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發明鋸子時,明明還沒有鋼,是用什麼材質做鋸條?

2020-12-04 歷來現實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班門弄斧,意思是不自量力之意,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這句成語有時作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魯班出生於公元前507年,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又名公輸班,這句成語據說起源於唐朝,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的門前,顯擺使用斧子的本領,臉皮是不是也太厚了。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魯班一直被奉為是木匠的鼻祖,木工師傅所使用的鋸、刨子、曲尺、墨斗等工具,都是魯班發明的。

魯班發明鋸子過程,據說是這樣的,有一天魯班上山伐木,當時雖然發明了斧子,魯班使用斧子的技能,也練得爐火純青,但要用斧子將一棵大樹砍倒,依然非常吃力,魯班在上山的時候,不小心被一棵小草劃破手指。

和牛頓一樣,魯班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牛頓躺在樹下休息,因為蘋果掉下來,頭被砸了一下,牛頓禁不住就想,這顆蘋果為什麼向地上掉,為什麼不向天上掉呢,因為對這個問題的思索,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魯班也是一樣,他看著自己被小草劃破的傷口,禁不住就想,這麼柔軟的草葉,為什麼能把自己的手劃出血呢?

通過仔細地觀察,他發現小草葉子的邊沿,長著一個個像鋸齒的突出物,於是他又用草葉劃了自己一下,見這種形狀的草葉,的確具有殺傷力,不用太使勁就能將自己的皮膚劃破,因此他按照小草的形狀,發明出了鋸,那問題就來了,現在使用的劇被稱之為鋼鋸,而在魯班那個時代,鋸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呢?

在甘肅省臨潭縣的一個墓葬中,考古專家發現了兩塊鐵條,據清華大學和牛津儀器公司檢測,這兩塊鐵條,是由「塊煉滲碳鋼」鍛打而成,是屬實冶鍊金屬,用碳14檢測顯示,這兩塊鐵條產生年代,分別為3090年前和3075年前,理論誤差不超過35年。

研究人員最終認定,這兩塊鐵條應該是在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生產出來的,這說明在公元前1310年,鐵器就已經存在了,只是當時還沒有得到普及,所被視為寶物,埋在了墓葬裡。

到了魯班生活的年代,又過去800多年,應該該不再視鐵為寶,鐵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而且還出現了鋼,1978年,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鐵路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從一座古墓中挖出一把鋼劍,考古專家從古墓隨葬器的器型、紋飾以及墓葬的形制,斷定那是春秋晚期的墓葬,那把鋼劍所用的鋼,經研究分析,其成份是含碳量0.5%左右的中碳鋼,金相組織比較均勻,很有可能還進行過熱處理,說明當時已經有淬鍊技術。

由此可以推斷,魯班造鋸用的材料,即便不是鋼,也應該是鐵,可在1980年,四川省博物館,又在成都市新都區馬家公社,發掘出土一把木柄銅鋸,青銅鋸嵌在木柄上,以三穿卯固,握柄處彎頭。

據專家考證,這把木柄銅鋸埋葬在戰國時期,這說明戰國時期,人們還在使用青銅製造的鋸,而魯班生活的年代就是戰國時期,據說他在公元前450年左右,還幫楚國製造過雲梯,墨子為此把他損了一頓,並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但這只能說明,在戰國時期,青銅鋸是存在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魯班造鋸時使用的是鐵,也有可能使用的是鋼,之所有青銅鋸的存在,是因為鋸在魯班之前,就已經有了,埋在墓葬裡的青銅鋸,很有可以是作為收藏品。

其實,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用齒狀的刀切割東西,在那個時候,鋸就已經發明出來了,這些可以從考古學家發現的,帶有鋸齒刀口的燧石刀身證明,但因為一直沒有文字記載,所以人們就把鋸的發明,歸結到能工巧匠魯班的身上。

在山東省滕州市,建有一個魯班紀念館,裡面設有聖祖堂、公祭大廳、木工器械館、石器館、兵器館、建築廳、舟橋廳、魯班傳人成果廳等館,再現了對魯班作為「百工聖祖」的勤勞和智慧,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去看看。

