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小鎮發現一座「佛教寺廟」?面積超大,經歷了歲月的洗禮

2021-01-08 德菲看世界

陝西有著多種多樣的古代遺蹟,每個藏館裡的文物數量十分得多,等級也很高,山西的古寺廟、古陵墓、古建築等都十分得多,單單古代帝王的陵墓就有著72座。陝西的各地博物館也都陳列著許多青銅器、漢代的石雕、宋代的瓷器等多個稀世珍寶,展現著昔日王朝的風採。

在陝西也有著眾多大小不一的寺廟。寶雞市的扶風縣法門鎮,因為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聞名於眾。法門寺建立與東漢,距今有著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周魏時期被稱作「阿育王寺廟」,到隋文帝是乞丐成為「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期才被稱為「法門寺」。

在唐代,先後共有八位皇帝供奉佛指舍利,每隔三十年就把珍藏在塔的地宮中的佛骨引入長安城內瞻仰。在唐喜宗最後一次送還佛骨的時候,按照佛教的儀軌將佛指舍利和其他共記上千件稀世珍寶一起封閉到了法門寺佛塔的地宮裡,用唐瀰漫荼羅結壇供奉了起來。

法門寺的地宮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磨難,在明代修繕的時候,工匠目睹了藏在地宮中放置佛指舍利的寶盒,十分的驚訝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出於對佛祖的尊敬他們將寶盒重新安置,並在旁邊修建了新的塔。後來日本侵華,為了保護國寶,大家立下誓言,絕不說出地宮的秘密。

後來,在近現代,法門寺再次進行了重修,這次的重修解開了這個埋葬了一千多年的絕世秘密,1987年在重修工作開展的時候,工人們無意間發現了這塊白玉石板,掀開出現了一個地洞,通往地宮的大門就此打開。

