處理。

計算機一詞最早出現在1613年Richard Braithwait發表的一本書中,Braithwait在他的書中寫到:「我見到最精確的計算者是算術家,他能將長久之數化作簡潔之數」

那時,"Computer"一詞是指一個做計算的人,"Computer"們有時會有機器的幫助,而"Computer"不是指機器而是指一種職業,上面所說的那些設備並不叫計算機。這個"Computer"職位持續到19世紀末才開始轉向了機器。

03萊布尼茨乘法器的誕生

萊布尼茨乘法器

在上面的那些機器中,比較著名的機器是萊布尼茨乘法器,1694年由德國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製作的,這個機器的工作方式類似你車中的裡程表,不斷累加你的車走過的裡程數的機器。

萊布尼茨乘法器不僅可以計算加減法,還可以計算乘除法,而乘除法的計算也是許多加減法的累計,舉個例子:用17除5,只要減5,再減5,再減5,當不能再減的時候,就得到:17=2x5+2。

當然,上面的這個操作是萊布尼茨乘法器自動實現的,所以它也是第一臺可以做加減乘除四種計算的機器。

在那個年代,有這樣一臺機器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案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繼續給下看哦!!!

雖然萊布尼茨乘法器可以做加減乘除四種計算,但是很多實際問題的計算還是很繁瑣,這樣就導致想要的結果可能需要手動操作萊布尼茨乘法器幾小時或者幾天才能算出結果,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還有昂貴的人力成本,所以很多人就通過預先計算編寫了計算表,當你需要計算8676309的平方根的時候,直接可以在計算表裡找答案。

計算表

04「計算之父」的來源

1822年Charles Babbage提出了一種稱為差分機的新型機械裝置,一個可以近似多項式的更加複雜的機器,多項式描述了幾個變量之間的關係,例如射程和大氣壓力,也可以用於近似對數和三角函數,這些函數用手計算是很麻煩的。

1823年Charles Babbage開始製作差分機,經過20多年的努力後,差分機的製作很遺憾宣告失敗。

1991年歷史學家根據Charles Babbage的草稿製成了差分機,而且還可以正常使用。

在Charles Babbage製造差分機期間,還想像了一個更複雜的機器——分析機,它與差分機、萊布尼茨乘法器和其他以前的計算設備都不一樣,它可以做很多事情,不限於計算,還可以按照順序給出數據並進行操作,可以保存之前的數據和列印,同樣,這臺分析機也沒有製造出來。

但是這種可以通過一系列操作自動引導自身的概念卻是跨越時代的,這也預示著電腦程式的產生,後來計算機科學家們將許多Charles Babbage的想法納入他們的機器,這也是為什麼Charles Babbage會被稱為「計算之父」的原因。

05打孔卡片制表機

在19世紀末,計算設備被用於科學和工程領域中的特殊目的性任務,但它們在商業,政府和家庭生活中卻很少見到。

1890年美國政府因為人口普查面臨一個嚴重問題,因為美國憲法要求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在1880年的時候,移民讓美國人口迅速增長,手工編制大概需要7年多的時間,而1890年的人口普查,如果手工編制,則需要13年的時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Herman Hollerith發明了一種打孔卡片制表機,打孔卡片制表機使用了傳統的機械系統來計數,計數結構類似萊布尼茨的乘法器,但它是通過電動結構連接其他組件,使速度提高了手工制表的10倍,也大大縮短了人口普查的時間。

也正是這個原因,各個企業開始關注和使用計算機。

20時間中葉,由於世界人口暴漲和全球化貿易的興起,要求數據處理的工具能更快更便捷,這也為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於這個話題,咱們下周繼續討論……