相關焦點

  • 魯班發明鋸子時還沒有鋼,那他是用的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有一個成語叫做「班門弄斧」,意思是在魯班門前操弄斧子,比喻為不自量力。提起魯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能工巧匠。不僅如此,魯班更是被稱為木匠的「始祖」。據傳,魯班一生發明創造出了許多東西。例如,鋸子也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可那個時候並沒有鋼,他是靠什麼來做成鋸條的呢?
  • 魯班發明鋸子的時候,還沒有鋼鐵,那他是用什麼材料來做鋸條的?
    魯班發明鋸子時,並沒有鋼鐵,那他是用什麼材料來做鋸條的?文/風馬牛也相及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化傳承的文明古國。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長河裡,華夏大地上誕生了許許多多傳奇的故事,以及震爍古今,福澤後世的發明創造。
  • 相傳魯班被草割到發明鋸子,但當時沒發明鋼,那鋸條是用什麼做的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由來已久,相傳他在進入深山砍伐樹木的時候,忽然不小心就摔倒在了地上,在慌亂之下信手一抓,抓住了旁邊的一大把野草,才讓自己沒有從山道上跌落下去,只是等他起身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手掌非常疼痛,仔細一看還出血了。
  • 魯班發明了鋸子,但那個時代還沒有鋼,他是用什麼做的鋸條呢?
    關於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在很小的時候就看到過,傳說在魯班之前還沒有鋸子,砍伐木材都是用斧頭之類的工具,一天下來累的要死也砍不了幾棵大樹,某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找木料,在爬山的過程中,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旁邊的一叢茅草,卻不料被茅草割破了手,滲出血來,魯班看看手上的傷口,心裡納悶:「怎麼這麼不起眼的草這麼鋒利?」
  • 魯班曾經手被芒草割破而發明了「鋸子」,他用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魯班,春秋末期魯國人,很多人稱他為「中國木匠鼻祖」和「建築鼻祖」,生於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我們當今木匠用的很多工具都是他發明的,曲尺、墨斗、鑿子、刨子、鑽子等。
  • 鋸子是誰發明的?魯班家人都發明了什麼?
    魯班的優秀也和他的家族也有很大關係,他出生於一個工匠世家,從小就跟著家人學會了多種手藝,在木工方面更為出色,由於他既聰明又好學,因此在他還相當年輕時,就成了聞名遐邇的能工巧匠。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人魯國人,原姓公輸,名般。現在使用的各種鋸子的祖先,據說就是魯班發明的。許許多多的發明和創造都是來自勞動和工作中,傳說魯班發明鋸子起源於一個動人的故事。
  • 魯班發明了鋸子
    ,他在木工方面的貢獻那真的是無人能及的,做的木工那是非常的精巧的,很多非常複雜的東西他都可以做得出來,因此在當時他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人都非常的敬重魯班,遇到不會的做的器具都會去跟魯班請教學習。那時的魯班是名聲在外的,所以當時魯國的君王要做宮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魯班,當時魯國國君就讓魯班負責一座宮殿的建造,大家應該都知道古代房子大部分都是木製結構的,需要的木材是非常多的,要建一座宮殿,那需要的木材就更加的多了,建造工期也非常的長,但是當時魯國的國君卻只給魯班三年時間,大家現在看來三年建一座宮殿這時間也太久了吧,幾個月就可以建好了,但是古代可不是現代,可沒有那麼多的機械
  • 考古發現石頭鋸子,距今上萬年歷史,魯班造鋸的傳說是假的?
    魯班到底發明過多少新鮮玩意兒,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從完全考證,但民間出於對魯班的尊重,也熱衷於造神,所以把許多發明創造都掛在魯班名下,可以說,是一個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於一身的人。魯班的主要工作是木匠,他在長期的生活時間中,留心觀察,發明了許多木匠工具。魯班發明鋸子木匠必備的鋸,相傳就是魯班發明的,但那個時代還沒有鋼,他用什麼做的鋸條呢?
  • 一大一小兩把傳統木匠手工鋸子
    傳統木匠木工鋸 截鋸 鳥鋸 手工鋸 鋸子 窄鋸條大框鋸木工匠師傅們在製作的實踐中,伴隨著家具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製作工藝的改進和發展,發明了眾多的適應加工需要的鋸割工具,有的已經淘汰,有的繼續使用。鋸子進行鋸割時,就是鋸條在直線形式或在曲線形式的輕壓和推進的運動中,對木材進行快速切割的一個工作過程。鋸子在這個過程中切削木材,由於鋸條的鋸齒不斷的發生作用,木材對鋸齒也產生較大的磨擦或擠壓力。由此,鋸條必須具備抵抗擠壓力強度,具備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熱性,使鋸條的齒刃不會變鈍。選擇鋸條時,既要選擇鋸條剛性好的,又要選擇鋸條韌性好的,達到鋸條容易進行銼磨,又耐使用。
  •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發明家,中國古代的愛因斯坦
    小編認為,雖然木匠這個身份讓魯班看起來十分普通,和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真正了解以後,就會發現魯班之所以能留名青史,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木匠常有,千古木匠卻不常有,魯班自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這位千古工匠的傳奇人生,他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綜合分析,有幾個原因,我們就從這幾個原因中分析下他看似平凡卻功勞赫赫的一生。