工作人員清理寶藏時,不僅發現了許多的金銀珠寶,更是發現了真身舍利,經過鑑定這些都是真實的,和志文碑的記載十分吻合,經歷萬種波折,這個法門寺,跟隨者舍利的出土,也成為了佛教的聖地。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五大山頂寺廟,你去過幾個?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77,閱讀約2分鐘中國歷史悠久,佛教在我國流傳已久,所以我國有很多的佛教建築,這些建築有的很有名,比如少林寺等等,有的並不出名,有的寺廟建在繁華的地方,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建在山上的五座寺廟
  • 走進松贊林寺,感受藏傳佛教的莊重神秘,領悟香格裡拉的真實意境
    松贊林寺是雲南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松贊林寺全稱「噶丹·松贊林寺」,又名「歸化寺」,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不過相較於布達拉宮,松贊林寺更顯靜謐與純樸。雖然早已變身景區,遊人也不少,但是寺院總的來說氛圍濃厚,沒有任何不良氣息。
  • 一座象徵地獄的黑色「寺廟」,建了整整36年,膽子夠大的才敢來
    眾所周知,泰國的寺廟文化十分深厚。對虔誠的泰國人來說,佛教是他們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也是生活重心。 如果你想體驗泰國的佛教文化,清萊是一定要來的。
  • 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是拉薩三大寺之一,有600年歷史
    說起西藏,首先大家想到的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布達拉宮,除了這些,西藏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西藏首府是拉薩,這裡的夜晚可以看到數不清的銀河,和國內其他地方看到的星空完全不同,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拉薩這個城市有名的寺廟哲蚌寺,這裡位於拉薩市西郊根培烏孜山南坡的褶皺裡。
  • 五臺山的寺廟各有特色,唯一晚上開放的廣化寺,由此成為網紅寺廟
    到山西旅遊,很多人都會去五臺山,五臺山的寺廟非常多,一般建議的旅行時間是2-3天,如果要坐車大朝臺(轉五臺山的五座臺)那就多加一天。計劃徒步朝臺的朋友按照自己的體力合理安排時間就可以。五臺山眾多的寺廟都有各自特點,塔園寺的佛舍利塔是五臺山的標誌,大顯通寺是五臺山最早的寺廟,五爺廟的香火最旺,菩薩頂是五臺山黃廟之首,佛光寺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碧山寺是最大的十方禪寺),金閣聖地有最高的千手觀音,而廣化寺是唯一一座晚上開放的寺廟。
  • 發現的烏木觀音像資料,就藏在四川的一個寺廟,離成都只有40公裡
    久而久之,烏木觀音像也"消失"了,再也找不到它的蹤影了,原來,它就在四川成都附近的一座寺廟裡,這座寺廟雖然不顯眼,但景色卻很美,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寺廟位於山林之中,是夏季避暑的絕佳場所。提及成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國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每逢節日期間人滿為患,各大旅遊景區都人滿為患,但位於成都不遠處的這座廟宇,卻避開了城市的喧囂,不但不擁擠,反而十分寧靜。
  • 陝西小鎮發現稀有石頭,原來是叫「海百合」
    陝西一小鎮上的村民在附近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山上開山取石的時候,在山體的石質坡面上發現了一些非常怪異的石頭。目前,相關部門已對發現古生物化石的地方要求停工,禁止隨意開挖,採取相關措施保護這些古生物化石。
  • 出淤泥而不染的寺廟:與田園詩人陶淵明結緣,卻禁止一種人入內
    佛教不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在漢朝時期傳入我國並不斷發展壯大,佛寺、佛廟遍布全國。寺廟作為佛門重地本應該是清心寡欲、純潔無比的地方,但隨著商業化的不斷發展,許多佛教寺廟充滿了濃濃的商業氣息,想進寺廟拜拜佛,先得花錢買門票,進了寺廟之後,各種燒香錢、求籤錢等花樣百出,不禁讓人懷疑:這還是佛門之地呢?
  • 南半球最大的中國寺廟:佔地1.1萬㎡,此國每年卻只收1元租金
    而這些寺廟不僅是海外華人的精神寄託,也間接地傳揚著中國的文化。在澳大利亞雪梨,便有一座名滿南半球的寺廟:南天寺。它的建築面積近1.1萬平方米,與我國最大的寺廟南海禪寺相差近3倍,但在澳洲這樣的一個地方批下這麼多地,能有如此規模便已實屬不易。
  • 中國極靈驗的寺廟:無數年輕人前來求子,大殿前還免費供香
    我們去寺廟都會去上香拜佛,因此十分看重一座寺廟的口碑,雖說心誠則靈,不過如果寺廟本身十分靈驗,美名遠揚,則更是錦上添花。今天小鹿給大家推薦一座極靈驗的寺廟,無數年輕人前來求子,大殿前還免費供香,它就是紅螺寺。
  • 西安唯一的藏傳寺廟,供奉一2噸重的金身觀音像,免費向遊客開放
    我國擁有許多歷史文化深厚的千年古都,這些古老城市大多經過歲月的洗禮,在時間的沉澱下逐漸向現代化城市轉變,例如,在中國有名的八大古都,無論在哪裡都有足夠的感慨,是更多文藝青年旅行者最嚮往的觀光地。就像八大古都之一的西安一樣,擁有十三朝帝都歷史的古城裡有很多有名的文化遺產,當地更有一種由唐風和秦韻孕育而成的獨特風情,幾年來,西安的一座名為「紅城」的名城成為了眾多旅遊景點,但是,今天向大家介紹西安古都唯一的「西藏傳寺」,這裡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免費為遊客開放,即使那樣,知道這裡的人也不多。
  • 國家5A級景區中的20個佛教景點 山西佔了三個
    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谷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臺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建築精美絕倫,自然風光秀麗旖旎,歷來是海內外廣大信徒和遊客們崇仰的聖地。 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
  • 聖潔天堂 佛教興盛——西藏藏傳佛教興旺見聞錄
    他說,到秋末冬初農閒時,從各農牧區來的人要比現在多得多……     有著1300餘年悠久歷史的大昭寺,既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及聖物的殿堂,也被佛教徒視為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的真實再現,其在藏地佛教信徒心目中莊嚴而神聖。寺院門前香火繚繞,酥油燈閃爍著明亮的火焰,空氣中瀰漫著桑煙的芳香。
  • 5A級景區中的20個佛教景點 看看自己去過幾個?
    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谷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臺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建築精美絕倫,自然風光秀麗旖旎,歷來是海內外廣大信徒和遊客們崇仰的聖地。 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 實拍隱藏在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網紅」氣質廟,網友:確定是寺廟?
    ,位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城西10公裡處,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園:鹿野苑遺址園,以及一個收藏著印度國徽原型的阿育王石柱頭的考古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網友稱作不像寺廟的鹿野苑「主寺」:牟拉甘陀庫底寺(Mulagandhakuti Temple);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年~75年)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築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全盛時期,五臺山共有寺廟300餘座,經歷幾次變遷,寺廟建築遭到破壞。五臺山臺內外尚有寺廟47座。
  • 江西又一座「網紅打卡地」!為你get田園小鎮新玩法
    1月5日,和風溫煦,雲岫成詩,江西又一座「網紅打卡地」揭開神秘面紗,引發數百人圍觀,熱鬧不啻於一場跨年盛典。活動現場,高安市政府領導、藍城集團、綠城中國和巴夫洛領導、媒體精英、小鎮取經者以及現場遊客等數百人云集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美好時刻。
  • 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廟,「鎮國塔」就在其中,地震颱風鐵骨錚錚
    但事實上,除此之外,寺廟一直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有信仰佛教的傳統,也有很多人相信佛教,大體上每個人周圍都會有信仰佛教的人,所以今天主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寺廟。這座寺廟位於我國福建省,是這裡規模最大的寺廟,這裡有我國最高的石塔,大家也很神奇吧?大家知道這個寺廟的名字了吧?
  • 廈門香火最旺的8大寺廟,第三個歷史悠久,第六個位置獨特!
    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廈門的的10大寺廟,不僅建築宏偉,而且香火旺盛。NO1.廈門南普陀寺。因為這裡處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佔地面積有25.8萬平方米,面朝大海海港。一開始在唐朝末年建立,被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才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廟一片荒蕪,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以重建。由於這裡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有點相似,而且普陀山是因為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在這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與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物件最為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