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曝黑科技:違反動量守恆定律的反物理引擎70天飛到火星

2020-12-05 裝備知識

俄媒稱,中國專家研製出違反動量守恆定律的電磁推進引擎(EmDrive)的工作樣品,據稱,若使用超大型的電磁驅動可以不消耗燃料就能在70天內飛抵火星。

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2日報導,中國EmDrive的相關技術細節尚不清楚,不過,該引擎不久後或將在太空中進行測試。

據介紹,EmDrive是由可產生微波的磁控管和積累微波波動能量的共振器構成的裝置,它產生一種動量守恆定律無法解釋的推力。

專家指出,在這種引擎基礎上製造的動力裝置可讓人類用短短幾個月就抵達太陽系的邊緣。另有報導稱,中國科研人員在2012年就已經對自己的EmDrive引擎技術開展了測試。

NASA專家此前發表的一篇科研文章指出,EmDrive的確產生「恆定」推力,但既不損耗任何燃料,也不產生定向射線束,這與動量守恆定律相違背。

問題的本質是電磁驅動違背牛頓第三定律,但是據NASA的測試結果顯示,這種富有爭議性的系統確實能夠運行,而且在考慮到測量誤差的情況下能夠在真空中產生「強大」推力。

電磁驅動無需任何推進劑,它通過在一個密閉錐形金屬腔內不斷反射光子而在「尖端」產生動力,並推動發動機前行。

2015年末,NASA一篇有關電磁推進器測試的論文洩露,論文顯示電磁引擎不僅能工作,還能產生可觀的推動力。該論文指出,在考慮到測量誤差的情況下,在真空中電磁推進器每千瓦功率可以產生1.2毫牛頓的力,這一推力高達太陽帆的100多倍。

與太陽帆類似,EmDrive引擎不需要任何推進劑,採用該推進系統的宇宙飛船可通過太陽能帆板產生所需的微波。因此,EmDrive引擎可以大大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提高飛行速度,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宇宙。

厲害了我的國,以後可以去火星去旅遊了嗎?