相關焦點

  • 編程是什麼——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史
    之前我們用了好幾篇文章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史,不過那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計算機發展史,那時候美國有著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才能領先世界,下面我簡單的講一下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史。說到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就離不開華羅庚教授。華羅庚教授是我國計算技術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開拓者之一。
  • 研究可以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薩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創建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可加快當前正在開發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圍繞量子計算機路由離子(或帶電原子),以提高計算效率。這些離子用於存儲數據,其中每個離子都保存一個量子位的信息。在這種量子計算機上執行計算需要圍繞離子移動,這類似於玩Pacman遊戲,並且數據(離子)可以更快,更高效地移動,量子計算機將變得越強大。
  • 研究能夠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用於提高早期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算法的可視化描述。來源:蘇塞克斯大學溫弗裡德·亨辛格蘇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創造了一種算法,可以加快正在開發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將離子(或帶電原子)路由到量子計算機周圍,以提高計算效率。Sussex團隊已經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新的&34;在量子計算機上最有效地進行計算。他們的論文&34;發表在《先進量子技術》雜誌上。
  • 新的「陷離離子」算法可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用來增加早期量子計算機計算能力的算法的直觀描述。圖片來源:薩塞克斯大學Winfried Hensinger薩塞克斯大學量子物理學家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幫助早期的量子計算機最有效地執行計算 該團隊使用他們的模型來計算早期量子計算機的預期計算能力 他們的研究突出了「捕獲離子」方法相對於其他方法的根本優勢
  • 15張珍貴照片,帶你回溯個人計算機的發展史
    但追本溯源,不是應該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巨型計算機,而是應該回到 19 世紀的蒸汽機時代。在計算機的發展史中,「計算機之父」的稱號,一直在阿蘭·圖靈和馮·諾依曼之間徘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所有講述計算機發端的故事裡,一定是從 19 世紀的一位英國發明家開始講起,他就是查爾斯·巴貝奇。
  • 什麼?計算機竟然擁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我是老喬,這裡是超智星球,每篇文章都帶你學透一個小知識。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我註冊了超智星球的同名域名。你可以找到我,我們一起學習。最近啊,我是天天跟「計算機」和「計算」打交道了,各種分布式、調度、多線程之類的概念繞來繞去哦。這促使我啊,對計算機的原理,再走一遍。
  • 《計算機結構原理初步》~試講稿~高中信息技術
    環節二、新知探究1、計算機的發展史。 電子計算機是一種數位化信息處理設備,誕生於二十世紀中期。很早以前,人們就曾經探求過使用某種器件來幫助計算。中國古代發明的算籌、算盤等計算工具,為人類文明增添了燦爛的光輝。此後,人類又發明了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
  • 計算機發展史,前人的不斷努力,我們才能享受那麼優秀的科技成果
    01計算機50年代以來,計算機的性能在計算速度和編制空間方面已提高了幾個數量級。但大部分是通過元件更新而獲得的。在這種結構中,一項計算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是事先確定了的,程序中指令的順序是事先確定了的。為了在計算機的性能方面取得大的進展,需要突破這種舊的形式。計算機系統結構方面的重要課題之一,是探索非諾伊曼型機器的設計思想。在非諾伊曼型機器中,有一種是70年代初提出的數據流機器(又名數據驅動機器)。美國、蘇聯和英國都已製成這種機器。
  • 計算機極簡發展史
    伺服器(Server),伺服器通常藉助網絡訪問,用於執行大負載任務,可以處理複雜的應用,伺服器相比個人計算機,有著更強的計算、存儲和 I/O 能力。通過並行提高性能並行處理是計算機的一大進步,並行指的是計算機系統中能同時執行兩個或多個處理的一種計算方法,並行處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縮短工作時間,但是會帶來更大的複雜性。
  • 探究索尼電視發展史
    探究索尼電視發展史  對於索尼這個消費電子巨頭,相信很多人心中都存在一些獨特的情感,畢竟我們接觸過索尼的優秀產品實在很多,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其最為重要的產品線之一——電視機。在1980年代時它被應用到計算機以及整合到CRT顯示器之中。特麗瓏顯像管可以說是索尼僅次於隨身聽、對整個世界產生極大影響力的技術發明之一,也是電視機和電腦顯示器最佳品質的同義詞。
  • 戲說程式語言發展史