  • 魯班是戰國時期著名發明家,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
    魯班是戰國時期著名發明家,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一提到發明這兩個字眼,好像就一定要和創造聯繫在一起。是的要想有所發明,就要我有創造精神,創造思想,創造條件。在我國古代科學力,生產力都十分低的情況下還出現了這樣一個人物。
  • 古代發明家魯班都發明了些什麼,來造福後世
    ,大概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山東來到了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做了雲梯準備用來攻打宋國。,發現了那棵的葉子兩邊有著許多並排的小細齒,因此從這棵小草中得到了啟發,發明了我們現在用的鋒利的鋸子,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的效率,魯班一生中有著許多的發明,在他下地時看到了農民用的耙子,因此他在耙子上也受到了啟發,自製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然後在上面又蓋上了一塊鐵片,然後他試著用這把刀在木頭上推了幾下,頓時間發現了木頭上被划過的地方變的又平整又光滑,後來又進行了改善在邊上又加了把手,方便使力,就這樣刨子誕生了
  • 魯班不是鋸子的發明者,小學教材之所以這麼寫,其實另有原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魯班造鋸」的故事,老師意在通過魯班的事跡,啟發孩子們善於觀察,發明創造的能力。然而,根據史料記載,魯班所在的春秋時期尚無大量鐵器,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魯班是鋸子的發明者,難道小學教材出現重大紕漏?魯班,出生於公元前507年,春秋時期魯國人。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發明家,魯班一生的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像西方還有近代的很多發明家,都是專一的發明一個方面的東西,像魯班這樣的凝聚了智慧和經驗的真的還沒有吧?所以魯班後來成年以後就是工匠行業中很出眾的人才了,接手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宮殿的建造,後來魯班有一次需要大量的木頭做材料,但是那時候斧頭還沒有發明,人們砍樹都是很費時間的,當時的工作還比較趕時間,雖然工人們都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依然供不上需求,魯班為此很是操心。
  • 科技 | 老外發明可摺疊的鋸子,20秒搞定一棵樹,還能拖動600kg的大石頭
    自兩千多年前魯班發明鋸子以來,伐木工作就變得更加輕鬆了,但也出現了一個小問題,就算重量再輕,鋸子這個鋼鐵直男所佔的空間也非常大,不方便攜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瑞典的幾位設計師發明了能彎曲的鋸子。這把鋸子名叫Nordic Pocket Saw,設計的靈感來源於幾位設計師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平時沒事就喜歡去戶外野營,親近大自然,慢慢地他們就發現,現有的鋸子簡直太不實用了,就一把小鐵片,除了伐木啥也做不了,還很佔地方,因此他們就從自行車鏈條出發,設計了這款能摺疊放進腰包的鏈鋸。
  • 魯班擁有敏銳的學習能力,魯班是我國古代的發明家
    魯班正是聯結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一個佼佼者,他在木匠方面,獨具匠心,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先前沒有鋸子,木匠在進行工作時只能用斧頭砍,不僅慢,還累人,經常耽誤工期。據說,這是偶然間走在山路上,被路邊的野草割傷了手指,得到的啟發。看到這種草類的傷害這麼大,善於模仿的他立馬想到給鐵條兩側做成鋸齒狀,這也就是後來木匠的標配鋸子的雛形。野草怎麼會這麼鋒利呢?
  • 你知道榫卯結構是誰發明的嗎?魯班不僅僅是個木匠,也是個發明家
    魯班,其實大家是非常熟悉的,覺得他是建築界的始祖。我們最了解的就是他發明了鋸子,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這樣認為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他在歷史上的很多發明。當時有很多的工具,比如錘子,句子,鋸齒等等這一些都是魯班發明的。我們會知道的就是鋸子,其實鋸子就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的時候,他是在山上砍樹的時候,差一點兒就滑下山崖,所以他一把抓住了一種野草。野草是帶刺的,所以說當時把他的手劃破了很大一塊,並且流出了非常多的鮮血,他有著一些小小的鋸齒,就發現了其中的大道理,這對他日後發明鋸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家用便攜小鋸子,鋼管釘子都能鋸斷,無堅不摧號稱工具之神
    導語:家用便攜小鋸子,鋼管釘子都能鋸斷,無堅不摧號稱工具之神鋸子是咱們在生活中很常用的工具,除了醫藥箱是家庭必備的之外,工具箱也經常在家庭裡出現,要是家裡有什麼東西壞了,如燈泡、椅子等就可以藉助工具箱自己修理一下。
  • 鋸子怎麼來的?見過這種草嗎?
    喜歡製作一些小玩意兒的人肯定都離不開鋸子吧,這種東西的發明讓我們更好的可以切開一些堅硬的東西,刀的發明讓我們可以切開再切開水果,但鋸子的發明能讓我們切開木頭。要知道在句子沒有發明出來之前,人們砍樹都是用柴刀一刀一刀的砍的,遇到小樹苗到幾刀也就完事兒了,但是遇到那種稍微大一點的樹木,可能把刀砍鈍了,這棵樹還沒倒下來。這一點在平常的生活中最多也就多費一點功夫罷了,但是在完成一些任務面前就顯得有一些效率不高。
  • 老外發明可攜式鋸子,摺疊起來能放進口袋,野外快速鋸斷一棵樹
    雖然說有工具,但是看著 手裡的工具,就頓時覺得,還不如用手掰呢,雖說用鋸 子最好使,但是本來戶外東西就帶的很多,再來一個大 鋸子誰能扛得起。一個老外就發明了一個新型鋸子,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只需要放在口袋裡就可以了,剛聽到的人們可能不信 ,覺得哪裡有這麼小的鋸子,還能放在口袋裡面?要是 真的有,那麼威力肯定也是很小的。