相關焦點

  • 揭開電磁驅動引擎的面紗:70天到達火星
    一個EmDrive引擎原型機。有些人認為該引擎可以讓飛行器在10周內就能到達火星,但更多人認為該系統違反了物理學定律。火箭推進技術對火箭的性能至關重要,其每一次進步,都預示著航天事業的巨大發展,促進著人類星際旅行的夢想變為現實,並不斷提升飛彈等武器裝備的水平。
  • 10周到火星:反物理的EmDrive引擎是個什麼神器?
    我不知道媒體報導的4小時到月球、10周到火星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但是能比傳統動力的飛行器速度快,原因就在這。▲「鷹工廠」實驗室致力於研究各種超前的飛行器推進方法按理說,實驗證明了這種引擎真的存在,整個科學界應該拍手稱快——這相當於坐上了探索宇宙的「高鐵」。然而實際上,看到實驗結果的人集體懵逼。因為,Emdrive違反了動量守恆定律。
  • 違反了動量守恆定律,量子空間引擎的意義何在?
    現在,它即將發射到太空。根據許多人的說法,就像ScienceAlert.com網站上說的那樣,電磁是有爭議的,因為雖然某些實驗表明這樣的引擎可以工作,但它也違反了我們所擁有的最基本的物理定律之一。這是艾薩克·牛頓推導出的定律,叫做動量守恆定律,它指出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應必然源於一個作用力。為了使某物獲得動量,它必須朝相反方向發射某種推進劑,但不是電磁驅動器。
  • 前沿丨NASA:無燃料電磁引擎打破物理基本定律
    若用於飛船,其速度之快可在10周內達到火星。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航空航天局經過多次試驗、排除一些誤差,驗證EM引擎(也稱電磁引擎)確實可以做到不使用常規的火箭燃料,而能產生推力。而這種非常規動力機制卻無法用現在的物理學定律解釋。
  • 相對性推進器75天到火星?違背物理定律,是否可行或將見分曉
    EmDrive是一個激動人心,卻至今仍懸在空中的技術:已有來自美國、中國的多項試驗發現它可以無中生有產生推力,違背了違反動量守恆,但它背後的物理原理卻一直是個謎,迄今沒有人做出過合理的解釋。這種引擎本質上是一個密閉的錐形諧振腔,電能產生的微波在裡面不斷振蕩,作用於前後面積不同的表面,從而產生微弱的輻射壓,推動引擎前進。聽起來似乎非常酷炫,沒有什麼不對勁的,但你要知道,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產生推力,就像你坐在汽車裡要推動汽車前進一樣,違背了牛頓運動定律。
  • 違反牛頓第三定律的EM引擎是天方夜譚還是重大突破?
    但是該原型機的實驗數據與同年公布的時候,物理界幾乎一片譁然,因為其違背了動量守恆定律。   動量守恆定律: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該定律為牛頓第三定律的推論,但是在長期的科學實踐當中發現其適用性遠遠廣於牛頓第三定律,其反應了時空的根本特徵,也是現代物理學的三大基石之一。   用比較通俗的話來描述的話,現在人類所有的動力技術都是建立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基石上。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革命性的EMDrive發動機違反動量守恆
    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勒斯登工業大學Martin Tajmar教授近日的實驗上了許多新聞的頭條,他聲稱在實驗室內模擬了EMDrive引擎,並在微波圓錐形腔內形發現了推力轉化的現象。  這個EMDrive引擎被外界認為是革命性的動力,比如可以用於行星際航行,前往月球只要4個小時,不需要任何推進劑就可以產生推力,效率遠遠高於現在的運載火箭。當然,EMDrive引擎仍然存在缺陷,而且我們無法準確解釋它是如何工作。
  • 美未來飛船或打破物理學定律 75天到火星(圖)
    美未來飛船或打破物理學定律 75天到火星(圖) 2015-05-06 10:29:43確實,這一結果(此前的若干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果)似乎與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相矛盾。  這一名為「電磁驅動引擎」(EmDrive)的推進系統是由英國工程師傑·肖耶在世紀之交構想出來的。據稱該引擎可以通過在一個密閉容器內來回反射微波來製造推動力。根據經典物理學理論,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動量守恆定律說,朝著一個方向的動量必然會產生相等的反向動量。
  • 高中物理-動量守恆定律
    本章介紹動量守恆定律的相關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章節,在開篇文章「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一文中也加以論述了,動量是解決力學相關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動量守恆定律』1、系統: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力學系統;2、內力:屬於同一系統的兩個物體間的力;3、外力:系統以外的物體施加的力;
  • 10周把人送上火星的EmDrive引擎,不需要燃料,還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
    因為現階段的太空飛行器需要攜帶大量的沉重燃料才能飛上外層空間,燃料沒了,太空飛行器也不能再運行。以 NASA 為火星之旅準備的 SLS 火箭為例,它需要將頂層的"獵戶座"太空艙送到外太空,但是如下圖所示,整個火箭的體積和質量最多的部分,是紅色和藍色的液態燃料罐。
  • 75天到火星!美國電磁飛船或打破牛頓第三定律
    確實,這一結果(此前的若干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果)似乎與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相矛盾。這一名為「電磁驅動引擎」(EmDrive)的推進系統是由英國工程師傑·肖耶在世紀之交構想出來的。據稱該引擎可以通過在一個密閉容器內來回反射微波來製造推動力。根據經典物理學理論,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動量守恆定律說,朝著一個方向的動量必然會產生相等的反向動量。
  • 動量守恆定律
    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以及角動量守恆定律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中的三大基本守恆定律。
  • 教師招聘考試:高中物理說課稿《動量守恆定律》
    推薦信息: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成績查詢 考試試題及答案 複習資料一、教材分析力對空間和時間的積累,是力對物體作用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前一節介紹了力的時間積累效應—動量定理,而本節深入介紹了物體相互作用過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規律—動量守恆定律,這是高中學生所必修的自然界中四個基本守恆定律之一,因而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學大綱中
  • 推進引擎EmDrive又出現在新聞裡 它真的靠譜嗎
    無工質的推進引擎EmDrive又出現在了新聞中,它靠譜嗎。「無需燃料即可遨遊太空」、「不遵守動量守恆」、「推翻牛頓第三定律」…… 從誕生之日起,EmDrive這個噱頭十足的航天推進器就飽受爭議,許多科學家直斥其為「偽科學」。
  • 牛頓定律被顛覆?我的高中物理白學了……
    4天6小時45分鐘!  這是25.6875倍的差距啊!!  如果它能夠變為現實,  將會對整個中國航天業  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  雷鋒網的一篇文章,  這樣描述無工質微波推力器的革命性:    現階段的太空飛行器需要攜帶大量的沉重燃料才能飛上外層空間,燃料沒了,太空飛行器也不能再運行。
  • 英媒稱中國在天宮二號測試電磁引擎 可70天抵火星
    據《科技日報》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了全新的EM引擎的試驗,並且發表了論文論證。但是中國卻在此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相比傳統引擎,EM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進步。此次中國在這項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引起了外媒極大的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月20日報導,中國已經開發出了低軌道太空測試設備,目前安裝在了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每日郵報》預計,如果EM引擎能夠成功投入實際運用,人類可以在10個星期內抵達火星。
  • 無視牛頓第三定律,EmDrive的逆襲
    Roger Shawyer稱其為"沒有排氣裝置的火箭引擎"。這意味著,它是一個沒有燃料的火箭引擎。相比於傳統燃料罐,輕地不可思議。只需要太陽能,它就可以在外層空間慢慢地累積速度,最後達到極快速度飛至外星球。
  • NASA證實無燃料EmDrive引擎可行:結果引爭議
    正式發表在了美國航空航天協會的《推進與動力期刊》上EmDrive引擎最初由英國研究人員羅傑·肖耶爾(Roger Shawyer)於十幾年前發明。該引擎的原理是,讓光子微波在密閉的錐體內部反彈,從而在錐體較細的一端產生推力,推動宇宙飛船向前飛行。但從牛頓的運動學第三定律來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任何運動都會產生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而EmDrive引擎不會向外噴射任何廢料。
  • 英媒:中國在天宮二號測試電磁驅動引擎 若成功可70天抵火星
    據《科技日報》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了全新的EM引擎的試驗,並且發表了論文論證。但是中國卻在此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相比傳統引擎,EM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進步。 此次中國在這項研究上的突破性進展引起了外媒極大的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月20日報導,中國已經開發出了低軌道太空測試設備,目前安裝在了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 《每日郵報》預計,如果EM引擎能夠成功投入實際運用,人類可以在10個星期內抵達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