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魯班,春秋末期魯國人,很多人稱他為「中國木匠鼻祖」和「建築鼻祖」,生於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我們當今木匠用的很多工具都是他發明的,曲尺、墨斗、鑿子、刨子、鑽子等。
就連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鋸子也是當年魯班所發明的,幾千年前魯班發明鋸子的時候和原始人發明石刀、石斧等利器的情形是一樣的。
曾有民間傳說,魯班曾經進山砍柴的時候踩空,而他這時下意識地抓住自己旁邊的野草。可是沒想到這顆芒草葉子竟然把他手指給劃破了,鮮血從而瞬間從這處傷口滲出。
魯班起來後摘了一片其芒草的葉子進行觀察,發現這種植物的葉片上長著濃密的小齒。看到這種葉子的他頓時明白一些道理。他略加思索說:「如果把之前做的條形工具改成帶有小齒形狀的工具的話,會不會可以切斷木頭?」經過魯班的一些實驗最終發明了鋸子,鋸子的出現可以說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其實在魯班發明這把「鋸子」之前,我國已經出現了類似鋸子的一些別的工具了。比如距今4000餘年的石器時代晚期被命名為「齊家文化遺址」的遺址裡面就有一把約為10多釐米長的石鋸。
可是發明出來鋸子的魯班,用什麼材料做鋸條的?
在我國的四川成都市新都區馬鄉1980年的時候出土一件長44釐米,寬6釐米,高1.1釐米的一個帶有鋸齒形刃戰國時期的長方形青銅器,在這條鋸刃上面有三個孔,以鉚固的方式來把銅鋸嵌在長方形木柄上並固定,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刮鬍刀片的安裝方式類似。
在一個青銅冶煉技術和製作技術都非常完善的條件下,魯班這這種大師可以說完全有能力做出各種的青銅工具來使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