    積小拼給大家講一講,編程的發展史到底編程是什麼呢?編程就是我們人類,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或者某種智能設備能夠理解的形式,寫出來!這就是編程啦!看懂了什麼是程序,我們就開始講講千奇百怪的程序發展史!從1951年2014年,人類一共發明了幾百種程式語言,每一種語言的出現都帶有某些新特徵。
  • 深入探究:性能超谷歌百萬倍的中國量子計算機
    2017年中國兩型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2017年5月3日,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宣布,我國科學家在基於光和超導體系的兩型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同時取得重大突破:在光量子計算機研究中,建造了世界上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 射頻技術發展史
    什麼是射頻射頻(Radio Frequency),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波頻率,頻率範圍從300KHz~300GHz。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種高頻電流。
  • 計算機的產生和早期發展,從機電計算機到電子計算機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計算機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和人類發明的輪子、槓桿、熱機、工具機以及電話、電視等,延長人的四肢與感官功能的技術工具完全不同,計算機延長了人腦的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井放大了人類的智力。智力究竟是什麼?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這個謎。
  • 科學家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真能算出來嗎?
    科學家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真能算出來嗎?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點圓周率,作為一個常數,因我們無法估量它的正確值,所以就用一個字母π來代替,圓周率被發現的時候轟動了整個數學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這一問題在1917年由德國數學家伊賽·舒爾提出,問的是:能否將所有正整數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所有畢氏三元數組(即滿足a^2+b^2=c^2的a, b, c三個數)都不處於同一部分?否則,最小的反例是什麼?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數學家羅納德·格雷厄姆也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每一條邊長都是一個正整數,並給這個正整數分配一種顏色,或藍色或紅色,滿足上述表達式的正整數是否都是同一顏色呢?
  • 量子計算機的架構,硬體,軟體等都有成果!量子計算時代快了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軟體來編譯從量子計算機應用程式到硬體原型,在容易出錯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硬體上。與行業編譯器相比,該編譯器在程序正確率方面提高了28倍,該研究強調了精心設計指令集、豐富的連接拓撲以及協同設計應用程式和硬體重要性,以實現初生量子計算機系統的最佳性能。
  • 量子計算時代快了!量子計算機的架構,硬體,軟體等都有成果!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軟體來編譯從量子計算機應用程式到硬體原型,在容易出錯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硬體上。與行業編譯器相比,該編譯器在程序正確率方面提高了28倍,該研究強調了精心設計指令集、豐富的連接拓撲以及協同設計應用程式和硬體重要性,以實現初生量子計算機系統的最佳性能。不同的量子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是一種全新的計算範式,在藥物設計、肥料設計、人工智慧和安全信息處理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進展隨議
    我第一次對量子計算產生印象是在1995年,雖然之前知道量子計算和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但都不如那次印象深刻。那個時候我在中科院計算所CAD開放實驗室擔任副主任。在接待中科院一位領導的過程中,他在觀看了我們的科研成果後說道,你們如果能夠將精力投入到量子計算領域就好了,這個領域目前看很艱難,但從國家角度看急需開展研究。時至今日,我除了對這件事印象深刻之外,還對這位領導的眼光、視野深感佩服。
  • 量子計算機刷屏,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
    (圖片來源:Feynman)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恩曼,他在論文中首次提到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機——量子計算機(Quantum Computer)。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 現在你查看的郵件和銀行數據都是由安全機密系統所保護著的,藉由你給所有使用者不同組的公開密匙來加密只有你能解密的信息。比如現在應用最廣的RSA 加密方式 (由Ronald Rivest, Adi Shamir, and Leonard Adleman)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共識:即基於經典計算機的邏輯運算法則下,分解整數的質因數過程是一個複雜的計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